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脉 八大关隘

浪子易辰

<h3>武夷山&nbsp;八大关隘</h3><h3>&nbsp; &nbsp; &nbsp; &nbsp;武夷山(崇安)境内雄伟高大的武夷山脉,在武夷山的西北部筑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北方冷空气的侵入,截留住南面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使武夷山基本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温暖湿润、物阜民丰。&nbsp;翻阅许多新旧文献,发现逶迤的武夷山脉,崇安与江西的疆界中,由地貌结构形成矗立的关隘达八座之多。《福建省志·武夷山志》载:“福建、江西两省边境的武夷山系,发育着许多沿西北方向延伸与山体斜交的大山隘口,由东向西依次边境上建有岚谷乡岭阳村_岭阳关,吴屯乡上村村_焦岭关,洋庄乡坑口村_寮竹关、温林关,洋庄乡大安村_观音关、分水关、童子关,星村镇桐木村_桐木关。其形成是流水由北向西构造线切割的结果。自古以来就在关隘口设置关防,是昔日兵家必争要地。在宋朝分水关就有兵驻守。明末清初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旅行家顾祖禹(1631-1692)于康熙三十一年完成《读史方與纪要》。该书祥尽记载了崇安与江西的疆界中,矗立的九座(包含函谷关)古关隘。自清亁隆五十八年(1794)始正式驻兵守各关,其中桐木关、分水关、寮竹关设有炮楼防卫,现均废。</h3><h3> 福建历史上多次的人口迁徙,江鲫般的赶考士子,赴任离任的朝庭官宦,大多从这些关隘通过。如仅在宋代,有文献可查的管理机构“冲佑观”官员便达147名,他们许多是知州、知府以上的官员兼文豪大儒,如辛弃疾、范仲淹、朱熹、陆游等。他们到任与离任无不跋涉这些关山,将脚印深留这些古道关隘上,武夷关山至今仍弥漫着他们的翰墨书香,回荡着他们的低吟咏叹。</h3><h3>  关隘作为古代交通要道,其功能有三:</h3><h3>一、驿站功能,供通关人员过关办理通关手续及休息等之用。</h3><h3>二、有海关功能,查验通关人员与物品是否“合法”,以及过往商旅征收货物和人畜的通关税费之用。</h3><h3>三、营房功能,供驻守关人员休息及战事时的临时屯兵之用。 </h3> <h3>1、岚谷_岭阳关</h3><div> 位于岚谷乡之北丘岭峡谷隘口处,是很有历史的古关隘。《福建省志•武夷山志》载:“福建、江西两省边境的武夷山系,发育着许多沿西北方向延伸与山体斜交的大山隘口,其中岭阳关是武夷山天然隘口,是昔日兵家必争要地。在这附近的村庄中有首&lt;岭阳谣&gt;唱道"岭阳关哟,象扁担,一头挑江浙,一头挑崇安".说的有点夸张,不过,岭阳关确属闽浙赣要冲,是个接连三省的地方. 岭阳关亦称绵阳关。从岚谷”白米落锅”路口沿土路(现已硬化一段)北行,至山脚,沿石砌古道而上即至,共计8.24公里,其中步行古道3公里即至,海拔1149米。古道沿途此时正是“毛冬瓜”成熟期,屡屡可见,山脚有茶农辟为茶园,种桃树两株。上山道上前后分别建有两亭,供行人小憩,亭均为石块垒墙,其中一亭左侧墙体部分已塌,木料为頂,青瓦铺頂,夯土地面,亭内两侧引用石块为凳。沿途中山道右侧有一平整岩体,上书文字……圣示山不许……等字样,现已模糊不辨。此关隘闸口门墩仍存,由巨大的花岗条石砌成。长达二米,雕凿规整,累考究。门頂用木料搭建,青瓦铺盖,门内宽不及一米,厚上约0.6米,下约0.8米。墙面左上方(福建向)有“岭阳关”三红字。石墙的右下角,有一片黝黑,数双旧鞋,那是附近的村民在这点香长期熏 出来的,因为是关口,所以就衍生出了|“过关”文化。