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从小就喜爱莲。在故乡景德镇的老屋东南,约五、六百米处有一景区一一莲花圹。池圹北南走向,中有小桥分水为二,圹面北大南小,面积约四、五十亩。池圹周边由葱翠的小山环绕,植披茂盛,四季长青。</h3><h3> 每年仲春,池圹碧水荡漾,水面可见小荷尖尖,绿叶田田。随着春深,莲叶渐密渐高地由岸边向中心散发开去。待到夏日,浓翠淡绿的荷叶几乎立满池圹,许许多多深浅各异的红莲点缀其中,争丽斗艳,淡淡荷香,充溢莲圹。</h3> <h3> 少儿时期,莲花圹是我主要玩耍地之一。特别是暑假期间,常与里弄玩伴去那里看莲花、抓蟋蟀、捉知了、掏鸟蛋。在我儿时的字典里,尚無莲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一说。莲叶硕大而厚实,遮陽挡雨,可举可戴,累了还能铺地休息;至于莲花,大都遵循观不如执、执不如掰、掰不如弃的男孩‘’赏花‘’流程进行……就这样,我把自己最野性的少年时光存留在莲花圹,也刻印在记忆里。</h3><h3> 说来有些不可理解,虽说从小喜欢莲,但人生中常有机会观赏莲花,还是少儿与老年两个时期。中间几十年,却鲜见莲花,唯有印象的是出差时观赏过济南大明湖和杭州西子湖畔的莲花,也算开了眼界,解了眼馋。</h3> <h3> 我退休后,住南昌较多,徒步健身几乎走遍了市区。在我去过的各公园、景区,我认为观莲还数象湖湿地最佳。</h3><h3> 象湖湿地,地处城南象湖公园南边,那里除大面积的湖、圹外,还有大片的沼泽湿地,其中有十余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水面生长着多种莲花。湿地莲池间,建有二米宽的木质悬空走廊供人行走,有的水面较大,还将木走廊引向纵深,以利观莲。</h3><h3> 湿地自然生长和栽培了多种树木、花草,东西俩侧还各建一座观鸟塔 ,北侧山丘上有万寿塔,与象湖的万寿宫建筑群隔湖相望,万寿塔为象湖公园及湿地的最高点,可鸟瞰全景。</h3> <h3> 徒步健身已使我习惯早起,尽管距离象湖湿地有六公里路程,但每次我都是伴着晨曦走进湿地。</h3><h3> 夏日,当我披着霞光,行走在湿地步道或廊桥上,尽情地享受着饱含莲香的清风拂过臉庞,聆听着禽鸟悦耳的清晨问侯,此时,心情是那样的悠然、惬意。</h3><h3> 大观湿地,由木长廊串连的大小荷圹象美丽的珍珠镶嵌于翠绿的草木之中。娇小荷圹的玲珑天然,很容易把我带进故乡,使我重温景德镇的荷圹童韵 ; 硕大荷圹的接天莲叶,更让我 沉醉于“ 映日荷花别样红 ” 的杭州西子湖莲荷的雅韵之中。</h3> <h3> 亲近湿地,细观莲荷,的确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茂盛的莲叶,大小、前后、高低无序而自然的在池水中挺立着。各色花蕾、花苞,从正开掰到已盛开的花朵;从初落瓣到已成熟的莲蓬,都散开错落在绿色的莲叶中。一眼望去,就使你似乎看尽莲花成长的全过程,妙不可言。当你看着莲花的各种姿态,花叶的各种组合以及她们与周边物体的协调配置时,你可以选择中意的画面,让她在手机里固定下来,並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取个恰当而有趣的名字,这也是件让人愉悦的事。</h3><h3> 湿地观莲,与其它地方的确不一样:长在临近池边的莲花,多与长长的野草和茸茸的水草混合生长,杂乱却自然;莲圹中多有蜻蜓、蜜蜂等昆虫在空中飞舞或在花蕾、残枝上停留;更让人惊喜的是,你还会有幸看到翠鸟、白鹭、野鸭等从荷圹中飞起或从眼前掠过……总之,湿地荷圹,原汁原味,野韵十足 。</h3><h3> 当然,以我这样的摄影外行,手拿一只尚未掌握一半功能的普通手机,仅凭喜爱莲花是很难定格生动画面和拍出莲的神韵与灵气的。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过程,是观莲寻韵的过程。</h3><h3> </h3><h3><br></h3> <h3> 莲,是圣洁的象征,有超凡脱俗的韵味。我以为的观莲寻韵,就是在观赏莲荷的过程中,去捕捉莲荷在时、空里闪现的情趣。是一种淘冶情操、寻找快乐的过程。</h3><h3> 我从小就爱莲。現在,每年都能尽情而又自在的观尝莲花。让我深深体会到:观莲,时、空各异,韵味无穷,其乐亦无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