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是母亲的忌日,整整三年了,过去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一直想写点东西,留作记念,但心老是静不下来,甚至是忐忑不安,小时候的往事常入梦中,有时候还突然闪现一些不连惯的情节,这种只有怀念没有相见的苦和痛,随着年岁的增加愈发强烈。</h3><h3> 母亲没有文化,但她懂得做人的道理,吃苦耐劳,为人善良,默默的付出,默默的牺牲,甘于奉献。在那个生活极其困苦的年代,靠勤劳的双手和我父亲养育了我们8个姊妹,身为长嫂,和睦家庭,使我们这个几十人的大家庭几十年来都关系融恰,互帮互助,互通有无。那时候穷,大家都穷;那时候苦,大家都苦。但有的穷到衣不蔽体,没有衣穿;但有的苦到没有饭吃,饿到眼冒金星。我家大小10口人,在我的印象中,虽然衣服旧点,但都冬有御寒衣;吃虽差点,但仍能吃饱肚子,尽管一半是南瓜、红薯。那时候在集体劳动,白天要到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没有工分就分不到粮食,那时候也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米要舂,水要挑,都是利用早晚时间,还要喂猪、养鸡、做饭、洗衣、做鞋等等。要做的这一切,在今天可以想象吗?現在养一个小孩,四个大人招呼还不够,还要请保姆,有时为洗一个碗还要争来争去,还说如何如何累!养儿方知娘辛苦,也只有我们自己做父母了,才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不易,父母的辛苦,真正体会到了的时候,往往又是斯人已去,空留悲伤……少不更事,吃饭总想多盛点米饭,夾菜总想夾点好菜,而父母总是在最后面吃,現在想想,她(他)们吃了吗?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些汤汤水水和杂粮!我那时候上学的学费是初中每期三元,高中每期五元,可那三五元是怎么来的呢?是母亲同父亲一起起早摸黑到供销社挑货挑来的啊,来回80华里,中途还要翻越两座大山,100斤一元钱,去挑山货回挑盐巴,父亲100斤,母亲50斤,来回一趟两人共挣三元钱。想想这钱的份量!还好,我还算争气,这钱没白花,我是本乡第一个通过考学而走出农村的。母亲虽然是一字未识的村妇,但明事理,知道公与私,为了度过饥荒,母亲上山挖葛、挖野菜,到溪边捣芦算(一种野生植物,长在溪水边),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吃野菜也好,喝粥也好,从不打公家的主意,那时我父亲当生产队的保管员,保管大家的生命之物一一一粮食。从来没想过要多弄一粒粮,也许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缘故,在我有权批钱批物时,也是从不敢乱花一分,留下了当官不致富的笑话。也依稀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大腿内侧长了一个瘤,农村土话叫阳子,土办法是找人杀阳,母亲背着我到前面村子找一老婆婆给我杀阳,她吐一点口水用手揉着,念几句咒语,过几天我真的好了。还记得有年大年三十,我砍柴回来,正好赶到猪头起锅,远远就闻到猪头肉的香味,我连说好机会好机会,放下柴就扯了一块猪头肉吃,母亲也没有责怪我……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还节衣缩食,母亲一辈子还修造了三栋房子,虽然是村里人互相帮工完成,但也要尽力搞好伙食,到山上送饭送茶,那时伍家湾没有场,要买点肉需到修溪口去,来回80华里,空着肚子来回。</h3><h3> 改革了,包产到户了,生活条件稍微好了一些,刚刚50岁,母亲得了胆结石,那时没有微创,只有开刀取石,大伤元气。等身体有所好转和恢复,60岁又得脑血栓,几经求医也收效不大,但母亲顽强与病魔进行斗争。70岁不幸又查出了糖尿病,使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屋漏偏遭连夜雨,病魔没有折服母亲,因家庭变故,我们失去苦命的四妹,老年痛失爱女,对母亲的打击甚过疾病!等我们都结婚生子,生活条件略有改善,有能力出点力的时候,母亲却老了,疾病缠身了,吃不了也动不了了。呜呼,人生的最大悲衰莫过于子欲孝而亲不在!往事历历在目,儿无时不在思念。母亲,你放心吧,我们一定善待好父亲,陪好父亲,让父亲安度好晚年,也是我们隐隐作痛的心略得些许安慰。</h3><h3><br></h3><h3><br></h3><h3><br></h3><h3> 2018年7月6日23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