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之地上顶山

解德辉~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  早听人们说,在吕梁山中部有一条被称作凤尾山的山脉,气势宏大,形似静卧的凤凰。而在凤尾山山脉中有一座被称作凤凰头的上顶山,是一个庞大的草甸、奇石、森林宝库;又听朋友说,行走于上顶山之巅,人在前面走,风在后面推,仿佛有一种扶摇直上、飘飘欲仙的美感与快感。据说,这里历史上曾是北方少数民族在山西逗留的地方。这里又因植被良好,树木葱茏,绿草如茵,空气清新,特别是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30000个以上,被誉为吕梁的“大气维生素”“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  上顶山,又称“九泉山”,地处吕梁山脉中段,位于中阳县之正南方、车鸣峪乡的桥则村,距中阳县城25公里,距吕梁市区约70公里,它东起交口县西交子村,西至中阳县凤尾村,南起交口县境,北至中阳县桥则村。海拔高度2100.7米,为中阳县境之最高峰。因其有九股清泉喷溢四周,曲水潺潺,环绕林间,水色清香,故名上顶山。1946年前,隶属于孝义县管辖,今属中阳县管辖。早在民间盛传,上顶山山体里有800里龙潭,故而千百年来水流不断。</p> <p class="ql-block">  戊戌之年,仲夏时节。相伴好友,驱车从交口县城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209国道向着中阳方向行进,途经广武庄(交口)、界牌岭(交口)、凤尾村(中阳),到达中阳县河底村后再继续前行约3公里,从柏油马路右转驶入一条极其狭窄、坑洼不平的砂石路,向着上顶山挺进。在小心翼翼中,听着车轮与路石摩擦撞击的呻吟,心里着实有些心疼,好在大约行进4公里处,因坡陡路险,难以为继,随徒步登山,沿着林间崎岖狭窄的山道一路上行,一会儿穿梭于丛林中,一会儿跋涉在沟壑边,一会儿踩着绵软枯叶,一会儿垫着坚硬碎石,倘若一不留神,就有手被荆棘划破,脸被枝条打着,人被枯叶滑倒的危险。顺着淳淳的水声,沿着隐约可见的林间山道艰难跋涉。此时,万道霞光透过树叶隙缝直射下来,顿时给阴暗陡滑的小路带来些许光照,路越来越难走,透过树林隐隐约约感觉山顶近在咫尺,垂手可得,可就是难以到达,看着那清澈的小溪,沿着山间的沟壑流淌着,滋润着花草树木,给大自然增添了灵气,我沉浸于这回归自然的自由行走中,丝毫不觉得跋涉之艰难。炎热的夏天,人虽汗流浃背,但把快乐撒在山路上、树林里、草丛中,还满是一种由衷的开心。一路上可以看到松柏林、沙棘林、白桦林、棠梨林等,还能看到涓涓萦徊的涧底溪流,据说这里的景色随季节而变幻着不同的色彩,以闲适的心境领略大自然风光,哪里风景好,就在哪里随便停下来,懒懒地小歇静观一会,与朋友闲聊逗乐,随手拍摄最真实、最自然的景物,返璞归真,留下这瞬间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  一路匆匆而行,目无旁顾地跋涉着,除了感觉跋涉之劳顿外,更有即将到达山巅之喜悦。路,渐行渐陡,渐行渐宽。突然间,我在毫无思想准备之时,就攀登到了密林的边缘,一路上所见各种林木瞬间消失不见,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了一片宏大的草甸,放眼望去,蓝蓝的天空,白云飘飘,宏大的草甸,绿茵如毯。远处有错落的巨石,以及点缀其间的一条怪石带;中间有绿油油的草甸,遍地的牛马;近处有丛生的灌木,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突然,喉咙有一种被氧气呛住的感觉,我情不自禁地大喊一声:“上顶山,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  置身此处,我看到的是美丽的景观,感到的是无比的舒畅,想到的是意外的震憾,恨不得将行囊和整个身子重重摔进那片绿色,以期缓解一路上来的疲惫……但见绿草萋萋,牛马轻过,留一串悦耳铃声;仰卧草甸,手可触天,环顾四围,群山皆小,静守着高山的雄伟壮丽和草甸的宽广开阔,仿佛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尘世风景。</p> <p class="ql-block">  拥抱自然,接近蓝天白云,坐卧绿草森林,拥抱青萌自然,还原一个不一样的草垫之旅;融入生活,行走不只是走过看过,心灵需要在这里驻留过,日子可以平淡如水,旅行时光不可辜负;享受快乐,放飞大自然,轻吻白云,驰骋天际,策马奔腾,快乐时光等你遇见。