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来到里斯本,仿佛瞬间穿越到欧洲中古乃至远古世纪。如果说阿姆斯特丹是有千年古韵之古城,而有着三万年历史的里斯本,则是一历史凝重,无处不显岁月沧桑的名副其实的古城了。考古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凯尔特人就在此居住。跟据古希腊传奇故事所叙,里斯本是奥迪西斯在征服了特洛伊人,返回家园途中所建。以后凯尔特人,摩尔人,罗马人交替换防。。。其中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统治里斯本长达一千多年。三万年历史长河中多次的战争,移民,不断的扩建这座频临特茹河的半岛,使之一度发展变化成经济极度发达的世界经济帝国,海洋霸权,日进黄金万两,富甲一方的商业贸易中心。</p> <p class="ql-block"> 十八世纪中叶,里斯本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熊熊大火燃烧数天,无数生灵和市内85%的建筑,被烈焰吞噬烧毁。现今的里斯本基本是震后在废墟上重建再生之城。老城建在特茹河畔的七座山峰之上,故有“七山之城“ 的美称。她沿特茹河而建,三面被连绵起伏的山峦相拥,逶逦萦回,陡坡纵横,与美国旧金山市如同胞姊妹。</p> <p class="ql-block"> 春寒料峭,烟波浩渺。雾气隐朝霞,云海浮远岫。</p><p class="ql-block"> 特茹河(Tagus) - 里斯本的母亲河。她源远流长,孕育了历史悠久的欧洲名城里斯本, 见证这城市的崛起兴衰。</p> <p class="ql-block"> 如同旧金山,市区榄车是里斯本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 古教堂比比皆是,向世人展示着里斯本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 整洁,宁静,庄严,教堂对公众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去祈祷,参观,不拘形式。只要肃静。</p> <p class="ql-block"> 这座教堂形同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里斯本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接纳多种宗教教派,在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统治的千年内,里斯本遍布清真寺,其建筑风格也融入到当地的建筑中。</p> <p class="ql-block"> 小教堂内部一切因年久失修,显得陈旧,壁画失去鲜艳的色彩,墙上留下渗入的斑斑水迹,一些神像由于失去马赛克而显得肢体不全。</p> <p class="ql-block"> 踏在街道古老的碎石路面,恍惚在和古人对话。被千万人踩踏得凹凸不平的石子路面,缝隙中长着鲜绿的苔藓,一切的一切,古旧,遥远,离世脱俗,远离凡尘。</p> <p class="ql-block"> 入夜,华灯初上。暗淡灰黄的灯光, 照在楼房下垂的清藤,斑驳的墙壁,磨损的路面上,幻觉在中世纪里斯本的街上游荡。现代的汽车与这寒冷色调的景致显得极不协调。</p> <p class="ql-block"> 只有酒吧里传出的摇滚乐提醒人们,这是二十一世纪的欧洲城市,里斯本。</p> <p class="ql-block"> 巍峨高墙,厚重古朴。这座建于十七世纪的伯纳德修道院被改造成了餐厅。近五百年来,她静悄悄与世无争,躲在郊外一条僻静幽深的小巷里,远离凡尘闹市,在初春的寒夜,俞显寒冷孤傲。</p> <h3>有访古探幽之情的我们光临这十字(Travessa)餐厅。服务小姐娓娓而谈古修道院的故事。1755年,里斯本那场巨大破坏力的大地震,使修道院遭受灭顶之灾。重建的修道院在19世纪中叶关闭,因为修女们相继去世,后续无人。<br>上世纪七十年代,里斯本一豪女把修道院打造成餐厅. 如今,她是里斯本餐饮业的一奇葩,远近闻名。<br>据传,修女们的魂魄还常常在餐厅里游来荡去,徘徊不休。我走进修女的院子,想和她们近距离接触。</h3> <p class="ql-block"> 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兴致勃勃的品尝传统葡萄牙佳肴和大厨的创意美食。</p> <p class="ql-block"> 激情澎湃的調酒师,更像是个魔术师变魔术。