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集报之丰硕

王纪民

<h3>本微《猴报》第129期 2018年07月12日</h3><div>主编:王纪民 美编:微信美篇开发商</div> <h5><font color="#ed2308"><b>丰城市书报刊收藏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合影(从左到右):副会长黄国坤、副会长肖超军、副会长邓哲阳、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秋萍、会长徐长仁、副会长孙圭臣、副会长熊仁华</b></font></h5><h1><b><font color="#ed2308">丰城集报之丰硕</font></b><br></h1><div>------写在丰城市书报刊收藏协会成立之际</div><div><br></div><div> 作为从事纸制品收藏专业性的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丰城市书报刊收藏协会2018年7月8日在江西丰城宣告成立!该协会以“公益服务为己任,社会效益我担当”为宗旨,将团队容身于“故纸堆里存历史,收藏协会满庭芳”的氛围之中经受洗礼。 </div><div> 首任会长徐长仁介绍:我们协会入会门槛低,无论文化高低,无论年龄大小,无论收藏有多少;参加活动时间灵活以不影响平时的工作、生活、家庭事业为前提。协会的活动不收会费,参加者均实行AA制或接受赞助,不增加个人及家庭负担。旨在吸引不同方面的爱好人士加入,为协会开展活动创造广泛的群众基础。该协会成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发挥优势,取长补短,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共同的目标就是以报会友,集报用报,收藏历史,梦想未来,为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div><div> 作为会长,徐长仁坦言“这是领导和全体会员对我的信任和支持,68岁的年龄,我要以38岁的心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厚望”。 </div><div> 丰城市书报刊收藏协会,目前会员达70人。可是,若将时光拉回到2012年以前,丰城参与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的会员仅仅2人,从2013年到2016年,徐长仁与其他报友共同努力,为中国报协集报分会发展新会员13人,在江西县级加入集报分会人数中是最多的。徐长仁、丁学仁、徐元龙、李金辉、饶子健5人为丰城市作家协会会员。5年前,丰城集报组织仅有2名老会员。而最近随着李维新、丁学仁加入集报分会,丰城拥有集报分会员已经成为江西省发展会员最多的县级市。会员中,有退下来的科局级领导,有中小学教师,有退休干部,有企业员工,大多具有一技之长。有的成员诗作文章经常在丰城和宜春发表,有影响力。成员年龄最大的80岁。还有八零后是老师,年轻有为。诗人作家文友等构成协会主体。为下一步丰城市书报刊收藏协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创造了先机。</div><div> 谈到协会成员结构,徐长仁介绍:一开始,我们想用“丰城市集报协会”名称,但考虑到丰城市集报报友虽然有老会员20多人,还需要再发展20多人,达到50人,若专门发展集报会员比较困难,故把范围扩大为书报刊与文学文献文史资料收藏等方面,觉得用“丰城市书报刊收藏协会”更好,挂靠档案局,与文献文史资料联系更有针对性切入点,加入的人员容易接受。平时我们集报报友聚会时,也会邀请部分诗人作家文友参加,他们的活动我们也积极参加,形成互通相互了解交融,在一次次聚会和活动中,使他们对集报加深了解,我们有时还向他们赠送报纸刊物,功夫在坚持有恒,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第一次发登记表,除老报友外,当场就有8位诗人作家填表加入。成员基本上都是各个方面的优秀人物。如,2017年度丰城的《最美丰城人》评选结果出炉,其中就有丰城籍中国报协集报分会会员、江西省报协集报分会会员陈小庆。</div><div><br></div><div> 新当选的副会长黄国坤,一位70岁的老报友。加入丰城集报协会后,仿佛找到了收藏快乐的钥匙。这位老报友以“集报爽”为题抒情:今天的我,仍是以前的我,人生中,还有几十年的美好时光:集报爽,更是快乐收藏爽……生活就要简单,想谁,打电话。想谁,就约谁。喜欢什么,就买。困了,就睡。想去哪,玩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睛和嘴里。