正可谓;</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15px;">夏浪袭人暑正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寻幽访景觅葱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未有豪气临绝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却喜草木正繁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绿玉堆堆又叠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碧水潺潺复淙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便抛人间凡俗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跳出三界欲也空。</b></p> <p class="ql-block">  入山寻游,可遂探索之雅趣,可发思古之幽情。</p><p class="ql-block"> 走近上顶山,置身大自然,满目葱翠,暑意顿消,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烦恼全无,恍若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登上山巅2100米的最高处,真可谓“山高人为峰”。头顶蓝天白云,脚踏中华大地,环顾四周,展开丰富的想象,但见上顶山中心为凤凰头,呈圆锥状,直径约2公里,突兀于万山之巅,昂首向天。左右舒展着凤凰两翼,由万木丛林簇拥出一条长长的草甸链,据资料记载曰:“周回九十五里”,气势恢宏。远观像耸立群山的金字塔,庄严肃穆,近看绿茸茸细草装扮,清新鲜美。锥体外实中空,顶端有一深不见底的竖洞,称作放风洞,洞口风声震耳,风小时天晴气朗,风大时大雨滂沱。相传,此洞是当年上殿龙王冲天而出时留下的,所以当地先民在此修庙纪念求神祈雨。</p><p class="ql-block"> 据《汾州府志》及有关史料记载,上顶山也称可寒堆、远望山、上殿山,山有可汗庙、突厥祠墓,还有姑子寺、姑姑塔、曹普真灵骨塔以及突厥寺、佛宝寺等。说明古代曾有突厥、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在上顶山一带活动过,这条长长的草甸链又叫“跑马梁”,是当年练兵驯马的场地,后来就只长草不长树,形成了草甸奇观。这是吕梁市目前发现的唯一的一座可汗庙,也是山西省发现的第四座可汗庙,也是历史上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交流的有力证据。</p> <p class="ql-block">  我从《辞海》中查阅得知,“可汗亦作可寒,是古代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进入内地时,虽有语言,但少有文字。史料记载的远望山、可寒堆、可汗庙名字,为研究北方少数民族在上顶山一带的活动,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nbsp;在这里,我既能领略高山之雄伟壮丽,又能体会草原之宽广开阔。</p> <p class="ql-block">  据省文物专家曾对上顶山的文物古迹考察后发现,现存的上顶山龙王庙为一座可汗庙。据介绍,专家们在清乾隆版《汾州府志》,查到中阳县上顶山有可汗庙一座,为了进一步考证查实,曾赴上顶山,对山顶现存的上顶山龙王庙进行考察发现,上顶山庙,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载,“宋代已有之,明、清及民国年间进行了数次维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风格。该庙坐北向南,二进院落布局,现存龙王殿、厢房和后殿等遗址,还有明代及民国年石碑各1通,清代碑3通。专家对该庙的布局、历史沿革、碑刻等进行了认真的辨认和拍摄。其中清康熙年间碑上有“上殿山尅罕龙王神庙传至宋朝……”等重要文字。