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平江仙姑岩·红军营产品项目 :</h3><h3>1、平江起义纪念馆红军营党性教育一日</h3><h3>2、红军营景区+喻杰故居一日游</h3><h3>3、平江起义纪念馆红军营+平江烈士陵园+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两日行程</h3><h3>4、平江红军营(仙姑岩)喻杰故居一日游</h3><h3>5、红军营一日红色拓展训练行程</h3><h3>6、红军营半日党性教育+ 半日红色拓展训练</h3><h3>7、平江起义纪念馆红军营一日研学旅行课程</h3> <h3>红军营介绍:</h3><div> 仙姑岩是全国闻名的红军营旧址,1928年彭德怀元帅发动了平江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随后率部奔赴井冈山。在途经长寿、龙门时,与敌人浴血奋战,突出重围。一部分伤员便转移到仙姑岩。革命先辈方正平(原中南军区海军副政委,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吴钦民等曾以此地为据点,开展了长达三年之久的游击战争。 </div> <h3>仙姑岩红军营旧址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红军营旧址, 址至今保留了“红军哨卡”、“红军指挥所”、“红军大舞台”、“军需库”、“红军井”、“藏军洞”等遗迹。与仙姑岩的“仙人挂画”、“仙人卖肉”、“仙人采药”、“杨公夕照“、”野鹿衔花“等 40处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h3> <h3>红军营由长寿镇往南约2.5公里,便到了风景秀丽、游人如织的红军营景区。红军营景区为连云山余脉,属喀斯特地貌,境内奇峰叠起,突兀于长寿镇南部平地之上,远远望去,像从连云山跃出的猛虎,气势非凡地俯瞰着前面的山川土地。进入景区,四面壁立千仞,仅有羊肠小道(现已建成百步云梯)进入沟壑纵横、岩洞密布的曲折幽深之处。</h3> <h3>攀岩而上,可登凌至著名的“神龙露背”景点,沿景点一线,均可远眺长寿镇全景。若到油菜花开的时节,整个景点就像飘浮在金色海洋中的艨艟巨舰,极目远眺,色香氤氲,令人陶醉。红军营在土地革命战争前称仙姑岩,后因红军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便有了红军营名字。</h3> <h3>根据地第一哨</h3><h3>1928年7月,彭德怀元帅发动平江起义之后,遭到敌人优势兵力的围剿。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彭德怀率部进入黄金洞,开辟了以黄金洞为核心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红军营(仙估岩)为黄金洞的入口,岩顶可将长寿镇敌军的动向尽收眼底,于是,彭德怀同志便在此设置第一道瞭望哨。</h3> <h3>为了不引起敌军的注意,哨口由地方赤卫队员和红军战士共同把守,以仙姑庙为掩护,在山顶上置有消息树。消息树平时倒置,遇有敌情,则由哨兵竖起,并在树梢上裹以白布</h3> <h3>八字坳和坳岭第二道哨的红军看到消息树之后,赶紧上报敌情,让黄金洞的大部队获得充足的预警时间。出生于长寿镇马嘶村的方正平将军1928年任区赤卫队队长,负责过哨所的工作。1986年4月,他回到家乡时,曾指着仙姑岩对陪同他的地方党政负责人说:“这是我们根据地的第一哨。”</h3> <h3>名副其实的将军路</h3><h3>从长寿镇经红军营到黄金洞的路,是一条将军路。自彭德怀同志1928年率红五军进入以黄金洞后,不管革命如何潮起潮落,黄金洞一直是湘鄂赣苏区的核心。</h3> <h3>到1938年1月,湘鄂赣省委书记傅秋涛同志率领红军抗日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奔赴抗日前线为止,黄金洞作为根据地核心坚持斗争达10年之久。</h3> <h3>从这里走出的红五军(后发展成红三军团),开创了湘赣、湘鄂赣苏区,支持和巩固了中央苏区,和红一军团共同组成了威震敌胆的中央红军。这支队伍中共走出了1位共和国元帅、100多位开国将军。黄公略、傅秋涛、钟期光、方正平、张震、吴信泉和方强等著名的红军将领都在这里生活或战斗过,因此,经红军营进黄金洞的路是名副其实的将军路。</h3> <h3>多“蝠(福)”洞到藏军洞</h3><h3>1930年4月,红五军主力进军鄂东南。国民党反动派乘机占领平江,长寿的挨户团亦反攻倒算。当时,方正平右腿负伤,行走困难。赤卫队将他和几位伤员一起藏在仙姑岩的多蝠洞内。张震和吴信泉也因青年反帝同盟的活动受到挨户团的通缉,逃到仙姑岩。</h3> <h3>一天晚上,挨户团突然对仙姑岩进行搜查。当敌人快到方正平他们藏身的洞口时,洞壁的蝙蝠突然从洞内飞出,吓得挨户团抱头鼠窜地离开洞口,方正平、张震、吴信泉和伤员们得以安全脱险。7月,红五军回师平江,从平江攻打长沙,他们3人一同加入了红五军。</h3> <h3>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方正平、张震和吴信泉3人一同被授予中将军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蝠”音同福,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红军的英勇事迹,将多蝠洞改名为藏军洞。</h3> <h3>神龙露背不露红军</h3><h3>1935年,中央苏区主力红军转移后,国民党用重兵围困湘鄂赣苏区的红十师,湘鄂赣根据地进入了最为困难的三年游击战争。