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有段时间常有一种想写点什么的冲动。到底想写点什么呢?亲情?友情?人生?社会?......千头万绪,似乎并不能清楚,所以,就一直搁浅着这种想写的冲动。<br>父亲是个朴实的农民,一生多艰,负重前行,急疾而终。岳父也是典型的中国式农民,埋头苦干,少有思考,乐观豁达,晚年身体不爽啊。父亲的坚韧,刚强,遇事冷静果断给我遗传了内质的坚毅和担当;岳父的豁达乐观,与世无争浸染了我宽厚待人,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父亲仓促一生,命运多舛,少小承重,风霜雨雪,坎坎坷坷,踽踽前行,虽如此,然上天不眷,急疾而终,享年六十有三。父亲的仓然离去,让我内心有了许多的遗憾和惆怅,仔细想想,还没有认真的坐下来陪父亲好好说一回家常话,还没有陪父亲完整的吃一回家常菜,更没有为父亲洗过一回头,洗过一次脚,剪过一回指甲......就这样,父亲在大家都猝不及防的农历正月将尽之时,突然撒手人寰。悲叹人生之短促,慨然万事之蹉跎,自释于人生百年总有离去之终结,安慰于父亲弥留之际没有过多的苦痛,抑或是即使有了苦痛也自我不知吧!总之,父亲就这样匆匆的走了,一晃十五年过去了,虽然音容宛在,形影相随,然总是心中自我安慰,父亲去了,那边安好......所以,也就慢慢的,慢慢的,消散了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淡忘了曾经的生活点滴,继续着我的所谓的自己的人生。<br>关于父亲的一生其实有很多可写的内容,感人肺腑的, 荡气回肠的,大气磅礴的,和风细雨的,润物无声的,举凡往事,历历在目。不因为时光的流逝而烟消云散, 反之,倒是历久弥新,也许是亲情不减,岁月留痕吧,也许是我也已入天命之年,感念世事多变,人情不古吧,总之,在父亲离去的这十五年中,没有一朝让他老人家离开过我的思绪。每每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想到父亲的坚毅,当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也会常常在喜悦快乐之时,偶然错觉再现,父亲就在众叔伯老人之间,稳健而又让人觉得很踏实的存在。 每每有时要吃顿不同平常的饭菜,也会不经意的想起父亲会坐在我们一起,举箸同食,脸上是那种严肃中弥散了温情的沧桑 ......一切都过去了,总觉得还有很多话要和父亲一起说,还有好多顿饭和父亲一起吃,还有很多我不能理解或者拿不定主意的事情,要和父亲商量 ...... 但是......逝者斯矣 ,生者阳光吧!<br>岳父是个典型的乐天派,不怕生活的辛苦,整天都是乐呵呵的, 甚至有的时候就像个孩子般的天真可爱,想吃什么可以不管什么岳父的架子,直接张口告诉我。农活闲暇之时,会走那么两步半的象棋瘾特大,下雨天会和庄社里的半大小伙子一起杀得天昏地暗,管他牲口槽里没有草了,都过了饮牲口的时间了,家里还有什么活儿需要赶紧干了等等的。为此,常常被丈母奶奶数落的灰头土脸。不过,岳父总是好脾气,充耳不闻,或者嘻嘻一笑,然后溜溜 的出去干了那个已经挨了骂的活儿,继续自己的老少年的快乐生活。有的时候陪老人家的玩伴都溜之大吉了,孤掌难鸣的岳父就会给我们哼几声秦腔,溜一下嗓子,或者再给你比划几下拳脚。岳父是村里大家都认可的拳脚师傅,近古稀之年,村里耍社火,年轻人还撺掇他引着打(耍)狮子呢。的确,岳父耍狮子非常好看,也许是年轻人配合吧,或者是本身他有拳脚功夫,狮子就是该会拳脚的人耍的吧,反正有岳父舞狮子的时候,观众总是群情激昂 ,掌声铿锵。往往会将这山村春节的民俗活动推向高潮。最后在大家的啧啧称赞声中结束了夜半的热闹。<br>岳父特别喜欢我的一双儿女。一起玩乐,一起说闲话,一起弄好吃的,并且常常把两个外孙子挂在嘴上。每每去了岳父家,如果没有带两个小宝贝,或者有一个没有去,岳父一定要追问外孙哪去了,怎么没有来,然后就是这个小宝贝曾经在家里玩弄什么而留下的笑柄或是什么言语可以让老人家不可忘怀的情景,马上就会从岳父的嘴里爆出来。比如外孙给家里的大肥猪挠痒痒,然后大肥猪躺下了,正在享受这温柔的侍候的时候,淘气的外送骑上了大肥猪的背上,受到突然刺激的肥猪翻身而起,狂奔起来,外孙骑在肥猪背上焦急的喊着:“爷爷、爷爷……”看到这个情景,岳父笑得前仰后合,此后,这个生活的镜头就成了岳父惦念外孙的家常事了。