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美

*梦*

<p class="ql-block">沈从文的故乡---美丽的凤凰小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凤凰古城的北门,由此开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世界最美的小城”-凤凰的主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2010年底约5万人口,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距铜仁凤凰机场27公里,怀化芷江机场57公里,张家界荷花机场280公里;G209国道与S308省道贯穿全境,枝柳铁路穿境而过。</p><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是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朱镕基总理在凤凰古城题字:凤凰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具有特色的凤凰古城夜景...</span></p> <p class="ql-block">黄丝桥古城---渭阳古城东门</p> <p class="ql-block">  黄丝桥古城位于县城正西24公里处,古称渭阳城,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朝廷为了安抚和镇压少数民族,这里设立了凤凰直隶厅和沅永靖兵备道。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这里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苗民起义,也就是历史学家称这次起义是清朝中之战,从此清朝走向落。</p><p class="ql-block"> 黄丝桥古城,属南方长城的一部分,是苗汉相争的前沿阵地。古城座西朝东,是一座青石结构的石头城,城墙所用石料皆采用石灰岩的青光巨石,最大的约重2000斤,小的也有1000余斤,石面平整,工艺讲究。</p><p class="ql-block">  城墙周长686米,东西长153米,南北长190米,总面积29070平方米,城墙高5.6米,厚2.9米,城墙上走道宽2.4米可以跑马,大小箭垛300个,开东、西、北三门。1983年10月,黄丝桥古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古城系青石结构建筑,城墙高5.6米,厚2.9米,宽2.4米,东西长153米,南北长190米,周长686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筑城所用石料皆采石灰岩的青光石,小的也有1000余斤。石面精钻细凿,石面平整,工艺考究</p> <p class="ql-block">  城墙上部为锯凿形状,箭垜300个,还有两座外突的炮台。站在炮台之上,遥想当年,箭垜旁刀戟林立,炮台上人影浮动,还有城外山头的碉楼狼烟滚滚,仿佛还看见刀剑交接之影,听见搏杀呼号之声,刹那间产生一种悲壮感。</p> <p class="ql-block">  黄丝桥古城,是国内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城堡,古为屯兵之所,是历代统治者防止西部苗民生衅的前哨阵地。</p><p class="ql-block"> 昔日伏波将军马援及威震西藏的福康安均命丧于此,而苗民们也因此被迫深入大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方长城(South-Great Wall),又称为苗疆边墙,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始筑边墙70里,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上起王会营、下至镇溪修建边墙300多里,天启三年(1622年)镇溪至喜鹊营添筑土墙60余里,苗疆边墙全长达430余里。</p><p class="ql-block"> 嘉庆二年(1797年)重修镇竿镇边墙190里,1936年,苗疆掀起“革屯运动”,湖南省政府“废屯升科”,结束了在湘西140多年的“苗防屯政”制度,边墙体系被废弃。</p> <p class="ql-block">  南方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禁止了当时的苗 、汉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往。 它表现了一个朝代的特征,涵溶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现象,构架了那个时代治国方法的精神实质,是研究明清两代对边远少数民族征服统治鲜活的历史史料。</p> <p class="ql-block">  明代为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鞑靼、瓦剌等各部族的侵扰,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又进行大规模修筑长城。</p><p class="ql-block"> 这是明代在中国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但明代不称“长城”而称“边墙”,是为了区别于由秦始皇和隋朝所修的长城。因此,明代后来在凤凰及周边地区修筑的城墙也沿用这个称谓,都叫做边墙了。那么,对于动乱不断的蛮荒之地——以凤凰为腹地的五溪地区,朱元璋的子孙也认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为求边徼稳定,不扰乱内地,也就继承朱元璋制订的这个治国方针,采取“高筑墙”的办法,息事宁人。