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掠影(三)

栉风沐影

<h3>离开比萨,旅程继续,前往皮亚琴察,因为明天要去瑞士琉森,距离较远,故今晚住宿皮亚琴察。</h3> <h3>  黄昏时分,柔和的光线斜射在草地上,清晰地勾勒出奇特的曲线。</h3> <h3>红色的欧洲专列飞驰而过,</h3> <h3>一抹夕阳照亮暮色群山中的古老建筑,</h3> <h3>也用最后的余晖把雪山染成金黄。</h3> <h3>  又一个清晨来临,橙光穿过云层,我们已经行进在路上。</h3> <h3>一个多小时之后,进入瑞士境内。</h3> <h3>瑞士全境主要是高原山地,是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h3> <h3>故又被称为"欧洲屋脊"。</h3> <h3>一湾湖水跃入眼帘,</h3> <h3>山青水蓝红屋顶,</h3> <h3>小镇建在山水间,</h3> <h3><font color="#010101">宛如天然山水画卷。 </font></h3> <h3>车沿湖再行约二十分钟,进入琉森市。</h3> <h3>  琉森又名卢塞恩,琉森州的首府。琉森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是瑞士最美丽的城市之一。</h3> <h3>  琉森的魅力首先得益于琉森湖 ,它跨过四个古时候的瑞士州,故而德语又名"四森林州湖",排名瑞士湖泊的第四位。</h3> <h3>越过平静的水面,可以眺望巍峨的皮拉图斯山,</h3> <h3>湖边就是瑞森城区,暖阳融融,湖畔游人如织。二个儿童席地而坐,快乐地享受美食,</h3> <h3>年轻夫妻推着婴儿车悠闲的漫步,</h3> <h3>目光顺湖岸摇视过去,豪夫教堂的尖顶,造型各异的房屋,修整得状如蘑菇云的大树,飘扬的火红瑞士国旗,白色的游船,飞驰而过的快艇,还有在湛蓝湖面上划动的白天鹅,这一切是那么生动而又色彩缤纷。</h3> <h3>  跨过罗伊斯河琉森湖口上这座桥,就来到了卡贝尔廊桥。</h3> <h3>卡贝尔廊桥是知名的琉森地标,建于1333年,是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制廊桥。</h3> <h3>桥长约200米,有二个小的拐弯,桥身中部拐弯处的礁石上建有一石头的八角形水塔,高34米,也是城市防卫瞭望塔。</h3> <h3>站在卡贝尔廊桥上欣赏罗伊斯河两岸,</h3> <h3>中世纪塔楼建筑的红色屋顶与蓝绿色的河水交相辉映,</h3> <h3>河边造型独特的教堂与</h3> <h3>山顶上的宫殿府邸遥相呼应。</h3> <h3>每年春夏季节,卡贝尔廊桥外侧会栽满鲜花,把廊桥装点得姹紫嫣红,分外妖娆,看似一条花廊,故又称花桥。</h3> <h3>  可以想像,阳春三月,当木桥变成花桥时,一定更为赏心悦目。<br></h3> <h3>  临湖的天鹅广场不大,游客大巴车却都要在此停留,既是让游客观赏游览湖景,也是方便大家在此购物。</h3><h3> 身着红色警服的警察指挥车辆停靠,有限的车位专门留给旅游大巴。</h3> <h3>广场及其周边的街道上钟表行、珠宝行林立,</h3> <h3>琳琅满目、价格不等的瑞士手表扯人眼球,消费者众多,</h3> <h3>因而琉森天鹅广场与巴黎旺多姆广场并列欧洲两大手表珠宝购物中心。</h3> <h3>穿小巷过小街,</h3> <h3>"奔赴"狮子纪念碑。