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散记:剑桥感怀

戴奇林

<h3>  到剑桥下车,还没见到剑桥大学,先看到这些古树和草坪,心里就已经给剑桥加分了。</h3> <h3>  剑桥当然是因为剑桥大学而闻名于世,剑桥大学没有传统大学的校门,各个学院散布于剑桥小镇剑河的两边。所以在剑桥,城就是大学,大学就是城。</h3><h3>  对中国人来说,游览剑桥大学,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两个看点。一是在剑桥感受一些古老大学浓厚的人文气息。二是在剑桥体验一下让中国诗人徐志摩写出传世之作《再别康桥》的浪漫情怀。</h3> <h3>  令我惊奇万分的是,剑桥大学的诞生居然与一名妓女有关。1209年,有两位牛津大学的经院派哲学家涉嫌谋杀一个妓女,牛津郡法庭将他们判处绞刑。为了表示抗议,牛津大学部分的老师有一段时间停止授课,纷纷离去,其中一部分人来到剑桥郡,自己新开了一所大学,这就是剑桥大学。</h3> <h3>  在这些古老大学城中穿行时,真的感觉穿越了时空。你走过的石块上可能就留有当年牛顿散步的脚印。你如果有兴趣把世界上几所顶级名校的关系理清楚,就必须穿越到世界上最早的大学。</h3><h3>  现在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那时英国还没有大学,有很多英国学者在巴黎大学学习研究。1167年英法两国王交恶,英王亨利二世禁止英国学生在巴黎大学学习,并召回所有英国学者。这些回国的学者聚集在牛津,于是就有了所有英语国家中的第一所大学:牛津大学,当然也是英国第一所大学。后来牛津大学的一些学者在剑桥办了剑桥大学。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是这两所世界顶级名校最值得骄傲的地方。</h3><h3> 当然,你马上会说,美国的哈佛更有名,世界排名第一。可那是400年以后的事情,1637年,剑桥大学伊曼纽学院的毕业生约翰·哈佛移民美洲。在去世前,他将自己一半的产业和图书馆捐献出来,建立了哈佛学院,形式完全仿照伊曼纽学院。以后便发展为哈佛大学。</h3><h3> 后来哈佛的毕业生又创办了耶鲁大学。所以就有人这样形容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世界名校的渊源:牛津是剑桥的母亲,剑桥是哈佛的妈妈,耶鲁是哈佛的女儿。你理解了这种关系之后,就不会在剑桥的面前去夸哈佛,因为哈佛的血管里流淌着剑桥的血液。</h3> <h3>  在英国,读人文科学来牛津,故牛津出了11位国王、54位总统和首相,包括英国现任首相特蕾莎·梅,前首相卡梅伦、托尼布莱尔、撒切尔夫人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读自然科学去剑桥,所以剑桥出了8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达尔文和牛顿。在全球所有大学中,剑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排第一名。因为太多,所以出现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人家最多在大学网站一角发一条简讯而已。不会有什么庆祝活动,这是剑桥最牛的地方。</h3><h3>  牛津、剑桥这两所古老名校相距150英里,虽然相互较劲,但是"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怎么比?800多年来比不出高低。就像中国的清华北大,一个理工科超群,一个文科著称,同样难分高下。</h3><h3> 于是,他们找到一种可以直接分出胜负的方法:赛艇。1829年剑桥下战书挑战牛津,6月10日,第一次赛艇比赛开始,牛津获胜,就此拉开了百年恩怨的序幕。现在,每年这场牛校之争成为英国人民最爱的节目,每年约有25万人会到泰晤士河两岸观看比赛,收看BBC直播的更有700多万人,还有116个国家和地区的5亿观众会同步收看卫星。</h3><h3> 同样分不出高低的清华北大,也模仿他们进行一年一度的赛艇,只是影响还不大,而且没坚持下来。</h3> <h3>  来到剑桥大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古朴典雅的王后学院,坐落在国王学院南侧,学院由1448年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和1465年爱德华四世的王后伍德维尔共同捐资建立。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神学家和思想家伊拉斯谟和著名诗人怀特即是王后学院校友。</h3><h3> 由于时间关系,只能走马观花看看外观,感受一下学院浓浓的人文气息。由于王后学院是建在剑河的两侧,所以有一座著名的数学桥相连。