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旅生涯中照片里的故事

俊哥

<p class="ql-block">  1982年10月,我们淄川区原冶头乡的十八名热血青年,带着自己的梦想,父母的希望,乘坐四天四夜的火车来到了广西贵县(现为贵港市),夜里下火车坐汽车被拉到了一个操场,几百名淄博兵一小时內被分到了41军123师的各个团级单位,我与本乡的一个,还有磁村乡、二里乡的三个分到了师后勤部新兵连,从此开始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生活……。(下图为发军装后四兄弟在淄川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新兵班的合影,班长、班副都是广东人,十二个新兵分别来自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山东、河南等地。后勤新兵连的训练相对不是很紧张,主要是队列训练和条令的学习。哪时感觉人多抢饭吃,吃的也多,一般来说是早饭馒头,中、晚饭米饭,顿顿有 辣椒,三个月下来我竟然长了十几斤。当时在新兵连时都想表现好点,怎么表现:一是训练认真。二是认真整理内务,也就是床上的内物卫生,要求床面平整,被子方块。三是做好事,早上比别人早起抢扫把,打扫室内外卫生及厕所,有时还积极去帮厨。四是抢着给班长、班副洗衣服等,这都是想要在开班务会时得到表扬,也争取能分配到一个相对比好的単位,幸好自己的运气不错新兵训练结束后我分到了师后勤部汽车连。</p> <p class="ql-block">训练之余留个纪念。</p> <h3>穿上军装心情无比的激动,先拍张照片寄给远方的父母吧。</h3> <h3>手握钢枪,头戴钢盔,摆个动作拍一张做个纪念。</h3> <h3>这是1983年在123师后勤部司训队与教练(班副)刘棣和几个学员的合影,2018年春分别三十五年后也终于联系上了教练和几个学员。</h3> <h3>在司训队大门香蕉树下留影</h3> <h3>在司训队与一起学车的冶头乡两个战友合影</h3> <h3>我们同一个乡的战友,我们俩一起学开车,一起考到了同一个军校,而且报到后还分到了同一个学员队。现战友在广东东莞任某公司总经理。</h3> <h3>司训队毕业后又回到了汽车连,这是与河北保定战友南宁出车时在城区的合影。2018年春也联系上了转业在保定的他。</h3> <h3>八三年底与同在123师后勤部训练队、修理所的两个老乡合影</h3> <h3>这是汽车连首长让我驾驶的CA10B解放牌汽车。哪时连队的车全是这个型号,另外还有解放30和少量苏联的嘎斯。</h3> <h3>这是当兵后第一次理光头。八四年初中越边境紧张,大批部队集结准备再一次自卫还击,当年我们所在的41军123师也来到边境等待命令,光头就是为了战争需要所理,并写下了遗书。但哪年中越边境只在云南打了一场局部的老山战斗,不久我们就撒回了部队驻地贵县。</h3> <h3>从边境撤回部队原驻地后,自己参加了考军校的选拔,从预选到正式考试再到收到录取通知书,一切还算非常顺利。当时部队领导给提供了很多方便,家人也给邮去了高中学的书耤,在这也非常感谢一路帮助过我的人,包括上学时的老师们。图片是上军校前冶头乡战友为我们考上军校的两个送行。</h3> <p class="ql-block">图片是八四年八月底去解放军蚌埠汽车管理学院上学途中与同乡军校同学在上海的合影,也是第一次照的彩色照片。</p> <h3>军校期间与我们学员队队长的合影,九零年队长转业到了济南。</h3> <h3>军校报道后分到了学员四大队十七队二班,十二个学员分别来自河南、河北、陕西、内蒙、黑龙江、湖南、山东等地,现也都取得了联系。图片为与二班同学的合影,</h3> <h3>与我们二班部分同学的合影</h3> <h3>相差近三十年的我们。</h3> <h3>与我们学员队老乡合影</h3> <h3>在我们二班自己的床铺上</h3> <h3>在汽车训练场学习车辆故障排除。</h3> <h3>从82年10月到85年春节,是我当兵后第一次回家,我也从义务兵变成了一个准军官,在某种意义上也给父母增光添彩了。图为八五年春节与爷爷、父母的合影和二〇〇七年与父母的合影。