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那些事(上)

昌州愚翁

现存文献资料显示,堪称科举之范的"进士科"最早设立于隋炀帝时期。对古代的寒门子弟来说,延续千年的科举考试成为他们求取功名、跻身官场的唯一途径。由此也引发了许多或令人啼笑皆非,或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font color="#808080"><b>历史变迁:</b></font><div><b style=""><font color="#808080"> </font><font color="#167efb">在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很多制度、规则以及考试内容并非一成不变。根据不同时代的需求,有时甚至会发生根本性改革。</font></b></div><div><b style=""><font color="#167efb"> 众所周知,科举考试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承担着两项功能:一是为朝廷选拔人才,二是给中下层阶级提供出路。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功能往往不能和谐统一。所以考试内容的设计,如何在它们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也成为历代考官的难题。</font></b></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科举博物馆</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隋唐]高分靠场外</b></h3> 现存文献显示,堪称科举之范的"进士科"最早设立于隋炀帝时期。当时考试的内容是时务策,类似关于国家大事的政治论文。<div>  进入唐代,科举的名目日渐繁多。除掉曾经很煊赫,但后来因为太难很少有人参加的秀才科,唐代最基本的考试,有明经和进士。明经要考帖经和墨义,前者是从经书中提出一句,把上下文默写出来,后者是经文连注疏全写出来。进士仍然考时务策,后来又加考诗赋杂文。杂文包括箴、铭、论、表之类。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定诗赋为科举的必试项目。唐诗的兴盛,可以说与科举关系密切。</div> 此外,皇帝随时可能根据具体需要,新增加一种考试,这称之为"制科"。各式各样的"制科"考试,统计下来起码有六七十种(传统说法是"无虑百数")。至于制科的名目,什么贤良方正、博学鸿词、能言极谏之类都还比较正常,但还有什么志烈秋霜科、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长才广度沉迹下僚科、手笔俊拔超越流辈科、哲人奇士逸沦屠钓科……招牌华丽如圣斗士的挙法,真是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过,进士科仍最受重视。非进士出身的人,哪怕是亲兄弟也会受到歧视。曾有张氏兄弟八人,七人为进士,一人出自制科。他们集会时,都不跟制科的兄弟同坐,还称他为"杂色"。 <h3>  唐代的科举还明显带有察举遗痕。应试前,考生可以把自己的诗文集呈送给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通过他们向主考官打招呼,名曰"公荐"。主考官自然会收到众多推荐信,对照所荐诗文评比衡量。那时考卷也不糊名,收齐后,先请有威望的学者来评阅,结合推荐信息,初步列出拟录名单。主考官再根据这份名单,反复斟酌后呈报上去,经过批准发榜公布。推荐人和主考官的学识水平和人品都十分关键,识高品贵自能慧眼识英才。</h3><h3> 唐朝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大概100人中录取一两名。故有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h5> <h5>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中国科举博物馆由江南贡院改扩建而成。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鼎盛期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宋代]寒门学子的出路来了</b></h3> <h3>  宋代科举考试的作风,就和之前大不相同了。</h3><h3> 第一是每年录取进的人数,比唐朝翻了十几倍。而既然录取的进士多了,进士出身的官员也就越来越多,无形中彻底改变了官僚结构。</h3><h3> 第二是各种盘外招都被视为非法。宋太宗的时侯,翰林学士苏易筒被任命为考官,他主动向皇帝提出,要不您关我禁闭得了。一一这很好理解,当时皇帝对科举盯得很严,录取不公会受到严厉惩处;但同僚们都来托关系,谁的面子都不给又太得罪人。早早关起来,可以免掉很多是非。</h3><h3> 从此,这就成了定下来的规矩,考官严禁和考生接触。</h3><h3>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朝廷又出台了一条规定:以后被任命为考官的,请立刻关禁闭去,不许再和同事聊天,如果你的马不在身边,那么朝廷给你安排交通工具。</h3> <h3>  原来,这年翰林学士王曾被任命为考官,他在等下人给自己牵马来的时候,遇到了同事李维。王曾的妻子是李维的侄女,当时王妻已经快临盆了,而科举阅卷大概要四五十天,王曾面临着等到回家儿子满月酒都已经办过的情况。所以,王曾就托李维照应一下自己的家事。而对话的情形被御史远远看见,于是就被参了一本。皇帝查明情况,很厚道,对王曾、李维既往不咎。但是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就有了上面那道诏旨。‘</h3><h3> 同时,各种考场管理制度,也相继出台,考卷要糊名,还要找专门的抄手再抄一遍,避免考官认出笔迹或者考生在试卷上做手脚。从此,宋朝考官阅卷时认错卷子,没录取想要的人,或者偏偏点中了想刷掉的人,各种段子也就满天飞了。</h3> <h3>  考试程序公正得到了保证,考试的内容是什么?</h3><h3> 实际上,当时有三个选项可以选:第一是考策论,即让考生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时事热点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是考经义,即阐释儒家经典的伟大而深刻的内涵。第三是考诗赋,这是上承唐代进士科考试的老传统,看你文学才能如何。</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南贡院</h5> <h5>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9),位于南京城南秦淮河边,毗邻夫子庙,为整个夫子庙建筑群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明清]八股文的天下</b></h3> 到了明清,就该大家耳熟能详的八股文出场了。