咱这年龄段,没有来日方长,抓住今天,活好当下,活出健康,活得快乐,活出质量,活出精彩,优雅地,健康地慢慢老去,直至与死神相遇融入自然……</div><div> 丰城档案局是很开放的单位,老报刊是历史的记载,对档案工作有很大的收藏价值!丰城报友集报成效显著,团结一致,成果丰硕,对档案工作很有帮助,所以,丰城书报刊收藏协会的成立也就水到渠成!档案与集报双蠃!</div><div> 谈到丰城集报活动,记得黄斌华说过: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丰城撤县设市30周年,丰城市准备搞几个大型的纪念活动,机会很好,他提议丰城报友可以拿出一定的展品来结合这两个纪念活动,争取纳入到政府的项目。到时可以市志为主线,提供报纸及其它带有历史痕迹的物品举办一个展览。斌华曾经在丰城见到对集报非常支持的丰城市委宣传部的游科长,他是纪念活动方案的筹划者,有便利条件。期望丰城的集报者能有所作为。这也可以作为明年分会的一个重点项目来运作。 </div><div> 丰城报友,有好的带头人,有新报友老同志的收藏冲劲,有团队互助。能在集报活动中善于“请进来并走出去”,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些年集报成果不断显现,集报后劲十足,为后来者居上。</div><div>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谈到徐长仁,江西报友孙火根坦言:每次发行《江西集报》,长仁都是自费在南昌马不停地跑了四五个地方送刊,他名为送刊物,实为探望报友,安慰报友,特别是在江西集报组织面临困境的茫然之际,他的行动可谓给报友送来了一丝温暖,我们能够从长仁的身体力行上看到丰城集报的务实,丰城集报之所以能聚集那么多人气,与他“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必然有关,我们都要向徐长仁学习。</div><div> 孙火根还亲自撰文发帖:忽接到长仁电话,他要来送《江西集报》并探望我,暂居囫囹埋头清理展品的我,喜出望外。后联系黎裕盛老先生,李文文藏友都来了,特别是黎老不顾年迈体衰,爬上七层高楼登门并且带来了自己的全套《中国报目》,为我編展需要的素材,可谓雪中送炭。大家以南昌话和丰城话交织着普通话交流中,谈集报的路怎么走?大家看到我的备展“甘祖昌龚全珍”和“英雄无悔”的选材后,黎老,长仁,文文都认为报纸是史料,是灵魂,配有相关的图片,宣传画,书刊等其他共主题的文化遗存物,必定更丰满,更亮眼。</div><div> 孙火根说上个月在抚州应邀举办的“东方戏圣汤显祖”展览时,十个展柜就有两个是展报纸,分别选用了纪念汤显祖逝世340周年,365~370周年,400周年三组报纸,引起政府官员与老百姓的关注,这可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重视文化建设,是汤显祖创作“临川四梦”以来首次由官方举行了如此规模的纪念活动。期间,官员详看报纸点赞不断,文化学者与名演亦关注与关切,老百姓感兴趣的却是与生活相关的“募捐券"(建汤馆)、烟酒商标(如驰名商标“牡丹亭”牌多味花生)等。汤显祖展延续20多天,在无组织的状况下参观人数过了五万,这是我从学校到部队,又从部队到地方举办的近百场展览最成功的一次,积累了经验。由此可见,集邮也好,集报也好,都离不开主题,离不开社会需求,更离不开老百姓的喜爱。</div><div> 收藏圈包罗万象,但大多数总在圈子里活动,集藏一辈子,不知归途何处。我们认为,收藏活动,特别大众收藏都必须整合资源,优胜劣汰,为主题服务,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当地的故事,讲好英模的故事,“以人民为中心”,“永远跟党走”才是最好的出路,才能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出心送钱给场地,公私双嬴何乐不为。短暂的相聚,话题相向,大家言。离别时,我自知招待理亏,便分别赠送2016年在北京参加雷锋主题会议收藏的“雷锋之家”创刊号和全国一些雷友寄来的雷锋主题纸质藏品,以报会友尽兴。</div><div> 有一次,丰城市报友聚会,罗老生做东,大家先参观他的家庭收藏室,却听他说“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这些报纸了,因为家人都不愿意继承,只有转让。罗老生有三个房间的收藏品,拟初步分别以3万元一间一次性转让。2017年,徐长仁曾经一次性向罗老购买丰城市地方史志资料210册(卷),支持罗老生2000元。2018年1月1日,丰城市报友、文友、朋友相聚在罗老生家,以参观交流联谊方式度过新年第一天。