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

蒋福生

<h3>  西藏对于我来讲是一直比较向往的地方,我深信自己有一天会踏上那片美丽神秘而苍凉的土地,2017年7月20终于等来去西藏的机会,我跟随着有八次进藏经验的冯天行老师,完成了我的西藏自驾游计划,从海拔只有10几米的沿海城市杭州一路驱车,跨越9省从平原到跨越海拔5千多米东达山口,行程1万公里,体验到了雪域高原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蓝天白云,回到杭州,西藏之行带给我的震撼久久难以平复,深信自己还会再去,拉萨布达拉宫我一定会来的!西藏去过了更没有理由不进布达拉宫参观!一定要再去,去西藏、去拉萨探秘神秘的布达拉宫。今年6月9日我们一行人16人,从杭州乘飞机到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启了又一次进西藏的旅程,我们沿着国道317进藏拉,川藏线有317和318两条进藏区国道,317沿途人文景观保留比较完好,特别是经过汶川看到大地震后,经过10年的建设一个全新的新县城让我们感动、感叹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伟大精神。317、318国道是一条让无数个喜欢进藏的特别是喜欢自驾游的朋友向往的惊险于刺激,沿途高原雪山,怒江七十二拐,雀儿山口,雪集拉山口、色季拉山口、米拉山口都是海拔四五千米的垭口,特别是当我们翻越海拔4250的矮拉山口时道路的前面出现了雪山的时候大家惊呼太美啦!大家忘记几天来的疲惫和经过色达住宿时高反的恐慌,纷纷下车拍照留念。下山的路更不好走,我们的车子大约走了三公里左右,忽然看到前方道路上车子都停着不动了,啊堵车了?山上都是土路,由于现在是雨季山路塌方是很正常的事情,前方几公里处抢修施工正在进行,等待吧!下车去了解一下情况,问了前面车辆的司机回答我们从早上6点多就开始堵上了,等待还是等待,吃饭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自热饭在海拔4200米的高原上吃了起来,那个开心劲使我们终生难忘。大家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忽然看见前面的车子好像在动了,啊通车啦!通车后我们一路看到最幸苦的还是常年行驶在川藏线的大货车司机,在这里我给他们点赞👍由于几小时的等待后车子聚集了很多,由于道路狭窄大车交会是最困难的事情了!山高坡陡,泥路和发夹湾路真是太难行车啦……。但是我们不怕艰辛向着拉萨、日喀则方向前进!这次我们全程14天。期待再一次拥抱西藏…在此衷心感谢鲍总的精心策划安排这次进藏旅行。</h3> <h3>车辆行驶在怒江72拐大峡谷。</h3> <h3>美丽的布达拉夜景。</h3> <h3>布达拉宫广场前的车流。</h3> <h3>成都宽窄巷子。</h3> <h3>观音庙;在金川县观音桥区,海拔3685米的纳勒山上。是闻名藏区的藏传佛教圣地之一。因寺内主供观音菩萨而得名。</h3> <h3>  色达佛学院:全称是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境县城东南方约20公里处,海拔4000米以上。在重重的群山环绕之中,沟里的僧舍,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密密麻麻搭满了四面的山坡,不计其数的绛红色小木屋,延绵无数,一眼望不到头。这些红色小木屋,是三万多名僧侣的住所</h3><h3>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是由晋美彭措法王1980年创办,在短短数年间从藏区一个山谷深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三万多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男众女众的僧舍泾渭分明。</h3> <h3>金色的坛城。</h3> <h3>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镇红军长征纪念馆。</h3> <h3>甘孜吐司楼。</h3> <h3>甘孜碉楼据说三次大地震都没有把它震到只是倾斜10度。</h3> <h3>甘孜镇上的道路还是蛮空的哦!</h3> <h3>甘孜寺上俯瞰甘孜城区。</h3> <h3> 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畔、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有一处古老、吉祥聚慧的宝地,那就是被称为&quot;雪山下璀灿的明珠&quot;的&quot;德格印经院&quot;,它奇迹般地完整保存着22万余块木刻古印版,这不仅是藏族,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h3><h3>  德格县是我国藏区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其最具典型代表意义所在,一是被称为&quot;东方伊利亚特&quot;的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史诗》中的主人公格萨尔王的出生地,不仅格萨尔文化十分厚重,而且至今还十分活跃;二是享有美名的德格印经院,德格印经院在藏区三大印经院(另两个是西藏拉萨印经院和甘肃拉卜楞印经院)中,以收藏文化典籍最广博、门类最齐全、管理完备而严格、原材料制作考究、印刷高质量,以及对古建筑物、壁画、印版和其他文物全面而有效的收藏和保护而位居首位。</h3><h3>  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德格印经院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quot;德格印经院&quot;正在积极申报&quot;世界文化遗产&quot;。</h3><h3><br /></h3> <h3>我们穿越海拔4244米的矮拉山口。