<div>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八股只是民间的叫法,考八股,其实还是考经义。"《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div><div> 对儒家经典的说解那么多,为什么单单挑中朱熹?一个筒单得有点不成话的理由,也许其实倒很重要:内容浅易,篇幅合适。</div> <h3>  传统的《五经》,加起来将近60万字,其中还有大量《商盘》《周诰》佶屈聱牙不知道在说啥的内容,对一般人来说通读一遍都是巨大的工程。可以说,找不到好版本,遇不到好老师,天分再高《五经》也是学不通的。如果以是否精通《五经》当作官员选拔的依据,结果苦孩子和大家族完全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就会产生由"累世经学"而"累世公卿"的局面。东汉的历史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而《论语》和《孟子》是两册小书,《大学》和《中庸》则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四书》加起来才5万字多一点。考试时拿《四书》取代《五经》,其实就是帮你划重点缩小复习范围。</h3> <h3>  八股是形式主义的极致,一篇八股只有几百字,但其体例、规则极其复杂,这里只能最筒单地说下结构。</h3><h3> 一是破题,就是用自己的话,解释题目的意思。破题虽然只有两三句话,却至关重要,破得不好,考官直接就不往下看了。二是承题,接着题目的意思,把文章的内容,简单讲一遍。三是起讲,把全文的意思,稍微详细地讲一遍。四是入题,准备进入正文的过渡段。五是分股,这才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八股文得名,就是因为这里要分为八大股,一段话叫一股。八股两两相对,形成四组对仗。六是收结,文章结束。</h3><h3> 八股文的缺陷十分明显,内容空洞,结构僵化,很多人借此跻身官场却没有真才实学,终于使科举考试走到历史的尽头。</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穿越到明清,参加一场科举考试</b></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保 和 殿</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代殿试考场)</h5><div><br></div> <h3><font color="#808080"><b>进阶之路:</b></font></h3><h3><b style=""><font color="#167efb"> 假如你穿越回古代,想考个状元"玩玩",你得有思想准备了:你要在N年寒窗苦读中,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种考试,像打怪兽升级一样通过层层考验,最后在金銮殿里接受皇帝的亲自检验,才能把状元的桂冠戴在头上。</font></b></h3><h3><b style=""><font color="#167efb"> 下面,我们就以清朝为例,带大家体验一次科举之路。</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关:识 字</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切为参加考试做准备</b></h3> <h3>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读书人在参加科举考试前需要如何准备呢?当然是要读书识字了。</h3><h3> 小孩读书的场所因人而异,大多数是在私塾里和几个小玩伴一起发蒙。家庭条件稍微好点,可去教书先生家学习。如果是像《红楼梦》里林黛玉那样的大户人家,还可以把贾雨村请到府上做家庭教师。</h3> 入学后,要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识字课本,每学期的课程和教学进度,依学生的年龄和入学早晚而定。字识得差不多后,你就可以跟着先生学习科举考试大纲一一四书。这些教材上都没有标点,先生要采取领读的方式教你识文断句,在跟读的过程中背诵这些国学经典。你将四书和指定注解背得滚瓜烂熟了,先生就开始给你"加餐"一一教你写八股文和试帖诗。 备考期间,你或许也需要一套《五年科举三年模拟》,精明的书商会想到这个赚钱的营生。他们搜集大量的八股文编成集子出售,一些偷懒的学子,买来这些"满分作文“背诵模板。<div>  归有光是这方面的高手。《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的职业就是八股选家,里面的匡超人就是靠背八股集子最后背成八股能手。</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关:童 试</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考中童生后,才考秀才</b></div> <h5>童生试:明、清两代以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筒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h5> <h3>  明清时的科举选拔考试程序非常复杂,学生先要通过知县主持的县试、知府主持的府试、省学政主持的院试,才会成为一名秀才。</h3><h3> 县试、府试、院试合称童试,相当于科举考试的初试。</h3><h3> 你要先到县衙去报名,登记姓名、籍贯、年龄以及家庭关系。同时,还要签署一份"诚信承诺书",证明自己没有异地报考,没有冒名顶替,家庭背景清白,没有在为父母守孝期内参加考试。同村的5个小伙伴相互连保,一人做弊,另外4人要受处分,这样才能领取准考证。</h3> 县试一般在二月,府试是四月,院试一般安排在年底。<div>  县试考试的内容在清初屡有变化,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固定为考《四书》文一道、经文一道、五言六韵律诗一首。你领到的试卷,审题后,很快构思出自己的文章,在10多页红色格线纸上打草稿、誊写。</div><div> 半个多月后,你在焦灼中等来了放榜,榜上有你的名字,恭喜你,你有资格参加府试。你辞别父母,带着干粮和盘缠,前往府署赶考。如果府试顺利通过,你就获得了童生的资格,是官方认证的"文童"。</div><div><br></div> 年底院试时,本省的学政亲自点名,与旁边的担保人一起核对考生的样貌,搜查随身携带的文具,这才准许你进入考场。在这个考纪森严的考场中,你从一块大木牌或大灯笼上抄下试题,即兴做诗作文,当天交卷。<div>  通过府试,你就是一名秀才了。</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定州贡院</h5> <h5>定州贡院位于河北省定州市东大街草场胡同,定州贡院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科举考场。