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行:同学会之寻梦瓮安

山居亭主

<h1>  2018.6.22-23</h1> 高速列车从坦荡无垠的华北平原,风驰电掣般驶向崇山峻岭的云贵高原,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弧线,这是一道山川湖海、人文风物会萃的风景线。列车越黄河,跨长江,驰过一段丘陵地带,便进入了贵州高原山区。这里的高山深壑间,汇集了世界上最密集的桥梁和隧道集群。<br> 这次旅行,是去参加四十年同学聚会,同行的有晓晖和小坦克。或是受到我的影响,晓晖对远在西南山区的贵州,早已心生向往。三岁的"驴友"小坦克,天生乐山乐水,一听说要旅行,便乐不可支,他津津乐道的口头禅是,"古有徐霞客,今有小坦克"。 <p class="ql-block">  列车在隧道里穿行,我的心也在时光隧道中穿梭。</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非同寻常。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四十年前,中学一毕业,来不及与老师和同学道别,便被挟裹进了改革开放的洪流,踏上了各自的人生旅途。这四十年,我们中的许多人,或顺势而为,叱咤风云,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或逆势打拼,艰苦磨砺,开创了一片事业的天空;或疏于名利,安于一隅,潜心经营自己的小日子。这四十年,我们经历的风霜雨雪,起伏跌宕,苦辣酸甜,都在悄无声息中融化进了我们的灵魂,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生命中无法舍弃的一部分。这四十年,无论顺风逆行,也无论成败进退,都"俱往矣",在生命之树最繁茂、生命之花最灿烂的时期,我们在自己人生的大舞台上,倾力倾情出演过自己真实的角色,这也许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后的这次特殊旅行,注定是一次不寻常的心路之旅。</p> <p class="ql-block">  同学聚会的地方叫瓮安,高铁站离瓮安最近的站点是凯里。依同学朋友的安排,我们在凯里小住了两日,便乘客运大巴向目的地进发。</p><p class="ql-block">  瓮安是座古老的山城。红军长征中召开的被称为“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转折前夜”的猴场会议,会址就在瓮安草塘;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就发生在瓮安北的江界河。小时候随大人从白水河到瓮安赶场,感到瓮安城又大又热闹。外地求学两年后,我又回到瓮安,在瓮安二中任教两年。教书期间,我几乎走遍了瓮安城里城外所有的地方。这里有我的同学、同事、学生、朋友;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留给我太多的记忆,太多的牵挂。</p> 瓮安城东西两侧群峰峙立,最高的山峰是仙桥山。西门河(瓮安河)由南向北缓缓流过,经年累月,在山谷间冲积出一块狭长的平坝。那时的瓮安城,就占踞着平坝中间的一小块,南北向的中心路止于东西向的中股路,两路之间又有一条斜向的街道连接,形成一个三角街区,这就是瓮安的主城区了。街道两旁除了少有的旅社、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为砖石水泥建筑外,其余都是一层两层的木板瓦房。城中突起一座小孤山,是全城的高点,山顶置有一组四面朝向的喇叭,广播一开,喇叭声可达至全城的边边角角。而今,瓮安城扩张了十数倍,几乎占满了整个狭长的山谷;城里的木板房、石板街早已被钢筋水泥的建筑和柏油路取代,孤山似被荡平,西门河也寻踪无迹,旧时的景象,久远的记忆,似被林立的高楼隐匿了。<br>  沧桑巨变,岁月无痕。我有几些疑虑,经过时光的溶蚀,不知老师和同学都有怎样的变化,还能否相识相认? <p class="ql-block">  城北的宝源国际酒店是同学聚会签到处,酒店门前有人接待,大厅里人声鼎沸,宽大的内院也站着许多人。匆匆掠了一眼,里里外外几乎所有的人都似曾相识,又不敢确认。面对笑脸拥迎的人群,我压住砰砰的心跳,屏息凝神,对焦、凝视、定格,脑海中的记忆虽然尘封经年,然而,在与一张张脸庞,特别是一双双眼睛聚焦的一瞬,记忆似乎都被激活了,十有八九的同学竟被我精准地认出来,对上了号。同学们的模样,远非谋面前的想象,他们的身型相貌、音容举止一如从前,那朝气和活力一如少年,只是似要参加某个盛装舞会,有的在头上扑了点粉,有的在脸上勾了几道纹。握手,拥抱,用昵称或儿时的"绰号"呼叫,仅仅一刹那,你我就又回复到四十年前,心无拘泥,口无遮拦,那种自然流淌的天真烂漫,将时空的间隔瞬间抹平。</p> 同学似一个天然的"群",不需要拉入,也无须验证,只要你在,便是永恒的群员。同学,无论你浪迹天涯,还是隐居山野,你我"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br>  久违的同学,请签下我们的名字:<br>  梁贵印、齐源、籍龙英、李春梅、陈莉、洪黔豫、申京娥、徐建萍、陈爱国、万建群、于红军、朱凤鸣、兑丹凤、吴楠、李汝华、龙琳、宋诚卫、康群、徐泉、刘桂黔、华晓明、牟兰、李月英、任奎元、方华、杨亚萍、张小争、李大琴、栗翠英、何芳、张仕源、任应婵、程桂荣、刘南军……当然还有我,檀居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同学聚会,最令人牵挂的,无疑是我们尊敬的老师。