</p> <p class="ql-block">  用大半天的时间,去征服一座山,感受那畅快淋漓的徒步之乐;拥抱一方绿色草甸,体验牧马放歌的恣意飞扬;探寻一座可汗庙,追忆游牧王者的跑马生涯……所有的欣赏,所有的感觉,所有的领悟,都是极其新鲜而美好,因为,这里贴近大自然,有花香,有树影,有青草,有遗址,有铃儿叮当响...浅浅行,静静听,慢慢品,行走其间,别是一番领悟在心头。</p> <p class="ql-block">  行走上顶山,我认为最值得观赏和品读的是大自然赐予其最美的草甸、奇石、森林以及民间很久流传的传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  <b>【草甸】天造地设,宏大开阔。</b>在吕梁山的上顶山,自古及今,尚能存有宏大的天造地设的一块大草甸,实属稀有资源。诚然,我曾看过木兰围场塞罕坝草原的繁花异草,也曾看过多伦草原的风吹绿草遍地花,唯独这上顶山的草甸,却带给我一种宏大宽阔、安逸宁静,仿若世外花海的异样感觉。在这宏大幽长的绿色草甸中,却奇迹般地有一条怪石带点缀其间,将草甸一分为二,形成上、下两大块错落有致的绿色长带,绿草萋萋,牛马轻过,留一串悦耳铃声,如诗如画,这种感觉,给笔者身心上以极大的满足和视觉上以巨大的冲击。加之,这里适宜的温度,清新的空气,醉人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b>【奇石】景中有景,奇中寓奇。</b>在上顶山山顶这片森林簇拥着的草甸里,大片怪石撕裂地脉,从北至南横排在山脊,气势恢宏,在柔美的草甸上,尽情地展示着它的剽悍和粗犷、奇形与怪状。视角不同,形状不同,只要展开你想象的思维,任你遐想品读。譬如:&nbsp; </p><p class="ql-block"> 歇马崖:高丈余,长百米,像汹涌翻卷的石浪,横空而出,可避风挡雨。据说,这是因九天仙女张四姐下凡游玩时,在此拴马歇息而得名。饮马池平底园池,直径尺余,小巧精美,为当年瀑布穿滴而成。</p><p class="ql-block"> 四龟镇山:虽非化石,但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战机待发,整齐地排成一列,静待高山之巅,一触即发。</p><p class="ql-block"> 龟驮狮虎石、童子望景石、天狗逐日石、河蚌石、元宝石、双刀石等等,在这美丽的大草甸上组成一条冗长的石龙,只要你打开丰富的想象之门,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品读,用心去体会,你就会深刻地领悟到“石不能言自可人”的真正含义。</p> <p class="ql-block">  <b>【森林】绿因时而碧,花随季而艳。</b>在上顶山草甸、奇石的周围,是沙棘林、白桦林、棠梨林和涓涓萦徊的涧底溪流。赤、橙、黄、绿、青、兰、紫竞相点染,春红夏艳,秋黄冬素,因四季变化而展陈着异彩纷呈的一幅幅美丽画卷,是奇情异趣的迷宫、自然奥妙的展馆。 </p><p class="ql-block"> 北端姑姑寺遗址内,姑姑塔保存完好。据传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李姑曾在此修行,被后世尊为玉真祖师在塔内供奉。南端有“竹林寺”“娘娘庙”,多年来,当地人一直保留着在此“拴孩”求子的习俗。西部有黄云洞、解忧洞,解忧洞供奉着三位龙神,供人们施雨,又称“施雨洞”。</p> <p class="ql-block">  <b>【传说】不断演绎,神秘莫测。</b>大凡一座名山或一座古寺,总有其或多或少的传说故事,当然,上顶山也无例外。</p> <p class="ql-block"><b>  传说故事之一:北番兄妹争山之说。</b>据《孝义县志》清·乾隆记载,传说,当年北方少数民族兄妹,因为给上顶山冠名而发生过一场争执。话说当年,北方少数民族有一对兄妹跨过黄河,登上吕梁山,远远地就望见有一座突兀的山头,于是便星夜兼程,直奔此山而来。望着上顶山高大雄伟、直冲云天的雄姿,兄妹二人争着为各自的发现而定名。哥哥欣然起名曰:远望山,妹妹脱口起名曰:可汗山。由于“可汗”代表的是北方少数民族至高无上的寓意,在上顶山山巅修建的庙宇也称为可汗庙。可汗庙的修建,既表明了来到内地的北方少数民族人士对自己统治者的崇高敬意,又流露了对自己故土的怀念之情。&nbsp;这里,也许“北番兄妹争山之说”记载的是传说,但在内蒙古确有一座山叫“远望山”。由此推测,上顶山又称为“远望山”的名字,应是蒙古民族来此者而为。也可以说,“可寒堆”是北方少数民族来此者而定名。之所以称作“堆”,这大概是由于上顶山峰顶状如土堆的缘故吧!