</p> <p class="ql-block"> 在夜幕中沿特茹河散步,陡然举首远眺,一座金门大桥突兀的出现在眼前。我惊呼, “这就是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啊!“</p><p class="ql-block"> 同行的里斯本朋友喜笑颜开,“对,出自同一位桥梁设计师之手。正是因为旧金山与里斯本的地理环境相似,所以里斯本请他设计一座桥,连接首都里斯本和阿尔马德。“</p><p class="ql-block"> 桥名4.25(4月25日)桥(Ponte 25 de abril bridge),纪念西班牙1974年4.25不流血非暴力政变,康乃馨革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蓝天下的里斯本4.25大桥。她横跨特茹河,连接里斯本与阿尔马德(Almada)。特茹河在她脚下流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旧金山金门大桥。她与里斯本的4.25桥同是悬索桥,同是橘红色,像是一笔画出,一气呵成。</p> <p class="ql-block"> 查找资料后,发觉朋友的信息和我的视力有误。旧金山的奥克兰海湾大桥(Oakland Bay Bridge) 与里斯本的4.25桥才是名副其实的姊妹桥,均为美国桥梁公司(American Bridge company)所设计,建造。两桥都曾经是世界第一,欧洲第一,写下桥梁建筑史辉煌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 横跨高速与铁路,蜿蜒曲折,连绵延伸在山丘和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中,耸立着里斯本十八世纪的引水工程奇迹,古罗马风格的引水渠,自由水之渠。</p> <p class="ql-block"> 云海翻腾蔽星辰,</p><p class="ql-block"> 百年水道自由门。</p><p class="ql-block"> 青青山泉流不断,</p><p class="ql-block"> 拯救生灵胜天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自由水之渠的主渠道长18公里,全长为58公里。为缓解里斯本缺乏饮用水,葡萄牙国王约翰五世,下旨建造此引水工程。</p> <p class="ql-block"> 佩斯塔纳皇宫酒店是闻名里斯本的一家高级豪华酒店。她建于1904年,是葡萄牙一候爵的府邸。经过全面的整修,整座宫殿气势宏伟,古朴典雅。在酒店内低头举首皆是精美壁画,雕梁画栋,巧夺天工。整座建筑里不泛价值连城的古董和家具,让人叹为观止。花园里绿荫叠翠,绵绵春雨洗涤着树叶花瓣,使之展现出层次鲜明的色调,细腻柔美。作为客人的我们,享受皇家宾客之待遇,让人不可忘怀。</p> <p class="ql-block"> 主楼大厅的入口,俨然一幅皇家气派。</p> <p class="ql-block"> 精雕细刻的高深穹顶。</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古董家具</p> <p class="ql-block"> 艺术氛围浓郁的酒吧</p> <p class="ql-block"> 餐厅门口的百年汉白玉石瓮。瓮壁四周是盛开的梅花浮雕,栩栩如生,暗香浮动,春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餐厅犹如美术画廊,樑柱浮雕满布,屋顶墙壁绘画精巧,色彩艳丽,客人的味蕾享受美食,视觉则享受精美的艺术。</p> <h3>酒店有不同风格的小客厅和餐厅,法国厅,英国厅,意大利厅,亚洲厅。。。所有家具,艺术品都是原主人从世界各地收集的古董真品。</h3> <p class="ql-block"> 亚洲厅的印度元素</p> <p class="ql-block"> 中国元素</p> <p class="ql-block"> 喷泉改建的露天泳池。泳池顶部是一座雕梁画栋清代建筑风格的会议室。她是候爵从清代的中国购置,飘洋过海,落户在万里之遥的里斯本。</p> <p class="ql-block"> 墨绿翡翠一池玉</p> <p class="ql-block"> 葱郁浓香米仔兰</p> <p class="ql-block"> 小径迂迴</p> <p class="ql-block"> 这只巨形龙虾懒散的躺在海鲜馆门口的迷你水族馆里。</p> <p class="ql-block"> 安哥拉对虾足有半尺长呢。</p> <p class="ql-block"> 当然只有西班牙的陈年火腿才有此殊荣。</p><p class="ql-block">一位西班牙友人为我们点了炸豆角(string beans),让我们品尝。