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六十一师的前身是,1935年12月3日再建的红二十八军。其下属181团和182团前两篇文章已经介绍,本文重点介绍其下属183团和直属在老山战斗中的英烈。</h3> <h3> 61师183团在老山战斗时的团指挥所就设在芭蕉坪村的这座山的石洞中的</h3> <h3> 183团的首长在坑道中研究作战方案</h3> <h3> 61师183团的前身是红军28军82师特务营。该团战斗力较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西藏平叛中,为名族的独立、解放和建设,建立了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特别是1946年1月9日,该团以伤亡20余人的小代价,全歼国民党45师339团,罗炳辉将军称赞该团是“钢铁团”,从此,“钢铁团”的美誉鼓励着该团官兵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h3> <h3> 团首长与驻地群众亲切交谈</h3> <h3> 1985年12月至1987年5月,该团随61时参加了老山对越防御战斗,坚守在八里河东山阵地。全团官兵发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牢牢守住了阵地,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h3><h3> 老山战斗,该团4位战友和师直属队的2位战友,为祖国的和平安宁奉献了自己宝贵青春,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英雄事迹吧!</h3> <h3> 八里河东山就像一位战士,守卫着祖国的和平。61师当年就守卫在这里。</h3> <h3> 王晓强烈士 一等功</h3><h3><br></h3><h3> 王晓强生前系步兵第61师183团二连排长,1962年12月生,1980年9月入伍,大专文化程度,共产党员,陕西省绥德县人。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在敌人炮弹炸毁工事,工事坍塌的危急关头,为保护战友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王晓强1980年参加地方高考进入西安陆军学院,毕业后分配到183团任排长。上阵地之后,王小强带领全排坚守在全团最危险的26号阵地上。100多天的防御战斗中,他和全排战士打退了敌人11次猖狂进攻,毙敌13人,伤敌24人,牢牢守住了阵地。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夜,老山战区经受着暴雨和越军炮弹的双重袭击,王小强带领战友们冒雨坚守在阵地上。深夜时,越军突然打来的六发炮弹在他们阵地前沿爆炸,他迅速命令八名战士进洞,自己在洞口观察敌情。1时10分,三发炮弹又在他们防炮洞三米远的地方爆炸,紧接着工事往下掉,并伴有轻微的断裂声。直觉告诉王小强,工事要塌方,他顾不上思考,大喊一声:“要塌方,快撤!”听到排长的呼喊,战士们急忙向洞外撤,王晓强把战友们一个一个推出洞,就在他将最后撤出的两名战士田耀军和栾建强推到洞口时,“轰隆”一声巨响,工事倒塌了,没有来得及撤出的他被深深地埋在土石里……一个半小时后,战友们在两块巨型钢架工事下面,挖出了他的遗体,只见他胳膊向前伸着,紧紧攥在手中的手电还发着亮光……为了八名战友的生命安全,王小强献出了自己青春的年华。集团军为他追记了一等功,《人民军队》报、《陕西日报》以长篇通讯报道了他的事迹。</h3> <h3> 王连合烈士 一等功</h3><h3><br></h3><h3> 王连合生前系步兵第61师183团八连连部通信原,1967年7月生,1985年12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陕西省泾阳县人。1987年3月7日下午执行任务中,遭敌炮击,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1985年底,17岁的王连合,撇下病床上的母亲和家中近千元的欠债,入伍参军效忠祖国。入伍不久,就随部队上了老山前线。部队接防后,他随连队坚守在全营较前出的阵地,该阵地处于一个山谷的翼侧,是越军特工进出的窗口,哨位间隙大、敌情多,战斗十分频繁。在这极其险恶的条件下,王连合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勇敢战斗。在一线哨位战斗的三百二十多个日日夜夜,先后11次参加战斗,歼灭敌人3名,4次受到嘉奖。4·28反偷袭战斗中,他临危不惧,一人独当一面,把敌人放到眼皮底下打,消灭了两名敌人。连里要给他报功,他死活不要。防御作战以来,他值班站哨抢在先,危险时刻冲在前,总是把安全让给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1987年3月7日下午,王连合前往前沿哨位执行任务,前进途中,敌人突然对我实施疯狂炮击,炮弹不住的在他前后爆炸,弹片夹杂着土石到处乱飞,王连合全然不顾,一心想着完成任务继续前行,突然一发炮弹飞来落在身旁,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王连合身负重伤倒在了血泊中,为报效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张彦钉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张彦钉生前系步兵第61师183团八连战士,1967年4月生,1984年12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宁夏海原县人。1987年3月11日,在抗敌偷袭的战斗中,不幸中弹身亡,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部队接到参战命令后,张彦钉积极请战奔赴前线。在训练中,为了多练几手杀敌本领,他争分夺秒、从严要求、刻苦训练,军事素质明显提高。上阵地后,他在93号阵地一号哨位坚守防御,和战友们一起粉碎了敌人多次进攻偷袭,牢牢守住了阵地。1987年3月11日凌晨,张彦钉在哨位担任警戒,他紧紧的注视着周围的一切,突然哨位北侧约30米处传来了石头的滚动声和折断树枝的声响,这引起了张彦钉警觉,为了查明敌情,他悄悄地钻出工事,向前边爬去,正当他目不转睛的扫视着前沿草丛时,发现左侧一个黑影晃了一下,说时迟,那时快,他迅速用冲锋枪向黑影方向打了三个点射,一名敌人惨叫着倒下。这时他已完全暴露,其他几个方向的子弹、手雷一起向他袭来,他临危不惧,孤身战敌、顽强拼杀,又接连将手榴弹投向敌群,而后直起身子端枪扫射,打得敌人不敢靠前。