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防治知识

美友17253426

<h3>家长们注意了!近期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发期。</h3><div><br></div><div>关于手足口病,相信各位父母既熟悉又陌生。如何才能避免宝宝感染手足口病呢?</div><div><br></div><div>请家长们掌握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护理和免疫知识,用知识给宝宝撑起一把保护伞。</div> <h3>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夏秋季多发。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有周期性流行的趋势,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h3> <h3>传播途径</h3><h3>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患者和隐性病毒感染者为本病的传染源。人们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但不同病原型感染后均无交叉免疫。本病传播途径众多,主要通过手-口(粪-口)、皮肤粘膜等密切或间接接触、呼吸道飞沫(如打喷嚏)、医院内交叉感染等途径传播。</h3> <h3>主要症状</h3><h3>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在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几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幼儿进食。;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h3> <h3>手足口病消毒方式</h3><h3>手足口病对含氯的“84”消毒液十分敏感,正确的消毒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很有效果。一般可采用“浸、洗、擦、洒、泼”五步法进行消毒。家庭及托幼机构消毒通常可将500mL矿泉水的一瓶盖84消毒液原液倒入到500mL水中,摇匀使用。</h3><div>具体做法是:</div><div>浸——浸泡儿童衣物和儿童床上用品;</div><div>洗——清洗儿童玩具和毛巾(不能清洗的暴晒);</div><div>擦——用消毒液浸泡过的毛巾擦拭儿童容易接触的桌、椅、门把、扶手、台面等物体表面;</div><div>洒——用消毒液噴洒在地面上;</div><div>泼——用消毒液泼入厕所或粪便、垃圾上。</div> <h3>手足口病预防措施</h3><div>手足口病逐渐进入高发期,为有效预防传染病在园内的传播,保证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我园采取了积极的防控措施.</div><div>1、保健医每日对幼儿进行晨检及全日观察,发现有异常的幼儿立即隔离通知家长就医。</div><div>2、每日开窗通风。</div><div>3、教室及公共区域每天用84消毒。</div><div>4、幼儿毛巾每天用高温消毒。</div><div>5、餐具随餐随消。</div><div>6、在幼儿离园后,教室、卫生间等紫外线照射消毒。</div><div>7、校园定期用不同形式如: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告家长书、讲座等宣教传染病防治。</div> <h3>温馨提示</h3><div> 家庭预防是儿童防病的第一道防线,如孩子在家有特殊情况(发热、有皮疹、溃疡等)请尽快通知幼儿园,并到正规医院确诊。孩子在园若经老师检查后要求到医院就诊,请您积极配合,尽早到医院妥善查治。病愈后持医生证明经保健医生同意后方可入园。亲爱的家长,请您放心,为了您的孩子健康和安全,我们一直在努力,同时我们也希望您配合幼儿园的工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