&nbsp;如果说“远望山”“可寒堆”“可汗庙”是外来语的话,这又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与内地人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因为北方少数民族,在我国历史上侵略内地的史料记载事实很多,但没有记载在上顶山,甚至在整个凤尾山也没有侵略的只言片语;特别是上顶山还留有突厥祠墓,更有以其“神坟暮雪”之奇景,被列为孝义县古八景之一,据《孝义县志》清·乾隆记载;如果说当年突厥人与上顶山当地居民有敌对的话,那突厥人又为何在此立墓、建祠!由此可以说,上顶山是当年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地方,也可以说,上顶山是中华民族和谐相处、相互团结帮助的和睦山。&nbsp; </p> <p class="ql-block"><b>  传说故事之二:李姑在此隐居修身养道。</b>在上顶山一带,有着与介休绵山一样的传说。唐朝李世民的妹妹,世人称之为李姑,或说唐朝皇帝的女儿,曾在此隐居修身养道。《汾州府志》中记载:“考《唐书》,高祖十九女,皆先后下嫁,无出家者;惟睿宗女玉真公主,始度为道士,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后多继其风。”据此可以说,传说中的李姑,在上顶山一带隐居修身养道,应是唐朝皇帝睿宗的女儿玉真公主。尽管这是一种牵强附会的推测,但民间尊奉玉真公主为道主(寺主),借此攀高结贵,也是合乎情理的,更何况上顶山与绵山相距不太远,加之皇帝的妹妹在上顶山隐居修身养道的传说,由来已久,也绝不是胡诌。由于佛宝山、佛宝石之名,又是汉民族用语,所以玉真公主在上顶山一带的修身养道之地,应在佛宝山山间;又由于佛宝山山间只有姑子寺、姑姑塔一处修道之所,所以玉真公主的修身养道之地,应该在姑子寺;由于最初匈奴族人士在此建立的姑子寺之名,被隋朝时突厥族来此人士冠名的突厥寺名称取代,又由于唐朝是中国佛教臻于鼎盛时期,佛教信仰深入民间,所以唐初突厥族人士离开上顶山一带后,突厥寺之名也被汉民族人士冠名的佛宝寺名称取代,或者说后来到此修身养道的人士尊奉玉真公主为道主(寺主),并将此地冠名为佛宝寺。自此以后,姑姑塔之名未改,这既符合唐朝道、佛并行的政策,也符合出家为道的皇帝女儿李姑的称谓。这也许就是民间乐于传承姑姑塔之名的原因之一吧!但由于皇帝的女儿出家为道,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因而史料中对此先有记载,后又删去,这是可能的,也在情理之中。</p> <p class="ql-block"><b>  传说故事之三:冠名上顶山缘由。</b>清·乾隆三十六年编修的《汾州府志》中,收录了魏国卿写的《经上顶山》诗文。经查,原任巡检的魏国卿曾参与了清·乾隆三十六年《汾州府志》编修监刊,而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的《孝义县志》中,却没有魏国卿的名字记载,也无《经上顶山》诗文,《孝义县志》中也无上顶山一名的记载,而记载的是上殿山之名,这说明上顶山之名取代上殿山之名,应在清·乾隆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期间。上顶山取代上殿山之名,应因避讳“殿”字而为。在中国历史上,对皇权的文字避讳比比皆是,清·康熙朝时期的避讳更严格。比如,“玄武庙”名称改为“真武庙”名称,就是忌讳康熙帝之名“玄烨”中的“玄”字所为。如果说神庙之名还需避讳,那么山之名更应避讳,民间之山名,当然也不能使用“殿”字,因而在清·乾隆朝时,将“上殿山”一名改为“上顶山”,应是理所当然的事。综上所述,可寒堆、远望山、上殿山、上顶山之名的排列顺序,应当如此;关于可寒堆、远望山名称的启用时间,目前尚难断定,但其终止使用时间,大概应在唐贞观初期,上殿山之名的起止时间大概在唐贞观初期至清·乾隆三十五年或三十六年,清·乾隆三十五年或三十六年为上顶山之名的启用时间。肯定地讲,可寒堆、远望山、上殿山、上顶山名称之用意,都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并且其用意更是一个超越一个。所谓至高无上,即是说最高,或说没有比之更高的。明·万历《汾州府志》中述:“上殿山,在县西一百六十里。峰峦峻拔,为吉、隰诸山之冠”(所谓“县”即孝义县,“吉、隰”即吉县、隰县,均在上殿山西南方)。