</h3> <h3>  由于名气大,每一个游人争相在数学桥边拍照。因为时间久远,所以人家就可以编很多故事。人家告诉你这桥是牛顿根据数学原理用木条搭建的,没用一根钉子。但你现在看到的木桥是有钉子的,人家就说是某年某月一个学生拆了一根之后就再也没法复原了,只好用钉子重建。信不信由你,反正从鲁班故乡来的我不信。但是这桥还在,人们还能从桥上走过,桥下的剑河悠悠,你撑一小船从桥下划过,就好像划过一段历史,这种感觉你在其他新建的桥上是体会不到的。</h3> <h3>  对这些古老的建筑,人家并不是当文物一样保护起来,而是继续精心维护正常使用,照样要坚持保洁才能保持古老学院庄重形象和高雅气质。</h3> <h3>  从这些建筑可以看出,人家一开始从设计到建造都非常认真。不追求建设的速度,而是以设计和建设了这些精美建筑并能留传久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就不会出现因大干快上而过十年八年就拆掉的房子。</h3> <h3>大学不是工厂,是塑造人格的地方,是培养气质的场所,是打造精英的摇篮。你随随便便建得如工棚车间,毫无艺术气息,又不注意环境,四处垃圾成堆,怎么培养出精英。曾经有一位领导看了一所大学乱得如狗窝的学生宿舍之后,心情沉重地对校长说了一句话:在狗窝里是培养不出高素质人才的。</h3> <h3>  一个教授在哪个教室里都能上课,可是,一所大学长期积淀的人文气息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却是其他建筑无法达到的。</h3><h3> 现在有的大学急功近利,只开办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只注重实用技能的训练,不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更不重视艺术教育。这样的后果在迅速发展的城市景观中得以显现,你看到大量呆板无趣毫无美感的建筑,你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城市设计,都是不重视艺术教育的后果。</h3> <h3>  当然,最令人敬佩的是你看到的这些老建筑人家并不是当文物封存起来,全部都在使用,里面各种现代设备非常齐全。在这样的大学里学习,你感受到和传承下去的是古老的人文气息。这是任何一所新办大学所无法做到的。<br /></h3> <h3>  随后我们来到剑桥最著名的国王学院,这个学院由英国国王亨利六世于1441年设立创建,因而得名"国王"学院。</h3><h3> </h3> <h3>  亨利六世是兰开斯特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由于他的软弱,英格兰在亨利五世时代取得的丰硕战果丧失殆尽,且陷入血腥的玫瑰战争之中。亨利六世一生无所建树,最后还被对手俘获,关在伦敦塔内并被杀害,在他手上兰开斯特王朝被约克王朝取代。</h3><h3>&nbsp; &nbsp; 但是,亨利六世创办的两所著名的学校为他挽回了尊严,至少后人会说:亨利六世是懂得并高度重视精英教育的,为英国开创重视精英教育的历史。</h3><h3> 亨利六世虽然没有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但是他非常勤俭,他自己总是穿一双圆头鞋或者圆头靴,像个农民;或穿一件长袍,包一块头巾像个小市民。他懂得良好的教育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他更懂一个道理:一个人的生命短暂,一所学校的生命却可以很长。于是他为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建立两个伟大的基金会,先后创办了这两所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学校。</h3> <h3>  1440年他创办伊顿公学,名为"公学",实际上是一所私立中学。 亨利六世将之命名为"公学"的原意是为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只要你足够优秀,贫穷孩子也能进入该校读书。而且伊顿公学是作为进入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的预备学校。</h3><h3> 而国王学院最初创立时只有1名院长和70名学生,全部来自伊顿公学。当时国王学院是专门为亨利六世所创的伊顿公学的毕业生而建立的,不收其他学生。</h3><h3> 从这些能看亨利六世的办学思想,他深知精英人才对国家的发展和强盛的特殊作用,创办这两所学校,一开始就定位于精英教育,而不是大众化的教育,为后来英国的精英教育打下基础。</h3><h3> 不料到了17世纪,伊顿公学反而逐渐成为英国最著名的贵族学校,因为贵族子弟都以能够进入这所学校为荣,争相入学,形成一种高贵气氛,平民子弟反而可望不可及,致使该校逐渐变成一所等级森严、面向贵族子弟开放的学校。