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的圣殿——布拉格印象

CYX

<h3>  布拉格,尼采认为它是神秘的代表,歌德说它是欧洲最美的城市,卡夫卡在这里出生、创作······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遗产的布拉格。但是,踏上布拉格的土地,众多美丽的雕塑仍让我吃惊。一座雕塑就是一个故事,一座雕塑就是一段历史。布拉格用雕塑,述说着历史,展示着自己。</h3> <h3>  这是捷克(马内斯)大桥的桥头雕塑,这是我踏上布拉格登上的第一座大桥。在前苏联时期,这座桥名为斯大林大桥,桥头竖立的是斯大林的雕像。华约解散后,捷克拆了斯大林雕像,换上了小天使,桥也改名为捷克大桥。</h3> <h3>  大桥的桥墩也非常具有艺术性,还有一座美丽女神的雕像立在桥墩上。</h3> <h3>  美丽的伏尔塔瓦河从桥下流过。河口与布拉格之间建有十二道水闸,保持水深2.1米。</h3> <h3>  这是街头拐角的一座雕塑,我不知道这是谁?但是手机上自动留下了犹太博物馆的标记,不知道这座雕塑是否和犹太博物馆有关联?</h3> <h3>  布拉格仿佛是一座欧洲建筑的博物馆,抬眼望去,众多带有尖顶、圆顶、扁顶的各式古老建筑展现眼前,吹来浓浓的欧洲风情。</h3> <h3>  布拉格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这是一座色彩绚丽夺目的建筑,相信每个初到布拉格的人见到,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h3> <h3>  最吸引我的是,布拉格的许多建筑上布满了精美绝伦的雕塑,显示出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想,这些雕塑一定是在述说着一个故事,或者一段历史,只是我不知道而已。</h3> <h3>  这座巴洛克式建筑的顶部,雕塑着一女一男,仿佛在观察、期待着什么,又仿佛在窥视着建筑正面半圆形墙面装饰彩绘上的两位美女。巧妙的构想,使雕塑和绘画生动地结合起来,拓展了人们的想象空间。整个屋顶色彩艳丽,给人一种充满了华贵的珠光宝气的装饰感。而雕塑的出现,使华丽里流出一缕平淡,让色彩更为协调。</h3> <h3>  墙上可爱的白须老人,抱着一条硕大的鱼,似乎是一段童话中的故事章节。但是,他那严肃的面庞又给人……</h3> <h3>  一位金色女郎坐在两个阳台的中间,微闭着眼睛在思考什么,身边的鹰静静伫立。房屋外墙华美的巴洛克装饰,衬托出女郎的高贵和典雅。</h3> <h3>  这个是圣经里的故事吗?一个神职人员用铁链锁着一个恶魔,并踩在脚下。</h3> <h3>  这是天使吗?在观看手中的物件。</h3> <h3>  第二层是一幅巨大的绘画,描绘的是一场战争的场景。</h3> <h3>  一模一样的窗子,但窗上的雕塑人像面部表情却都不一样。</h3> <h3>  这位主角是圣经里的吗?</h3><h3><br></h3> <h3>  灯柱的上端,也别出心裁地使用了雕塑,人物用身体稳稳地托起了八角灯,有力的臂膀扶住灯具,雕塑和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美轮美奂。虽然只是灯柱,但是依然精致,一丝不苟。</h3> <h3>  这是十字军广场的一座建筑,屋顶上阳台上有13座雕像。只是离得太远,实在看不清人物。</h3> <h3>  外墙上精彩的浮雕人物组像,似乎是在述说一个故事。</h3> <h3>  这是老城广场。11至12世纪中欧贸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也是决定国家历史命运的政治事件发生地。欧洲各地的富商们,在老城广场周围修建起精美绝伦的各式各样的巴洛克式豪宅。后面黑色的尖塔是泰恩教堂。</h3> <h3>  旧市政厅外墙上的天文钟是一座精美别致的自鸣钟,分为圣徒雕像、钟盘、年历三部分。钟楼建于1410年。根据当时的地球中心说原理设计。上面的钟一天绕行一圈,下面的一年绕一周,每天中午12点,十二尊耶酥门徒从钟旁依次现身,6个向左转,6个向右转,随着雄鸡的一声鸣叫,窗子关闭,报时钟声响起。这座大钟至今走时准确。不过,我们去的时候钟在维修,照片拍下的只是防护网的图片。在这里,几乎所有维修施工的建筑,都把建筑实际的面貌印在网上。见不到真容也可以看图说话哦。</h3><h3> </h3> <h3>  在墙的拐角,一位勇士驾驭着一条鳄鱼。