他很骄傲的说,葡萄牙的炸豆角,是现代风靡全球的日本料理天妇罗(Tampura)之先祖。半信半疑的我在手机上划划,确信这其貌不扬的葡萄牙炸豆角,乃是货真价实的日料天妇罗的祖先。不过不敢恭维这炸豆角的味道,它比日料的炸鱼虾和蔬菜的味道及品相差了不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p> <p class="ql-block"> 圣。乔治城堡(Castelo De S. Jorge)建于十一世纪摩尔人统治时期。这座中世纪的城堡屹立在里斯本的制高点,俯瞰特茹河 ,东北面是陡峭山坡。迄今为止,城堡上还站立着十一座巍峨威武的瞭望塔。它是纯军事战略性,为防御所用的堡垒。</p> <p class="ql-block"> 站在城堡上,里斯本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圣。乔治城堡是里斯本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它从1755年里斯本毁灭性大地震和大火中幸存下来,给后人继续讲述古城的历史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堡立顶,固若金汤。任你千军万马,我自岿然不动!</p> <p class="ql-block"> 石土结构的厚重城墙,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 昔日的护城河,在和平年代成一片青草绿茵。</p> <p class="ql-block"> 这只惊艳亮相的孔雀,以主人的姿态迎接到此一游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 保存完好的瞭望塔</p> <p class="ql-block"> 射箭孔</p> <p class="ql-block"> 古井遍布城堡,供驻军和军马饮用。</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柏古树参天,苍劲挺拔,撑起葱绿巨伞,遮阳挡雨。</p> <p class="ql-block"> 一窗纵观历史,打开遐想的闸门。孤峰古堡,尽显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 越过城墙树稍,特茹河奔腾向前。</p> <p class="ql-block"> 里斯本地标之一,奥古斯塔街凯旋门,为纪念1755大地震后,里斯本人重建家园而建。</p><p class="ql-block">震后的里斯本在国王若泽一世及当时葡萄牙政坛风云人物,大臣彭巴尔候爵的引领下,制定重建规划,采取措施,把里斯本打造成一个崭新,防震的新型城市。</p><p class="ql-block">这时期的建筑受法国建筑,艺术的影响,具有极其浓郁的法国色彩。这座凯旋门就是经典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 震后重建里斯本城,为当时的国王若泽一世 (改革者)而竖立的第一座雕像。</p> <p class="ql-block"> 如同许多欧美城市,里斯本处处洋溢着浪漫与艺术的气息。街头广场,举目皆是精雕细刻,雄伟壮观的纪念碑,纪念塔,各式大小喷泉,优雅华丽,引发奇思妙想。</p> <p class="ql-block"> 罗西奥广场上卓越多姿的巴洛克青铜喷泉。里斯本的古风旧气把人们带回遥远的过去,她那古典雅丽的艺术容貌与建筑风格,让人们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慢节奏生活,无不令人怀旧,怀念那逝去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五小时的飞程,不算太痛苦,在北非摩洛哥着陆。那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热恋的“前世故土“, 是她和荷西爱的暖巢。</p> <p class="ql-block"> 卡萨布兰卡因好莱坞巨片《卡萨布兰卡》的上演,而闻名于世。这个白房子城市(“卡萨布兰卡“是西班牙语,意味白色房子),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发展成今天较现代化的城市。她是非洲的金融中心。由于濒临大西洋,和金融业的盛起,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使之发展成摩洛哥的最大港口。