期间,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秘书长张骏曾经参观与看望过罗老生和他的家庭收藏室。</div><div><br></div><div> 以徐长仁为首的丰城报友近年来,足迹遍布山东,湖北,安徽,北京,河北,内蒙古……“以报会友”其乐无穷的精神,代表的是江西报友的一种友谊和友爱! </div><div> 老会长龚傅生有一个记录:2014年11月,8人到赣州参加江西报友联谊会,2015年3月,7人到山东枣庄参加第四届全国报纸藏品交流会,2015年4月,7人到抚州拜访报友,2015年10月,13人到抚州参加江西报友联谊会,2015年11月,3人到青岛参加山东集报年会,2016年5月,5人到北京参加首届生肖扑克生肖邮票生肖报纸博览会,2016年6月,3人到十堰参加湖北报友联谊会年会。</div><div> 还有,为了慰问老一辈集报人,2016年11月5日,作为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理事的徐长仁与熊仁华及邓哲阳三位报友,专程赴吉安市泰和县桥头镇津洞村探望江西省集报老前辈关坚。此前,关坚乘坐的士时不慎跌倒造成脑溢血,虽经治疗但留下后遗症,从此与轮椅为伴,不便外出。其家人出于对他的爱护,凡报友来信不给他看,父亲使用的手机给予收缴,切断了他与外界的联系。长仁说“我原长期保持与他的联系,但后来从泰和县报友郑和浪、温光强处打听到他此种情况,才被迫中断了与他的联系。记得有一次集报分会副秘书长王起君曾致电我问起过关老的情况,我只好将我了解的情况向王友作了汇报。同为泰和本县报友的70多岁的郑和浪先生年老体弱,双耳失聪,也不便外出,我也不忍请他多去关老处探视。这次丰城三位报友专程探望关老,体现了集报后学对集报前辈关老的关爱之情。</div><div> 2017年6月22日,徐长仁、熊仁华、丁学仁、邓哲阳、刘国荣五位报友风尘仆仆地从丰城转道扬州,首先在古城高邮交流访问戍同和朱军华,6月24日,他们马不停蹄到南京市参加江苏集报年会。</div><div> 在高邮期间,戍同和朱军华陪同丰城报友分别参观了各自的藏报馆并向他们赠送了各自主编的书籍和早期报纸,还热情地向远方报友们推荐游览了抗日战争对日最后一役纪念馆、高邮市战争史料馆、高邮市烈士纪念馆、镇国寺及镇国寺塔、平津堰、高邮湖堤风光带等景点。晚上在高邮著名盂城驿风景区秦游宴用餐,特邀高邮钱币大师、古玩大家聂广鸿夫妇、高邮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吕绍奇先生、集报爱好者陈长龙先生参加。</div><div> 丰城集报活动成在老会员传帮带影响及热心报友徐长仁的努力下,成为江西集报最具活力县级市。 集报活动频率高。在徐长仁的组织下,集报活动由每季逐渐向双月、每月过渡。这些年来,丰城报友先后组团走遍全国相关集报地区:北京,山东青岛,日照,烟台,枣庄,江西南昌,广昌,奉新,吉安,抚州,赣州,奉新、永新、泰和,安徽淮北,徐州,广州,厦门,内蒙古等地访问报友传递友情。丰城报友珍惜每次活动机会,或办报展,或听讲座,或观摩新报,或交流报纸,或互赠书报,或互通信息。在活动中发挥各位报友的特长,或挥毫作画,或笔走龙蛇,或赋诗撰联,或吹弹奏乐,或引吭高歌,其乐融融,增加了集报活动的吸引力、凝聚力及活力。(一)</div><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ykm2n7p?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江西集报》改版号赏</a></h3> <h3>  新当选的副会长熊仁华,是丰城老牌集报行家,一位邮政出身的集报人,以前是一名投递员,每天与报纸打交道。喜欢看报发自肺附腑,每当看到好的文章时,他会一篇篇剪下来,再利用业余时间把剪下来的文章分类黏贴成册。后来,报纸出版数量多起来了,觉得每种保留一份也是不错的选择,所以从1983年开始,他在剪报的同时,开始收集各种整张的报纸,这也开始了他的集报生涯。如今他收集的报纸已经超过10000多种,同时他还收藏各类书籍和杂志近万册。</h3><div> 1996年熊仁华第一次参加了在弋阳召开的江西首届集报研讨会,增强了他对集报的兴趣。从此,他开始不间断参与各地举行的集报年会。成为江西集报界的“铁杆报迷”。2015年,在抚州集报年会上,熊仁华被评为“江西集报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div><div> 2016年熊仁华建起了“家庭书报收藏馆”,将所有的报纸按照专题,整齐的摆放在柜子里方便查阅。</div><div> 近几年,熊仁华的集报足迹还遍布江西以外,他先后参加了在山东、内蒙、辽宁、江苏、湖北等地举办的集报年会和活动,并先后撰写了《我对集报的认识和体会》《拓宽集报之路》《我怎样收集和整理报纸》《发扬老人美德,做最受尊敬的人》先后刊登在《中国集报信息》《江西报友》等集报刊物上并获得好评。