<h3> 新手上路总是危机重重。但我坚信:参加了这么“高”“大”“上”的培训,走进了上海的几所名校,领略了他们顶层设计的理念,观摩了先进的设施设备,聆听了超前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及对老师们提出了高要求,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和水平,同时根据园本特色不断挑战和创新的精神,让我感触颇深。</h3> <h1>7月9日</h1> <h3>上午:</h3><div> 聆听了上海市普陀区科研室主任,高中数学和教育科研双特级教师,上海市“双名工程”教育科研导师组成员,全国学习科学学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的祝庆东专家的讲座《从问题,专题到课题――三个层次科研活动的设计及实施》</div> <h3>一提到课题就是会让我们最头疼的话题。</h3> <h3> 祝庆东专家通过“我烙的饼为什么不好吃?”事例来引出怎样搞教科研,从没有思考的意识到开始反思,提出假设,实践,又提出新的假设,反复思考与实践,最后获得成功,非常接地气的点明了“研究,一点儿也不神秘”。同时,以风趣幽默的话语,告诉我们做教科研应从三个层次。让我们明白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把日常工作做的更有研究性,并学会站在别人的肩膀去思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步才会更快。</h3><div><br></div> <h3>下午:</h3><div> 首先,观摩了闵行区七宝中心幼儿园总部,该园创建于1952年,共有5个园区,总的幼儿人数有2300多人,是一所上海市一级示范幼儿园。</div> <h3> 刚走进幼儿园时,给人的感觉焕然一新,环境优美,干净,浓厚的民俗气息,独特的摆设风格,有种引人入胜的感觉。</h3> <h3> 同时聆听了孔曼美园长的讲座《幼儿园地方民俗课程》,再讲座前,与我们分享了她十六年对幼儿园课程的探寻经历,并在以下的讲座中说明,园本课程就是要让自己走进本土,以及带着孩子一起走进本土,通过“听,寻,游,玩,说”,让我们更清楚本土的相关资源。还有就是要有多元化的实施途径,借助家长,社区等拓展课程内容。</h3> <h3> 让我们跟着民俗民风去旅游吧!</h3> <h3> 借用孔园长的话“我们的成长在路上”。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h3> <h1>7月10日</h1> <h3>上午:</h3><h3> 我们来到了一所创建于1932年,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小学,是二期课改基地学校,是现代教育技术,是科技特色的学校。</h3> <h3> 聆听了程华专家的讲座《学校科研室主任的工作职责和角色定位》,清晰明了的指出了要做好教科室主任的“12345”,明确一个职责,增强两种意识,练好三项基本功,落实四件科研事,克服五种不良心态,以及怎样更好更快的提高自身的能力等内容。</h3> <h3> 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肩膀的担子很是沉重,但首先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求自己努力做勤奋工作的表率,做热爱学习的表率,做研究探索的表率。既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也是为了能在教师中发挥引领作用。</h3><div> 让教科研在兴趣中生根,在实践中开花,在过程中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要坚信,教研没有做不好,只有最合适呢。</div> <h3>下午:</h3><div> 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肖玉敏教授的讲座《教育大数据来了:我们怎么办?》</div> <h3> 肖教授以“我到底是一堆数据,还是一个人类?”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既是数据又是人,但是我们所有的行动都变成了一串串大数据。那么,我们应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运用于幼儿的活动中,让各种网络资源和技术成为服务于老师和幼儿的工具。因此,我们该拓宽自己的视野,延展自己的远度,努力去做好传道,授业,解惑师之职能也。</h3> <h1>7月11日</h1> <h3>上午:</h3><div> 我们来到了一所成立只有6年的学校,但它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顶级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聆听了席璐校长的学校发展历程:创校立校,奠基发展――多点多元,创新发展――优师优质,特色发展。从这三个三年发展中,折射出了他们老师求美向阳,追求卓越的精神。</div> <h3> 聆听了教科室主任的讲座,深深的感受到了,教研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是要与老师们多沟通,并与老师们边做边学边反思,发挥出团队的力量。</h3> <h3>观摩了学校的环境</h3> <h3> 多元化,多维度的课程模式。同时,利用网络空间,让大数据的环境下,精准教学个性发展。让我们羡慕,震撼!</h3> <h3>下午:</h3><div> 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这是听何园长讲座后的感触,她是童的梦幼儿园的园长,是一位很有文化底蕴,魄力的园长,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来阐述了以分享式备课教研模式如何促教师的专业发展,学会深挖渗透教材,钻研渗透涵盖幼儿在园的各种活动,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正如:一个好的教师应到用他的终生来备课。</div> <h3> 天才是=1分靠天赋+99分努力与汗水。</h3><div><br></div> <h1>7月12日</h1> <h3> 为师不难,但从教不易。今天聆听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王建军教授的讲座《教育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h3><div> 王博士语言生动,幽默,时而赢得了我们阵阵的欢笑声,并通过视频深刻讲解“只重其义,不重其招”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与策略。</div> <h3> 深入浅出的讲述了教育变革与发展历程,并从可操作的角度(反思和微课题)讲解了教学教研,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科研素养。</h3> <h3> 因此,我们要取法乎上,见贤思齐,善于学习,注重反思,学用结合,学有所悟。</h3> <h3> 我们毕业了</h3> <h3> 时间流逝,培训结束了,学习永不止步,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好好得反思,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笔杆子”,“智多星”,还有与领导们心意相通😄,且学且思,且思且行。而我的成长一直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