</h3> <h3>八五年春节兄弟四人与姐姐及嫂子的合影。</h3> <h3>八五年春节的年夜饭,当时兄妹八个就我与弟弟没结婚。</h3> <h3>一九八五年春节兄妹八个的家人与爷爷及父母合影的全家福照片。</h3> <p class="ql-block">我们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84级17队毕业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军校毕业后我被留校任教,同时也参加了军校毕业学员到云南前线代职见习的活动。当时我们学校是每个学员队去一个毕业学员,我就是我们队哪一个。图为去前线和去西藏、新疆的学员与学校领导合影。</p> <h3>去前线前在蚌埠烟厂与电影明星合影</h3> <h3>当时我们去云南前线的代职学员共15名,其中本校10名,天津运输工程学院5名,代队的领导是我们学校的肖荣居队长。图为86年7月两个军校学员在昆明的合影。</h3> <h3>汽车管理学院的代职学员合影</h3> <h3>与汽车第十四团领导合影</h3> <h3>与代职见习部队的战友在云南开远公园的合影。</h3> <h3>我和二连战友李哥在云南开远市公园与小朋友合影</h3> <h3>在云南文山州新街汽车连驻地与连指导员和一见习排长合影</h3> <h3>与汽车二连战友合影</h3> <h3>与天津运输工程学院毕业的老排长合影留念</h3> <h3>在我们汽车一营的车场前合影留念。</h3> <h3>汽车一营车场大门留念。</h3> <h3>汽车第十四团是兰州军区轮战部队其中的一个团,主要任务是从云南开远把炮弾运送到文山州新街炮兵弾药库,后再把炮弹壳运回开远弹药库。图为车场全景。</h3> <h3>与汽车二连文书合影。</h3> <h3>云南前线留念照</h3> <h3>执行任务途中留个影</h3> <h3>执行任务途中偶遇军校同班同学李明东</h3> <h3>在文山州新街营房前留影</h3> <h3>与战友在云南老山前线的合影</h3> <h3>中国和越南第十八界碑处留念。</h3> <h3>老山前线西南前哨合影</h3> <h3>与同去的见习排长洞前合影</h3> <h3>体验下前线的岗位哨</h3> <h3>在前线炮阵地留念。</h3> <h3>与军校同学在麻栗坡瞻仰烈士陵园</h3> <h3>麻栗坡烈士陵园纪念碑前留影</h3> <h3>偶遇几个女兵,顺便合个影吧。</h3> <h3>在烈士陵园留言布前留影</h3> <h3>无数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这,战友安息吧。</h3> <h3>在云南前线代职见习结束后,在回昆明的路上参观石林风景区。</h3> <h3>在石林风景区</h3> <h3>在昆明翠湖公园</h3> <h3>八六年底从前线回母校后学校给放了近两个月的假期,在周村遇到了一见钟情的妻子,俺从此开始恋爱了。图为八七年五月一日对象来蚌埠,这是两人第一次合影。</h3> <h3>八七年暑假在周村人民公园与对象的合影</h3> <h3>八七年国庆青岛合影。</h3> <h3>八八年春节两人在淄川区商家镇前太村老家</h3> <h3>八八年十二月我们旅行结婚,这是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合影。</h3> <h3>在军校任教两年中的照片。</h3> <h3>当时宿舍的条件很差,都是些老旧营房,我与一起留校任教的汪同学一个屋,为了方便他谈恋爱,他里屋我外屋,住了二年后又搬到新的宿舍楼了。图片:宿舍照片</h3> <h3>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从蚌埠汽车管理学院调到了章丘汽车第九十一团二连任副连长(团部在周村,章丘只是一个营)。图为与连长和指导员的合影。</h3> <h3>与汽车二连干部战士合影留念。</h3> <h3>九零年任副连长时带领二连部分战士参加济南军区后勤部车辆大比武活动。</h3> <h3>训练中的情景。</h3> <h3>九零年底去团新兵连任指导员。