2004年他写的人生格言被人民日报《人生格言经典》第二卷选用;2013年丰城市开展创三城征文活动,他写的《学好传统文化,提高创三城水平》一文,被评为唯一的一等奖。</div><div> 2012年他在罗老生家偶遇到徐长仁,共同的爱好于是就相互鼓励一并成为丰城集报活动的铁三角。在他们仨的影响力下,丰城的集报队伍已从最初的两个人发展到现在的70多人。</div><div> 丁学仁,作为中国报协集报分会会员,在唐山参加活动不忘集报,他深入到唐山晚报社找了河北日报、唐山晚报、唐山劳动日报等。唐山刘志文报友热情为他们老兵志愿服务,带他们去参观,进行讲解,赠送了许多报纸,还有他自己编辑的纪念唐山抗震救灾40周年特刊;王大姐想方设法为他购买了报道这次纪念活动的7月28日和29日《唐山晚报》,还有有关纪念唐山抗震救灾的《开滦日报》近百份。当他依依不舍离开唐山时,肩上背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这可是唐山人民的真情实意,这是唐山精神的爱心传递。他要把在唐山的所见所闻讲给家乡人们听,他要把凤凰涅槃的新唐山面貌带给家乡人们欣赏,他要把唐山人民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传给家乡人。丁学仁的故事成为丰城和唐山的新闻,《丰城报》微信公众号发表了参加过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解放军丁学仁《魂牵梦萦忆唐山》文章;《唐山晚报》记者电话采访了丁学仁,河北省爱国拥军模范田金芳与丁学仁进行了联系。</div><div> 这些事迹缘于2016年,丁学仁受邀于7月份赴唐山参加纪念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40周年活动,这是河北省爱国拥军模范田金芳拥军爱国艺术团发起的“邀请唐山抗震救灾老兵回家观光看看新唐山”活动。丰城集报人知道,这不仅仅是丁学仁的个人光荣,也是丰城报友的集体荣耀。</div><div> 丁学仁作为当年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的解放军老兵,于7月25日到30日受邀来到唐山参加纪念唐山抗震救灾40周年活动,凭吊遇难同胞,目睹唐山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有幸在唐山地震遗址公园,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习近平参加纪念活动的动人场景,他感到无比的荣光。</div><div> 站在地震纪念墙紧靠西边的一排名字前,丁学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百感交集,因为那里有1000多名在抗震救灾牺牲的解放军官兵的名字。其中有一个是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站在他的名字前,他久久不愿离开,只有通过祭奠的方式来表达深深的哀思。</div><div> 在唐山地震纪念馆,他看到一幅非常珍贵的照片。那是1976年9月份,抗震救灾告一段落,唐山人民欢送子弟兵的场面,照片上有三辆解放牌汽车,车上坐满了解放军战士,两旁是热烈欢送的市民。因为那是他们部队的汽车,车号他都记忆犹新,拍照片的是他们团的新闻干事,他就站在他身后。看到这幅照片,他马上用手机拍了下来,愿永世铭刻在心。</div><div> 在唐山一周的时间里,丁学仁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新华社河北记者站、河北广播电视台、新京报、唐山晚报等诸多媒体记者的采访,他深情地回顾了当年参加抗震救灾,抢救群众、运送伤员、物资那些生死场面,他至今还记得被自己救出的取名叫“唐军生”的小孩,丁学仁一直在寻找,他现在在哪里?在唐山期间,丁学仁与河北省爱国拥军模范田金芳亲切见面,听她讲述她40年的拥军足迹,看到那顶陪伴她40年的军帽;他与王大姐亲切相识,并且到她家做客,听她讲帮助寻找“唐军生”的奔波。2016年年初,《唐山晚报》曾以《他有一个唐山妹妹一个唐山姐姐》报道了丁学仁与唐山的不解情结,这次在唐山,他终于与唐山姐妹欢聚,圆了他的梦,结了江西老兵与唐山人民的情缘。 </div><div> 说起丁学仁,他与方志敏的生日同一天的人。丁学仁说自己在孩童时期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梦想,想有一个和我同一天出生的人,和我同一天过生日、吃蛋糕、吹蜡烛,同唱生日快乐歌。然而,他苦苦寻觅了几十年,却没能寻找到这个可以帮我排除孤独的人。就在2015年8月6日, 丁学仁说寻找到了这个人。这天,他到南昌参加了方志敏就义80周年纪念活动,和方志敏的女儿方梅零距离接触,他们在一起合影,并请她在自己购买的《方志敏精神教育读本》上签了名。