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河洛镇(沙鱼沟)寻宝

<h3>  上午,计划去寻找双槐树村文化遗址。</h3><h3> 很快来到沿黄快速通道,经偃月古城,继续往东走,由于没有开导航,车辆在“洛口村”停下,一问,才知道早已过了双槐树村五六里地。</h3><h3> 既来之,则安之。</h3><h3> “洛口村”又称“古洛汭”,什么是“汭”?“汭”是两河交汇的地方,也就是说“古洛汭”应该是古代的时候,黄河和洛河的交汇处就在这个村,有人说两河交汇的地方不是在南河渡黄河风景区吗?不要着急,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h3><h3> 根据记载,过去河洛于此汇流,古洛口位置奇特,它离古荥阳城、古温县城、古巩县城(现在的站街镇)距离均是“二十里”,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于黄河南摆,如今的“洛汭”在洛口村上游7公里处——巩义市南渡河镇神北村。</h3><h3> 所以真正的,古老的河洛汇流之处是在洛口村,另外从村名来考证也是有道理的,“洛口村”,应该是洛河出口的地方,这个“口”是“出口”的意思,所以称“洛口村”,就像巩义西村镇的“罗口”村一样,因为这个地方是“罗水”出口,所以被称为“罗口”村,两个村读音一样,但不是一个地方。</h3><h3> 各种证据能够证明,古代两河就在此地交汇,由于两河的流速,水的密度不一样,所以在交汇的地方形成了两河交相辉映,颜色不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神奇景象,这为后来一位圣人的发明提供了原型。</h3><h3> 这位圣人就是我们的人文始祖–伏羲。</h3><h3> 伏羲,生于甘肃天水,甘肃和巩义同属黄河流域,伏羲也是喝着母亲河的乳汁长大的,至于伏羲如何来到巩义,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伏羲在巩义“演绎太极”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且就是在洛口村的一个土台上。</h3> <h3><font color="#010101">  沿着小路,摩托越上越高,盘山的小路,走着有点危险,但是对于我这名老司机来讲,都不是事。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来到山顶的平台上,路旁一个石碑上书“伏羲台遗址”,伏羲台就在眼前,他的周围长满了各种植物,正是这些植物的存在,才避免了水土的流逝,才把伏羲台保存下来,植物中很多的酸枣树,这些酸枣树上的果实,不知道伏羲老祖是否品尝过。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伏羲台上,多了一尊神像,这就是伏羲的像,伏羲面朝北边的黄河,头上长了两个犄角,看来奇人自有异相,脖子上披挂的是树叶串成的应该是衣服吧!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据史书记载,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所以伏羲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几千年前的伏羲就站在这个台子上,夜观天象,昼看黄河和洛水,他在观看两河交汇的地方时,被这种神奇的现象所吸引,根据他所看到的现象,他推理出了著名的“八卦图”。</font></h3> <h3>  下了八卦台,打听隋朝的“洛口仓的位置”。</h3><h3> 村民很热情地为我指路,并且说,上面荒草遍地,没啥看,就是一个破落的窑洞。</h3><h3> 我沿着他们所指的路,向上走,一条羊肠小道,两边绿树成荫,来到一个土崖下,土崖下是一个废弃的院落,院落里一口破窑洞,洞口已经坍塌,只漏出一条窄窄的通道,这就是一千多年前,隋朝的著名的大粮仓,怎么看也看不出当年的辉煌,留下几张影像,又顺山坡而下。</h3><h3> 在村里,问一位大嫂,大嫂说很多年前,上级组织过清理粮仓,里边很大很大,但是现在无人管理了。感慨!兴洛仓和对面的伏羲台遥相呼应,两个历史古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都已失去当年的辉煌。这么重要的历史古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真有点暴殄天物!</h3><div> 我祈祷,这两大历史古迹能够有一天能够被真正的修复和保护起来!</div><div> &nbsp; 参观有感</div><div> 两河交汇称洛汭,伏羲台上八卦萃。