例如村民最近家里有人要生孩子了,就到关口这点香,将女子的衣物从关的这边,带到关的另一边,象征着顺利“过关”。除此之外,考试以及其他希望能够顺利完成的事情,都可以有所祈求,希望顺利“过关”。关隘在重崖峭壁上用条石叠砌,关势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又如瓜瓞蔓衍连绵不绝,故邑人也称绵阳关.元贞二年在隘口设置关防,清时崇安设六关四十三塘,岭阳关辖柯岭、吴屯、黎口、大浑、山坳诸塘.据考,这些关隘的设立,与福建特殊历史背景和武夷山优越地理位置息息相关。现在被作为武夷山市文物保护单位。</div><div><br></div> <h3>2、吴屯_蕉岭关</h3><h3> 又名焦林关,与寮竹关隔山呼应,有道通寮竹关及大浑村。位于吴屯乡上门村以北,从上门村沿竹山道北行约10公里后,磴废弃的古道行1.5公里即至,海拔约1375米。<br></h3><h3> 该关四周高山重叠,峰峦起伏,崇安境内上门村与坑口村各有一条山道可通。沿途崇山峻岭,郁郁葱葱,浓荫遍地,山涧中怪石嶙峋,气象万千。现遗址可见一段长且高的石砌墙垣横亘在垭口上。城墙外侧江西向垂直高耸,砌台多有坍塌。内侧崇安向有石砌台阶相连墙体,尚存数段石砌墙基,地上散落有石条、石板等石料。门顶已坍塌,仅存门洞,门楣门柱等均已坍落在门内。现遗址荒芜,杂草树木丛生。</h3> <h3>3、坑口—寮竹关</h3><h3> 寮竹关,又名毛竹关,在武夷山市区北45公里,坑口村北行约8公里处,海拔千余米。出关7公里为江西省上饶县榆溪。该关四周千峰万嶂,互相掩映,峰峦起伏,一条石块堆砌山径,崎岖曲折,高低起伏,在竹海深处若隐若现,有如一条回环曲折的飘带。是崇安境内通往关卡的唯一山径,也是近代农民举义旗常聚之处。1949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上饶铁山乡经寮竹关进入福建境内。5月9日,崇安县城获和平解放。</h3><h3>关卡遗址:</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关卡均由大石块堆砌构成,通道中间上方横放两长形石条为门楣,门内高2.1米,宽1.3米。呈南北朝向,地势南高北低,座崇安望上饶。西侧墙体长约4米,高2.6米,墙厚(通道)6.4米。通道略显南宽北窄,南口宽2米,北口宽1.5米。门南面左右东西两侧墙体各留有一方形栓孔,孔槽边长为0.2米、0.25米,深0.46米。门内西墙下有一表面平坦长约2.1米,宽约0.4米,厚0.15-0.2米的石条为石凳,供人休息。</h3><h3> 据记载:自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始正式驻兵把守崇安县各关,寮竹关原设有炮楼防卫,现遗址门墙上除了长满杂草,数棵杂木外,已荒芜。炮楼防卫设施已无迹可寻。</h3> <h3><font color="#010101">4、坑口_温林关</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树静鸟声乐,山低雁影遥的温林关,又称温岭关,座落武夷山市区西北方向的坑口村。由美丽乡村的车盆坑曲折西行,约九公里可至关卡。途中最高海拔1200多米,且沿途时见一个个小灯笼似的野山楂挂满枝头,还有些却躲在叶子后面,像害羞的少女一样出半个脸蛋,十分可爱。温林关卡海拔为1050米,东西两侧山峰分别高1371米、1395米,因南邻有温林村而得名。温林关也是古代兵家必争的重要关塞。目前还可见一道既长且高的石砌墙垣,面向北方横亘在温林裂谷的垭口上,并向两边的山脊延伸,有如一条铁链将峡谷横锁。城墙内侧是被牛羊啃食过的平缓的草地,有明显的上城墙蹬道;城墙外侧(面江西方向)垂直高峭,虽雉堞无存,砌石多溃塌,但最低处仍有约2米高,最高处逾4米。