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黄山松的联想</b></h1><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元昌</h3></h3>
<h1> 游过黄山,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黄山松,令我钦佩的的也是黄山松,我爱黄山松。</h1><h1> 黄山松不像长白山的美人松,棵棵都修长挺拔,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状如美女。黄山松却是千姿万态,神采各异。有的舒展开长臂,其形如迎客;有的倒挂山崖,状如去探茫茫的云海;有的虬枝斜出,神态飘洒隽逸;有的几棵相抱,合力成长;有的成对而立,似情侣并肩。有的如龙盘,有的似虎距…</h1><h1> 黄山松美,黄山松奇!游人为之赞叹,为之倾倒!</h1><h1> 然而这么奇,这么美的松,不是长在肥沃的土地上,却根植在石头里。</h1><h1> 如果有人说把种子种在石头上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话,恐怕这个人要被大家笑为神经病。如果你去黄山看一看,这个天方夜谭般事实的创造者,就是黄山的松。陡壁上,岩石中,到处都长着松树。岩石,就是黄山松成长的土壤,黄山松就在岩石上坚强地、不屈不挠地拔起。黄山松为什么能长在岩石上,悬身于半空之中,迎风斗雨,千年不倒,给人以独有的魅力,展示出极强的生命力,这是科学家们所探讨的课题。但我可以说,世界上最贫瘠的土壤所含的养料也会比石头多吧,然而,在肥田沃土中,谁见过令人惊奇而又令人赞叹的黄山松呢?</h1> <h1> 黄山松是黄山的松,是黄山环境造就出来的松。</h1><h1> 在这样的环境中,黄山松并没有悲观、退步;它也不因此怯懦、羞愧。它没有去讲条件,没有去和别的树去攀比。它虽然长得慢,但它时时刻刻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虽然营养缺乏,但它却没患上营养不良症。人们对它的种种担心,种种忧虑,都成了“杞国无事忧天倾”了。</h1><h1> 在欣赏黄山松美的同时,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它的根没有,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根。</h1><h1> 它“咬”在岩石上,“咬”在缝隙中,既“咬”住岩表,也“咬”进深处。不向环境低头,不在困难中退步,可能是黄山松共有的信念;在风霜中磨炼意志,在雷雨中锤炼品格,也许是黄山松共同的追求。所以,它天天“咬”,夜夜“咬”。风来了,不松口;雷击来,不错牙。一口“咬”下,就是几百年,几千年。它吸取了岩石中的精华,造就出自己“千古高峰不动摇”的伟大傲岸的形象。</h1><h1> 这不是科学的解释,是一个教师的联想。</h1><h1> 面对黄山松,我大声地朗诵起诗人张万舒的诗句:</h1><h1> “谁有你的根底艰难贫苦啊,</h1><h1> 你从那紫色的岩上挺起了腰;</h1><h1> 即使是裸露着的根须,</h1><h1> 也把山岩紧紧地拥抱!</h1><h1> ……</h1><h1> “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猪圈里养不出千里马”,面对黄山松我说出了这样的话。</h1><h1> 以前,我们困难的时候,喊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今天,面对今天的孩子啊,是否把后一句改成“再富不能富孩子”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