</h3> <h3>  《濒死的琉森狮子》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雕像之一,1821年由丹麦雕塑家雕刻在天然岩石上,长10米、高3米多。一支箭深深插进雄狮背上,濒临死亡的雄狮面露痛苦的神情,前爪按着标有瑞士国徽的盾牌和长矛。</h3><h3> 雕像是为了纪念1792年8月10日,为保护法国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而战死沙场的786名瑞士雇佣兵。后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看了雕像,将其誉为"世界上最悲壮和最感人的雕像"。</h3> <h3>  回到天鹅广场,继续上路。车辆一直沿湖开行,仿佛是专为大家有更多机会领略它的美丽。</h3><h3> 广阔湖面上的孤帆远影;</h3> <h3>山峦倒影中的静静港湾;</h3> <h3>宁静祥和的湖边小镇;</h3> <h3>雪峰、草坡、房屋,湖水构成的立体画面,一一闪现在眼前。</h3> <h3>看到瑞吉雪峰了,我们即将到达的另一个景点。</h3> <h3>  瑞吉山脚下的菲茨瑙小镇,从这里坐登山列车上山。从琉森到菲茨瑙我们走的环湖公路,也可以坐船过来,不到一个小时。</h3> <h3>这里的湖畔又是一种韵味,</h3> <h3>有许多酒店和度假地,</h3> <h3>休闲小憩令人羡慕,只可惜我们没有时间来享受这份雅兴。</h3> <h3>1871年修建了这条据称欧洲第一的登山铁道,列车定时发车。</h3> <h3>  虽然瑞吉峰坡度看起来比较平缓,但这条登山列车的倾斜率还是相当大。</h3> <h3>随着高度的攀升,视角不断改变,琉森湖凸现另一种景象。</h3> <h3>游轮划出清晰的涟漪。</h3> <h3>继续向上,进入雪线,</h3> <h3>一片银色世界。</h3> <h3>  列车到达峰顶,这大概是世界上最高的车站之一吧。</h3> <h3>  从山下看瑞吉峰,有点像四川峨眉山的金顶,现在瑞吉峰与峨眉山结成了合作伙伴,所以山颠立有这样一块标志。</h3><h3> 峨眉山作为川人是很熟悉的了,细细回想,峨眉山是高大挺拔,山势陡峭,金顶直插云霄,标准的男子汉风格。瑞吉山隽秀婀娜,温柔典雅,恰似漂亮姑娘,这两座山结为夫妻倒是天仙配,不过又是牛郎织女,天各一方啦!</h3><h3> </h3> <h3>居高临下眺望琉森湖,</h3> <h3>湖水蓝得浓郁深沉,</h3> <h3>山顶的冰雪与山下的春色共存天地之间。</h3> <h3>  瑞吉山处在阿尔卑斯山的最前沿,海拔大约1800米,被称为"山峦皇后"。</h3> <h3>19世纪前期,韦伯、门德尔松、雨果等文化名人就曾到访过这里,1864年英国女王也亲临过瑞吉山。</h3> <h3>随意地坐在木椅上,抛开烦恼,放空心灵,沐浴初春暖阳,聆听自然物语,呼吸清新空气,其间的感觉惟有亲临其境才能体会。</h3> <h3>山下另一个不知名的美丽湖泊。</h3> <h3>独自远望巍巍群山,不需要任何语言,用心去感受就行。</h3> <h3>阿尔卑斯雪原。</h3> <h3>山顶安装的望远镜,很受儿童欢迎。</h3> <h3>  自古以来,瑞吉峰就是观赏胜地,欣赏日出日落,环视阿尔卑斯山全景,天气特别好时,目视甚至可以延伸到德国的黑森林和法国的平原。</h3> <h3>不知不觉中,又到集合下山的时间了,再回首这令人神往的逶迤山川。</h3> <h3>  坐列车原路返回,雪地投下长长的影子。</h3> <h3>很快,夕阳已带千山,一架小型飞机轰鸣飞过,此时正是拍摄的黄金时间。</h3> <h3>阿尔卑斯的金山夕照同样壮美。