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瞥成永恒

南洋

<h3> 你能记得最久远的事情是什么时候?学龄前还是小学发生的某一些事情?我想每一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记忆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我们能记得儿时的事情,却记不起近几年发生的某些片段。有人会说年纪来了,忘性自然大,常常会发生走到房间里却傻傻站住,苦苦回想到这里要做什么?下了楼,却猛然站住,一个劲的问自己:锁门了没?反锁门了没有?是的,记忆常跟我们开这样的玩笑,但也有这样的时刻,你偶然的一瞥,却能一直不忘,成为永恒。</h3><div><br></div><div><b>蹦跳中的坚强人生</b></div><div> 那是智能手机还没普及的时候,我们获取信息和新闻主要靠报纸,《楚天都市报》是我们这个小城销量最好的报纸,这也催生了一个行业——卖报,记得那时候二路车还有私营的,文化宫到大桥这一小段路上是公交车的重要停靠地点,于是成了卖报人最好的工作地点,每一辆车进站停靠时,都会有好几个卖报人同时围上去,左手拿着一叠厚厚的报纸,右手拿着一份挥舞着,嘴里喊着:要不要?来一份吧?这样的场景见多了,便习以为常。那天的早晨,我坐的的车缓缓停靠到站点时,却看到个子高高瘦瘦的一个女人,平日动作麻利的她,一只脚穿着鞋子,另一只脚却缠裹了厚厚的纱布,套着拖鞋,有车来,也想快点围上去叫卖,却因脚伤只能一瘸一拐蹦跳着前进。我自是无法知道她的境况,却在那一刻被她感动,她的坚强,她的身影在蹦跳中呈现出异彩的光芒,事隔多年,每每途径此地,都会想起这一幕,是那么清晰,又深深感动着我,让我知道:身处逆境也要学会坚强,不要轻言放弃。</div><div><br></div><div><b>弓着背,低头前行</b></div><div> 你没看错,你无法想象,怎么还有人弓着背,低着头走路,但这件事,这个人真的有,真的存在。石化总厂到我们单位是个大下坡,开车上班常常是要减速,一路溜下来,就在这一小段路上,我看到了这样一个老人,矮矮瘦瘦的,背部因过度弯曲,脊柱高高拱起,他弓着背,拉着一个老式的木架子车,车上只是放着几种少少的蔬菜,这样的他,拖着车,靠着行车道最右侧,低着头缓慢地吃力前进。虽然我只是一闪而过,却极为震撼:他看不到前进的路,更无法预知身边的危险,即便身体是如此的不便,也要出来,这一幕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敬佩他的同时,也提醒自己:即便是在菜市场也要善待年纪大的老人,因为你不知道背后他们有何种的艰辛与困难。</div><div><br></div><div><b>路灯下的拾荒人</b></div><div> 我家养了狗,夜间临睡前,必出小区遛一次,偶尔时间允许,也会绕一大圈,到塔影路上,有两次,就在塔影路的东段,路北的那盏路灯下,远远的就看到一个拾荒人坐在路边低着头,之所以能很快辨明身份,是因为他身边放着几个几乎成黑色的蛇皮袋子,高高耸立着,一根扁担架在两边的袋子上。走近了却看到坐在路灯下的他捧着一张报纸在看。在报纸几欲消失在我们生活中时,一个衣着污秽的拾荒人却在黑夜的路灯下阅读,神态认真又专注,我装作无意从边上经过,他都没抬头。渐渐远行的我内心是惭愧的,路灯下这个拾荒人的身影却挥之不去,每每想起,常常鞭挞和激励着惰性的我,要不断学习。</div><div><br></div><div> 过去的回忆,能记起的越来越少了,但能印在心灵深处的,我想大概已经封存了,不会再忘掉,偶尔也会翻出来回味。这一幕幕虽然是无意的那么一瞥,却因震撼心灵而被长期保存,成为永恒的回忆。</div><div><br></div><div> </div><div> 2018-07-05</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