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那年 是哪年,<br>那年 是一张褪色的照片<br>那年 是哪年<br>那年 总是魂绕梦牵<br>那年 是哪年<br>那年 是我们共同的从前<br>那年 是哪年<br>那年 我们说过再见</h3> <h3>这是2006年毕业二十八年的聚会,转眼十二年过去…</h3> <h3>老班长,韩光俊同学,在百忙中亲自起草了极具煽情诱惑的四十年同学聚会通知书,于2018年4月20日正式由我发布到同学群里…</h3> <h3>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聚会通知书,同学们说,期盼已久的聚会终于有人牵头了,大家积极踊跃报名,特别是当得知钱老师也要来参加聚会的消息,报名人数猛增到42人,我作为此次聚会组委会的主任(在韩班长的提携下,总算在退休后混了个一官半职)甚感责任重大,想想四十几号人马的衣食住行安全问题,心里就像长草了,加之我人在南京带外孙,具体工作又做不了,几度失眠数日。在和老谢的电话沟通中,是老谢让我吃了定心丸。接下来在筹备的二个月里是谢成同学(组委会副主任)担当了所有筹备工作,亲自上山采点,确保上山后同学们能有一个相对舒适卫生的环境,为此下令让欧处整改了库房,打扫了房间,清洗了被褥。北屯作为此次聚会的起始点,老谢安排了经济实惠的吃住,联系车辆,接送老师同学,做到了尽善尽美,功不可没!</h3> <h3>年逾古稀的钱老师在女儿的陪同下,不远万里的从上海来了…阔别家乡的游子,捧一捧家乡的水,洗去一身的尘土与疲倦,感受家乡山水的拥抱吧…</h3> <h3>在北京定居看外孙的唐玉芬,江西革命根据地的细妹子汤淑纯都不顾一切的回来了…</h3> <h3>失联很久的唐国荣,徐秀华同学也闻讯赶回来了…</h3> <h3>河南的张新华,山东的司雪玲同学带着他们缴获的战利品回来了,王新民同学携带家人也回归故里了…</h3> <h3>先到的同学,迫不及待先来张合影…</h3> <h3>你是张宝民?</h3> <h3>你,你是孙月娥?</h3> <h3>库帕西、李志实二位同学,这势不可挡的拥抱,无人可以阻挡!</h3> <h3>她是谁,他又是谁?库帕西同学在猜测中目不暇接的拥抱着同学们…库帕西是班里唯一的一名哈萨克族同学,四十年的分别,她已忘了同学们的容颜了,可是同学们都记住了她…</h3> <h3>完全忘记自己的年龄了,敢与花儿比美,自信满满啊…</h3> <h3>故乡的美食,熟悉的味道,不管吃相了,你看李志实,小湖北的眼神,典型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h3> <h3>烟熏火燎的厨房有诗和远方,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挂在脸上的笑容,每一串笑声都传递者同学相聚的喜悦心情…</h3> <h3>让我们记住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是她们起早贪黑为大家做出了美味佳肴,让大家记住了家乡的味道…</h3> <h3>久违了,故乡的山川河流,久违了,故乡的田野牧歌…</h3> <h3>老谢同学的保留曲目《我的快乐就是想你》终于在四十年后,在对的时间,对的场合,为对的人而唱(开个玩笑)时光易老,初心未变,此刻,谢成同学用一本正经的表情,掩饰着内心的激动…</h3> <h3>站在高处俯瞰故乡的全貌,除了新建的水泥大桥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喀依尔特河上,别无其他。曾今五脏俱全的小社会,熟悉的校园,自家的房屋、泥泞的街道被一片片农作物覆盖,昔日的辉煌,喧闹,此刻变得宁静、无声。我坐在车斗里从水泥桥上驶过,看着静静流淌的河水,眼前浮现出小时候无数次走过木头桥的情景。每年的暑假,早晨,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带着弟妹走过木桥,走向山里,傍晚时分每当我们背着柴禾、摘野果子归来,总要在桥边的护栏上靠一会,休息一会。哈熊沟、狼沟的青石板小路,二道桥、二号沟长满酸果果、野草莓的山坡,留下了太多的童年足迹,此情此景多少次出现在梦里,故乡的大桥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美好回忆!</h3> <h3>易平和徐志江两人是初中三年的同桌,当时因为个子小都坐在第一排,我清楚的记得每当上潘老师的数学课,徐志江总是欺负易平,不是划分界限就是砸胳膊,捣乱课堂纪律,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潘老师只好将他俩拉出教室,可是他俩一人抱一个课桌腿怎么也拉不动,好不容易拉出去了,下课时间也到了,所以我的数学没学好,和徐志江有很大关系。如今四十年过去了,冤家对头见面了,往事重提,易平挥拳报仇,安英同学也过来助阵,原因是徐志江也打过她。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杨新安同学看了这张照片,写了这样一段话: 老顽童(徐志江)挨打浅析第一张无可奈何,即然逮住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吧。第二张心甘情愿让你们打,你们爱打就打吧,挨打是一种幸福,来吧,温柔的小拳头,一生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呀!</h3> <h3>虽然岁月如梭,青春逝去。但是在我们心里,美丽依旧如初。让我们扎起小辫,穿上海军衫,走进田野,回到青葱岁月,回忆青春,打开尘封的记忆…</h3> <h3>四十年的思念,四十年的回顾,给了我们足够相约和相聚的理由。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h3> <h3>这张照片如同儿女们和父亲的合影,温馨温暖。回首往事,感谢老师,像阳光一样沐浴着我们不成熟的心灵。