但作为孔道的石门,仅存西侧磊石门墩;另一侧门墩及花岗岩条石的门梁、门楣、门柱均已坍落,纵横交错于隘口地上。在一条斜卧关口的2米来长的条石侧面,镌刻有温林关的字样,落款因时间久远,字迹模糊未能辨认,由此可见该条石可能是门额。另有三块石条斜靠在西侧门墩上,其中有一块门楣条石,上凿两眼方形枢孔。该关卡通道东南西北向,保存尚好的西侧门墩墙体顶端野生两株山楂树,一串串又大又红的果实像红玛瑙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随风摇曳。关卡大门宽有2米,可容一匹马通过关卡。 一块刻有“福建 国务院1997年第4号”字样(背刻江西)的闽赣界碑立于城墙正中。站立石碑处远眺江西方向,可见铅山的桃树坪自然村,远眺温林大裂谷喇叭状地向西开裂而去。</font></h3> <h3>5、观音关</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烟波渺渺的观音关,位于洋庄乡西际村西北,距武夷山市区32公里,停车从地源村辗转北行10公里即至观音关。该关山峰因形似“观音”故名观音关。观音关海拔1140米,群峰重叠,山高水险、烟雾迷慢,水量充沛,人迹罕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林业部门开凿了一条采伐公路到关口下的自然村双溪口。一行7车33人徒步行至8.3公里处后,转向右侧的小道。上山的石砌古道现早已荒废于莽莽杂草丛林中,偶时虽依稀可辨,如不是向导领路,却是难以寻觅。</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现遗址仅存一条东北至西南走向呈梯形状的石砌墙垣,横亘两峰山坳处,堵住垭口。两峰海拔分别高为1291米、1249米。墙垣大约长30米,高约4米,顶层厚1.2米。墙垣东南向(崇安)山势陡峭,林密涧涌;西北(江西)向绝壁高耸、危临深渊,形成一道易守难攻的隘口。看似平整的墙体上现已长满了高过膝盖的芒草,与杂木丛生的山坳连成一体深掩其中,如不拨云见雾似的仔细翻看,难以发现它的真面目。</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崇安境内墙垣下的不远处,发现一处用干枯的杂草筑成的巢,揣测许久都不知是何种动物所筑。</h3><h3><br></h3> <h3>6、大安_分水关</h3><h3>分水关,距武夷山市区西34公里,海拔1400多米,在八座关隘中的地位首屈一指。该关东侧有海拔1424.7米的东路山,西侧有1506.7米的望夫山,风景雄奇,文化厚重,是我国古代名关。分水关是以水流方向来断定地界向标志,是闽赣交界的分水岭,是历史上被确认为的“晋京大路”。有文献可查的武夷山关隘,分水关资料最为丰富。《读史方舆纪要》介绍:“分水关,县西北分水岭上,接江西铅山县界,为江闽之襟要。五代至宋皆置寨于此。嘉定间,郡守史弥坚增修,后废。开庆元年修复,并置大安驿,元废。明洪武初,复置关,设巡司戍守,亦曰大关。”其实也就是说:崇安县北面与江西南面的铅山交界的分水岭。自古就是交通要冲与兵家必争之地。五代时,地方防卫政权在闽赣两省分水关置寨。宋开庆间开始设置大安驿,到元时废除,明洪武年初又重新恢复此关,设巡司戍守,成为“第一大关”。过去分水关古道,山岭崎岖,人工采石打凿条石铺设而成,也是晋商万里茶道的重要关隘。分水关内外,秀色葱茏,云卷雾绕,涧水交响,历代名人咏唱不绝。宋乾道三年(1167)秋,朱熹从湖南岳麓书院会进归来,登临分水关吟道:行尽江湘万叠山,家乡犹在有无间。数朝渐喜登关岭,涧水分流响佩环。分水关峰脊有一水源,分两股,一股流入东面的闽江,一股流入西面的赣水。分水关不仅留下了朱熹的《题分水关》一诗,还有明代军事家刘基的《咏分水关》。