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钱袋谁管好需要智慧

衡山小明(周全明)

<h1><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  (感恩遇见 感谢关注 感动转发)</b></h1><p><br></p> <h3>钱,对一个家庭来说,既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它既能带来物质生活的享受,也是家庭矛盾产生的祸首。家里的钱袋谁来管?这是所有夫妻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生活再苦,有情饮水饱!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夫妻同床不同心,各弹各的调,各打各的小算盘,钱少有钱少的矛盾,钱多有钱多的冲突,家财万贯,又有何意义?所以家里的钱袋谁来管,这不是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家庭和谐幸福的大问题。处理好这个问题,夫妻需要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找寻解决这一问题的&quot;金钥匙&quot;,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家里钱袋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i>一是&quot;一方统管&quot;型。</i></span>也就是家里只有一个当家人,假如家里由妻子管钱,那么丈夫赚的钱都交给妻子,当丈夫要花钱,比如说要孝敬父母,要接济兄弟,要招待亲朋,要娱乐放松……必须向妻子申请,如果妻子通情达理,勉强还好,但丈夫终归会感觉不方便不自由不痛快!假若妻子不开通不自信,审查过严、追问过细,那丈夫一定会觉得过得很憋屈、很难受,家庭矛盾必然会层出不穷,夫妻感情久而久之,一定会剑拔弩张,甚至积怨成仇。这种模式的优点当然是有利于控制一方花钱,有利于家庭多攒点钱,但弊端也是显见的,很多小家庭矛盾不断,&quot;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quot;,通常都是夫妻一方把钱看得太重、卡得太紧造成的。我身边就有那么一个朋友,他的妻子很强势,家里的钱全由她来管,每天上班给丈夫不超过30块钱,用于吃饭坐车,后来他的妻子得了绝症,我们好言安慰,没想到他说了一句非常绝情的话,&quot;巴不得她早点死!&quot;这句话出自一个丈夫的嘴,确实令人震惊!也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我想,好的家庭应该让每个成员都感觉到自由和快乐,如果把老公管得像&quot;孙子&quot;一样,把妻子管得像&quot;丫鬟&quot;一样,用钱要申请,花钱要批准,一定会使另一方感觉活得没尊严、没意思!这无疑是家庭的悲剧!所以小明以为,这种模式如果不是出于一方完全的自愿,绝对是弊大于利,自然是聪明的夫妻所不取</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i>二是&quot;互不干涉&quot;型。</i></span>也就是夫妻双方各管各的钱,各用各的钱,相互尊重,互不干涉,这种模式多流行于经济相对独立,自主意识相对较强的夫妻之间,尤其在我们常说的&quot;白骨精&quot;(白领、骨干、精英)和海归家庭中比较常见。他们自己赚钱自己花,夫妻之间是爱人,也是朋友。生活中,你孝你的老爸,我敬我的妈;你打你的扑克,我搓我的麻;你会你的阿哥,我会我的妹;你泡你的酒吧,我唱我的k……相互之间,亲密有间,平等相待,既不委屈自己,也不勉强爱人。这种管钱模式,夫妻之间都感到轻松、自在和愉快,不会因花钱的问题产生矛盾,发生冲突,影响夫妻感情。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夫妻之间相互约束、相互控制较小,所以这种模式下的夫妻如果要&quot;做坏事&quot;也相对较方便,当然,夫妻之间靠管是管不住的,主要靠自尊自重自爱与自觉。不管怎么样,小明以为这种模式还是利大于弊,相较第一种模式更人性更民主。周总理和邓大姐生前就是各管各的钱,有时候周总理开销较大,钱不够用,还要向邓大姐借,等有钱了再还给她,夫妻双方虽然帐算得很清楚,但是并没有因此影响双方的感情。</h3> <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是"双方共管"型。</i>就是夫妻双方赚的钱放在一起,不分彼此,共同管理,协商使用。这种模式最大特点就是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赚钱不计多少,花钱不分彼此,用钱有商有量。这种模式常见于感情较好、把钱都看得不太重的夫妻之间。这种家庭的钱柜钥匙是夫妻各人一把,存折密码是夫妻共同设定,小钱自由支配,大钱商量取用,根本不存在你防着我,我防着你;你限制我,我限制你。这种管钱模式,夫妻也很少因为用钱的问题,发生矛盾和争执。所以小明对这种共管模式也是相当的推崇,不过这种模式需要夫妻之间既有心灵的契合、又有价值观的吻合,这当然不是一般夫妻容易达到的境界。</p>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i>四是&quot;无为而治&quot;型。</i></span>夫妻之间心有高度默契,情深不分你我,钱更无分彼此,是放在一起,还是不放在一起,都无所谓;谁爱管由谁管,任其自然;谁想花任谁花,不用商量,信任和理解就是一切。&quot;一切绚烂皆归于平淡&quot;,这种模式看似平淡,却是夫妻管钱模式的最高境界,是一般的夫妻很难达到的化境,我以为这种境界只有存在于那种,经过岁月考验,患难与共,风雨同舟,携手走过大半生的老夫老妻之间,或者家庭大富大贵,钱已经只是数字,多少毫无意义,却视信任和感情为生命的恩爱夫妻之间。当然这种模式,小明以为也就不具备普遍的意义,但它作为一种理想还是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向往的。</h3> <h3>以上四种模式,谁好谁坏,谁优谁劣?我想读者诸君其实心中早已有数。在这里,我只想说&quot;存在就是合理的&quot;,合理的但不一定是合适的,而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小明以为,夫妻之间信任和理解比什么都重要,如果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谁管都无所谓,如何管也不重要,这才是最根本的。如果硬要问,家里钱袋谁管好?小明以为,怎么有利于家庭和谐幸福,就怎么管,模式可以不同,目标却总是如此一致!</h3> <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周全明,笔名衡山小明,常居广州的湖南伢子。读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乱弹时,国事家事事事关心。喜与骚客相往来,有百十小文散见报章。本文是作者在广州某杂志开设的“小明乱弹”专栏文章。</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