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你们致敬——达斡尔民族文化的传承人

红纹石

<h1>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基因"。影响着达斡尔族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达斡尔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最初达斡尔聚居今洮儿河。而在清代初期,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达斡尔族人迁居到嫩江沿岸。南迁对于达斡尔族人接受先进文化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达斡尔族人民智慧结晶,对于现代人们来说十分珍贵。</h1> <h1>  56个民族——达斡尔族</h1> <h1><br></h1><h1>《内蒙古文化名人及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肖像展》正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美术馆展出,看到其中有众多本民族非遗传承人的图文介绍,非常激动并体会到了身为达斡尔人的荣誉和自豪。为此,特地拍照编辑成该美篇,意在宣传弘扬传承达斡尔族民族文化,并祝愿我们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h1><p class="ql-block"><br></p> <h1>达斡尔族服饰受蒙古族和满族影响较大,一些地区的中年妇女还保持着梳满饰发髻的习俗。在清代及清代以前,达斡尔族保持着以皮衣为主的传统服饰文化。随着达斡尔族传统狩猎经济的日渐萎缩,布匹、绸缎、棉毛制品逐渐取代了皮质服装,同时,服装的式样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如今其日常穿的衣装鞋帽与当地其他民族大致相同,节日活动时则穿着民族服装。</h1> <h1>达斡尔族刺绣艺术是达斡尔族传统的民间美术项目之一,集史学、美学于一体,其刺绣手法和色彩搭配为一大特色。</h1><h1>达斡尔族刺绣工艺多用于妇女服饰、枕头绣片、男人使用的烟荷包,妇女使用的香囊荷包和烟荷包、鞋面、手帕、儿童摇篮背枕、手套、钱搭袋等。刺绣针法有平针、锁针、辫纹针、回针、缬针等;以刺绣方式而论有平绣、锁绣、缬绣、补花绣、堆绣、折叠绣等。以刺绣题材来说,有植物纹、几何纹、吉祥纹、文字纹、山石树木纹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神话传说、文房四宝、人物故事、民间故事、汉族等民族经典文学作品为主。</h1><p class="ql-block"><br></p> <h1>达斡尔族人吃柳蒿芽可谓历史久远,据说,早在300多年前,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人在黑龙江北岸时,怀着维护祖国尊严、保卫家乡领土不受侵犯的坚定信念,与沙俄入侵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后奉清帝之命南迁至大兴安岭和嫩江流域。最初几年,他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只好采集在外兴安岭和大兴安岭生长的柳蒿芽度过饥荒,熬过艰难日月,由此,达斡尔人称柳蒿芽是"救命菜"。我们可以想象,在当时饥寒交迫的环境中,能吃到柳蒿芽就是能活命,那份心情不是能用任何语言表达出来的,而这份充满感恩的情愫也被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现今,达斡尔人不仅把柳蒿芽当成一种食物,更将不忘历史、不忘报恩的感情凝聚在其中,可以说,它是一种饱含人情的美食。</h1><h1>达斡尔人称柳蒿芽为"库木勒",也称"天下第一可食香草"。植物学名称为柳蒿芽、北蒿、高蒿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生长在河边、江沿、河滩等湿地。红柳树丛里能长到两尺多高,叶长很像细长的柳叶,边缘稍有馁齿的样子,枝干顶端的束叶向周围伸展,很像盛开的菊花。柳蒿芽菜的整个枝叶远看像艾蒿,但不像蒿子那样皮发白,有绒毛,而是光滑、明洁、翠嫩。柳蒿芽菜是达斡尔民族老少酷爱的野菜,无论是内蒙古、黑龙江还是新疆的达斡尔族人都十分喜爱。</h1> <h1>达斡尔族民居多是"介"字型草房,大方粗旷,再加上达斡尔族聚居地一般都傍山依水,风景十分秀丽。