清乾隆三年(1738),由州牧王大年创建定州贡院,汇集辖区内文武考生应试,为考取秀才、贡生之所。道光十二年(1822),州牧王仲槐劝捐于民,展拓场地、重修、增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考场。之后历经修缮保留至今,2001年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第三关:乡 试</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百个秀才只有一个通过</b></h3> <h5>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卵酉为正科,遇皇家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考试通常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闱"。</h5> <h3>  取得秀才资格的士子,可去省贡院参加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有做官资格。</h3><h3> 乡试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秋季举行,各省考试日期和内容由中央统一。由于放榜时间在中秋前后,正值丹桂飘香,所以人们又将乡榜称为"桂榜",将中举比喻为"蟾宫折桂"。</h3> 明清时,乡试分3场进行。这意味着,你从点名入场到交卷出场,一共要在贡院里呆上三天两晚。你在入场前,会进行充分的准备,除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外,还要携带餐具、食品,有条件的人家还会携带炊具等。<div>  </div> 你带着这些物品走进考场时,还要在脖子上挂一个用来装试卷的卷袋。这个布卷袋中间夹有油纸,可以防潮和防湿。你通过点名程序后,领到的答题纸就放进卷袋。进入号舍后的第一件事,是将卷袋钉到号舍的墙上高挂起来。你在答卷中,会努力回想先生讲的套路,以及考前突击背诵的"满分作文"模版。<div>  为防止作弊,你的试卷还要由抄写员眷写后送给阅卷老师。如果你的运气不错,成为那通过乡试的1 %,就能像范进一样中举,准备下一步的会试。</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阆中贡院</h5> <h5>阆中贡院,又称川北道贡院、四川贡院,位于四川省阆中古城。贡院考棚具体建于何时,已无确切记载。贡院又称作"考棚",是科举时代仕子应试的考场。</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第四关:会 试</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京城举行,总共考九天</b></h3> <h5>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h5> 考中了举人,先别得意,赶紧准备好笔墨纸砚,迎接来年春天的真正考验一一赴京参加会试。<div>  清朝会试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持,在礼部的贡院举行,每次考3场,每场考3天。由于会试发榜之日正值四月中旬,杏花盛开,所以又称"杏榜"。</div><div> 会试中,你的对手将是其它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栋梁之才为贡生。</div><div> 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的林则徐,可谓是科举考试中的小神童。不过,他在会试这关遭遇了小小的波折。折戟会试后,他回福建老家开办私塾,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继续备考。</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五关:殿 试</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朝中期起,更看重书法</b></div> <h5>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殿试由内预拟,然后请皇帝选定。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殿试为科举考试中最高的一段。</h5> 你通过了会试,将有机会进宫面见皇上,在金銮殿里接受终极测评,以确定状元、榜眼、探花的归属,状元可免试进入翰林院。<div>  终于要苦尽甘来了,你在心中窃喜。</div><div> 虽然皇帝是殿试名义上的主考官,命题、阅卷都该由他来完成,但实际上他不可能亲力亲为,还是需要由专门的读卷大臣来评阅。</div><div> 读卷大臣的人数没有一定之规,每次殿试前由皇帝决定。顺治四年(1647)首次殿试时,读卷大臣有12名。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形成定制,读卷大臣减至8名。</div> 科举史专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李兵描述了读卷的情形:<div>  读卷在殿试后的次日进行。监考官和读卷大臣都在文华殿集合,每位读卷大臣前摆放一张桌子。读卷大臣坐好后,收掌官当众折封卷箱,将试卷平均分配给每位读卷大臣。如按清朝每科300名贡士计算,每人需要审读37份试卷。他们须对每份试卷做出评判标识,以表示答卷的优劣,供皇帝裁决。</div><div> 读卷大臣评阅对策试卷时,要求内容"精详",字体"庄雅"。这时,你从儿时苦练的书法童子功从试卷中脱颖而出,一手漂亮的馆阁体小楷,将为你加分不少。</div><div> 好了,走到这一步,该做的都做了,能不能中状元,就看皇上的喜好了。祝你好运!</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未 完 待 续)</div><div><br></div><h5 style="text-align: right; "><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贡院(1870~1880)年代</h5> <h5>北京贡院旧址位于今建国门内中国科学院一带,今贡院东街、贡院西街、贡院头条、贡院二条、贡院三条等。会试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叫"春闱"。会试共考三场,每场考3天。考取的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中了便成了进士,前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各地乡试在8月举行,叫"秋闱"。顺天府乡试,也在这个考场。光绪初年来应试的达15000多人。</h5>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