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老汉和他的洋糖饺子

家在茶乡

<h3>  洋糖……饺子哎……洋糖……饺子!</h3><h3> 每当这个吆喝声远远传来的时候,儿时的记忆迅速浮现在脑海,而清口水就充满了口腔。</h3> <h3>拍摄地:紫阳县向阳镇</h3><h3>摄 影: 陈 军 陈 梅 张 敏</h3><h3>文 字: 陈 军 雷建民</h3> <h3>  家住紫阳县向阳镇的回族老人来老汉(来庆发),说起他的家传手艺——紫阳名小吃洋糖饺子的制作工艺,满脸的自豪溢于言表。(洋糖饺子,流传于陕西紫阳用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的油炸小吃。)</h3> <h3>  今年六十七岁高龄的来老汉,每天要做几百个洋糖饺子。现代的机械,淘汰了传统的碓窝和箩筛,和面机也解放了来老汉的双手,不用再辛苦的用手和面。</h3> <h3>  不过,真正核心技术,那还是纯手工,来不得半点马虎。仅这一手下料的功夫,绝对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h3> <h3>  手搓、掌压、挥刀起料,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h3> <h3>  入锅前一瞬间,手腕翻转,面料稍微呈螺旋扭曲入锅。老汉神秘的给我说,这是他的独门绝技,可确保面料油炸成型,不会断裂。</h3> <h3>  这个电炸锅也是老汉比较满意的工具,说是控制温度非常方便。待面料半浮在热油中、色泽嫩黄时,要用钳子翻转一次,避免受热不均匀而炸煳了。</h3> <h3>  出锅的洋糖饺子色泽金黄,已然让人垂涎欲滴。不过,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诱人的美味还需要后期进一步提味儿才能让你大快朵颐。</h3> <h3>  用盘子摊开,自然降温。</h3> <h3>  炒熟的燕麦和黄豆粉拌匀备用。</h3> <h3>  等到出锅的洋糖饺子不再烫手的时候,撒上拌有优质白沙糖的燕麦和黄豆粉,一股浓香迅速充满鼻腔。(之所以叫洋糖饺子,估计就是用了白砂糖的缘故,早年的白砂糖来源于国外,称为洋糖。)</h3> <h3>  香味入肺,此时,你只有一个欲望,那就是——吃!迫不及待一口下去,表皮的酥脆还没来得及体验,绵软甜糯的内瓤就已经开始刺激你的味蕾了。一瞬间,唇齿间、口腔里,你不知道哪儿是酥脆哪儿是绵软,只能微闭双眼,任这“销魂”的滋味儿沿着舌尖蔓延!</h3> <h3>  我们还流连在洋糖饺子的余味中,来老汉已经麻利的收拾好炸好的洋糖饺子,准备出摊了。据说,一路上有很多人在等他的吆喝声和箱子里的美味。</h3> <h3>  昔日的手推车,已经被电驴子取代,老汉操作起来得心应手,潇洒稳健,全然没有老年人的笨拙。</h3> <h3>  刚出门就被拦住了,看来老汉的独门生意真是不错。</h3> <h3>  做完生意,我们又和老汉儿拉起来家常。老人的儿女都已成家,日子红红火火,但说起这么好的手艺即将失传,老人家很是落寞。</h3> <h3>  不过,老人家性格开朗,幽默风趣,在我们的劝慰下,又笑逐颜开了。</h3><h3> 离别之际,祝老人家健康长寿!希望传统手艺后继有人,我们这些吃货也才能美味不断。</h3> <h3>附:紫阳洋糖饺子传承人来庆发</h3><h1> 舌尖上的美食制作者</h1><h3> 作者:雷建民</h3><h3> 漫步在山城紫阳,经常能看到一位年逾花甲、精神矍铄的老人。他走街串巷,用一口语调铿锵而又婉转的紫阳方言反复吆喝叫卖着:“洋糖饺子呃!洋糖饺子呃!”吸引着大大小小的食客前来抢购。他就是精通洋糖饺子这种紫阳传统小吃做法的回族老人来庆发。来庆发今年六十七岁,其先祖原定居于安康市东关大南街,解放前,因躲避匪患举家迁徙到紫阳县向阳镇瓦房店。来家世代做熟食生意,来庆发的祖辈、父辈也都曾在瓦房店经营此业。瓦房店位于任河与渚河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商贾繁华之地,曾有多家会馆、商会坐落于此。因而,瓦房店也成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之所,被誉为小汉口。正是在此地,来庆发的祖父掌握了洋糖饺子的制作工艺,并将技术传授给了来庆发的父亲来吉利。 </h3><h3> 来庆发四十岁之前,从事建筑行业,后因单位倒闭,他回家继承旧业,做起了餐饮小吃生意。他曾做过椒盐饼子、酥饼、油糕、水饺、羊肉泡馍等食品,但其最擅长的还是他父亲教给他的洋糖饺子。据他介绍,紫阳洋糖饺子至少已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洋糖指进口机制糖,现在已不用进口糖,但还沿袭着这一名称。饺子是对这种食品的传统叫法,其实与普通的饺子完全不同。其做法与湖南的拌糖饺、上海的糯米糖饺有些相似,是深受紫阳人喜爱的传统小吃之一。 </h3><h3>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因安康水电站水库蓄水,来家搬迁至向阳镇街道。在向阳,来庆发的主要生计就是做洋糖饺子。每天早晨六点之前,他便开始工作。他先用和面机将25斤糯米面、12斤水、2斤白糖和好。糯米面是提前三四天用当年的糯米泡好,然后用铁筛子过滤出来上粉碎机打制而成的。原料和好后,在案板上把粉团搓成条,揉成剂子。一次揉150个,需用时10分钟。和面的同时,将七八斤大豆油用中火加热。随后,15个剂子一锅,用铁夹子反复翻炸,直至色泽金黄才出锅。每个剂子下锅前需先扯、扭成形。出锅后,最后一道工序是在盘子里裹面。面料是用黄豆、燕麦、白糖混合磨制的,颜色微黄。将裹完面的洋糖饺子用保温箱装好,就可以售卖了。大约早上八点,来庆发便会骑着电动车从向阳到城关沿街叫卖,一般两三个小时即可卖完。每日下午,他也没有闲着,还要为第二天的工作加工各种原料,以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几乎天天都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度过。</h3><h3> 来庆发做的洋糖饺子用料纯正,色泽金黄,口感香软,油而不腻,美味与形色兼顾,老少咸宜。价格为两元一个,在向阳、城关两地颇受欢迎,这一醇香糯甜的小吃也成为很多紫阳人心目中舌尖上的美食。2017年5月,他代表紫阳县参加了安康市政府主办的第二届安康美食文化节。节会上,他所制作的色香味俱佳的洋糖饺子,引来众多美食爱好者品尝并购买,倍受大家的追捧。</h3><h3> 令人担忧的是,来老做洋糖饺子的手艺至今没有徒弟传承,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从事其它行业。他也希望有人来学习他的技术,使这一古老的极富紫阳特色的传统小吃能够一直传承下去,真正留住紫阳人味蕾上的美好回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