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时间:2018年7月4日上午户外活动</h3><h3>地点:幼儿园假山小水池</h3><h3>观察对象:林书弘、简玥、席道翼</h3><h3>活动过程:</h3><h3>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组织小朋友们在操场的车区进行热身运动,然后让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器械进行活动。虽然是在早上,但7月的天气还是有些闷热,小朋友们玩了一会就已经满头大汗。个别小朋友停止玩车,靠在小水池旁的石头上休息。</h3><h3> 席道翼蹲在小水池旁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大声说,我看到"小鱼啦!",旁边的小朋友听见了也赶忙围过去,"在哪里在哪里,我怎么没看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小水池边开始热闹起来。我带着好奇心跟着其他小朋友走过去看。下过雨后的小水池里有一些树叶和杂物,池子里的水也有些绿苔,池水有些浑浊。我蹲下来仔细一看,原来小朋友们说的"小鱼"是小蝌蚪。于是我问小朋友:"这是小鱼吗?"有的说是,有的说不太像。</h3> <h3> 这时,席道翼用手指着水池大声的说:"黄老师,这条鱼长了两条腿,你们快过来看!"。于是,我和小朋友们都靠过去看。林书弘说:"这不是鱼,鱼是没有脚的。"我笑笑说:"对,这不是鱼,它是小蝌蚪,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小朋友们摇摇头。</h3><h3> </h3> <h3> 看着小朋友们一脸疑惑,我想了想,于是对小朋友说:你们想不想近距离的看蝌蚪,小朋友们高兴的说好啊好啊!我让小朋友们找来了渔网和玻璃釭,让他们自由抓蝌蚪。不一会孩子们捞到了几只小蝌蚪,装进了鱼缸。</h3> <h3> 正在捞蝌蚪的林书弘突然大叫:"黄老师,这里有只大青蛙</h3> <h3>你们快点过来看。"我和小朋友走过去一看,原来真的有只大青蛙在池塘里。小朋友们都很兴奋的大叫起来。有的小朋友准备伸手去抓青蛙,我赶忙制止了。"我们不能打扰青蛙休息。"</h3><h3> </h3> <h3>户外活动时间结束了,孩子们带着小蝌蚪回到教室。林书弘把鱼缸放到生活区,找来放大镜🔍开始观察鱼缸里的小蝌蚪,左看看,右看看,自言自语的说,怎么这条蝌蚪只有尾巴没有腿呢?怎么水池里的蝌蚪长了两条腿,这也太奇怪了吧?</h3> <h3> 旁边的简玥也拿着放大镜观察蝌蚪,看了一会对林书弘说:"我的小蝌蚪也是只有尾巴没有脚的。"其他小朋友也围了过来:"我也想看看小蝌蚪。"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讨论。</h3> <h3> 这时、席道翼大声地说:"我想起来了,小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青蛙,我在电脑上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林书弘听了回答:"小蝌蚪那么小,青蛙那么大,而且小蝌蚪长了尾巴,青蛙是没有尾巴的呀!他们长得一点都不像,你说的不对。"席道翼肯定的回答:"小蝌蚪肯定会变成青蛙的,刚才在小水池里不也有一只大青蛙吗?那只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妈妈。"其他小朋友也加入了讨论,看到孩子们争论的那么热烈,我开心地对孩子们说:"你们都很棒,有自己的看法,那小蝌蚪到底是鱼还是青蛙呢?我请你们看一集动画片,里面就能够找到答案。"孩子们纷纷表示同意。</h3> <h3> 大家摆好凳子,我给小朋友们播放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孩子们看得非常投入。动画片结束后,我向小朋友提了几个问题:"小蝌蚪是鱼吗?小蝌蚪长大后会有哪些变化?小蝌蚪最后会变成什么?"通过动画片,孩子都能一一的回答。</h3> <h3>接着我用PPT,把小蝌蚪变青蛙过程呈现出来,让孩子知道小蝌蚪是青蛙小时侯的模样。</h3> <h3> 一条小小的蝌蚪引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我把小蝌蚪放到了植物角,并设计了小蝌蚪生长记录表,让孩子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让孩子养成观察的好习惯。</h3> <h3>活动评析:</h3><h3>1.我班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具备了很强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h3><h3>2.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和小伙伴商量讨论。</h3><h3>3.孩子的探究欲望很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强。</h3><h3>教育启示:</h3><h3> 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初步发现和探究的能力,而老师在孩子探究的过程做孩子的支持者,参与者。不过早干预孩子们谈论,让孩子自由发挥。当孩子之间产生讨论发生争执时,老师在合适的时机给予支持和帮助,会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借助小蝌蚪这个案例,我把小蝌蚪放在植物角,并设计了小蝌蚪生长记录表,让孩子每天去观察小蝌蚪,并记录下小蝌蚪的生长变化,为孩子今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h3><h3> 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活动的过程却给我留下了一些启迪。幼儿的科学不同于成人的科学,幼儿的科学学习具有更多的直觉,幼儿的科学是行动中的科学。在幼儿心目中,科学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是他们的每一个行动本身。正因为幼儿科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所以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尽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注重幼儿探索活动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要解放幼儿的手脚,让他们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做中学";另一方面更要解放幼儿的思维,让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跟随着教师的思维方式去寻找某个问题的固定的唯一的答案,让他们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教师在活动中应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问题和讨论,对孩子多一些欣赏,使教师成为与孩子共同探索讨论的伙伴,从观察、了解到理解孩子,在真正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