</h3> <h3>1936年的一天,红十六师10余人在傅秋涛将军的带领下,来到仙姑岩转运群众送来的粮食。红军一到仙姑岩,便被敌军的暗哨盯上。敌军迅速包围仙姑岩。傅秋涛等同志在赤卫队员的带领下,机智地从仙姑庙侧用绳梯爬上了神龙露背的背脊。</h3> <h3>当时,上神龙露背景点还没有开凿台阶,敌人到了岩下却无法攀爬。红军在上面可以看到敌人的行动,敌人却无法看到上面的红军。由于没找到红军,敌人的包围圈一直没有撤。傅秋涛等人在上面藏了一天之后,在赤卫队员的帮助下,越过龙背的山脊,走仙姑岩背面下山,抄小路安全返回黄金洞。神龙露背,却没有暴露红军!</h3> <h3>长寿镇还是革命老区平江县第一大乡镇,具有上千年的建筑历史。它不仅因人口长寿闻名,还以将军之乡举世,“一门六英烈,五里十将军”的光荣广为传诵。</h3> <h3> 红军营景区为连云山余脉,属丹霞地貌,沟壑纵横,岩洞遍布,悬崖峭壁,山势险峻,境内奇峰叠起,突兀于长寿镇南部平地之上,远远望去,像从连云山跃出的猛虎,气势非凡地俯瞰着前面的山川土地。</h3> <h3>仙姑岩红军营旧址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红军营旧址(也是中国最早展开游击战的山区地带)。被誉为 “湖南最美的山脊,中国的小丹霞。”</h3> <h3>油篓子与柴戗棍里的军粮</h3><h3>为了保障红军战士的粮食供应,根据地的群众想尽了办法。当时,由于没有塑料制品,装油的工具为竹制的油篓子。油篓子由细篾编成,然后用布内外贴紧,再反复用桐油浸刷,形成密不透油的防渗层便可装油。到庙里贡油是长寿人的风俗</h3> <h3>群众利用到庙里上油的机会,在油篓子下面制作了一个夹层,一担油篓子下边的夹层一次可装3-5斤粮食送给红军。苏区人民还有一个送军粮的办法。</h3> <h3>将担柴用的戗棍(竹子制成)两头一节钻上小孔,将粮食注入其中,利用上山砍柴的机会,将粮食送给红军。在苏区人民的支持下,湘鄂赣的红军坚持了最艰难的三年游击战争,直到抗战暴发。</h3> <h3>挑战高空红军桥 </h3> <h3>飞拉达是意大利文(岩壁探险或铁道式攀登)的音译,英文译为Ironroad ,指的是在山面上建设,由铁扶手横梯、固定缆索、岩石塞、踏脚垫等构成的爬山径道,让爬山者不会攀岩也能攀上陡峭的岩壁。</h3> <h3>沿着铁索攀爬山脊和岩壁的运动方式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喜爱,并逐渐在欧洲发展成为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现在欧洲很多国家如法国、瑞士及德国各地共有500多条路线。这种攀登项目在欧洲已经发展成为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目前每年有百万人用这种方式去攀登。</h3> <h3>长寿老人</h3><div> 长寿老人坐东朝西,面向长寿镇。手捧长寿桃,露出甜美的笑容,左侧写下了,“来了就是长寿人”这是对您最好的祝福。右侧有仙鹤口吐圣水,这个水是仙姑岩长寿谷特有的山泉水,大家可以喝口这里的长寿水,健康长寿,好运连连。</div> <h3>仙山天梯: 此处天梯蜿蜒曲折,惊险刺激,可以边攀爬边欣赏壮美的河山,你到达顶峰后好似在龙脊上漫过一般,而且天梯的顶峰就是长寿老人。</h3> <h3> 一线天 是我国名山崎峰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它也还有蝙蝠峡与阴阳山之称。它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h3><div>在数千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内陆湖,由于地壳的变动,内陆湖底突出,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红色砂粒岩结构的丹霞地貌。</div> <h3>仙姑庙 不是一座普通的庙,它是一座悬空寺,悬空寺是我们国内少有的一种特色建筑,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崖壁上一样。仙姑庙的建筑也非常有难度,当时的地形险要根本就没有路,所以全部都是靠人力肩挑、手提,过程可谓非常艰辛。</h3><div>庙里有一位非常灵验的仙姑,相传七月初七是她的生日,每年的诞辰都有上千位信徒前来祝寿、参拜。参拜完然后再庙里举行百家宴。仙姑庙的神奇之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送子,二是抽签。</div> <h3>这一份厚重的革命历史文化,这一份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传𠄘,这种砥砺奋进 勇往无前的拼搏精神,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将其发扬光大 选择“将军之乡”将革命精神领悟得更加透彻</h3> <h3>如今,艰难困苦的烽火岁月已经过去,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已经到来。红军营里走出的老红军、老将军都已陆续谢世,但那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红军和苏区人民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彻底革命精神却永远地留在这险峻而秀美的山水之间!</h3> <h3>红军大舞台:团建活动 党性教育基地 红色拓展训练基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