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仅以此片献给活跃在基层默默无闻的志愿者</font></b></h3> <h3> 7月6日,戴广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欢迎吴老师来弥陀。我和他认识的时间不算短,知道他性格爽直,不喜欢啰嗦,平时说话也是这么干脆,在弥陀镇,大家形容他为“侠骨柔肠”,说穿了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我也没有犹豫,爽快地答应了。</h3> <h3> 第二天一早,雨后天晴,同行的安庆塔影老师说,每次到太湖拍摄天气都不错,我说,是啊,太湖的山水很有灵性的!车子在盘山小道上穿梭,远方云雾缥缈,太阳光从云层中间透射下来,让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h3> <h3> 张东事件以后,太湖的慈善公益气氛空前高涨,尤其是戴广牵头组织的弥陀爱心团队,活动得有声有色,并且很有创意,寻找走失的老人、给困难家庭收割油菜、给孤寡老人修砌锅灶等等,别人想不到的事情,他们想到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做的浑身是劲,一下子突破了传统的公益理念,让人耳目一新!</h3> <h3> </h3> <h3> 弥陀爱心团队的创意还远远不止这些,戴广把自己家房屋腾出一层免费作为团队活动室,队员们10元20元地集资添置了办公设施,各村成立了分群,制定了苛刻的群规,比如群里不给打广告、活动吃饭必须AA制等等。走进弥陀爱心团队的办公室,眼前一亮,一派“高大上”的感觉,看样子,戴广和他的团队坚持的是“论持久战”。</h3> <h3> 见到戴广,我调侃地对他说:“你这不是扶贫济困,是带领大家奔小康的节奏啊!”,身材魁梧的戴广愣了一下,眼里闪过一丝忧虑和牵挂,摇了摇头说:吴老师,你不知道,我们这里还有土房子呢。这是我认识他以来,第一次感觉他“柔肠”的一面。</h3> <h3> 我有点不相信,想要去实地看看,在当地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座小山坡,眼前的场景令我感到十分震惊。</h3> <h3> 这是一排土砖房子,四周的墙体开裂的非常厉害,走进屋内,一股潮湿霉变的味道迎面扑来,地面没有硬化,坑坑洼洼,屋顶破烂不堪,到处透亮。</h3> <h3> 房子的主人名叫郑继东,因高度近视导致劳动能力减弱,打工收入不高,妻子10年前离家出走,至今没有消息,他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一子,名郑焕然,就读于弥陀初中,据当地志愿者们介绍,学习成绩很不错。</h3> <h3> 郑焕然是个腼腆自尊的帅小伙,我们在他家的时候,他一直在写作业,没有抬头,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也很贫困,我非常理解他此时的心情,就没有打搅他,匆匆离开了他的房间。</h3> <h3> 志愿者们离开郑继东家的时候,他一家三口在面临倒塌的房子前,就这样呆呆地望着我们,欲言又止,我实在不忍心,转过身走到他们身边,问道:你们为什么不搬新房子呢?政府不是有“异地搬迁”的政策么?他们互相望了望,喃喃自语:“想搬、搬、搬不起”</h3> <h3> 我的脑海里一下子想起了一首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噙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一刻,从他一家三口的充满渴望眼神中,我突然读懂了戴广眼里一闪而过的忧虑和牵挂,读懂了弥陀爱心志愿者们的心中最柔软的那部分!</h3> <h3> 戴广的牵挂,是佛家所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戴广的牵挂,是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的那段距离;戴广的牵挂,是乡情亲情的浓缩;戴广的牵挂,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高度概括,戴广的牵挂,是全体志愿者的共同牵挂!</h3> <h3> 离开弥陀的时候,安庆塔影老师忽然对我说:太湖人就是不一样,公益活动搞的就是好。我问他:太湖人哪里不一样?他没有回答我。其实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始终找不出答案,隐隐感觉到的,是太湖人更重视因果,他们和戴广一样,付出的多,渴求回报的少,与其说是一种精神,不如说是纯朴自性的流露!</h3> <h3> 最后特别感谢弥陀镇马志龙书记,在得知郑继东一家的境况后,立即对所在村做出批示,原地重建,必须解决危房问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