</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卡萨布兰卡,正被一场空前的建设热潮席卷,处处拆旧建新。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以崭新的身姿现身世界。</p> <p class="ql-block"> 非洲最富诗意,最浪漫,最壮丽的清真寺,当属卡萨布兰卡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她是非洲第一, 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园。她的设计出自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米歇尔。潘索之手。摩洛哥已故国王哈桑二世,为纪念祖先从大海漂泊到此,扎根繁衍生息,而立意在这里建造一座举世无双的清真寺。他梦中见安拉,被授意把真主的宝座建在水上。于是就有了这大西洋畔漂浮的清真寺宝岛。</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艺术宫殿。阿拉伯与法国混和搭配风格的设计,精心打造,精雕细刻,尽显华彩。</p> <p class="ql-block"> 海风呼啸,海浪涛涛,天际间乌云里,一抹耀眼暮霞,燃烧在天边。在日落前的瞬间,金灿灿的余辉给浩瀚大海,海边的国度,再投下光亮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 华灯初照清真寺, 金碧辉煌的圣殿, 精美绝伦。令人赞叹,为之倾倒。</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旁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喷泉。</p> <p class="ql-block"> 心满意足,依窗围坐,遥望夜幕中金光四射的清真圣堂,潮水翻腾拍岸,海浪泛着白沫,一杯美酒,盘中佳肴,完美无缺。</p> <p class="ql-block"> 摩洛哥不出产茶叶,可是摩洛哥人嗜茶如命,每日必饮,且茶具精美多为银质。摩洛哥人只喝用绿茶和新鲜薄荷叶煮的薄荷茶,伴以精致,酥松,香甜可口的各色杏仁酥小点心。</p><p class="ql-block">在摩洛哥的日子里,我每一天的开始,便是一壶薄荷茶,一碟精美杏仁酥,唇齿留香,精神爽。</p> <p class="ql-block"> 帅小伙在展示他倒茶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 Rick's Café.</p><p class="ql-block"> 1942年由好莱坞巨星亨佛利。鲍佳(Humphrey。Bogart)和英格力。褒曼(Ingrid. Bergman) 主演的经典爱情故事片《卡萨布兰卡》,使这名不见经传的北非小城火便全球。从此这白房之城便成为浪漫与爱情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来到卡萨布兰卡,我们也加入全球的追星族,慕名来到瑞克咖啡馆(Rick's Cafe) 进餐,亲身体验那发生在瑞克和伊利莎之间荡气回肠,令人心碎且高尚纯真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傍琴而立,我听见伊利莎那迷人温柔的声音,“ 弹呀,山姆,就弹《时光流逝》。“</p> <p class="ql-block"> 瑞克咖啡馆的酒吧。酒吧以铜雕热带棕榈树为主的装饰,给咖啡馆涂上沙漠绿洲的色彩,平和的氛围,恰似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卡萨布兰卡》,成为这危机四伏的北非小城一叶安全孤舟。</p> <p class="ql-block"> 然而,许多纷纷慕名而至的就餐者并不知道,这个瑞克咖啡馆是在《卡萨布兰卡》公演62年之后的2004年才开张的。《卡萨布兰卡》的全部拍摄是在洛杉矶华纳兄弟公司的摄影棚里完成的。只有瑞克在机场帮助伊利莎夫妇出逃的那一节是在外景地,洛杉矶附近的伯班克机场拍摄的。餐馆的老板娘是一位来自华盛顿州的美国前外交官,曾在美国驻摩洛哥大使馆工作。交谈中,她告诉我,从使馆退役,因为眷恋这异国风情,便决定留下来,开创经营“瑞克咖啡馆“。当然,这精明强干的女士也是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咖啡馆就是完全按照影片中的Rick‘s Café 而打造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的前身乃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其老城只有一条街,一个市场,一个旅馆......