</div><div> 李密攻下兴洛仓,百姓爱戴齐下跪。</div><div> 如今生死两茫茫,历史遗迹已被毁。</div><div> 精神家园需重建,不忘历史不背亏。</div><div> </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兴洛仓粮仓洞口</h3> <h3>  看过了伏羲老祖,感叹了兴洛仓后,我导航开开,寻找双槐树村历史遗迹。</h3><h3> 在双槐书村,向南走,一条水泥路,向上蜿蜒,一直爬到山顶,山顶上,果树挂满了枝头,双槐树村的考古挖掘现场就在这里,我先来到位于西北的一块考古现场,立即有安全员人过来询问,我说明来意,安全员陪我参观,再安全员嘴中我得出这是一块墓葬群的信息,其中一块地上有个玻璃罩,我看到里边有一具白骨,安全员说,听说这是几千年前的一具正处妙龄的少女的尸体。</h3><h3> 经预约后,我来到出土文物的展示处,登记后进入展厅,这里全是仰韶时期的出土文物,以陶器居多,还有古代磨制石器,根据我的浅薄的历史知识,我知道这仍属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器具,应该是原始社会后期的磨制时期时代,又称“新石期时代”。除了陶器和石器之外,还有尖利的骨质箭头,尤其是一根黄色的尖利的器具引起我的注意,这是一根用兽骨做成的缝补衣物的“骨针”。</h3><h3> 这里的“瓶瓶罐罐”,非同一般,有黑陶和彩陶之分,多数在地下历经数千年,应该具体地说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上面的花纹依然清晰,就像刚画上一样。这里有代表仰韶文化各个时期的陶器,应有尽有。</h3><h3> 里边有个大缸,看样子有半米高,据说在所有仰韶遗址中挖掘出来的陶器中,没有超过这个高度的。</h3><h3> </h3><h3>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少女尸骨</h3> <h3>  参观出土文物后,安全员带我来到一个地方,他说这里是古代的部落的人住的地方,打开门后,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挖掘的遗址已经被这个玻璃房罩了起来,里边分成了一块快被挖掘的区域,在地下,撒了灰线,有的地方写着房基,有的房子是方形的,有的是圆形的,当然这是我从遗址所判断的。</h3><h3> 有人说,这是黄帝曾经建都的地方,不过目前历史专家还没有考证,但是这一块属于仰韶文化已经确定无疑了,不过也有可能属于黄帝建都的地方,这就需要我给大家卖弄一下自己尽有的一点历史知识吧!可能有误。</h3><h3> 黄帝,是远古时期族团领袖的世袭名称,是族团的名称,因为延续的时间很长,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名称,所以说黄帝是一个时代、是一个族团,也是一个人的代名词。</h3><div> 据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载以及我们当代专家的考证证明,远古时期黄帝氏族活动的中心地域是在大中原。</div><div> 《春秋命历序》说:“黄帝传十世,千五百二十年。”它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对应到考古学文化中主要是在仰韶文化中晚期。因此,我们为黄帝找根就找到了仰韶文化,而为仰韶文化找人也就找到了黄帝。</div><div> 所以根据以上证据,还有目前考古规模来看,也有而且很大可能说明黄帝在这居住过,很有可能,不过真的需要历史专家来定性了,我们只是一种推测而已。但是从另外的角度可以说明巩义的文化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代表。巩义在五六千年已经有人居住。</div><div> 最后来到古人的观景台,站在这里看母亲河黄河在静静地流淌,在向我们诉说着她在巩义的喜乐;我看到位于神北的邙山头,像龙头一一样,遥拜着伏羲台和考古现场;宓妃(伏羲和女娲的女儿)在洛河里沐浴着清凉的河水。</div><div> 尽管今天雾气氤氲,视野里看到的东西并不清晰,但是我的脑海里巩义的山水我看到很清晰,巩义的山水,人文景观,经沧桑的岁月洗涤之后,有一种厚重之美,沉淀之美!</div><div> 古人沿黄而居,创造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如今我相信,位于黄河之滨的巩义人民一定会在新的时期,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出一个更美的巩义。</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