在这本书上,他看到方志敏出生日期是1899年8月21日,丁学仁的出生日期是1954年8月21日。当时,丁学仁一下子感觉到了难得的缘份和亲情,他苦苦寻觅了几十年的人竟然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而且是在特别的纪念日子寻觅到的。他怀着虔诚的崇敬向方志敏塑像三鞠躬,仔细参观了方志敏革命事迹陈列馆的文物,认真聆听了方梅老人讲述毛毯的故事。因为这条毛毯,是方志敏留给家人的唯一遗物,是方志敏清贫精神的见证,是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div><div> 丁学仁说我要永远铭记和我同一天生日的民族英雄方志敏!</div><div> 资深集报行家黄斌华说:丰城报友人数多,士气高,大家以集报会友,文朋报友在一起,琴棋诗书画报,说学逗唱乐,大家都认可一个共同的爱好,走在一起也自娱自乐,与集报藏刊者为伍,以快乐收藏为情趣。只要对集报活动有推动作用的就行,大家就是在一起乐呵,不一定要求每个人都能沉迷在里面,可以有专心致志的,也可以容纳凑凑热闹,将集报氛围搞得浓浓的。</div><div> 出于对丰城集报现像的无限感慨,山东烟台报友隋民煜撰诗一首,题目是——《壮哉,丰城集报》——丰城集报名声响/英才荟萃队伍壮/领军组织徐长仁/扬帆报海高歌扬/联谊互动天下行/东西南北集报忙/参观见学放异彩/集报苑里最春光。</div><div> 今日,丰城集报。首任会长徐长仁以68的年龄,38岁的心态,在为“丰城集报”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在今日这个时间节点,我们愿丰城集报不仅仅成为集报界的大事记,更愿“丰城集报”不断冲向江西集报的顶峰,迈向中国集报界的之巅。</div><div>愿活力无限的丰城集报由此而红红火火!</div><div><font color="#ed2308"><b>(文载2018年7月10日《台湾好报》“两岸新闻”)</b></font></div><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ntte36e?share_from=self"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莲乡笔会”暨《中国好报缘文集》首发式</a></h3> <h3><b><font color="#167efb">丰城市书报刊收藏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合影</font></b>(从左到右):副会长黄国坤、副会长肖超军、副会长邓哲阳、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秋萍、会长徐长仁、副会长孙圭臣、副会长熊仁华</h3> <h3>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丰城集报之所以硕果累累,关键点有一条:缘于带头人徐长仁的无私奉献。徐长仁家有自己的三层私房,他专门为丰城报友活动开辟了联络场所。凡是丰城报友的信函来往全部由徐负责收发,报友随时随地都可以来往,看报上网看电脑,分发各地集报民刊,以报会友交流联谊。这个地方还有小院还可以停电动车,十分方便。有的不是会员,但是喜欢参加他们的活动,徐长仁还根据大家基本上都是退休老年人的特点,开办了一个健康养生馆,制作幻灯片,义务为报友和其他人讲解。对登山垂钓农家乐旅游交流等等也都各有所好,以丰富集报的内涵,扩大集报的外延,提高集报的品位。不少人就冲着这里“丰富集报的内涵” 加入了他们的组织,成为集报新兵。 </h3><div> 这些年来,正是丰城集报活动始终依靠着他们自身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中国集报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且以“丰城集报现象”引起大家的关注。丰城集报活动的影响力,已经开始逐渐由丰城报和丰城电视台的宣传与报道影响到宜春电视台的注意,宜春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也不失时机地及时在宜春新闻节目中播出了丰城集报活动。2015年,丰城集报带头人徐长仁获中国报协集报分会“2014年度集报分会热心会员”奖称号。丰城集报活动就是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状态之中发展着并且壮大着,从而不断地扩大丰城集报的知名度及影响力。</div><div> 2015年5月,丰城电视台报道了徐长仁等丰城报友的集报事迹。6月,丰城电视台和宜春电视台先后报道了他举办纪念党的生日报展的消息。