虽旧城的钟楼不再是亮丽的景点,她却一如既往,给予过往的车水马龙和人流以注目礼。一条老街,一个小镇,沉淀着非洲名城卡萨布兰卡发展的厚重历史。</p> <p class="ql-block"> 比起其他的伊斯兰国,摩洛哥人的宗教态度温和,开放,自由,随意。年青人的着装现代化,牛仔裤,运动装,T恤,“名牌“运动鞋,耐克,阿迪达斯......,超短裙,牛仔裙,高跟鞋,已是普遍的装束。带黑面纱的几乎没有,中年妇女一般带彩色面纱。</p> <p class="ql-block"> 这个现代君主制国家的经济活跃,所谓商賈云集,店铺林立,无所不有。</p> <p class="ql-block"> 五花八门的杂货铺。</p> <p class="ql-block"> 穆斯林世界的女掌柜,老板娘。</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卡萨布兰卡,旅游业专宰游客的“屠夫“不是什么稀罕之事。这些一身大红袍,披挂铜铃鹅毛的奇异之人,准确无误的快速断定我们是游客,把自己头上戴的沉重竹帽子使劲扣在我们头上,不顾我们一连串的“No“, 将我们手机“抢“去,拍照。然后手往我们面前摊开,“100 迪拉姆“. 打死狗讲价的策略。</p> <p class="ql-block"> 摩洛哥人的祖先也发明了陶锅(Tagine,塔吉锅)只是形状与我们先人的发明不同罢了 。他们的陶锅的锅体浅园型,锅盖呈园锥型。焖煮食品不放水,锅底放油,把肉,鱼,和调料,蔬菜放进调好,盖严,小火煨。水蒸气从锅底上升,转变成水顺椎形体的锅盖流入锅内,原汁原味,一点不浪费。堪称大众美味。肉类菜肴要煨8个钟头呢。</p> <p class="ql-block"> Tagine是塔吉锅,也指用塔吉锅做的菜。</p> <p class="ql-block"> 卡萨布兰卡街边卖塔吉锅菜的大叔。据他介绍,他的塔吉锅有牛羊肉,鸡,鱼虾,还有素菜。想必我们还可做塔吉锅红烧肉。</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一个市场的一家传统榨油店,几个妇女轮流转动一个迷你石磨,一手抓一把杏仁放到小磨上方一个孔里,再倒进一些橄榄油,转动石磨,粘稠的褐色杏仁酱便一点一点的被磨盘压出。这情景让我想到“小磨香油“,一定也是以同样的方法制作的。于是我请求助她们一臂之力。操作一会儿,还是有挺成绩的,不想,她们手一伸,要价一百迪拉姆($10)。这可真是花钱买活干啊!</p> <p class="ql-block"> 阿加迪尔是摩洛哥南部的沿海旅游城市。老城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一场大地震中变成残垣断壁,一片废墟。重建阿加迪尔,重点放在规划沿海旅游业。新阿加迪尔是一个集旅游,餐饮,商贸与一身的城市。它以沿海地区的度假村,咖啡厅,海鲜馆,摩洛哥地方特色饮食,酒吧,歌舞厅的设施,吸引许多欧洲人,尤其是法国和英国人来度假。阿加迪尔还有北非最大的集市,任你讨价还价,是采购的最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 阿加迪尔海滨度假村。</p><p class="ql-block"> 雾气升腾的大西洋畔,黄沙海滨,海风劲吹,沙粒打在身上,朦胧迷幻,仿佛在撒哈拉沙漠梦游。</p> <p class="ql-block"> 沿海几十里的度假村落。</p> <p class="ql-block"> 羊在树上居。</p> <h3>玩累了,小憩。</h3> <p class="ql-block"> 不知是客家人发明盐焗鸡在先,还是这盐焗鱼更早?远隔千山万水,却是相同的烹调理念,保鲜,保嫩,原汁原味。食客慕名而来,心满意足而归。</p> <p class="ql-block"> 香喷喷的石头烤馕,令人馋涎欲滴。无独有偶,新疆人也是如法泡制,把石头烤大饼称之为馕。看来西域新疆人与万里之遥的摩洛哥人同宗同根。</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是撒哈拉沙漠,只是阿加迪尔的小沙丘,小沙漠,却也风卷黄沙扑面,尘土味浓天云间。不知撒哈拉沙漠的真面目如何。三毛生前眷恋撒哈拉,也许是因为那自由浩渺,一望无际的沙海,赋予她想像力无尽的空间与升华的苍穹。</p> <p class="ql-block"> 乘沙漠之舟,穿行在小沙丘地。丛丛热带灌木覆盖着无数沙堆,高大的树木葱葱绿绿。摩洛哥之春色彩丰富,灰,黄,红,绿......印在脑海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