</h3> <h3>  现在英国私校都从以前的男女分校纷纷改为男女合校,但伊顿仍保持男校制不变。而且伊顿公学认为的精英人才,并不仅仅是考试打百分的学习尖子。他们认为并不是为了培养"学霸",而为了培养国王和首相。因而伊顿公学非常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别重视体育在精英教育中的作用。甚至发展出了这样一句口号:"运动第一,学习第二"。在他们看来:体育才是最好的教育。</h3><h3> 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持下,近600年来,那些11岁的小男孩们走进伊顿,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完成的是生理、心理、知识、体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成长。18岁离开伊顿时,穿西装是绅士,穿军装是猛士,这样的毕业生才是社会各界需要的精英人才。</h3> <h3>  因为伊顿公学录取学生时的标准就非常高,所以一般中学的教材,他们只用一半的时间就学完了,其他时间学老师自编的教材。伊顿公学设有8门必修体育课和27门选修体育课。田径、赛艇、板球、网球、足球、英橄榄橄榄球等8门必修课散布于春季课程、夏季课程和秋季课程之中。伊顿每周体育课时达23小时,基本每天中的半天都在运动,几乎与文化课时(31小时)平分秋色。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身体素质都非常棒。威灵顿公爵曾说过"滑铁卢战役取胜于伊顿公学的运动场上"。</h3><h3> 选择最优秀的学生,交给最优秀的老师和学校去培养成国家最需要的精英人才,这应该是伊顿公学的教育思想。伊顿公学的毕业生大部分进入牛津剑桥大学学习,这种精英教育的效果,你去查一查伊顿公学优秀毕业生的名单、看一看这些毕业生的作为就知道了。英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发现,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只聚集了全英国7%的顶级学生生源,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而未来,他们将成为英国的首相、国会议员以及社会精英人士。</h3><h3> 伊顿公学并不培养弱不禁风的文弱书生,伊顿的毕业生中也走出过陆军元帅威灵顿公爵和一大批战士。一战时有5619个伊顿人参加,其中1157人牺牲,13人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二战时有4960人参加了战争。745人牺牲,5人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3人获得了乔治勋章。据统计,在一战中英国男子在沙场上战死率约为11%,而从伊顿公学毕业的男子的战死率则约为20.6%。</h3> <h3>  英国的政治和法律行业也被接受过私立教育的牛津毕业生牢牢掌握。从事音乐演艺事业的英国演员中曾经上过私立学校的成功几率是其他演员的两倍。例如42%的英国电影学院奖得主和19%的全英音乐奖得主曾上过私立学校,获得过奥斯卡奖的英国演员中有67%从私校毕业。</h3><h3> 英国最高级的法官中,有74%上过私立学校,且接近八成都从牛津或剑桥毕业。军事领域中,71%的高阶军官从私校毕业,其中14%从牛津毕业。在主流纸媒记者和律师中,则分别有51%上过私立学校,其中超过一半的记者和律师从牛津或剑桥毕业,在公务员中这个数字也达到51%。</h3> <h3>  国王学院礼拜堂按照国王的规划建成,而光这项工程就耗费了100年。这座礼拜堂是剑桥大学中最壮观的哥德式建筑,礼拜堂的唱诗班在每年的圣诞夜都通过BBC向全英国广播颂歌,已经成为一项传统。</h3> <h3>  站在古老的国王学院前,回望这些英国精英教育的历史,曾经当过十多年教师的我,不禁感慨万千。</h3><h3> 一是英国那么早就重视精英教育。你了解这些英国精英教育的历史之后,就不难理解英国这么一个不大的国家却能在那么长时期内在全世界在各个方面保持领先和强盛。</h3><h3> 二是英国的精英教育就是因材施教。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全世界十大教育家列首位。他在那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可是,将这种思想贯彻落实到国家教育制度这个层面上,却是很难的事。英国的精英教育就是因材施教的典范。</h3><h3> 三是英国的精英教育高度重视体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中学生为了高考,体育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了。