所以,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动工,主要在凤凰境内,跨山涉水,修筑了320里绵延不断的边墙,之后又向吉首市、古丈县等地延伸60里。</p><p class="ql-block"> 凭借这一军事防御工程,将动乱地区隔离在外,边徼地区的动乱得以暂时平息。对于明朝政权的巩固,地区内各族人民生活及生产的安定,国家的安全都起了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公元1644年,清王朝入主中原后,统治者对待边徼地区的动乱则是另一种策略。乾隆末年(1795年),在湘黔边境地区——主要在当时凤凰、乾州、永绥三厅境内,发生了大战乱,两年后即嘉庆二年(1797年)战乱基本平息。</p><p class="ql-block"> 为了防止战乱再度发生,统治者在凤凰沿着明代边墙遗址,仅仅重修了一百余里边墙,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大规模修建汛堡、碉楼、炮台、哨卡等军事设施上,三年时间,在凤凰境内修建了上述各种军事设施总共848座,小小的凤凰县境内,城池营汛碉搂林立,民屯哨卡星罗棋布,加上380里的边墙,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防守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清王朝这种策略的根本目的是以平息动乱为契机,对边徼地区进行全面军事征服,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土司制度所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土司独立王国,而把这一地区全部纳入中央政权的直接统治之下,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在战略方针上是截然不同的。清朝统治者采用武力征服、弱肉强食的战略方针,这是古代游牧文明的鲜明特征,是与保守的农耕文明不同的另一种文明。这两种人类文明在凤凰碰撞,交融,数百年来,最终形成了凤凰个性鲜明的、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苗、汉、土等各民族的融合和多民族社会的和谐发展、进步。</p> <p class="ql-block">  城墙高约3米,底宽2米,墙顶端宽1米,绕山跨水, 大部分建在险峻的山脊上。府城垣全长3公里,高5米,宽2.8米,沿北侧砌成垛口,共有间隔一致的英垛口76个,每个垛口0.7米见方,上有2米宽可作行人道用。城墙中段有方形炮台一个,炮台西南50米为城垣最高点。海拔688米处有士兵守宿指挥堡一间,东西长9米,南北宽3米,占地27平方米。基石全为长条细凿青石垒砌,每边中部均有长方形台阶进入堡内。</p><p class="ql-block"> 城墙全系正方青石细凿砌筑,凝结材料为糯米石灰砂浆。经过600多年风雨侵蚀,露出部分的石面全部呈青黑色,与城垣周围石质各异。据专家考证,砌筑城垣所用石料,全从山下采集,凿成料石,然后一块一块运上山,整个工程之浩大,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域广阔,景点密布,是一座神异的深山迷宫。景区有虎尾峰,芙蓉台、奎星阁,文昌阁、烈士纪念碑、观景山、观日台、金钩挂玉、南华禅林、南华石阶路等十数个景点,又分别引种,先后建成了碧桃园、杜鹃园、腊梅园、桂花园、樱桃园,沙湾风景游览区及奇峰寺,南华山森林疗养区、南华禅寺等。</p> <p class="ql-block">神凤文化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庆Style》</p><p class="ql-block">明扬子墨</p><p class="ql-block">国庆时节人纷繁,</p><p class="ql-block">路上蚂蚁欲呐喊。</p><p class="ql-block">借问凤凰何处居?</p><p class="ql-block">导游遥指神凤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凤凰南华禅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因为历史原因,禅院沦为废墟。</p><p class="ql-block"> 为恢复历史古迹,再现人文地标,积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在湘西自治州委州政府、凤凰县委县政府和各级主管领导部门的关怀指导下,由港籍吴启雄居士于2014年舍出巨资发心重建,全程倾心倾力,励精图治,历时三年半时间庄严竣工。</p><p class="ql-block"> 重建后的南华禅寺,殿宇巍峨,金身显焕,总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凤凰南华禅寺,将成为泛湘西地区规模最大、配套最为完善的正法道场、十方丛林。</p> <p class="ql-block">  凤凰南华禅寺捐赠仪式,在社会各界的隆重见证下进行,吴启雄居士特别代表将南华禅寺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正式全部捐献给南华禅寺法人、住持释觉慧大和尚。</p> <p class="ql-block">  凤凰南华禅寺的殿宇落成,标志着近500历史的历史古迹、人文地标南华禅寺恢复重建的正式完成。接下来南华禅寺还将不断完善包括念佛堂、禅修厅、精舍、禅宗文化园、禅诗石碑林等配套设施的建设。</p><p class="ql-block"> 未来的南华禅寺,将是湘西地区迄今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的正法道场,是名副其实的中华七十二福地,是广大信众领略佛教文化、感受佛教氛围,佛教文化学术交流传播和修学的胜地。</p><p class="ql-block"> 未来的南华山,将是一座禅宗之山、禅理之山、禅修之山。