</h3> <h3>余晖中的尖塔穹顶和划破静水的游轮,构成美妙绝伦的画面。</h3> <h3>苍茫暮色掩映着静谧的湖湾小镇,</h3> <h3>站在宾馆房间的阳台上,小镇夜景尽收眼底,</h3> <h3>灯火虽不辉煌,但没有喧嚣,又是别样的韵味。</h3> <h3>朝霞满天,告别瑞吉峰。</h3> <h3>车行进在伯尔尼高地,</h3> <h3>晨光的田野上飘着一层淡淡的雾气,农舍散落其间,</h3> <h3>光影交错中有了些许朦胧和韵律。</h3> <h3>布里恩茨湖出现在面前 ,</h3> <h3>又一个景色宜人的地方 ,可惜没有在此游览的安排,那就透过车窗看看啦。</h3> <h3>大巴车进入一片低地,因特拉肯展现在眼前。</h3> <h3>  因特拉肯是瑞士中部的一个旅游小镇,瑞士著名的度假胜地。</h3> <h3>小镇位于布里恩茨湖与图恩湖之间,又名湖间镇。这儿离具有"欧洲脊梁"之称的少女峰(雪朗峰)约20多公里,是去少女峰的门户。</h3> <h3>科萨尔赌场,镇上唯一的赌场,也是一处非常豪华的文艺表演场地和宴会场所。</h3> <h3>因特拉肯亦是开展运动的好地方,有雪上、水上、越野等项目,还有就是动力滑翔翼,很受年轻人的青睐。</h3> <h3>翱翔蓝天,鸟瞰小镇,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h3> <h3>  位于小镇中心的荷黑马特广场是一片很宽大的草地,曾是修道院的庭园。</h3> <h3>如今这片草地禁止修建任何建筑,以防止破坏其美丽景观。</h3> <h3>顺草地周边漫步一圈,四周都是造型各异的建筑,</h3> <h3>红屋顶在被绿草地衬托,格外显眼。</h3> <h3>看西面的因特拉肯高级酒店,显得很矮小,足以表明草地的宽大。</h3> <h3>东边的教堂刚刚做完祈祷活动,钟声还在回响。</h3> <h3>孩子在这儿愉快玩耍,</h3> <h3>休闲散步更是惬意。</h3><h3> 站在草地往南眺望,可以看见少女峰,今天她用云雾面纱遮住自己,仿佛不愿意露出美丽娇好的真容。</h3> <h3>  因特拉肯小镇主要街道就是何维克街,步行20分钟,就走到头了。街道一边是酒店、商店、咖啡馆、餐馆等,另一边就是大草地。</h3> <h3>在街上,观光客总是要比当地居民多,</h3> <h3>骑马畅游是一种方式,马路上走马,回归了马路的本义。</h3> <h3>可以骑马自然更少不了马车,马蹄声响,小镇凭添几分中世纪的气息。</h3> 因特拉肯小镇一年四季风景醉人,那是向往湖光山色的人们所倾心的一个小镇。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只在大草地周围看了看,布里恩茨湖没有去,那里具有瑞士最洁净的水;图恩湖没有去,那里风景如画,非常迷人;少女峰没有去,那里有阿尔卑斯山最惊心动魄而且最长的阿莱契冰川和最赏心悦目的奇景;布里恩茨镇当然也就没有去,那可是瑞士久负盛名的木雕中心。还有图恩镇、亚拉河,更别说徒步游骑车游轮船游了。看来 ,以自由行的方式,来因特拉肯小镇住上几天才可能真正感受都瑞士风光之美。 <div>  依然还是透过车窗看看图恩湖。</div> <h3>光影交错之中,</h3> <h3>山水的魅力依然那么诱人,</h3> <h3>曾经到访过因特拉肯的著名诗人拜论写过这样的诗句:那是唯美的感受,是感官无微不至的扩散,……要没有它,人生会显得太沉闷。总之,那就是要用你自己的眼。</h3><h3> 用眼观赏小镇,用口也道一声再见,因特拉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