</h3> <h3>新兵连的训练情景</h3> <h3>与新兵连班、排长合影留念。</h3> <h3>任汽车二连指导员时与兄弟连干部合影留念。</h3> <h3>任汽车二连指导员时与连司务长及老战士合影留念</h3> <h3>任指导员时带领汽车二连部分战士给济南军区陸校学员上驾驶课。</h3> <h3>与陸校学员合影留念。</h3> <h3>九一年春节后参加济南军区指导员培训时在省会济南的留影。图为大明湖</h3> <h3>九一年春节一家人在章丘营房的合影。</h3> <h3>九一年春天与家人在周村的合影。</h3> <h3>九二年汽车二连在潍北建盐场时陪同军区首长参观盐场。</h3> <h3>在潍北盐场海边留念。</h3> <h3>在建设潍北盐场时的留念。</h3> <h3>在威海甲午战争纪念馆留念。</h3> <h3>九二年与去军马场的战士合影留念</h3> <h3>在汽车团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的情景。</h3> <h3>一九九二年冬因部队改革的需要,原济南军区汽车第九十一团与电子对抗营合并成了济南军区电子对抗团,在对抗团工作六年,先后担任过军务股参谋、汽车连教员、车油股股长、生产办主任,九八年初批准转业到地方,后转业到了周村工商局至今。图为汽车连干部合影。</h3> <h3>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日汽车连干部与战士合影。</h3> <h3>与汽车连退伍战士合影留念。</h3> <h3>工作出差来到北京首都,天安门前留个纪念。</h3> <h3>在汽车连训练途中青州牛角岭留念。</h3> <h3>1993年11月10日电子对抗团汽车连官兵与团首长合影留念。</h3> <h3>在电子对抗团装备前留影。</h3> <h3>在电子对抗团车辆管理现场会上留念。</h3> <h3>九七年任团生产经营办公室主任时与处长一起到东营谈工作。</h3> <h3>当兵十七年,转业二十年,在这三十七年间,对我来说几乎天天见,天天用的就是图中这个军用水杯,当兵时它即当我的洗涮杯用又当我的喝水杯用,有时还当起了我的酒杯。八二年十月入伍时,在淄川武装部领到了新兵的用品,其中就有这个军用水杯,在部队十七年,我工作在那杯子就在那,跟随我在过广西贵港,安徽蚌埠,云南前线,山东周村、章丘、济南陸校、潍坊市潍北,转业后这二十年虽然我搬过几次家,但这个杯子我始终却没换掉,家人也曾给我买过几个好看的涮牙杯,想一家人统一起来,但我都坚决不同意,我说:我用这个军用涮牙杯是我对当兵的一种情怀,我现在不换,我将来也不会换,只要杯子不坏我一生都会用它。</h3> <h3>军校毕业28后于2014年4月在母校蚌埠的聚会合影。</h3> <h3>2013年春军校参战学员分别二十七年后相聚北京。</h3> <h3>2016年&quot;八、一&quot;汽车第九十一团汽车二连部分战友相聚周村。</h3> <h3>现在的我,身体还算棒棒的,能坚持按时上下班,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工作之余照顾好家庭和老人,养点花、养点鱼,搞点摄影摄像为家人和朋友留点纪念,用照片记录下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生活是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也是美好的,欢迎全国各地的战友来山东淄博周村做客。视频为:2017年夏天在上海儿子家中夫妻俩与孙女的快乐时光。</h3> <h3>虽然脱下军装二十年了,但十七年的军旅生涯永生难忘,她让我从一个农村青年成长为一个年轻军官,她让我在这段时间里恋爱、结婚、为人父,她让我认识了很多很多战友,她让我变得更加成熟懂得更多的道理。八、一建军节了,此时更加怀念过去的军旅生涯,更加想念与我在一起的战友们,在这也祝战友们节日快乐!同时,祝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日益强大,祝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