2016年7月,丰城电视台报道了“集报爱好者、老党员徐长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的消息。丰城报友集报活动发挥集体智慧,发挥个人所长,形式多样。比如罗老生以自己的经验要求大家集报向纵深发展,他希望大家把集报的心得体会编辑成书;傅延龄记性特别好,对古诗文如部分昔时贤文背得滚瓜烂熟;傅延龄、徐元龙擅长书法,他们的书法作品有的被作为《东方收藏》刊头字,有的被发表在《中国集报信息》、《湖北集报》,傅延龄家是四层楼房,还有几百平方的院子,种菜,养花,他种的菜都是外地的新品种,有时都会摘来带给报友品尝;徐元龙有两栋房屋,院子里有树,有花,有菜,还有药材如绞股蓝,他为村上徐氏宗祠题的楹联被镌刻在宗祠的石柱上,他还为村上徐氏宗祠题写了序言;徐长仁、徐元龙、刘国荣喜欢诗歌朗颂,京剧,歌曲演唱;熊仁华喜欢打太极拳,是健康养生高级讲师,还能够做红娘牵线搭桥;黄国坤、李维新口才好,健谈,交际联络很有一套;陈大荣的弟弟开了一家小餐馆,口味好,价廉物美,来了客人就带去那里品茶饮酒聚餐,都乐于抢着买单。</div><div> 《抗战老兵剪报情》是徐长仁专程拜访九江老一辈集报家李健平和张友所写的故事:5月13日,徐长仁收到九江朱勇报友的来信,并且附有九江李健平,张友两位报友加入江西报协集报分会的登记表。朱勇在信中说:“李健平,张友两人都是90岁上下的老人,李健平是抗战老兵,张友是南下老革命,尚能够加入江西集报协会,并且缴费会费,热情热心,难能可贵”。徐长仁内心产生极大的震动,原来他一直认为丰城罗老生是江西报友中年龄最大的,想不到九江还有两位年龄更大的报友(一位1927年生,一位1929年生)只知其名,没有见过面,可能江西报友中见过他们两位的也不多。耄耋老人对集报如此热情热心,我们应该向他们表示敬意和感谢。徐长仁即与黄斌华联系,告诉了朱勇给他的信和两位老一辈报友的情况。他对黄斌华说“我要到阜新市参加全国集报会议并且先到九江看望问候李张两位老报友。黄斌华非常赞同,徐长仁即与朱勇联系。李老虽已90岁了,可声音洪亮,脸色红润,说话清晰,从一楼上到四楼走路都比较轻快。他的收藏室在四楼,一个大客厅,两个房间,面积约有六七十个平方,四周有书报橱,桌子,里面有分门别类的剪报夹,一个柜橱摆满了各种荣誉证书,有一张大办公桌,中间有茶几椅子。</div><div> 徐长仁与李老边看边聊,只见几十个报夹分别有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艺,历史,养生,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剪报。办公桌上,有李老写的剪报心得体会,字迹端正。徐长仁还特别注意看了李老的荣誉证书,原来李老还是一位抗战老兵,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全家逃难,惨遭日寇狂轰滥炸,全家祖孙11人,只剩4人生还。怀着对日寇的深仇大恨,1943年,李老高中毕业,即投笔从戎,编入国民革命军,上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1948年,长春起义,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四野)第50军,担任正营职务,还参加了齐齐哈尔东北军政大学11期培训。后来,李老的经历就比较坎坷,1961年下放北大荒做农工,车工;1965年戴“历反”帽遣送回原籍——江西九江,在工厂做车工;1979年经医证,病退,退休金按60%发给,一家5口生活非常困难。后来落实政策,退休改为离休,政治待遇,生活待遇才得到改善。1997年年过七旬,开始集报剪报,至今有20年了。徐长仁听了李老这样一番介绍,一种对抗战老兵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李老的荣誉证书,证章里面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还有 马英九颁发给李健平的”抗战胜利纪念章证明书”。</div><div> 在九江期间,徐长仁在朱勇的陪同下,分别代表江西集报组织看望了李老,张老。还向一位想了解集报的董先生介绍了江西省报业协会集报分会的有关情况。</div><div> 徐长仁无疑属于集报界“大器晚成”者,他2013年加入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相比老一辈集报大家,他虽然集报起步晚,时间比较短,但他介入集报活动后,善于学习与倾听,长于观察与思考。不仅仅角色进入快,迅速熟悉行情,成为行家与里手。难得的还是,他在集报活动中可谓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将一处“空白”的丰城集报点,在短短的不到5年以滚雪球的方式,发展到今天的拥有70名会员的丰城市书报刊收藏协会。