南华禅寺的建成,创造性的开辟了凤凰文化旅游的新主题,年逾千万的凤凰游客,也都将共沾法喜、共沐佛恩!</p> <p class="ql-block">  苗人谷苗寨位于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离山江镇仅有2公里,距凤凰古城18公里,面积4平方公里,凤凰纯苗文化的标志性景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苗人谷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浓郁,是一副山清水秀的天然画卷,遗存了许多巫傩文化的遗址,造成了风格独特的神灵信仰和祭祀仪式。</p><p class="ql-block"> 苗人谷,因为拥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保存完好的古老苗寨而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公认为中国“苗族活化石”。</p><p class="ql-block"> 到这里,游客可以领略湘西的神秘,感受一番苗族人保存下来的各种原生性的民族民间文化,还可以品尝一顿纯正可口的苗家饭菜。</p> <p class="ql-block">  苗人谷由平湖泛舟、苗王洞、早岗苗寨等多个景点组成。因湘西最后一代苗王曾在此居住过,因此该洞得名“苗王洞”。洞中三帘瀑布从天而降,气势磅礴,爬上苗王洞,穿过一条200米的隧道,经过第二次坐船,游客们才能到达早岗苗寨。</p> <p class="ql-block">  苗人谷历史文化厚重,据考证,苗人谷为凤凰典型的生苗区,曾是湘西末代苗王龙云飞的统治中心。</p><p class="ql-block"> 苗族是最早开发中远、最早拓展南方的伟大民族之一,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自古粗犷强悍,崇尚自由,追求和谐。</p><p class="ql-block"> 苗族的历史,与战争紧密相关;苗族的文化,与迁徙息息相连。明清以来,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苗族历经62起镇苗战争和五次大迁徙,因此,苗人均住在人迹罕至的类似苗人谷的偏僻山岭。</p><p class="ql-block"> 苗人谷中,保存完整的汉代苗人寨部落遗址、苗王洞土匪城堡战壕旧址、早岗古老苗寨等苗族文化符号,都无声地见证着苗族历史的沧桑和悲壮,有形地记录了苗族文化的博大和精深。</p> <p class="ql-block">  清朝乾嘉苗民起义军被打败后藏到这里,恰是利用苗人谷独特的山川形势割据一方,因地制宜,设计出军事进攻、躲藏、逃避等易守难攻之布局,宛若迷宫。清军围剿数月,仍无法攻下,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收兵回凤凰城,后来土匪们也是利用这里独特的山川形势和城堡独霸一方,具有极高的军事研究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p> <p class="ql-block">  美丽凤凰、闻名天下。在湘西凤凰县所辖的山江镇有一个最原始、最偏僻、最贫困的乡村,那就是凉灯村。</p><p class="ql-block"> 凉灯村属于两头羊省级自然保护区,树高林茂,动植物种类繁多,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是该镇最贫困、最边远、行路最艰难、民居保存最完好的苗族村寨。几条长长的、深深的大峡谷把凉灯村与外界隔开,使之成为一座“孤岛”;村内沟壑纵横,村寨之间仅靠一条险峻的独路相连,“对面呼声应,往来大半天”。</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凉灯村的土砖墙民居,在湘西乃至全国各地的苗族地区独一无二,很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  老家寨,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山江镇,位于凤凰县山江镇北部,距凤凰古城23.5公里,距山江3.5公里,地处山江苗族文化保护区境内,是一个吴姓聚族而居的苗族明清古村落,现有133户人家,668人,吴姓占60%以上,龙姓占30%,其他姓占10%。</p> <p class="ql-block">  该村传统民居保存完好,具有悠久的苗族文化发展史,浓郁的苗族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尖朵朵”瀑布,位于凤凰县柳薄乡禾排村北部,瀑高236米,比有名的吉首德夯流纱瀑布高5米,为中国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瀑布最低流质0.27立方米/秒,洪峰期流质达50立方米/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瀑布特点:</p><p class="ql-block"> 每到多水时节,这条从悬崖上凌空飞泻的瀑布,吞云吐雾、声若巨雷,像一条巨龙自半峰的洞心狂啸而下,十分美丽壮观。</p><p class="ql-block"> 在少水时节,高空落下的瀑布就像轻纱拂面,温柔秀雅,朦胧飘逸,煞是好看。</p><p class="ql-block"> “尖朵朵”瀑布处于群山环抱中,不仅景色秀美,也是一个负氧离子天然氧吧,荣膺“湖南最美十大瀑布”。</p> <p class="ql-block">  天龙峡风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西部,距凤凰县城18公里,贵州同仁凤凰机场仅7公里,交通便利。</p><p class="ql-block"> 天龙峡以其险、奇、峻、秀儿著称。两岸峦峰重叠,山高水秀,草木幽深,峡谷最窄处不过两米,极其险要。