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珠玑,言之凿凿

清风挽耳

<h3>  用爱❤️浇灌出来的花朵会是什么样呢?重庆市忠州第四小学的谈忠淑老师用言谈身教进行了完美诠释。</h3> <h3>  优雅的举止,文雅的言谈,初次见面的谈老师正是用真挚的言辞表达,真实的情感流露展示了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进而引领孩子们的成长。</h3> <h3>  关爱孩子,需要我们及时走进孩子的心灵,所以不论是为人师长还是为人父母,都需要有更广泛、无私和真诚的爱。侃侃而谈的老师分享了她的一个故事。</h3><h3> 班上有一位孤僻的孩子,既不主动和同学交往,也不热情对待老师。谈老师及时发现了孩子的小小不同,不是简单地宽慰,而是主动跟进走进了孩子的家庭中。不仅利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予以资助,更源源不断地发挥爱的光亮。最后,这个孩子瘫痪的母亲,残疾的父亲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孩子呢,眼神里多了澄澈透明,耳畔也时常浮现欢声笑语。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去带动一个孩子的成长,不要让他因为外在的不幸而失去幸福的权利。</h3><h3> 回想起我自己的班级,也有许多个留守家庭,离异家庭的子女。孩子因为父母或者生活的变故提早地接触了本不属于他们年龄的负担,很多家长期待着老师的家访,期待着老师那一点点微弱的光亮。可是,学校课业的负担或者个人生活的琐碎很多情况下分散了我的精力,我时常感觉力不从心,力有不逮。我只能从语言上来表达,却感到这是一种隔靴搔痒的方式,对于解决问题貌似无济于事。然而来自忠州四小的谈老师让我真切明白,只要在路上,一切都为时未晚。改变孩子,不只是&quot;走近&quot;,更需要&quot;走进&quot;。</h3> <h3>  师爱的迁移只是一个小小支点,如果想要建造孩子品格教育的宫殿,我们还应坚持有效沟通,因为有效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基石。注重互动不只是简单听,而是需要我们蹲下来积极倾听。一个繁体"听"字的解读凸显老师的教学智慧,品格教育不只是一时兴起的偶然活动,而需要我们的持久性和可行性。要将它与学科教育相契合,要在老师言传身教中显现,更要贯穿于日常教育、竞赛活动,最终还离不开家校的合力。</h3> <h3>  难忘的师恩总是培植与师生共处的点点滴滴中,愿今日的谆谆教诲能化为春风细雨,在日后工作生活中成为我的那缕晨光。</h3>

孩子

老师

走进

忠州

心灵

教育

需要

表达

言谈

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