这个成果是实实在在的江西集报硕果累累!也是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的累累硕果!对于徐长仁的点赞,无论称之为“热情似火的集报活动家”还是“仁爱有加的爱心奉献者”以及“发展会员的宣传组织者”都不为过,都是名副其实的。 </div><div> 也许江西集报组织的老会长,原《江西报友》主编龚傅生最有发言权:从2012年10月第一次到奉新参加江西报友联谊会以来,徐长仁便与集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回家后就写下了集报处女作《难忘的第一次奉新之行》,抒发了对集报的热爱,受到的赏识,被发表在《江西报博会号外》上,以后被聘为《江西报友》审读员、编委和副主编。</div><div> 2013年2月,徐长仁加入了集报分会,当年7月在941集报论坛注册,大多数都是发表自己的感受与集报体会,尤其是网上发表的即兴诗句,针对性强,朗朗上口,受到众多报友的好评。      </div><div> 徐长仁退休工资不高,老伴有病,经济条件一般。可是,他在关心报友、奉献爱心方面却有一颗仁慈的心。他赞助报友办刊,慰问报友及家属,购买报纸赠送给报友及联谊会。徐长仁第一个汇款慰问患病的修水报友彭元雄。当徐长仁获悉龚付生的老伴在医院动手术,马上在网上发帖倡议省内外报友伸出援手并且第一个汇出爱心善款,又策划报纸义买义卖,为其筹得爱心善款2000多元。而此时,徐长仁的老伴也因患脑梗塞在医院住院,却不吱声,丰城熊仁华要给他慰问金,被他婉言谢绝了。</div><div>  他还自费购买报友需要的试创刊号,以全部赠送的方式给全国报友和各种联谊会。   </div><div> 他常邀请报友到他家聚会,把网上的集报信息说给大家听,与大家探讨丰城集报的新思路。一次,他在罗老生家的聚会上认识了徐元龙,就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没多久,徐长仁就邀请他来家里,请他参观藏报并赠报。第三次,徐长仁又邀请他来,这次他还带来了陈大荣。经过几次聚会,都有了共同语言,对集报的认识增强了,为参加集报分会打下了良好基础。徐长仁又邀请他们参加2014年江西(赣州)报友联谊会。在赣州的会议上,他们切身感受到集报的魅力和快乐,获赠的报纸让他们大开眼界,加上80多岁罗老生报友的影响,终于使他们下决心参加集报分会。由赣州回来后,徐元龙、陈大荣两人就申请加入了集报分会。</div><div> 正是因为丰城集报在徐长仁的带领下,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同时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注意。2015年5月,丰城电视台以《一群快乐的藏书集报“达人”》报道了罗老生、熊仁华、徐长仁等人的集报事迹,宜春电视台也进行了报道。同年6月,丰城报友在丰城市图书馆举行公益广告报展,丰城电视台进行了采访报道,《丰城报》和宜春电视台均进行了报道。</div><div> 罗老生先生,今年87岁,系由丰城市档案馆副馆长位置上退下来的老干部。他藏书刊达万册,精读书籍逾千卷,著书立说近百篇。由于他的辛勤功绩,作品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其影响力省内外,获得市县地省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赞扬奖励。前不久,中国报协集报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骏,曾专程到丰城看望罗老生。大凡爱读书者必定爱藏书、爱藏书者大多爱用书。读藏结合,藏用并举,利国益民,这是罗老生先生的读书藏书的目的和初衷。为此,他不惜每月用四分之一的工资购买和征订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史实方面的书报刊逾万册。如《新华月报》《新华文摘》《红旗》《求是》《党的文献》《半月谈》等,均为从创刊时起收藏到现在。</div><div>  罗老先生在读书和藏书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料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从五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发表千逾篇。退休后,更是花费十年心血,编辑《经典文萃》116期,30万份、300多万字,先后编写《蒙学三篇新释》、《百年历史经典回声》、《中共领导人图谱》、《传世经典蒙学十三篇选集》。此外,还坚持撰写了一部30万字的日记笔记,这些极有价值的史料、资料将择机出版。