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花开

观风清扬

<h3>  已是放暑假的时节,也到了金针花开的季节,六月陇东黄土高原的乡村安静而美丽,田埂上随处可见的金针花开得正艳。</h3><div><br></div><h3> 金针,也叫黄花菜,我们当地人习惯叫“针金”。金针不挑环境,庄前屋后,田埂地头,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不用费心照料,无需丰厚养分,只要栽下后,便会抽枝散叶开花。金针采摘加工后是一种调味配料蔬菜,销路也还不错。摘黄花是小时候暑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天天刚亮,就随母亲去摘金针。太阳出来后金针便会开花,开花后的金针有一定毒性不能食用,因此要赶在上午九十点大太阳出来金针开花之前完成采摘。</h3> <h3>  金针采摘看似简单,只要将个大长成熟的金针沿着根部摘下便行,但高频率的重复工作,要保证采摘的过程中,每个成熟的金针能够完整快速采摘,却也是一项技术活,不经过反复地练习,便常会出现将未成熟的误摘、成熟的漏摘、中间折断等情况发生。采摘时需提一个小筐或篮子,装满后再倒到大筐里,如此反复。采摘过的金针地里开花的越少,说明采摘得越好。</h3><div><br></div><div> 采摘后的金针要经过简单加工才能够保存。常用的是在大铁锅里轻微地蒸,也叫“豁”,豁的过程要把握好火候,既保证金针熟,但又不能太过。如果采摘的量比较大且天气晴好的话,通常会在地上铺一大片塑料纸,上面铺上麦草,裹好后将金针放进去铺开,再包起来,在太阳下哄熟。熟了的金针在晒干或烘干后,便装在袋子里准备销售,经过包装后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div><div><br></div><div><br></div><div> 摘金针的季节,最愁的是下雨天,下雨给摘和晾晒都带来了极大地不便。摘时会找一片塑料纸或化肥袋裹在腰间缠一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遮挡露水。阴雨天便将金针放在缸里腌制,一般腌制需要一个对时,如果第二天继续不见放晴,只能将腌制好的金针放在土炕上烘干。但是即使下连阴雨很艰难,大家一般都会去摘,因为那不止是家庭地重要经济来源,一天不摘,黄花开的遍地都是,会被村里人笑话太懒不会过光景。 </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金针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忘忧草。当别人说起金针就是忘忧草的时候,我坚定的认为一定是搞错了,一直认为忘忧草一定是一个让人一看便觉得高大上的稀罕花。后来科普了一下才确定金针就是忘忧草,还有疗愁花、柠檬萱草、七星菜、宜男草等好几个悦耳的名字,有"安五脏、利心志、明目"之效。</h3><div> 苏东坡曾赋诗云:“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诗中指母亲的爱心,萱草也借指母亲。这种亦花亦草亦菜亦药的植物,简单的花型、简约的姿态、淡淡的味道,如同伟大朴实而有无处不在的母爱,因为习以为常,我们常常会忽视她的珍贵,但不经意间总会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div><div> 采摘金针这种阶段性、收入不高的体力活,逐渐的被一些其他产业所取代,地里的黄花愈发的少了。在基础建设越来越好、年轻人却越来越少的村庄,田间地头偶尔会看见,迎着太阳开放的金针花,点缀着美丽安静的乡村。在纷繁的日子里,在金针花开的地方,觅一刻闲暇,寻一缕柔情,在大自然中放飞一会、回归一会,自然便有疗愁忘忧之效。</div> <h3>  大多数的金针未曾开过,或许完整,终有缺憾;开过花的金针,短暂的绽放,便注定了绚烂后的凋零与不完整。</h3><div> 开放的金针花与未开的金针花紧紧相依,在夏日的风中摇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