其院落都修整的分外整齐,家家户户都围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院落严谨,马棚和牛舍一般修筑在较远的地方,保持干净清爽。<br />达斡尔族的住房多以松木或摊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堂为墙,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二间、三间、五间不等。二间房以西屋为卧室。东屋为厨房。三间或五间以中间一间为厨房,两边为居室。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俗称"蔓子炕"。蔓子炕保温性能好,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西屋又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br />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h1><h1><br /></h1> <h1>大轱辘车,达斡尔人擅长制造大轱辘车,在北方少数民族中,他们制造的大轱辘车享有很高声誉。蒙古族牧民称它是达斡尔车。大轱辘车轮高1.6米,车辕长3米,除钏键外,全是自制的,每个轮子有21条车辐。大轱辘车适用于平原、草原、山区和沼泽小溪地带,因其具有轻便、坚固、简易之功效,是达斡尔人传统的交通工具之一。</h1> <h1>"乌春"也称"乌钦",是达斡尔族的一种诵唱体叙事民歌,其曲调结构短小,音乐语言凝炼。由一人说唱。每首"乌春"有一个基本曲调,多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基本曲烟在反复中随歌词内容、句式或声韵而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不影响其结构。"乌春"的曲调大部分是"专曲专用"的。 "乌春"的歌词是韵文,格律严谨、押头韵,讲究句之间的对称。一般是两句一韵。歌词多为四句一段,篇幅长短不等,短则十余行;长则数百段,语言精炼、风格朴素。</h1> <h1>"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民歌的主要形式,曲调优美高亢,除了一部分具有固定的歌词外,均可在固定的曲调上根据当时的情景和感受即兴填词歌曲,以反映生活现实,思想感情和愿望。"扎恩那勒"生产在遥远的年代,据史料记载,那时的人们在看到大自然的景色,在生产劳动中,表达喜、怒、乐抒发心声,调整精神,消除疲劳时唱出的一种曲调。<br />历史上,达斡尔族主要是以狩猎为主,兼营畜牧业、农业、渔业等。几百年前,达斡尔族在黑龙江流域依山傍水,以狩猎为主,种植少量的农作物,并季节性地从事林、牧、渔等业,他们在闲下时常在一起唱"扎恩那勒"而"扎恩那勒"说法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曲调,反映出每个人的心情,格性等演唱艺术。</h1><h1>"扎恩达勒"的内容,多是反映历史事件、生产、生活、民族英雄事迹和悲欢离合爱情,它在体载上主要包括抒情和叙事两部分,如:牧歌、猎歌、渔歌、祝酒歌、情歌、婚礼歌、放排歌、摇篮曲等,而在形式上则有独唱和对唱两种,其中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居多。"扎恩达勒"分为有歌词和无歌词两种,如《心上人》、《德莫日根》等,这类"扎恩达勒"曲调丰富,结构多变,附有"讷-耶,呢-耶"的衬托词,无歌词的"扎恩达勒"多是触景生情即兴吟咏。只充填"讷-耶,呢-耶"的衬词。节拍略有自由处理,曲词也随着感情变化。</h1> <h1>鲁日格勒"在达斡尔语中有"燃烧"或"兴旺"之意,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达斡尔族民间舞蹈。它因地而异,有"阿罕伯"、"郎突达贝"、"哈库麦"、"哈根麦勒格"等几种不同称谓。反映了达斡尔族民间舞蹈起源于民族先人在深山密林中围着篝火生息劳作的早期狩猎时代。据史料记载,古代达斡尔在春意微透的夜里聚集在村头的草坪上,围绕熊熊燃烧的篝火手舞足蹈,你呼我唤,于劳动之余以舞蹈形式抒发心声,调整精神,消除疲劳。由此可见,鲁日格勒与达斡尔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h1> <h1> 达斡尔传统曲棍球运动,达语称作"贝阔他日克贝",其中的"贝阔"系指球棍,达斡尔球棍选择根部弯曲、枝干挺直的柞木削磨加工而成。达语中球被称为"朴列",其大小如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三种,偶尔也使用骨球。木球用柞树根削磨制成;毛球用畜、兽毛搓制而成;火球主要用于夜间运动,它以桦树上长出的已硬化的白菌制成,壳硬内空,球上穿通数孔,注入松明,点燃后烟火不熄。