</h3> <h3>  门的两边各有一组雕像,似乎都是劳动者在躲避风雨,左边的一组两人高举的手拉扯着一块布,右边的一组把手举过头顶,保护着自己。</h3> <h3>  精致的门框雕塑,若不是精心爱护,又怎能在这人来人往之地保存完好?</h3> <h3>  老城广场最有名气的是胡斯雕像。他是捷克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由于他的主张与罗马天主教会针锋相对,1415年被罗马教皇处以火刑。</h3><h3> 扬·胡斯雕像于1915年花费13年塑成,1915年7月6日,在扬·胡斯被焚五百周年纪念日之际揭幕。</h3> <h3>  在老城广场还可以看到火药塔。其所在处曾是布拉格老城最早的13座城门之一,是通往城堡的加冕之路的起点。因其16世纪时是术士研究炼金术之地,17世纪被当作火药库使用,因而得名火药塔。现为博物馆。</h3><h3><br /></h3> <h3>  广场还集结了一些艺人,这位艺人穿着憨态可掬的熊猫外装。看见他,突然有一种人在异乡倍思亲的感觉。</h3> <h3>  这两位则妆成了金属人。</h3> <h3>  烤肉摊子,一个猪腿在炭火上烤的吱吱响。</h3> <h3>  穿过老城广场,走过小城广场商业街,便到了查理大桥,这是伏尔塔瓦河上的第一座大桥,长520米,宽10米,有16座桥墩,两端是两座塔楼。这座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建筑艺术成为布拉格最有名的古迹之一。捷克著名的作家卡夫卡留下的是最后一句话是: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h3> <h3>  在桥的东侧,竖立着查理四世的青铜雕像。在他统治的时期,是捷克最强盛的时期,他成为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皇帝。在他的努力下,布拉格成为最美丽富庶的城市之一。中欧的第一座大学—-布拉格大学就是他创立的。</h3> <h3>  查理大桥的桥塔是世界哥特式建筑风格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桥是奉当时的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之命所建,因此名为查理大桥,1357年动工,1400年竣工。嗨,仔细看看,桥塔和火药塔像吗?</h3> <h3>  带有巴洛克式浮雕的哥特式门楼。</h3> <h3>  大桥上最吸引人的是30座雕像,分别为十八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作品,因而人们也称其为欧洲巴洛克艺术露天博物馆。不过,现在的雕塑大都是复制品了,原作移往国家博物馆。</h3> <h3>  这是十字架和骷髅地。左边是圣母玛利亚,右边是福音书作者圣约翰雕像。</h3> <h3>  圣安妮雕像。中间是耶稣的外祖母圣安妮怀抱小耶稣,左下方是圣母玛利亚。</h3> <h3>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查理大桥上最有艺术价值的雕像——圣路德加修女。她幻觉看到耶稣向她展示伤口,她晚年失明,成为残疾人的主保圣人。</h3> <h3>  这座雕像描述了圣克里斯多夫背耶稣过河的故事。他背一个男孩过河,发现他体重惊人,便对孩子说,你重到犹如世界背在我身上。男孩应到,你背负的不仅是全世界,还包括他的创造者。这男孩正是耶稣假扮的。</h3> <h3>  这是大桥上最为著名的雕像圣约翰·内波穆克,也称为"幸运浮雕"。传说这位主教因为拒绝向国王瓦兹拉夫四世泄露皇后的忏悔内容,而被国王从桥上扔进河里。在他被河水淹没的地方,奇迹般的出现了五颗亮晶晶的星星。后来,他被追封为捷克的圣徒。2010年上海世博会,"幸运浮雕"作为国宝运到上海展出。</h3> <h3>  位于中间的是圣方济各·波吉亚。右边天使托着圣体匣 ,左边天使持圣母像。基座上的骷髅头为纪念那时的皇后伊莎贝拉。</h3> <h3>  查理大桥也是艺人展示自己的地方。这位画者在专心作画,找他画像的还不少。能够迅速抓住过路人的相貌特征,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一幅肖像作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h3> <h3>  这是一组器乐演奏者。</h3> <h3>  三位艺人,中间的一位老艺人吹口琴,左右两位伴奏。</h3> <h3>  演奏的曲目时间都不长,才听出点感觉,便戛然而止。