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8日以来,四川盆地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引发洪涝灾害。</p><p class="ql-block"> 但从24小时降雨量比较,这次降雨范围没有1981年7月13日“广”,就24小时雨量强度来说,也还没有1981年大暴雨“凶”。</p> <p class="ql-block">1981大洪水,人们顶着雨披观看从上游随水冲下来的“原木圆方”(上图)</p><p class="ql-block"> 提起1981年7月13日那场大洪水,尽管已事隔三十三年,但洪水时那一幕幕场景仍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成都市东门的大多数街道都进了水(上图)</p><p class="ql-block"> 那天,整个成都地区下了一天一夜的瓢泼大雨……当时,成都几乎全城都成泽国了,好多街巷都进水了,很多人家里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把桌子抬到床上,再把家里值钱点的东西全部放到桌子上,提前做好防范。记得我10岁,水及小腿,,在街上走不注意脚趾就夹到一条黄鳝。跟着小舅涉水从一心桥街到东门大桥椒子街捞水面漂浮的蔬菜,不到半小时就满满一晒簸,交回家以后又去捞,其乐无穷! 呵呵呵😜……而整个金堂县城已经成了孤岛。当地老百姓甚至调侃说:“坐到三楼就可以洗脚了。”</p> <p class="ql-block">洪水时的老九眼桥(上图)</p><p class="ql-block"> 在成都市中心,街上的行人很少,大部分公交车已停开。不少市民打着雨伞穿着雨衣站在桥上观看,时而发出阵阵吼喊。看河中不时漂下的“浮财”,有冲下的房顶屋架,有随水而下惊慌失措的猪牛猫狗,也有顺水起伏横冲直闯的原木圆方,看得人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 路过星桥电影院,这里地势较高毫无积水。骑车到水井街过水津街,再拐左弯上东门大桥,往府河两边望去,沿河两岸的吊脚楼已危在旦夕,有被水拉倒支撑支柱的,有些已完全歪歪斜斜,好象能听见嘎嘎的作响声,使人心惊肉跳。</p> <p class="ql-block">一号桥(上图)</p><p class="ql-block"> 成都的西北方向的木综厂,在府河上游,地势较高。厂区的水闸栏和储木场储存着三十万立方米原木,如若失去控制原木随水漂流,将把府河下游所有的桥梁摧毁撞垮、把桥墩桥身掀翻打烂。如若让原木圆方阻塞河道使洪水泻洪不畅,洪水将淹没城市,其后果不堪设想。这时的成都木综厂早已组织工人们正在奋力护厂,他们保卫了工厂守卫了城市,使成都这座大城市避免一场天大的灾祸。</p><p class="ql-block"> 那时有人顶着大雨骑着或推着自行车前行,街上的积水淹没至大腿,只见走着走着就没人了,掉进了下水道。</p><p class="ql-block"> 从东西干道进城,市中心东风路春熙路却没受啥影响,这全靠修东风路时铺设的那条一人高的下水管道。东门大桥水津街拐弯的那家小吃店门口有人还问:“馒头咋个卖?”“两角钱一个”。“抢人嗦!”“你娃想发国难财!虾子,不得好死。”那时平常二两馒头每个5分钱。小吃店门口就看到有人指指点点,骂声不断。在大家受灾中,也能看到社会上居然有“一碗米盼天干”的贪利商人。这卑劣的乘人之危行径,当然该受到指责。</p> <p class="ql-block">被洪水冲垮后的“安顺桥”(上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随桥冲走的还有很多人。</p><p class="ql-block"> 7月14日下午两点多钟,在九眼桥上游的安顺桥,洪水冲垮大桥,带走了数十个在桥上看热闹的大人小在桥垮塌时,个个惊慌失措,落水后你抱我我拉你,呛水窒息身亡。舅舅还带我去现合江亭遥望了安顺桥,(那时没有合江亭也没有合江亭大桥)只剩了红砂石桥墩(彼时安顺桥是木板桥面)。1981年7月13日成都的那场大洪水,让很多人至今也无法忘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不知为啥满街的洪水就是淹不进成都十九中的大门。学校大门和教师办公室(原寺庙的大殿)就临时成了附近居民躲灾避难的庇护所。曾淑贤老校长讲:成都十九中原名“成城中学”,开办于1938年抗战时期,是一所私立中学。校董之一有成都抗日将领李家钰将军。学校校址是僧人捐赠的庙宇“蓥华寺”。这里是成都东门外历史文化最集中的地区:宋公桥、铁门槛、三官堂、蓥华寺,各有各的故事;明朝开国大臣宋濂死后就葬在这个地方;近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抗战就住在铁门槛;川大许多名教授都曾在此教过书;成都十九中门前是到四川大学的唯一的渡口。</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修蓥华寺前,建寺庙的僧人们是查阅了好几百年的水文资料,最后选址在此。蓥华寺修好后的几百年,就从来没听说过被水淹,哪怕是再大的洪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尘不染的“崇丽阁”(上图)</p><p class="ql-block"> 黄昏,水势逐渐减小。满街的河水回流河中,街面剩下的是河泥和河栏杆上挂着的农作物断茎,泥鳅、黄鳝随处可见,河栏杆上爬着的河蟹一动不动。大雨过后,人都躲在家里,街上行人很少。看看夜幕中河对面的望江楼(崇丽阁),感觉它也被洗得干干净净。望江公园东大门的水泥桥上,洪水把三根十来米长一人抱大的原木冲到桥墩的拱洞上,横架在桥身上,桥好象在打晃,仿佛能听到啪啪的声响。桥上没有一个人,出入望江公园到四川大学的人都会绕过它,走一大转从九眼桥上绕过去。这天晚上,九眼桥一带没有电,打着黑猫儿,各自都担心这雨再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