咸丰七年(1857)3月16日太平军突破分水关防线,进犯崇安。咸丰八年(1858)曾国藩率湘军围剿太平军,太平军从崇安建阳撤退,逃往建宁。民国二十六年(1937)分水关才开始有通公路的历史。“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以豪迈气概写下的诗句。</h3><h3><br></h3> <h3>7、大安_童子关</h3><h3>&nbsp;&nbsp;&nbsp;&nbsp; 又名桐子关,位于黄岗山北麓大安源自然村西约10公里处,海拔1400多米。该关山高壑深,林幽路险。福建方向通往该关的道路有两条,其一由分水关向南,道路相对平缓,沿途长满青纱帐般的肿节竹。另一条由大安源自然村向西溯溪而上5公里处,有一著名的龙井瀑布,海拔约707米,极其绚丽诡异。“龙井”是道被峡谷洪瀑切割打磨了亿万年的花岗岩体景观,拥有梦幻般的曲线和光洁斑阑的色彩。其墨绿幽暗的深潭和电闪雷鸣般的坠瀑,勾魂摄魄,令人一睹难忘。如今该关道除自然保护区巡逻人员,已少有人迹,路隘林深苔滑。通往关口的路上,曾经有个叫白沙岭的村落,相传以毛竹制纸及产茶为主业。如今至关口的沿途仍可见许多梯状茶山及星散的茶丛。 文献记载,康熙年间,策应吴三桂反清的一支武装二千余人盘踞此关。后来担任了闽浙总督的梁化凤(字子鼐)于康熙十八年率兵攻打,久攻不下,最后用计成功诱歼。</h3><h3>(童子关因久废,遗址已四至不明,且树木荫蔽、杂草丛生,无任何遗存,故本人未至童子关遗址)。</h3><h3> 大安源龙井</h3> <h3>8、星村_桐木关</h3><h3> 位于桐木村,为武夷山八大&nbsp;雄关之一,因山多油桐树而得其名。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距市区西南65公里,是唯一一座修复了完整关隧并建有城楼的关隘。这里是世界地质界著名的武夷山脉大裂谷的一个最高垭口,海拔1135米;数百公里长的闽赣断裂带就从该关隧中穿过。关隘南侧有海拔1776米的香炉峰;北偏东是有华东屋脊、华东大陆最高峰之称的海拔2158米的黄岗山。立关北望,两侧高山耸峙入云,“V”形笔直的闽赣断裂带大峡谷犹如一道天堑,直向江西铅山县伸展。这是地质活动造成的桐木关断裂带,为我国著名断裂带之一,景观极其雄奇壮丽。关隘它最早约设于唐末,成制宋代。桐木关内生态良好,拥有“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开启物种生物基因库钥匙”等美誉。是&nbsp;正山小种等红茶的产地,其主要的产茶区平均海拔均在1000米左右,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h3><h3> 桐木关也是福建省的最北端,过了这道关卡便是江西省了。闽赣古道贯穿其间,原有的古道已无存(现为公路),系古代交通与军事要地,曾筑垣而驻&nbsp;戍卒,以坚防守。现今关口设立福建、江西两管理所,分别管理各自辖区事务。桐木关右侧紧靠双泉山,有一石砌小道盘旋上山约0.5公里有一寺名“双泉寺”,属于江西境内。过桐木关,折而向东北,就正式进入原始林区。 桐木关是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桐木村是“正山小种发源地”。早在18世纪正山小种红茶就飘扬过海,走进欧洲市场,成为英国皇家的贡品。这是由于黄岗山是“世界双遗产”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也是极具观赏价值的自然风景区,因此桐木关的功能又转换为生态守护卡与观光检票口。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