不过,艺人们的技艺还是有一定水平的。</h3> <h3>  桥上匍匐着的带着狗的乞讨者。</h3> <h3>  大桥连接着布拉格城堡和老城区,也是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1965年到1978年进行了大修,沥青路面被移除,破损的石块都换上了新石块,变成了人行桥。</h3> <h3>  西侧拱门的上方有波希米亚王国所属地的徽章。</h3> <h3>  通往王宫的路,依然是石头铺就。车走过颠簸不已,却透出历史的深沉。</h3> <h3>  古典的敞篷轿车跑在通往城堡的路上,现代和古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h3> <h3>  布拉格城堡始建于9世纪,经过多次的改建、装饰,这里集中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里面主要有旧皇宫、圣乔治大教堂、黄金巷等。</h3> <h3>  旧皇宫的大门和卫兵。</h3> <h3>  门柱上的雕塑刻画了一位孔武有力的力士,手握尖刀向已经倒下的弱者刺去。不知道这是竞技场的一幕呢,还只是一场平常的争斗?在这样的地点出现的雕塑,应该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幕吧。</h3> <h3>  旧皇宫曾是波西米亚国王的住所,建于12世纪,是欧洲最古老的皇宫之一。现在是捷克总统府。</h3> <h3>  这座雕塑应该是托马斯·伽里格·马萨里克,他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首任总统。后面墙上的三幅画像应该是马萨里克、 E.贝奈斯和M.R.什斯特凡尼克。他们三人被称为开国三元勋。</h3> <h3>  维拉迪斯拉夫大厅,华丽的哥特式肋形穹窿,长62米,宽16米。古时,这里是国王加冕仪式等重大国事的活动场所,也曾用作骑士们进行马上竞技。现在则空荡荡的,让人惘然若失。</h3> <h3>  旧皇宫旁边的雕塑。一位武士扶着盾牌拿着长枪低头看着脚边,脚边是一个可爱的裸体孩子。唉,我是文盲,看不懂孩子身体下的文字。我猜,这位武士应该是一位保家卫国的英雄,或者是国家护卫者的代表形象吧。</h3> <h3>  圣维特大教堂是一座宏伟的黄黑色的哥特式建筑,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也是城市最古老的部分,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h3> <h3>  这里是历代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地方,有着“建筑瑰宝”的美誉。</h3> <h3>  高高的穹顶,给人以庄严的感觉,由于必须仰视,也给了人一种神圣感。据说教堂建成穹顶,就是为了让教徒有更好的听感。</h3> <h3>  教堂的玻璃着色以蓝、红色为主;蓝色代表天堂,红色代表基督之血)</h3> <h3>  教堂引以为傲的巨型管风琴,据说,管风琴的规模体现着教堂的地位。</h3> <h3> 走出大教堂,去黄金巷的路上恰巧看到去换班的旧皇宫卫兵。</h3> <h3>  传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曾召集炼金术士在此定居,黄金巷也因此得名。</h3><h3> 小巷里的建筑都是小小的,五颜六色,就像童话故事里精灵们的住所。</h3> <h3>  黄金巷22号,现在是一家普通的小书店,1916年时捷克著名的文学家弗朗茨·卡夫卡租了这里作为工作室,并在此默默完成了当时不为人知的作品《乡村医生》和《致科学院的报告》。12号住的则是历史小说家玛兰纳。</h3> <h3>  在城堡外的平台眺望布拉格,满眼的红顶建筑似乎凝固成红色的海洋。时隐时现的教堂尖顶,好像在海中摇曳的帆船的桅杆,一个个半圆的绿色圆顶,好像海上漂浮的小岛,让人赏心悦目,惊叹于布拉格的美。</h3> <h3>  由远而近,最远的最高的白色建筑是布拉格奇奇科夫电视塔。在2017年英国《卫报》的全球最丑20大建筑评选中,它名列17。中间的绿色圆顶是尼古拉斯大教堂,稍近的黑色塔楼是查理大桥。</h3> <h3>  离开城堡,第二天我们将离开布拉格。我突然发现,转悠了一天,自己其实对布拉格还是糊里糊涂。看过《变色龙》,却不知道布拉格对卡夫卡如此重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