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而来,共赴千年约会;乘风而去,同筑吟诵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名师论坛"掠影三

教师工作室

<h3>  在人间七月的雨丝里,你踏歌而来,花开俏笑,暗香浮动,淡淡的花香弥漫在七月里,滋润着一帘幽梦。</h3><div> 7月7日-9日,南阳市八中的千人报告厅里座无虚席,来自南阳市市直学校及各县区学校的语文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们在这里,共赴一个千年的约会,一起相约古诗词,牵手心灵那一缕纯净之光;一起相约古诗词,吟诵心中那一抹生命之绿!</div> <h3>  7月9日上午8: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名师论坛"第三天的研讨活动准时拉开了帷幕。</h3> <h3>  来自南阳市十五小的胡泓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吟诵研讨课《古诗吟唱》。胡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寻找古体诗吟诵时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依义行调的规则,孩子们在和老师吟诵《江雪》和《七步诗》的过程中,感悟到古诗词,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首歌,从而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胡老师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吟诵功底让人叹服叫绝,而孩子们由生涩到入情入境的吟诵更让听众们惊喜不断。</h3> <h3>  格律诗吟诵学堂开讲啦!</h3><div> 南阳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张广林老师详细讲解了格律诗的分类和吟诵的一般规则,通过讲解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平长仄短、平低仄高、虚实重长的吟诵规则,让枯燥无味的古文读起来有了生气。张广林老师对一首首古诗词的吟诵,让古诗词中那些难懂的字变成了鲜活的音符,那平仄相间、长短高低的错落之致,那平上去入、轻重疾缓的诗韵之别,那复沓回环、对偶互文的形式之美,一下子从文字里复活了起来,余音绕梁,令人回味。他一遍遍地示范吟诵,老师们一遍遍跟着吟诵,仿佛穿越了千年,邂逅最美古诗词。</div> <h3>  经过前两天的系统学习,老师们对格律诗的基本调的吟诵水平突飞猛进,当听到自称五音不全的老师现在能像模像样吟诵出一首古体诗时,张广林老师的成就感溢于言表。</h3> <h3>  又到学员现场PK环节!</h3><div> 来自南阳市各县区学校的教师竞相登台,现学现卖,现场说课,即兴选取一首古体诗或现代诗设计吟诵教学过程。</div> <h3>  对于如何激发学生吟诵古诗词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发展并掌握古文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平长仄短、平低仄高、虚实重长的吟诵规则,老师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个个教学思路清晰,方法巧妙,示范到位,可谓群星璀璨,高潮迭起,为这次学习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让我们看到了吟诵教学在南阳落地生根是大有可为的!</h3> <h3>  各县区教研员们也在认真聆听。此次论坛最成功之处就在于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观摩示范,又有互动交流,既高雅,又接地气儿!</h3> <h3>  吟诵学堂话收获。每个人都感动满满,收获满满,除了不舍还是不舍!</h3> <h3>  和妈妈一起来学习的小姑娘心中已经播下了吟诵的种子,将来必定枝繁叶茂,花团锦簇……</h3> <h3>  整个论坛高潮迭起,张弛有度。</h3> <h3>  市教研室副主任田永祥在最后的总结讲话中谈到,相信三天的学习,老师们一定满载收获,更坚定了我们让吟诵回归教育,回归语文课堂的决心和信心。毛主席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同样,吟诵的推广如同长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我们已经迈开了第一步,就一定能在吟诵这条长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希望老师们回去以后要常聆听,常开口,常练习,相信开学以后,我们南阳的学校到处会听到孩子们稚嫩的吟诵声。各县区教研室要相应地成立吟诵工作室,切实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h3><div>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身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引领,以吟诵为抓手,构建独特的雅文教育哲学,让吟诵回归语文课堂教学! &nbsp;</div> <h3>  吟诵之天籁之音,引你踏歌而来,用一颗欢喜的心,将古诗文写满音符……诗与远方,我们用吟诵相伴。穿越时空,穿越千年,用我们对古诗文吟诵的一颗虔诚的心,让吟诵扎根课堂,让朗朗吟诵声响彻校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