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口市暑期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修(三)

燕子

<h1>  2018年7月10日,是我们此次为期三天培训学习的最后一天,虽然培训学习已近尾声,但学员们依然精神饱满、全身心投入到最后一天充实的学习中,认真聆听。<br></h1><h3><br></h3> <h1>  上午,由海南师范大学的陈福祥教授给我们分享《基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课堂评价》的专题讲座。</h1> <h1>  陈教授从问题出发,引发现场学员们的交流互动。陈教授提出:学习是什么?什么是学习? 如果把学习比作驯兽、砌墙、浇花,你选哪一种? 如果驯兽是行为主义,砌墙是认知主义,浇花是建构主义。你又怎么选,让学员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言。</h1> <h1>  经过现场学员们的一番积极互动后,陈老师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给出定义与讲解。</h1><h1> 行为主义:学习是经过强化和建立的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h1><h1> 认知主义:学习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信息加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h1><h1> 建构主义:学习是学习者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进行自主建构的过程。</h1> <h1>  接下来陈教授又进行第二轮的提问与现场互动,什么是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什么?经过学员们的发言后,陈教授举了4个案例进行说明,得出:千篇一律的评价,对于学生是没有针对性的,太过于笼统,没有启发和进一步的思考,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等。</h1> <h1>  教学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增值评价,还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当前课堂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我们在课堂要积极发挥各种评价手段,对我们教学的有很好的促进作用。</h1><h1><br></h1> <h1>  教育是什么?有人说,教育就是发展特长,培养特长。陈教授通过举例说明、分析讲解。让学员们深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喜悦和满足感,要把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h1><h1><br></h1> <h1>基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课堂评价。</h1> <h1>  下午,由省教培训院培训部主任关心凤老师作《乡村田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h1> <h1>  田园课程是以乡村小学身边随处可用、可见、可造的资源作为课程载体,激发和引导师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关主任从田园课程的缘起,田园课程的理念,田园课程的实施,田园课程的框架四方面为我们讲解。</h1> <h1>  如今的乡村学校存在的四大问题。</h1> <h1>  我们要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h1> <h1> 田园课程实施的4个版本</h1> <h1>  海南省西部九市县部分乡村小学实施田园课程的成果。</h1> <h1>  运用美国教育家杜威和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作为乡村田园课程的理论依据。杜威的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乡村田园课程的框架</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田园课程的实施</h1> <h1>  最后,关主任提议让全体学员们起立,以真挚的、声音洪亮的、慷慨激昂的进行朗读以下两段话。</h1> <h1>  思维在专家的引领和学员们的交流中碰撞,激发出一个个精彩片段。田园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是走出教室,走入田园;也可以是将田园资源引进课堂,为课堂教学服务,田园课堂教学可以是多学科的整合。</h1> <h1>  此次的培训学习落下了帷幕,下午听完讲座后,接下来是举行结业仪式。</h1><h1>结业仪式分三项议程:</h1><h1>一、四个区的学员代表发言。</h1><h1>二、颁发结业证书。</h1><h1>三、陈素梅副院长发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学员代表发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颁发结业证书</font></h1> <h1> 陈院长对学员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h1> <h1>  这是一场学习盛宴,也是一次幸福之旅。短短几天的学习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行思想碰撞,深感幸福。但要采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困惑,还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慢,也许会很累,但只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一直坚持在学习的路上,就会有收获。</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