带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海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苗喜玲同学抒情的小诗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我拜读的老师很多很多,唯有儿时的启蒙老师,您那熟悉的声音回旋着长长的波,您那带着乡土音的普通话,把知识和理想传播…</h3> <h3>跳皮筋,那个年代女生的最爱,跳出了花样,跳出了快乐…</h3> <h3>再现当年的拔河比赛,使出浑身力气,必须人仰马翻,那时的你,那时的我,那时的我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开怀大笑,在无忧无虑的时光里打打闹闹…</h3> <h3>苗喜玲同学说:我演过的节目很多很多,最难忘的是童年的游戏和绝活。沙包在清清的山风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毽子像长了翅膀紧跟着你我,羊角小辫舞出了纯真的友谊和原始的快乐。</h3> <h3>有一些年华,温柔了岁月,那些感动了我们心灵的时光,将永远停留在那个年代…</h3> <h3>几经辗转,终于打听到阿拉汗同学的电话,当电话接通我告诉他我们要同学聚会了,可以来参加吗?阿拉汗同学的第一句话,一定要参加,当年没有拉过的手,这次要完成心愿,不知当年那位是阿拉汗心仪的女同学,只有到聚会时见分晓了…</h3> <h3>王永明同学此时无比自豪,没想到四十年后自己被女同学众星捧月般呵护…</h3> <h3>蓝天白云是背景,绿色草原当舞台,当一曲激昂的《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彻山谷时,当年的青春少女如今的奶奶外婆们个个身姿柔美,动作轻盈灵活,跟随音乐节奏此起彼伏,舒缓、热情、奔放的跳起来,把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最美的精彩舞蹈奉献给了同学们。心若年轻,则岁月不老,只要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热爱生活,无论多大年龄,都能创造更好的生活,活出精彩的人生!</h3> <h3>我,库帕西、李富良,阿拉汗是当年林业职工的子弟,是亲密无间的发小加同学…</h3> <h3>青春是一场音乐盛宴,充满着年少时无邪的欢歌笑语。青春是一段回忆,即使离我们远去,却依旧无法忘记。</h3> <h3><br>幸福的聚会,开心的举杯。让我们回到了从前,像这四十年的时光,曾经把我们隔得那么远,如今又把我们拉得这么近,近的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h3> <h3>这些年,同学们的身份在变,体型在变,年岁在长,但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嬉戏打闹,无拘无束…</h3> <h3>远方的游子你们累了,在故乡的土地上歇歇吧!李志实、邓忠勇、张宝民闻着面前淡淡的牛屎味,酣然入睡,进入梦乡…</h3> <h3>小湖北同学指着空旷的地方说:“我的家原来就在那里”…</h3> <h3>李志实同学深情地望着曾今回家的路口,思绪万千…</h3> <h3>曾经的家,如今的残垣断壁,岁月带走了往事留下了回忆…</h3> <h3>精彩瞬间,库帕西同学用哈萨克族最高礼节为钱老师准备了哈萨克族礼服,当老师穿上印有哈萨克族吉祥图案的民族礼服,内心是无比的激动,这也是库帕西同学对老师的尊敬之心,感恩之心,此时,全体同学热泪盈眶…</h3> <h3>每一次相约相聚,只是因为都想回忆那一小段时光,青春岁月,再现芳华。</h3> <h3>这个场景,让我想起,那个时候,生活很慢,时间很长,小朋友每天放学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在院子里和小伙伴跑跑跳跳,捉迷藏,邻里之间也经常会端着碗坐在门口,边吃饭边聊家常。</h3> <h3> 当一曲《难忘今宵》旋律响起,聚会接近尾声,到了彼此互道珍重说再见的时候了,此时同学们缓缓走上舞台,眼含泪水,相拥而泣,我在台下含着泪水录完了整段难舍难离的感人至深的场面,也算是为这次四十年同学聚会完整地画上了句号,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表达了同学间恒久的情谊、彼此的祝愿以及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与期待。今日一别,何年再聚!一</h3> <h3>还有没来的同学们,楚泽辉,梁志超,刘国强,唐国兰、沈秋萍、刘红、杨新安等…深深理解你们的无奈与遗憾,我们已隔着屏幕看到你们渴望和羡慕的眼神了,谁让我们这代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自己的工作要尽职尽责的去做好。</h3> <h3>场外互动,李志实同学的夫人谭伟辉一位有着新疆情怀四矿情节的性情中人,是才华横溢的气质女性,早已被韩班长批准为我们班的插班生,为了成全老公李志实赴同学会找寻青春记忆,她放弃了这次聚会,场外为同学会写散文诗一首,《故乡 我永远眷恋的地方》诗中描绘了那个时代同学们的童年趣事,对故乡山水的深深眷恋…谢谢谭伟辉同学为同学会锦上添花!</h3> <h3>怱怱那些年,一去不复返,无情的岁月在我们的脸宠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今头白了,眼花了,背驼了,血压血脂升高了,唯有同学相聚,才能又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h3> <h3>虽然同学聚会的激情会渐渐退去,但同学间的友情却永生难忘。感谢这学生时代最深的缘分。再见,亲爱的同学们!感谢所有参加聚会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参与,此次同学会才能梦想成真,才能精彩圆满!</h3> <h3><br><br> </h3> <h3>最后,让我们在李志实同学演唱的“回到那年”的歌声里落下帷幕,再会,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