突然敌人投向他的一枚手雷落在身旁爆炸,张彦钉倒在了血泊中……战友们闻讯赶来打退了敌人。当战友们跑去抢救他时,只见他全身是血,怒目圆睁,肠子流了一地,手里还紧紧的握着一枚手雷手榴弹。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王开武烈士 一等功</h3><h3><br></h3><h3> 王开武生前系步兵第61师183团榴炮一连班长,1964年10月生,1983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陕西省洛南县人。1986年10月30日,他在制止战士玩弄枪支时,枪不慎走火击中腹部,不幸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王开武原在63师服役,听到我部参战的消息后,决心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软缠硬磨从非参战部队调到参战部队,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战场。上阵地后,他们班炮位设在三转弯附近。由于阵地暴露,常遭敌人炮击。在极其险恶的条件下,王开武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多次参加炮击作战,用准确猛烈的炮火支援一线,配合步兵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友军10·14出击作战中,王开武带领全班以猛烈的炮火支援步兵战斗中,敌人一群炮弹劈头盖来,击中了连队的弹药所,引起了弹药着火,随时可能引爆所有弹药。情况十分危急,王开武不顾个人安危,率先冲进大火,奋力扑火,在战友们的奋勇扑打下,经过15分钟终于扑灭了大火,使430多发炮弹和周围十多门火炮幸免于难。配合182团10·19出击拔点战斗中,他冒着密集的炮火坚持战斗,既当炮长又当炮手,计算、修正、装填炮弹样样干,打的又快又准,为拔点战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上级好评。1986年10月30日,他带领全班抢修工事结束后,大家都在休息,本班战士孙振龙却在玩弄枪支,王开武见状,立即上前制止,小松不知枪膛有弹,不慎撞碰到扳机,枪走火击中王开武的腹部,经抢救无效,王开武不幸牺牲。根据他的生前表现,集集团军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 <h3> 以上三幅李生玉烈士照片,系当年烈士用生命抢救过的战友马勤提供。</h3> <h3> 李生玉烈士 一等功</h3><h3><br></h3><h3> 李生玉生前系步兵第六十一师师直筑城连排长,1964年12月生,1981年9月考入长沙工程兵学院,共产党员,陕西省宝鸡市人。1987年2月1日坑道塌方时,为保护八名战友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李生玉是参加地方高考进入军队院校的高素质人才。对越防御作战中,李生玉同志带领全排担负修建工事的任务。上阵地后,在八里河东山挖修理被覆坑道二百九十天,他身先士卒、英勇抢修,先后八十七次排哑炮,二十六次舍身救战友。1987年2月1日天刚亮,感冒发烧三十九度多的李生玉,拖着病体和八名战士在坑道作业,连续干了一个上午。11时许,战士们开饭了,他顾不上去吃饭,留在洞里查看现场,筹划如何铺设横板,刚爬上四米高的框架,发现行板上又塌满了土。为了及时清除塌方,保证下午正常作业,从早上到中午只吃了一个馒头的李玉生,忍者饥饿,一个人清理,等大家吃完饭后,他已经把塌下的土清理完了。战友们给他端着面条进了洞,他把面条放在一边,嘱咐王建军等五人支撑框架,自己带着魏成军、周治山铺设横版。由于坑道经常连续塌方,铺横版十分危险,他附身嘱咐下面的几个同志站到已经被覆好的洞里,让配合自己的两名战士靠在边上协助,孤身爬到危险处作业,忽然,洞顶掉下了几块碎土,紧接着框架一晃,一场大的塌方顷刻将至,他大喊一声:“快闪开”!紧接着一把用力将小魏和小周向外推了几米远,自己躲闪不及,被巨大的塌方深深地埋在了土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 <h3> 刘浪烈士</h3><h3><br></h3><h3> 刘浪生前系步兵第六十一师坦克团工兵连战士,1966年7月生,1985年1月15,初中文化程度,陕西省绥德县人。1986年11月9日,在八里河东山执行任务时,遭敌炮击,当场阵亡。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刘浪原是61师坦克团特务连战士,获悉坦克团工兵连配属师直工兵营参战时,他多次请求调入工兵连奔赴前线。临战训练中,他刻苦钻研、苦练巧练,很快掌握了工兵专业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兵战士。上阵地后,他多次奉命到前沿阵地布雷设障、开辟通路,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受到上级的一致好评。1986年11月9日上午,他又一次受领任务,到八里河东山方向19号阵地排雷开路。19号阵地前出孤立、距离较近,阵地周围草深林密,地雷密布,处在越军直瞄火炮和高射机枪的标定射击范围,被称为死亡地带。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作业,随时都经受着生死考验。刘浪毫不畏惧,和战友们一起按时赶到指定位置展开作业。上午九时许,越军进行疯狂炮击,炮弹不时在附近爆炸,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刘浪和战友们置生死于不顾,冒着密集的炮火抓紧作业。突然,一发炮弹呼啸而来,在离他几米处爆炸,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刘浪倒在了血泊中。战友们赶来抢救时,只见他全身多处受伤,早已停止了呼吸。刘浪同志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壮丽凯歌。</h3> <h3> 说明:1、本文因篇幅原因,将61师183团和61师直属队烈士综合在一篇中整理。</h3><h3> 2、因网络上关于61师183团和直属队老山战斗的介绍和照片资料很少,请战友们帮助收集烈士照片。</h3><h3> 3、本文音乐选用反应中越战争的电视剧《凯旋在子夜》插曲“月亮之歌”,这是英烈们当年喜欢的歌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