谷中美景成群,峡谷中有百米高的飞流瀑布直泻天龙潭可见当年湘匪为生活用水而开凿的崖洞水渠,有水声如雷的雷公潭,有天龙千丝泉的绝世奇观,300余米高的万仞绝壁群,有险峻的鹰愁崖,有风光独特的一线天,更有幽谷小瀑布和潺潺的幽溪流韵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天龙峡的绝世景观,独步苗疆,历来有苗疆第一险谷之称。</p><p class="ql-block"> 传说天龙峡因天龙相公为了反抗名族压迫,谋刺皇帝失败后,躲藏于峡谷里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天龙峡风景区由天龙大峡谷和古苗寨两部分组成,地势甚为险要,谷中美景成群。从山入口往里走将近一个半小时便可以看见峡谷中的一条瀑布,旁边还有有水声如雷的雷公潭。</p> <p class="ql-block">  舒家塘,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阿拉营镇西南部,村寨距镇政府10公里,距凤凰古城以西25公里,占地约8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舒家塘,原为舒家塘古寨堡,是边城最主要的一座营盘,地处湘黔要冲,“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背枕双凤山,山势向东西延伸呈半月状环抱城堡,城堡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俯瞰扼守着堡下的道路、池塘、溪流和田田垄。</p><p class="ql-block"> 舒家塘的整体格局及建筑风貌保存完好,山水关系完整,是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西端的一个重要军士驻扎点。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传统古村落。</p> <h3>舒家塘没有一户姓“舒”,现在90%以上的人都姓杨,土家族,据说是杨家将的后代。一次偶然一个村民在房顶上一个竹筒里发现了一套清雍正五年编写的《杨氏族谱》,上面有记载,舒家塘古寨堡是北宋杨家将杨六郎第三子杨再思在凤凰时的屯兵营。明朝万历年间,南方爆发苗民起义,明朝廷为镇压起义,在原先苗防土城的基础上,拨钱大规模扩建舒家塘,开山凿石,历时四年,重新加固舒家塘及周国的古营盘,成为当时威镇南疆的著名堡垒之一,直至清朝历代,该堡依旧是军事重镇。被誉为“凤凰古城出南墙,有名当数舒家塘”。舒家塘周围有众多南长城兵营遗址,其中古城堡往东1000米的王坡兵营遗址,更是凤凰南长城兵营遗址中保存得最完好的。</h3> <p class="ql-block">  舒家塘,原名应是“书架堂”,按村民的说法,是“书架子放在堂屋中间”的意思。舒家塘非常重视教育,培养出了30多位文臣武将,是凤凰县唯一立有“帏子”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现在,古堡中还存留着十几个大户人家的宅院,带纹饰的石墙、雕刻精美图案的柱础,气派的青石大门上刻有“礼重师严”、“克勤养德”、“模范修严”、“坦荡复履”等匾额。</p> <p class="ql-block">  飞水谷风景区,是凤凰著名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凤凰县仅10公里的廖家桥镇,离南方长城4公里,属于国家地质公园,是南长城与主军的粮食加工基地及秘密仓库,历来为苗汉分水岭、凤凰精品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飞水谷,自明清以来即为南长城所隔断,位置极为隐秘,素不为世人所知,谷中危崖夹峙,树木繁茂,奇花异草点缀其间。</p> <p class="ql-block">  飞水谷,有高悬百米的大瀑布,有空中栈道,有历史遗迹古代打米机,有隔河相望的避祸洞与土匪洞。攀瀑布,过佳人桥,使你在参观景点的同时挑战自然的乐趣,是观景、旅游、科学探险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 在飞水谷这安静、祥和的角落,也曾经遭遇过战火的袭击,年久失修的“土匪洞”,用一根木头支撑着门洞的重量,里面灶台、仓库及防卫用的碉堡无声的诉说那一段血腥又仓皇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土匪洞”对面的山腰上是老百姓躲避土匪和战祸的“避祸洞”,而土匪从来不会袭击躲进了“避祸洞”的老百姓,湘西的土匪仿效战火不断的远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风度和修养,也有着“盗亦有道”的温情和绅士气度。</p> <p class="ql-block">  西门峡漂流,全程6公里,属万溶江流域,它发源于两头羊自然保护区的群山之中。漂流沿途危崖夹峙,树木葱荣,水质清澈、急流、险滩星落棋布,共有虎跳涧、白龙滩、卧龙滩、青龙峡、鬼见愁、龙王滩等急流险滩30余个,其中以青龙滩最为著名,它全长400米,落差20余米,它和龙王滩一道堪称国内漂流之经典。</p> <p class="ql-block">  西门峡,以河为界,左侧为苗族居住区,右侧为汉族居住区,此河自古以来就是苗治不可逾越的分水岭。在右面的绝壁上,还有南方长城遗址(当地人称它为万里墙),沿河两岸还有许多诸如防空洞、烽火台、古官道、古跳岩、古碾房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p><p class="ql-block"> 西门峡,是《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剿匪记》等众多著名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  西门峡,漂流的刺激度和天然融合的历史民俗风情文化氛围,是其他漂流景区所无法比拟的。西门峡漂流,是探险漂流、访古寻幽绝佳的去处,足以让你在有惊无险、心旷神怡的气氛中,尽情享受漂流的乐趣,开展与水共舞、同自我对话、同自然之水做一场亲密接触。</p> <h3>美篇制作人:*梦*</h3>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