之所以称为“可寒堆”,则是因“可汗亦作可寒”,古代北方、西方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辞海》);改称“远望山”,是说此山为“诸山之冠”(明·万历《汾州府志》);而“皇帝”是汉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汉民族把皇帝所在之处称为“殿”;上顶山之“顶”,不言而喻,更是至高无上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上殿山,是汉民族人士所为,因为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活动场所称为“帐”,而汉民族最高统治者的活动场所称为“殿”。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人士在内地的骚扰相当严重,称为“胡荒”。当“胡荒”被北周政权平息后,隋朝初期,又有西部的东突厥向内地扩张或侵入。到唐太宗即位初期,中原战事虽然结束,但西部边境上还很不安定,特别是东突厥当时还很强大,成为唐朝的主要威胁,唐太宗采取软硬兼施的措施,将一度很强大的东突厥灭亡,进而使西北其他各族首领拥护唐太宗为他们的共同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此后,唐太宗又通过文治武功,到贞观时,既使“四夷自服”,又逐渐扭转了隋末唐初的混乱局面,此时的唐朝已经百废俱兴。由此,可以推测,诸如“天可汗”“可寒堆”“远望山”等少数民族用语,一定在废除之列,而上殿山之名取代可寒堆、远望山之名,既是汉民族用语,又是大唐雄风与权威形象的体现。虽然我们至今找不到可寒堆、远望山之名何时废除,上殿山之名何时启用的文字记载依据,但从上述社会变迁的历史事实中推测,可寒堆、远望山之名的废除与上殿山之名的启用,应在唐朝贞观初期。</p> <p class="ql-block"><b>  传说故事之四:可汗庙、龙王庙、尅罕龙王神庙设置的缘由。</b>从史料记载及现存碑文中得知,上顶山峰顶,曾留有可汗庙、龙王庙、尅罕龙王神庙(可汗龙王神庙)。明·万历《汾州府志》、清·乾隆《孝义县志》中记载,上顶山(上殿山)留有“可汗庙”,但无具体设置时间的记载,而碑文中则有“上殿山尅罕龙王神庙相传至宋”的记载。从我国历史事件以及碑文中推测,上顶山可汗庙极有可能是西晋时期设置。东汉末期民族大迁徙过程中,进入内地的南匈奴族人士被汉政权安置入今山西中西部地区兹氏(今汾阳)境内后,北方少数民族人士就有可能来到上顶山一带定居。西晋永兴元年(304年)8月,匈奴王刘渊在今汾阳西部的离石造反,自号大单于,称汉王。此后,刘渊一面与西晋部队在并州(今太原)东南一带征战,一面选择了离石以南无战事的地方,谋求建立自己的汉政权王府,便从离石向南转移,期间首先定址于上顶山脚下的开府村。《中阳县志》中记载,“相传古代兴建平阳府时曾择址于此,后因缺水而未建,至唐众多村民来此定居后,始定村名开府”。刘渊汉政权,于西晋永嘉二年(308年)最终定府于平阳后,便将宗室以亲疏远近按等级封为郡县王,异姓以谋谟、战功依次封为郡县公侯。上顶山可汗龙王神庙一通“大清康熙岁次庚寅年菊月贰拾捌日立”石碑碑文内写有“勅封伏熙侯”文字,据清《孝义县志·民俗》篇中的表述,可以认定此“熙”为“羲”,由此推测,上顶山的可汗庙应是匈奴汉王刘渊时期,分封在上顶山地区的一位侯首先建立。并且,此侯冠以“伏羲”之名,我们是否可以猜测,此侯为刘渊分封的功绩最大、能力最强的侯,或说为第一侯,因为伏羲对人类既有特别的圣德,又是中华民族的第一位帝王,可以说再大的封赏莫过于此。</p><p class="ql-block"> 明、清《汾州府志》与清·乾隆、光绪《孝义县志》均无记载上顶山峰顶的龙王庙,而在清·康熙甲子年的一通石碑上刻有“重修上殿龙王庙碑记”,这说明清·康熙朝时上顶山峰顶的龙王庙早已有之。龙王是汉民族对其最大神灵的尊称,因而上顶山峰顶的龙王庙应是当地的汉族人士所为。一般来讲,能够建立庙宇的地方必定是居住(或定居)人多之地。从《中阳县志》中关于上顶山脚下“开府”村名的由来中得知,唐朝初期前,上顶山一带早已是胡汉杂居之地,不过唐朝初期前极有可能是胡人多,汉人少,“至唐众多村民来此定居后”(《中阳县志》),当地居民才有可能,或者说才有能力在上顶山建立龙王庙,此前对龙王神的供奉有可能仅是设立一个牌位而已。当然,在上顶山峰顶修建龙王庙,也是后期来此定居的居民不甘示弱,向可汗庙的挑战。上顶山峰顶也从此形成了龙王与可汗共存与共尊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上顶山峰顶的可汗庙(龙王庙)宅院现留有5通石碑,均为重修庙宇时所立。其中,明朝(字迹模糊,或清朝)、民国时各1通,清朝3通,分别为康熙甲子年与庚寅年、乾隆五十四年所立。