<br />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比赛多在重大节日、集会或空闲时以氏族(莫昆)、村屯为单位举行,比赛场地大都选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开阔的地方,场地大小无统一规定,场地两端各设一个球门,参加比赛的两队人数相等即可,以打进对方球门多者为胜。比赛规则规定不得从左侧抢球和击球,不得用球棍打人或拌人,除守门员外不得用手按球和以脚踩踢球。</h1><h1>  鉴于达斡尔族为中国曲棍球运动作出的突出贡献,1986年,国家体委正式命名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曲棍球之乡"。如今,曲棍球运动已成为达斡尔族的"民族之魂",而那些为旗里赢得荣誉的运动员,则被视为"民族英雄"。</h1> <h1>摔跤是达斡尔人最喜爱和普及的体育活动之一。每当敖包会或聚众比武时必有摔跤项目。优秀摔跤手在达斡尔人中有很高的地位,被视为英雄。摔跤手在达斡尔语中被称为"布库"。在本民族民间传说中,有不少是描述"布库"的机智勇敢和坚强不屈的英雄品德,摔跤手没有特殊的装束,只是腰间系一宽布带。摔跤时双方直握腰带后即可开摔,倒地者为败。一人被摔倒后围观者中任何一人均可上场,经与多人较量而不败者为优胜,可赐以"布库"之誉。少年儿童摔跤,有他们自己的章法,把参赛者分成两队排列,首先由排头对阵,倒地者下场,其队内下一名上场与对方胜者较量,直到把一方的全部队员摔倒为止。</h1> <h1>围鹿棋,又叫"鹿棋",流传于内蒙古、东北三省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群众中。达斡尔语称为"包格·塔里贝",鄂温克族称"呼莫哈奥克特",蒙古语称 "宝根 吉日格"。棋盘可绘在木板、纸上,也可在沙土上画,棋盘由5道纵横线、3道交叉斜线组成,两人对弈,其中一方执"鹿",有2个棋子,另一方执"士",有24个棋子。是在达斡尔族中普遍开展的体育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反映了早期集体围猎的生产活动</h1><p class="ql-block"><br></p> <h1> 哈尼卡,也有称之为"阿涅哈"或"阿涅卡"的,在达斡尔语中"眼仁"一词与纸偶的名词一样,都称之为"哈尼卡"。据传说,在每个人的眼仁中都有一个小人形,没有"它"人就什么也看不见,"哈尼卡"在这里是一种借用词语,意为"眼仁"那样小的人形。哈尼卡一般是由妇女们制做,专为儿童们游戏所用,它丰富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h1><h1>  达斡尔族"哈尼卡"的历史渊源:哈尼卡(达斡尔音译)是达斡尔族纸偶,是一种儿童玩具。在纸张传入达斡尔族地区之前,已有剪花、剪桦树皮及皮偶艺术形式存在,而皮偶艺术在达斡尔族中出现的较早,是伴随着萨满教文化而兴起的造型艺术形式,当时被称为"皮偶神"。皮偶神的制做为后来的纸偶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清代由于纸张的传入,汉族开始迁入达斡尔族地区,带来了内地的各种民间文化,扎纸艺术的传入就促进了达斡尔纸偶艺术的进步发展。</h1> <h1>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形态,渔猎业是达斡尔族传统的生产活动,在狩猎时代,猎马、猎狗和猎刀是猎人打猎时必不可少的物件。在这三个物件中,猎刀是最重要的。达斡尔族的猎刀最早是用废弃的铧作的,而且是两种开锋方法:刀刃前部是精细开锋,用于剥皮割肉;后半部是大角度开锋,用于砍断兽骨。在狩猎年代,它也是猎人防身的最好武器。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进入农耕时代后,猎刀以其精致的工艺,成为馈赠亲友的礼物。</h1> <h1>达斡尔人信仰萨满教,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巫师被称为萨满,萨满是达斡尔人生活中的核心人物,达斡尔人将萨满称为"雅德根"。萨满被看成沟通人间与鬼神世界的中介使者,为人们除魔驱鬼、祈福治病。</h1><h1>  达斡尔族萨满进行巫仪活动时,要穿着萨满服饰,这种服饰能体现与神灵沟通,因此成为萨满举行巫仪活动时的必备服饰。纵观达斡尔族萨满服饰的造型与装饰,绝非简单的日常服饰,而是复杂的原始宗教服饰。所以,"达斡尔族萨满服饰艺术"也绝非通常意义上的服饰艺术,达斡尔族萨满服饰起源于萨满教观念。因此达斡尔族萨满服饰艺术有着与一般服饰艺术所不同的造型特征与装饰特征。</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