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沟记忆:听大鼓书《打蛮船》

沭阳都市168商务宾馆

<h3>打蛮船”是清朝乾隆年间发生在宿迁东关口运河上一桩真实故事,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故事大概: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湖南道运粮官罗恒太押遭运皇粮进京,一路上贩卖私盐,坑害百姓。回程途中,经山东临清州,乘该地灾荒,趁火打劫,拐卖民女。灾民苏梅一家借贷无门,无奈将妻子刘瑞莲卖到罗恒太官船上,船到宿迁遇东南风不能前进,停靠东关口码头。刘瑞莲思念家人在船上啼哭,恰遇外出多年从南方做生意刚刚归来的胞兄刘奉先,人称刘武举。刘认出胞妹,方知家乡遇到灾荒妹妹受害,刘武举愿出钱赎回胞妹。罗恒太依仗权势坚决不允。宿迁好汉王三愣等一班人闻知十分气愤,联络数千穷兄弟抱打不平,于东关口痛打官船,救出刘瑞莲及被卖民女,罗恒太只身逃走。此故事在后来的道光、咸丰年间,于民间广为流传,有的编成故事传说,有的编成琴书曲目演唱,影响较大,家喻户晓,传承不衰。</h3> <h3>我们那一代在虞姬沟河畔长大的孩子,没有几个未听过“打蛮船”的故事和大鼓书的,一进入腊月,虞姬沟两岸的村庄都闲下来了。这时候,各种娱乐活动就走进村子:东北过来的三五成群汉子,肩上扛着红缨枪一样的攮子,手里牵着黄狗,见到草垛就四处散开,手里端着攮子,鬼鬼祟祟、神神秘秘地向草垛围拢过来,然后,有规律地往里面乱戳,突然,一只黄鼠狼跑出来,几只黄狗猛扑过去,这些就是抓黄鼠狼的猎人;一个外地男人,头戴破旧的皮帽子,靸着鞋,一手挎着盛食物的篮子,一手拿着竹板,见到人家就站在门口唱,见到男人夸男人,见到女人赞女人,见到小孩子就装作调皮样子唱笑话,这就是唱莲花落的.;一个黑脸壮汉子,累巴巴地挑着担子,一头是一只大瓮缸,里面摞着各种规格的小缸,一头是罐子、尿壶之类的都带有鼻子,用绳穿起来,一件厚厚的旧棉袄脱下来挂在扁担上,边走边吆喝,这是卖瓦罐盆的;一个精瘦的小个子男人,肩上挑着货物,一头是一个面框,上面罩着铁丝网,里面展示着山芋糖、火柴、木梳、针头线脑等,另一头也是一个筐,盖严严的,里面装着水壶、毛巾等贵重东西,边走边喊:“拿头发破棉花来换针换线换洋火啊!”这是货郎;一群孩子,跑过去追逐着看看这个,再跑过来喊着瞅瞅那个,其中一个头大腿瘦的六七岁男孩,手里拿着奶奶平时收藏在墙缝里面的头发,追着货郎要换山芋糖的,那就是我.....整个白天,好听好看好玩的目不暇接,而到了晚上,就会从徐州、山东等地过来唱二弦、唱三弦和唱大鼓书的,他们通常是两个人,一人拉琴,一人敲鼓、打板兼主唱,或者干脆就一个人,呱哒板打得震天响,大鼓书唱起来。夜晚的煤油灯下面,周遭的邻居都围拢来,抄着棉袄袖筒,听得入神。男人听得旱烟卷子烧了手指,老年人听得泪流满面,还有刚生孩子的小媳妇,听入神了,吃奶的孩子睡熟了,奶头子露在外面冻的发青,都没有感觉到。我们这些六七岁的孩子也混在人群里面,唱其他书目的时候,就到处乱跑,看热闹,只有唱到《打蛮船》的时候,才在靠近唱书人的附近,抓一把稻草坐上去,静下心来听书了。</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打蛮船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接又接连又连,接接连连打蛮船。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刘武举,他到湖南卖焦枣,一十二年未回还。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济宁州的年头坏,济宁州的大贱年。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针穿黑豆上街卖,河里杂草上秤盘。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谷子卖到三吊六,高粱不卖三吊三。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蜀黍黄豆未定价,一粒粮食一个钱,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武举妹妹刘瑞莲,执意贩粮要赚钱。