你去观察中国高校新生入学后的军训就可以看出问题,</h3><h3> 我们可以总结这样的口号:民族和国家的竞争靠军事,军事的竞争靠科技和经济,科技和经济的竞争靠人才,人才的竞争靠教育。可是,对于摆在最重要的教育行业,我们却很难推行一套能吸引最优秀的人去当教师的机制体制。清华北大算是中国如同牛津剑桥培养精英的大学,可以,当你看到每年这两所著名大学的最顶尖毕业生都去了发达国家,你作何感想?国家应该为留住这些顶尖毕业生创造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国家服务。</h3> <h3>  在剑桥,你会看到满街的中国人,再不喜欢诗歌的中国游客都知道:中国诗人徐志摩在剑桥写了著名的《再别康桥》。</h3><h3> 当我来到国王学院后面的小桥上,康河悠悠,小桥依旧。岸边金柳飘飘,河底水草荡荡。河面每一艘小船上都有剑桥的帅哥撑一根长篙,徐志摩诗中的景象扑面而来。本来我们是要泛舟康河之上,可惜因故取消了。</h3> <h3>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唐诗宋词中的名诗名句如星汉灿烂,数不胜数。为什么徐志摩这首《再别康桥》能如明星闪耀呢?</h3><h3> 以我对中国文学史粗浅的认识来看,中国古体诗在唐宋时期已达顶峰,其后人们无论是在创作内容上和形式上都难以突破。于是,人们需要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在徐志摩所处的时代,新诗已经出现,他游历欧洲,在剑桥做了一年的旁听生,西洋诗歌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他。1928年8月,当他第三次告别剑桥时,写下了《再别康桥》。 在当时中国出现的新诗中,《再别康桥》无疑是将西洋诗歌形式与中国诗歌的韵律美结合得最好的一首,读惯了五言七言律诗的中国人,突然发现这种长短不一的诗歌朗诵起来特别的美。</h3><h3> 就这样,这首诗以前所未有的独特魅力,一夜间芬芳神州大地。所以,《再别康桥》是中国诗歌由古体诗向新诗过渡时的一座耀眼的丰碑,天下尽知,理所当然。今天,如果有人模仿他写一首类似的诗,就会像一粒砂子落入大海,无声无息。</h3><h3> 我默默地离开康桥,心底却念着那迷人的诗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h3> <h3>  漫步在剑桥,你不得不在两个地名之间徘徊:一会儿是剑桥大学,一会儿是再别康桥。是的,剑桥和康桥是同一地名的两种翻译:剑桥是音译而成,康桥却是诗人徐志摩所译。但剑桥先入为主,人们在所有介绍中都把此地称为剑桥,这条河称为剑河。只有在徐志摩的诗中才称作康桥和康河。可是,当你泛舟于宁静的剑河之上,哪里能感受到丝毫"剑"气?明明是一条安宁美好的"康"河!这就是诗人比翻译家的高明之处。</h3><h3> 我想起欧洲文艺复兴发祥地意大利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佛罗伦萨,诗人徐志摩游历后将其译成翡冷翠,写下名诗《翡冷翠的夜》。这两个地名,你读佛罗伦萨只有语音上的美感,而读翡冷翠却能让人产生无限诗意遐想。同样是因为先入为主,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按翻译家译的读成佛罗伦萨,而在徐志摩的诗中一定要读成翡冷翠!</h3> <h3>  因为这首《再别康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为只在国王学院当了一年旁听生的徐志摩,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教堂的绿地上,专门立了一块花岗岩诗碑。碑的正面刻着徐志摩在1928年创作的《再别康桥》的前两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和后两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h3><h3> 以前,参观教堂收费,参观徐志摩诗碑并不收费。后来,国王学院发现参观石碑的人比参观教堂的人多得多,于是把石碑圈进了收费范围,门票价格7.5英镑。而剑桥第一大学院三一学院教堂,有牛顿、培根等人的塑像,他们的门票只能定位在1英镑。由此,你可以得知《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中国游客在剑桥大学心中的地位。</h3> <h3>  这些在康河上撑船的西方人,他们知道《再别康桥》这首诗吗?用英语朗诵起来还有中国诗歌的韵味吗?而对于喜欢这首诗的人,在诗意康桥,泛舟或漫步于康河,轻轻吟诵这首千古绝唱,那真是一种享受。</h3><h3>再别康桥 </h3><h3>徐志摩</h3><h3><br /></h3><h3>轻轻的我走了,</h3><h3>正如我轻轻的来;</h3><h3>我轻轻的招手,</h3><h3>作别西天的云彩。