5通碑文中,唯有康熙庚寅年“重修上殿山龙王庙碑记”中写有“上殿山尅罕龙王神庙……”文字,对于其中的“可汗”改写为“尅罕”之意,多年来一直是个不解之谜。如果说“尅罕”真有尅制可汗之意的话,那么这就不是一地之事。明崇祯二年时,在地处上顶山与离石之间的四塔村“重修应雨龙王庙记”碑文中,仍有“州治西南十五里许名四塔村者旧有可汗神庙”的记载(“州”即永宁州,“永宁”即离石),这说明明朝时,具体讲,晚明时还未出现尅罕的说法。所以说,“尅罕”不是尅制可汗之意,反之“尅罕”应写为“尅汗”。可以说,“可汗龙王神庙”之名至清朝时,在上顶山地区一直传承着。只不过到了清朝时,很可能民间已不懂“可汗”之本意,撰写碑文的人更不认识“可汗”二字,仅以当地习惯发音,取其谐音写为“尅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清·乾隆《孝义县志·民俗》篇中述:“读字往往认音不辨意,如读‘觉’如‘珏’,于是即书‘珏’为‘觉’;更乱以方音,如‘同’为‘屯’、‘苑’为‘院’之类甚多,贤者亦不免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传说故事之五:姑子寺、姑姑塔。</b>地处上顶山峰顶北10华里处同一个地方的姑子寺、姑姑塔、曹普真灵骨塔,因名未传于世的突厥寺、佛宝寺,均未载入明、清《汾州府志》与清《孝义县志》,虽然看似与明、清《汾州府志》中记载的“可寒堆”“远望山”“上殿山”“上顶山”“佛宝山”“可汗庙”“突厥祠墓”的级别略显低一点,但列不在《汾州府志》,也应列在《孝义县志》。究其原因,清·乾隆《孝义县志·胜迹》篇中述:“邑人处处为庙,所祀之神又率多不经。方志乃悉列于祠祀下,是导之淫祀也。今俱汰去。”孝义县到处设庙,方志(清·雍正《孝义县志》)中又将庙与祠列在一块,因而分不清庙与祠及其供奉对象的彼此,故在此次修志时将其删掉。这大概是姑子寺、姑姑塔处诸多历史事实不见史料记载的原因之一。此外,在历史上有寺必有塔,因而姑子寺与姑姑塔二者先后设置时间相差不太远。如果说可寒堆、远望山、可汗庙的命名或产生时间大约在西晋时期,那么姑子寺、姑姑塔也应在西晋时,匈奴汉王刘渊建立平阳府时的前后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人士才有可能大量来此定居。从其寺院名称推测,即可认定姑子寺的僧人为尼姑,姑姑塔则是为圆寂的寺主而建。姑姑塔之冠名,则是因为我国北方、西方少数民族妇女的头冠称为古固冠、固姑冠,亦称姑姑冠,为了体现此塔的高大雄伟壮观,借用本民族妇女的头冠名称,将此塔冠名为姑姑塔是合乎情理的。不过最初的姑姑塔建筑什么模样,不得而知,但现在留有的姑姑塔,据专家初步认定,系唐宋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姑子寺,处至今流传着令人厌恶的“姑子作乱”传说。所谓“姑子作乱”,据传说有二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姑子寺的尼姑曾一度时期大搞淫乱,不少男子在此惨遭禁闭,于是世人奋起反抗,将之捣毁;另一中说法是说,当年上顶山一带的僧人、尼姑一度时期曾大肆实施抢劫,积聚财宝,意欲与朝廷抗衡,因而在上顶山曾发生过唐朝政府镇压叛乱僧人、尼姑的事件。大概由上述原因,姑子寺、姑姑塔,使人不愿接近,不愿提及,更不愿将其载入史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本文参阅资料】《中阳县志》《孝义县志》(清·乾隆、光绪)、《汾州府志》《交口县志》《吕梁市乡镇志》(中阳卷)以及散见于网络中有关上顶山的一些图文资料,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 15px;">解德辉,1962年生,交口县康城镇解家坪村人。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之“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个人出版《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其中《红色吕梁》一书收藏于《晋绥兵民博物馆》里;《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布原创文章320余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