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div><br></div><div> 大姐是集中国传统美德与一身的女性。我家父母早逝,家中姊妹五个,排行老大的大哥2003年病世,现有四姐妹,我排行最小;大我十六岁的大姐一直是我心里的娘家。</div> <h3><br></h3><div> 大姐勤劳善良、乐观向上。由于母亲长期生病,姊妹多,家境贫困,高小毕业的大姐就辍学打临工赚钱贴补家用;她吃苦耐劳,16岁时被当时的駐山部队招去当了洗衣工,凭借着勤快爱学,很快转正当了一名部队的幼儿园老师,六十年代末随部队去湖北汤池。1970年与武汉上班姐夫结婚后,夫妻长期分居,生活的重担都压在大姐身上,大姐的第一个儿子是1972年出生,女儿1975年出生,儿子在一岁多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症,四岁左右夭折,期间大姐要上班,还要管好一双儿女,不得不精打细算才能维持拮据的日子,中间多少辛酸苦累她都不气馁、不抱怨。</div><div> 终于在1977年大姐调到了武汉省军区幼儿园,一家人才团聚。团聚后的大姐在武昌上班,姐夫骑自行车早出晚归去汉口上班;精明姐夫将五六十平方的房子打上阁楼,把乡下九十岁半瘫痪的婆母和在武汉打工婆家的侄女们都接到家里居住,最多八口人,偶尔还会遇到乡下亲戚去武汉看病打扰。一大家子人能和睦相处生活在一起好几年,大姐包容之心显而易见。生活的坎坷从来难不到乐观有正能量的人,大姐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八十年代初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 </div> <h3><br></h3><div><br></div><div> 长姐如母,慈祥包容、可敬可亲。我们小时候总是翘首盼着大姐回家,她会从微薄的工资里扣出一点钱给家里买些好东西,黑皮梨是我记忆中最好的水果。回娘家的大姐会把最普通的食材变成最美味佳肴,把破旧的房屋打扫干净利落。父母去逝后,大姐更是我们的依恋。当时我们上班照顾不了在信阳上小学的女儿,请外人照看又不放心,电话里我把难处给大姐说了,大姐无理由的从武汉来信阳帮我了最难的两年,大姐对我家的关爱我铭记在心!大姐不善言辞、随遇而安的她脸上永远带着笑容,她到哪里都是最受欢迎的人,最让人尊敬的人。我们无论什么去她那里都会吃到最温馨饭菜、睡有太阳味的被窝。这些不经意温馨会触动我身体最柔软部分,有妈妈的味道!</div> <h3><br></h3><div><br></div><div> 大姐心灵手巧、勤俭能干 。大姐能编织各种各样的衣物,编织的毛衣时尚舒适,八九十年代我们都以穿她织的毛衣为荣;随着天气变暖,这些衣服都成我的珍藏品,每每看到想到衣物心里都会涌出一股暖流。 大姐勤俭节约,从不乱花钱,对自己更是苛刻,除了女儿们买的衣物外她自己基本不添置,对家人对亲人们又是尽力相助。身高1.61米,体重55公斤左右的大姐长相不是最美,但她骨子里人性美芬芳四溢。</div> <h3><br></h3><div><br></div><div> 大姐苦尽甘来,晚年幸福。带大两个外孙女的大姐和姐夫现在身体健康,独住市郊。简单、自律、知足的大姐精神矍铄,腰板挺直,走路、爬山依旧健步如飞。两个女儿从事教育工作,都懂事孝顺;大外孙女去年上大学,小外孙女考上重点中学,一家人生活的美满幸福。每次听着电话里大姐爽朗的笑语,我会感到幸福、安心。借大姐七十周岁的生日,祝福大姐、姐夫一直平安、健康、长寿,安享天伦之乐!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