</h3><h3>那河畔的金柳,</h3><h3>是夕阳中的新娘;</h3><h3>波光里的艳影,</h3><h3>在我的心头荡漾。</h3><h3>软泥上的青荇,</h3><h3>油油的在水底招摇;</h3><h3>在康河的柔波里,</h3><h3>我甘心做一条水草!</h3><h3>那榆荫下的一潭,</h3><h3>不是清泉,是天上虹;</h3><h3>揉碎在浮藻间,</h3><h3>沉淀着彩虹似的梦。</h3><h3>寻梦?撑一支长篙,</h3><h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h3><h3>满载一船星辉,</h3><h3>在星辉斑斓里放歌。</h3><h3>但我不能放歌,</h3><h3>悄悄是别离的笙箫;</h3><h3>夏虫也为我沉默,</h3><h3>沉默是今晚的康桥!</h3><h3>悄悄的我走了,</h3><h3>正如我悄悄的来;</h3><h3>我挥一挥衣袖,</h3><h3>不带走一片云彩。</h3> <h3>  这是剑桥大学著名的三一学院,这里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三一学院在学术成就上是剑桥所有学院中最顶尖的,也因拥有众多著名的毕业生而声名显赫,到目前为止该学院共培养出了32名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的毕业生包括了牛顿、培根、拜伦、怀特海、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h3> <h3>  传说牛顿是由于被从苹果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了头才想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于是,在三一学院门前,有棵特别从牛顿的家乡移来的苹果树,当然也非常吸引游客的眼球。</h3> <h3>  随便一座门都修得如此精致,又保存得和几百年前一样,反映出英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br /></h3> <h3>  走在剑桥大学一条古巷,阳光照在古建筑上,也许是一名剑桥的教授,低头沉思漫步于古老的小巷。一切都是那样宁静沉稳,看不到半点浮躁的影子。我轻轻按下快门,截取剑桥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画面,在我的摄影作品中永恒。</h3> <h3>  这个小广场与英国很多城市的广场一样,你感觉不到这是一所大学,这就是剑桥大学与城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结果。人们在这里学习生活,真像生活在一个古老的象牙塔里,一切都那样自然而美好。</h3> <h3>  行走在这样的街道,既有英国城市的繁华,又有古老大学的宁静。</h3> <h3>  在剑桥大学,城市和大学,古老和现代,科学与艺术那么完美的结合。<br /></h3> <h3>  看着这些古老而精美的建筑,时隔这么多年还闪耀着迷人的艺术光芒,你不得不对当年设计和建设的大师们肃然起敬!对比我们城市里开发商大量复制的简单而呆板水泥森林时,我才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城市建筑。</h3> <h3>  漫步在剑桥大学,你能最生动的感受到一所世界顶级名校对世界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是短短几年就能产生的,是长期积累的结果。</h3><h3> 其实人又何尝不是一样,人的一生想要有所作为,同样需要毕生的积累。游览一所大学,让人产生如此丰富的感怀,是我来剑桥大学之前没有想到的。</h3> <p class="ql-block">摄影及后期:戴奇林</p><p class="ql-block">文字:戴奇林</p><p class="ql-block">戴奇林: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常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诗刊》、《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三百多篇,出版诗集《想念家园》获丁玲文学奖。教育专著《好父母是学出来的》新华社出版社出版,入选《父母必读的50本书》。《成长可以很快乐》新华社出版社出版,获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推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