比如,女儿哭了,老太太上家法制止,结果老少耗上了,最后还是老太太给女儿服输服软,才得以让女儿止住哭声……这些生活的琐事在岳父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地痕迹,抹之不去,而且历久弥新。<br>岳父的一生其实经历挺苦的,年轻的时候家中少劳力,唯一的弟弟又因为心脏病英年早逝 ,结发妻子又不知因为什么寻了短见,这样的生活打击,把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就伤害成 了一个现代的闰土。平时少言,抑或就是木讷,凡事没有主意,或者就是不敢拿主意吧, 又加之岳祖母人的精明,在村庄邻里间宽厚待人,体恤幼小,所以,凡事都是岳祖母她老人家拿主意,这样,也真的就让岳父大人一生从所有事务决策的缝隙中脱逃了吧!所以历数我结婚之后岳父家的大大小小的事务真的还找不到那件事情是岳父决策的。 哈哈,有福之人吧!<br>不过并不因为他老人家什么事情都不管,而让我轻看岳父大人吗?没有,从来没有,相反,我却非常喜欢他老人家,也许是他不指责我的缘故吧,这样让我在岳父这里能得到一个知识分子或者说一个男人的尊严和崇拜吧!或者是他的宽厚,承受,默默无闻和故去的父亲很像吧,我是把他老人家当亲爸对待的。倘若家父还健在的话,也是和岳父差不多年龄的老人了,有时候竞会天真的想这样的生活镜头——家亲,岳父两个父亲坐在一起,我就在他们身边, 看他们吃我给买的所谓的好吃的, 听他们讲五十六十年代的生活……那一幅画面该是多么的温馨又有故事啊!可是,这一切只能是心中的默念,内心的期盼 ,此生不会再现了。<br>岳父耄耋之龄,近三年来身体微恙不断,病理诊断老年性脑萎缩,生活自理能力减弱,口齿不利,步履蹒跚,经常头痛等等 ,针对这样的病痛,也曾经想法设法为老人家治疗,先后在彭阳县医院住院两次,固原市医院复诊检查一次,问询大夫,可有好的医治之法,回答是这样的病,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药物也基本是无能为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村子里有老人,能够多陪岳父说话,多活动,这样可以迟滞脑萎缩之进程,也就是物理疗法好于药物治疗。如此,也难为岳父了,人生之晚景,怎得如此蹉跎。眼见得岳父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老人家也自己清楚明白身体要再回到从前,已是妄想,所以,每每相见,总会说一句:“娃娃,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你们了。”离开时总会听到这样的话:“再坐一会儿……”看到岳父大人老景颓唐,又听到这样凄凉的言语,心里总会有丝丝的凉意,然而,脸上还是挂着笑容,嘴上回复岳父,“好好地,哪里那么容易,你就那么急着想去那边啊……”可是,说归说,事实是去一次看到岳父形象就惨淡一重。<br>是啊!人生哪能有再少,逝者如斯。惟愿岳父大人能够少些痛苦,多些安康。为此,近一年来,去岳父家的频率由以往的一个月缩短为两周,一周。去了就为老人家洗洗头,洗洗脚,刮一下胡须……在这些日常的琐事中接触着岳父的肌肤,感受着老人家生命体征的正常或是有些许的变化,在心中暗暗地安慰自己,岳父尚好,还会继续陪伴我们继续这平淡而平常,平静而亲切的生活。<br>家父、岳父,我生命中两个重要的亲人。同样的艰苦人生履历,同样的刚毅,坚强,同样的宽厚,温和,同样的热爱生活。<br>问天,家父去了,天堂安然!问地,岳父尚在,人间安康!问我,侍奉有愧,惆怅满怀。<br>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br>谨以此文,感念我至亲至爱的双父——家父岳父!</h3> <h3>熟悉的山村,记忆着熟悉而又亲切的生活故事,</h3> <h3>坐落于山坡的农家小院,曾经多么亲切温暖,人家,荒草萋萋,似乎在无声的诉说着生活的孤独。</h3> <h3>亲爱的爸爸,音容犹在,体温杳无。问你——爸爸,天国安好!</h3> <h3>往日的欢笑褪去,留下的是一脸的沉重沧桑。岳父大人,坚强�� 陪我们多走一程。</h3> <h3>周末了,给岳父洗洗脸,刮刮胡子。看,又精神饱满啦!</h3> <h3>袅袅的晨炊又点燃了一天新的生活。</h3> <h3>路在脚下,我们一起迈步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