</h3> <h3>矮拉山雪景。</h3> <h3>骑行穿越海拔4244米的矮拉山口。</h3> <h3>昌部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它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位于西藏的东部,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必经地,也是"茶马古道"重镇。</h3> <h3>澜沧江绕城而过。</h3> <h3>昌都的夜晚更加美丽迷人。</h3> <h3>转寺的人们。</h3> <h3>昌都强巴林寺又称"昌都寺",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县城关镇(又称"昌都镇")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是康区第一大寺,被誉为"藏东第一禅林"。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公元 1444年创建的。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对该寺的起名为昌都强巴林寺。该寺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画,可以说是汇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代表了昌都一带最高水平。</h3> <h3>强巴林寺镇馆之宝金坮城</h3> <h3>业拉山也叫怒江山海拔4618米,以"七十二拐"闻名天下。是川藏线上最险的路段之一,业拉山有一典型的地理标志,就是山体中间有个透空的圆洞,车辆盘旋在曲折的道路上又急又陡似乎没有尽头,业拉山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很高车辆行驶在"七十二拐"上方可以看到中国公路建设的奇观。弯弯曲曲公路由山顶一直盘旋至山脚。</h3> <h3>怒江七十二拐雄姿。</h3> <h3>与业拉山口合影留念。</h3> <h3>经幡在业拉山口上舞动。</h3> <h3>怒江大峡谷看清啦下面有条水牛🐃在江中。</h3> <h3>然乌湖景区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西南角,然乌湖面积约22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850米,湖西南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木冰川,东北方向有佰舒拉岭。四周雪山冰雪融水是然乌湖主要的给水源,也是雅鲁藏布江的重要支流帕隆藏布江的源头之水。</h3> <h3>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未端海拔只有2400米。冰川下段穿行于针阔叶混交林带,是西藏最主要的海洋型冰川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该冰川常年雪光闪烁景色神奇迷人。</h3> <h3>318通麦天险老桥</h3> <h3>通麦天险祖孙三代大桥同框。</h3> <h3>通麦天险新大桥,下面是滚滚而来的帕隆藏布江。</h3> <h3>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h3> <h3>雅鲁藏布江大拐弯。</h3> <h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的油菜花盛开。</h3> <h3>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h3> <h3>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h3> <h3>海拔5014米上的合影。</h3> <h3>经幡在米拉山顶上舞动。</h3> <h3>米拉山上的牦牛。</h3> <h3>布达拉宫坐落于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1645年,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与驻藏大臣衙门共为统治中心。 1961年3月,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其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1月,国家旅游局又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h3> <h3>布达拉宫广场上空飘过的云。</h3> <h3>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整个寺庙不是很大,但是很有特色...</h3> <h3>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大昭寺金顶上空。</h3> <h3>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这里风景优美,天蓝水蓝,是一幅绝美的画卷羊湖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40公里、南北宽70公里,</h3> <h3>卡惹拉冰川位于拉萨市前往日喀则的必经之路上离羊卓雍措不远,景区内有经幡,白塔,木头栈道,可以走在栈道上走到冰川之下,近距离观看,当然也可以不进景区将车停在路边用相机拍摄卡惹拉冰川也是不错的。</h3> <h3>扎什伦布寺坐落在日喀则城西尼玛山东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地区四大寺院之一,扎什伦布寺是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