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丈夫说啥不答应:辘轳轱子挂三年。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全城人都饿死了,老天不会饿到咱。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此话范了上神怒,派了火神下了凡。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烧了东楼烧西楼,南楼起火北楼烟。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金子烧成黄花水,银子烧成灰一片。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家财万贯都烧尽 ,丈夫狠心卖瑞莲。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就因瑞莲长的俊,蛮子花了大价钱。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十七八的小大姐,一块龙洋买十三。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二十多岁小寡妇,倒找蛮子一包烟。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女子买了八船整,开船来到宿迁县。 </h3> <h3>宿迁县弯住船,船挨船,船靠船,船桅好像秫秸全。 </h3><h3>第二天,要开船,大风顶,拉不开帆,巧遇武举卖枣刚回还。 </h3><h3>蛮子看到刘武举:见其面貌打寒战。 </h3><h3>秤钩鼻子鸭蛋眼,皮锤一攥青皮坛。 </h3><h3>跪着比人站着长,脑头瓜子顶二梁。 </h3><h3>张嘴哈欠打喷嚏 ,雾雾啦啦两三天。 </h3><h3>这个人,不简单:不是武举是解元。 </h3><h3>老蛮子上前一拱手,就请武举上了船。 </h3><h3>酒肉茶水好款待,隐约有女子哭连连。 </h3><h3>“俺哥武举刘凤仙,他到湖南卖焦枣,一十二年没回还。 </h3><h3>他要知道俺受难,定会救俺把家还。 </h3><h3>哭声惊天黄昏暗,哭声动地泪连连。 </h3> <h3>武举问老客运的什么货。 </h3><h3>老蛮说:我到北京运粮草,交了粮草把家还。 </h3><h3>回返途经济宁州,买几个女人赚点钱。 </h3><h3>我带你到船上看,任你挑,任你选,送你个女人做丫鬟。 </h3><h3>武举船上走一遍,看见妹妹刘瑞莲。 </h3><h3>武举心酸不堪言,心切救妹不等闲。 </h3><h3>武举说:本人不要哪一个,只要那个刘瑞莲。 </h3><h3>老蛮一听不乐意,这让老蛮犯了难: </h3><h3>不是老蛮舍不得 就指此女把钱赚。 </h3><h3>这次买人八船整,都不值瑞莲一人钱。 </h3><h3>你若有心带她走,先到你银铺看一看。 </h3><h3>不管你银钱有多少,先得陪俺过三年。 </h3><h3>武举一听生了气,一个箭步下了船。 </h3><h3>先到茶馆喘口气,碰到项里王老三。 </h3> <h3>王老三人称王三楞,与武举磕头结拜不一般。 </h3><h3>当年杀人放火犯了事,避难来到穷宿迁。 </h3><h3>武举把前前后后说一遍,气的要揍王老三。 </h3><h3>你只知道寻欢作乐在此地,不知道妹妹卖到蛮子船。 </h3><h3>宿迁三楞气的嘴发青,什么人敢那么大胆。 </h3><h3>我有名徒弟三百六,无名徒弟记不全。 </h3><h3>宿迁就是个流氓窝,我又是流氓的老祖先。</h3><h3>人都说:南方蛮子是软皮蛋,祖祖辈辈做大官!</h3><h3>人都说:宿迁侉子是穷要饭,祖祖辈辈当流氓!</h3><h3>王三楞一声喊 ,宿迁流氓团团围住蛮子船。 </h3><h3>铁锤斧子握在手,没有家伙拉竹竿。 </h3><h3>三楞箭步跨甲板,一只脚跨两只船。 </h3><h3>腥风血雨开了战,解救瑞莲打蛮船, </h3><h3>南蛮子见血不敢打,老侉子见血打的欢。 </h3><h3>不知蛮子死多少,草帽捞了七八船。 </h3><h3>老蛮回京把武举告,武举发配到云南。</h3> <h3>打蛮船第一集</h3> <h3>打蛮船第二集</h3> <h3>打蛮船第三集</h3> <h3>打蛮船第四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