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哇呜(慧明)

秋雨梧桐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摔 哇 呜</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慧 明)</h3><h3></h3><h3> 最近,“老铁”这个东北方言爆红网络。</h3><h3> “老铁”的意思是两个人关系非常好,亲近、牢靠、值得信赖。据说,东北冬天太冷,严禁小孩舔铁栏等,不然会把舌头粘上。孩子好奇心特强,越不让干的事越要试一试,一舔果然就粘上拔不下来了,硬拔会破皮出血,这时就有好朋友帮你哈气,热了才能拔下来。结果经常是哈着哈着他也粘上了。冬天东北街头,铁栏杆上经常粘着一对对的小朋友,眼神中泛着友谊和痛苦的光芒,这就是东北人为什么管朋友叫老铁的来历,就是关系好,一起舔过铁,流过血。</h3><h3><br></h3> <h3>  我们农村老家形容“老铁”关系会说“打小一块玩泥巴长大的”,所以对泥巴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小时候一块玩泥巴的情景犹历历在目,用泥巴可以捏小人,捏泥哨,捏汽车等等,但玩的最多的还是摔哇呜。</h3> <h3>  摔哇呜(音,娃呜、瓦屋、哇屋,具体哪几个字,不得而知),家乡鲁西上世纪70、80年代之前出生的农村孩子,对这个游戏应该都不陌生。摔哇呜大都男孩子玩,玩法人数不限,几个孩子凑到一块,各自准备一块泥巴,找块石板或光滑地,把泥巴捏成平底小碗,托在手里高高扬起,依次反掌用力下扣,摔的好,泥碗就会“嘭”的一声,气流将碗底拱破,出现一个大小不等的窟窿,其他人以窟窿大小补泥。摔的不好,碗底没窟窿,就只有给别人补泥的份。大家比的是谁摔的最响,谁破的洞最大,摔过的哇呜捡起重做,再摔再比赛,真的很好玩!几轮下来,谁的泥巴多,谁就是赢家。</h3> <h3>  老家西靠徒骇河,东邻黄灌干渠,都是挖泥摔哇呜的好去处。做哇呜最好的原料是胶泥,春天黄灌水放过后,各沟渠里便会沉淀下厚厚的胶泥。胶泥金黄色,黏性大,细腻而有韧性,可烧制各种陶器。胶泥有很强的防渗水性,所以可用来铺水池底防止渗水。对于小孩子来讲,对它亲切的原因就是能做各种玩具,做各类游戏。</h3> <h3>  想玩摔哇呜的时候,小伙伴就商量好,带上戗子(小铲)和篮子,到有胶泥的沟渠去挖,满头大汗、满身泥土也在所不惜。挖来的胶泥不能直接就玩,而是聚到桥翅子上、坑嘴子上、石板上猛摔、细揉,跟和面一样把胶泥弄得又软又黏又筋道。用摔好的胶泥,开启最有意思的程序——捏哇呜。</h3> <h3>  摔哇呜游戏开始,每人拿一大块摔软了的胶泥,摔成立方体,确定一人的为标准,比比大小,大了去泥,小了添泥,最后差不多一般大时,开始捏哇呜。哇呜可以捏方形的,也可捏圆形的,没有统一标准,但是都会想方设法把帮弄得较厚,把底弄得特薄,这样用力往石板上扣才容易让底上破洞,破大洞,才容易赢别人的泥。</h3> <h3> 哇呜制好后,大家轮流摔。摔的同时,嘴里也不闲着,问大家:“透底不?”大家仔细检查过后说:“不透底!”,又问:“透亮不?”,答“不透亮!”,摔者便高喊“小小雀儿(雀:我们方言念“虫儿”),过门槛儿(槛:念欠儿),看你老爷十八瓣”,也又喊“不透底来不透帮,摔得哇呜咣咣响!”“东北风、西北风,摔个响儿的给你听”“东乡的、西乡的,听听俺这放枪的”……,摔得响,破洞大的欢欣鼓舞,手舞足蹈,高喊着让大家补泥,大家根据破洞的大小依次补泥。补泥也有讲究,有补蛋、补面两种,补蛋就是补与破洞大小相等的泥蛋,补面就是补与破洞大小相等的泥片。补蛋、补面可提前约定好哪一种,也可约定哇呜摔响的瞬间,双方争喊补蛋、补面,谁喊得快依谁。由于“哇呜”底做的厚,或者摔偏了,用出吃奶的劲还是没有摔响,大家便笑得前仰后合,肆意讥讽,被嘲笑者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却不甘心,说: “再来一个,看下回的! ”。最后,谁也不怎么在乎输赢,反正材料不用花一分钱。</h3> <h3> “摔哇呜”玩烦了,玩累了,便把泥巴搓成大小均匀的泥丸,放在太阳地里暴晒,干后很坚硬,用来打弹弓,打完了再做,乐此不疲。当然,还可做很多其他东东,但我们心灵手不巧,只是随便捏造,捏出的小狗、小猫、小猪等动物看起来都像猪,捏出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都像猪八戒,捏出的大炮、坦克、卡车等作战工具可以互换名称,也可以粗糙到没有名称。尽管我们的手工水平拙劣,但自己拿着当宝,也很有成就感。</h3> <h3>  我们小时候没有手机、电脑、游戏机,也没有网络、滑梯、摩天轮……。我们用最原始的方式玩了最亲近自然的游戏,至今我都难以置信,摔娃呜这种玩泥巴的游戏,总是让我们玩得如痴如醉,等大人们骂着喊吃饭时,才恋恋不舍地回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游戏被淘汰和遗忘了。</h3> <h3>我们过去在田野里玩胶泥、摔哇呜,是现在的孩子在家里玩橡皮泥、太空泥的感受所无法比拟的。时光荏苒,玩胶泥的岁月已经远逝,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胶泥为何物,更不知道摔哇呜如何玩。玩胶泥、摔哇呜的童年,快乐充实,回味无穷。纯真的笑声,至今在耳边回响。</h3><div>2018年5月15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