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成都——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博物院🌸四川大学

周静

<h3>  行程丰富: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目睹了熊猫宝宝的憨态可掬,刚出生的只有50克左右!食量大,生长迅速!太阳产房VS月亮产房!大熊猫还住着独栋别墅了!</h3><h3> 四川博物院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h3><h3> 四川大学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中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川大里的莲叶荷花别样的美丽!</h3> <h3>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是我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集大熊猫科研繁育、保护教育、教育旅游、熊猫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机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位于成都北郊斧头山山侧的浅丘上,建成了科研大楼、开放研究实验室、兽医院、兽舍和熊猫活动场、天鹅湖、大熊猫博物馆、大熊猫医院、大熊猫厨房等,形成竹木苍翠,鸟语花香,集自然山野风光和优美人工景观为一体,适宜大熊猫及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绿化覆盖率达96%,营建了适宜大熊猫及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这里常年养着80余只大熊猫以及小熊猫、黑颈鹤、白鹤等珍稀动物。</h3> <h3>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9年,随着新馆落成,由四川博物馆改称现名。四川博物院现有院藏文物26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四川博物院拥有专职、兼职研究员30余人,先后研究出版了《四川博物院藏〈格萨尔〉唐卡研究》《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研究》《馆藏书画精品集》等学术著作。2011年,“四川博物院修复能力提升”项目,被国家文物局确立为全国两个试点项目之一。</h3> <h3>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6.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