1980年,他出席江西省群众文化工作表彰大会,被授予省政府颁发的“江西省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2004年,《蒙学三篇新释》的出版受到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祝贺赞扬。2005年,被评为感动丰城“十佳人物”。2009年,赴宜春各县市讲用,被《宜春日报》评为“十佳读者”。2010年,被评为宜春市退休干部优秀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入选中国报协“双百文明”集报之家并授予荣誉证书。2015年,《我的藏书集报之道》被北京夕阳红出版,荣获全国二等奖。2016年,罗老生的读书藏书事迹入选《当代优秀领导人物志》,最为经典的《幸福生活颂党恩》、《罗老生人生格言》荣获优秀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奖。(二)</div><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oa1o8hh?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集报人在广昌举行“莲乡笔会”</a></h3> <h3><b><font color="#b04fbb">【短评】</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愿活力无限的丰城集报由此而红红火火</font></b></h3><div> 丰城市书报刊收藏协会在“盛世收藏”的大潮之中应运而生!可喜可贺!</div><div> 丰城市书报刊收藏协会是由广大书报刊、文学文献文史资料收藏爱好者自愿结成,从事纸制品收藏专业性的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以“公益服务为己任,社会效益我担当”的快乐收藏为理念。</div><div><br></div><div> 丰城集报活动是在老会员传帮带影响及热心报友徐长仁的努力下,成为江西集报最具活力县级市,并迅速进入中国集报人的视野,引起了全国各地报友的关注。 </div><div><br></div><div> 丰城集报活动频率如此之高,影响力如此持续迸发。增长点是在徐长仁的组织下,集报活动由每季逐渐向双月、每月过渡。这些年来,丰城报友之所以能够先后组团走遍全国相关集报地区:北京,山东青岛,日照,烟台,枣庄,江西南昌,广昌,奉新,吉安,抚州,赣州,奉新、永新、泰和,安徽淮北,徐州,广州,厦门,内蒙古等地访问报友传递友情,完全来自于丰城报友珍惜每次活动机会,他们集报与用报不拘泥于形式,或办报展,或听讲座,或观摩新报,或交流报纸,或互赠书报,或互通信息。在活动中发挥各位报友的特长,或挥毫作画,或笔走龙蛇,或赋诗撰联,或吹弹奏乐,或引吭高歌,其乐融融,增加了集报活动的吸引力、凝聚力及活力。</div><div> 今日,首任会长徐长仁以68的年龄,38岁的心态,在为“丰城集报”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在今日这个时间节点,我们愿丰城集报不仅仅成为集报界的大事记,更愿“丰城集报”不断冲向江西集报的顶峰,迈向中国集报界的之巅。</div><div> 愿活力无限的丰城集报由此而红红火火!</div><div> <b><font color="#b04fbb"> (江西集报微信群)</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 2018年7月8日</font></b></div><div> </div> <h1><b><font color="#ed2308">愿活力无限的丰城集报由此而红红火火!</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愿活力无限的丰城集报由此而红红火火!</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愿活力无限的丰城集报由此而红红火火!</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愿活力无限的丰城集报由此而红红火火!</font></b></h1><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thwz9vy?share_from=self"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辽宁日报“两地书”介绍王纪民</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