试想,同学们都几近甲子,到了含饴弄孙的年龄,老师们是否安好,健康,自然是我们最大的关切。</span></p><p class="ql-block"> 也许上天冥冥之中有安排,从凯里乘大巴到瓮安时,我竟幸运地见到了一同搭车的班主任秦秀斌、体育老师李新和两位师母。秦老师鹤发童颜,音容笑貌依旧,精气神不减当年。李新老师曾是大帅哥,体育动作规范洒脱,现在发福了,不过眉宇之间还透着英气。在宝源酒店,我见到的第一位老师是朱紫峰。朱老师上海人,现居北京,英俊潇洒,言谈举止透着天然的儒雅,对学生关爱有加。最令同学们感动的是,年逾八旬的郑思雄老师、王学清教导员也来参加聚会了。王教导员负责学校党务工作,是一个细心、耐心、暖心,令人尊敬的长者,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王阿姨。郑老师则是一位气宇超凡的学者,他的那种气度,气场,大家风范,无以言表,同学们无不佩服,崇拜……</p> 欢迎晚宴是这次同学聚会的一个重头戏。同学会招集人梁贵印、齐源致简短的欢迎辞后,出席活动的老师分别讲话。<br>  王阿姨还是那么暖心,她认为同学们都很成功,她为之骄傲,她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安康幸福,并希望同学们继续为社会多作贡献。李新老师讲话实实在在,他希望师生多联系,多交流,多见面,多来往,开心地工作,开心地生活,开心地玩,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朱老师的演讲格外声情并茂,他描述了同学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师生们相濡以沫的桩桩件件,他描摹出师生一同在时代机遇之中砥砺前行,在社会挑战面前拼搏奋进的场景,他勾勒出我们成长的轨迹,描绘了我们艰苦却充满无穷乐趣的人生。朱老师不仅语风幽默诙谐,而且肢体语言拿捏有度,令人感佩。班主任秦老师深情地回顾道:想当年,我们的同学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同学习,同钻研,同锻炼,同娱乐,以学习为主,学工学农又学军,炼就了一身本领,结下了深厚的同学情谊,似兄弟,似姐妹。而师生之间,也在授课、教学、学习及各项活动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即兴赋诗: "同窗二载最难忘,师生情谊更珍惜。四十周年今同庆,雄心健步尽朝晖。" <h1><b style="font-size: 15px;">  王学清阿姨</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15px;">  秦秀斌班主任</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15px;">  朱紫峰老师</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15px;">  李 新老师</b></h1><p class="ql-block"><br></p> 郑老师的讲话极富诗情:"相逢是一首歌,一首动人动听的歌!毕业四十年后的师生欢聚,这太不容易、太激动人心了!遥想当年的莘莘学子,一群欢快活泼的少男少女,今天尽管春华早逝,岁月把你们帶到了花甲前后,但当你们一个个或带着成就人生的喜悦、或带着历练人生的沉稳、或带着收获人生的满足,来到我们这些七老八十的老师面前时,这是多么令人喜悦的快事啊!我们曾经在悠悠白水河的大山深处塑造过一批批年轻一代的灵魂,我们曾经在瓮煤子校这座不大的校园里经年累月地躬耕,当年的新苗,而今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了成就今日中国的厚实基础和坚固栋梁,你们已成了催动社会继续前进的主力军。这就是我们耕耘的收获,这就够了!然而,这一次的欢聚,我们的学子,我们这些子侄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真诚的敬重,更给我们带来了生气勃勃的朝气。你们的欢声笑语,你们脸上仍然散发着的当年孩子般的青春气息,也深深浸染了我们,让我们又着实年轻了一回,又回到了过去那个如歌如诉的年代……"<br>  注定,今夜无眠…… <h3>  原以为昨晚必定无法入睡,却不想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犹如回到温馨的家,安然入梦,一觉到天明。</h3><h3> 晨六时,未及洗漱,我便匆匆离开酒店,打了个"的",去寻觅我的瓮安记忆。出租车司机是一位"八零后",虽然在瓮安土生土长,而我提及的七八个地方,他竟然没有丝毫印象。我决意上塔坡,塔坡是瓮安依然保有的地理座标。</h3><h3> 原来的塔坡只有几棵稀疏的马尾松,远远就能看见文峰塔在山顶高高耸立。而今,塔坡植被郁郁葱葱,密密匝匝,欲睹高塔真容,必得登临山巅。繁茂的林木遮掩着一条笔直的石阶道,约有千级,可直达山顶。林木间另有一条宽敞的步道,盘旋而上。我先随晨练的人们绕步道而行,在半山腰的红军烈士陵园流连瞻仰,后沿石阶艰难爬行,终达极顶。文峰塔,还是那般熟悉的身影,依然高高耸立,依然守望着这座美丽的山城,守望着这块多情的土地。</h3><h3> 天空飘起了雨。站在塔坡新建的观景台上,俯瞰雨中的山城,虽然没有搜寻到谙熟的景象,梦中的往昔,小有失落,却也为瓮安旧貌换新颜而感到高兴。</h3><h3> 瓮安,一个不能忘却的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