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教师日常沟通背后的人文情怀

霜月

<h3>  2018年7月11日,细雨绵绵,我和崇礼小学几位老师一起来到了秀丽典雅,四通八达的苏辙小学讲学厅。我们和苏辙小学的年轻老师一起,聆听来自省教科院《教育科学论坛》的崔勇主编的精彩讲座。</h3> <h3>  “今天,我来陪大家说说话!”崔老师是用这样的 对白开场的。一开头,先给我们普及了一个冷知识,原来据美国研究机构的报告,我们人的一生有短短几十年,有3.5年在说话,能说出3-5亿汉字。这样有趣的开场,真是让这个讲座引人入胜。</h3> <h3>  接下来崔老师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微信入手,分析出微信聊天时,应该要让对方感觉被重视,感觉到被认可,感觉到温暖。</h3> <h3>  为了阐述好好说话的重要性,崔老师从情侣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对话来挨个分析。告诉我们:大部分影响生活的事情,都是沟通不善导致的。</h3> <h3>  崔老师不是通篇讲道理,他讲了很多真实生活的案例,朋友,同事,领导,接触过的校长,老师。他总能找到合适的案例来为他所说的话做佐证。</h3> <h3>  他把每一个观点提炼出来,却总谦虚的说“这只是我的小小观点”。</h3> <h3>  除了讲说话的重要性,他也教了我们怎样与家长沟通。“尊重家长,学会聆听,征求意见”这每一项,恰好都是我所欠缺的,我很多时候都在数落孩子的不是,其实问题大家都看得见,重要的是教给家长教育的办法,这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才能使家长信任你的专业。</h3> <h3>  讲座的最后,崔老师希望我们大家反思,告诫我们“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我对这句话深有感触,在你谈论别人,指责别人时,应该先把自己做好。</h3> <h3>  讲座结束,崔老师的ppt上出现了“谢谢聆听,请多指教”。这是多么虚怀若谷的胸怀!听完讲座,我站在明晃晃的演讲厅,心里也是那么的澄净明亮。想好好说话,你就得有这样的人文情怀,这样的渊博知识。慢慢积淀吧,像块海绵一样,多去吸收文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