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徐梦瑶 包九中2018届文科生毕业生 高考分数618分</b></h3> <h3><b>所在班级:九中文科创新班5班 班级高考平均分603分</b></h3> <h3> 三年前我初次踏入九中校园时,心里有些许的失望:并不大的校园、朴素的教学楼、略显陈旧的操场……一切看起来都平平无奇。那时,我并不知道这所学校将带给我怎样的触动,也不知道那初见并不惊艳的风景将怎样渗入我的灵魂。</h3><div> 九中的校园之美,需要在四季轮转中渐渐体悟。春天桃花盛开之时,大片大片的粉红中点缀着几簇洁白。夏天,罗马柱在绿柳的映衬下显得优美典雅;清晨时穿过操场,毛茸茸的狗尾巴草在晨曦中轻轻摇动,杨树浓密的枝叶间有金光闪烁。秋天,中央大道落叶纷纷而下,坐在金叶飘飞的长椅上翻一翻书,方才体会秋之静美。一场冬雪过后,素白的九中校园静谧柔和,摒却喧嚣,让踏入这里的人们也沉淀内心、从容平和。四时之景不同,而美亦无穷矣。</div><div> 九中的风景里,总少不了那些个性鲜明的人。</div><div> 老师们风格各异:或雷厉风行,或温和细腻,或幽默睿智,或认真严谨,但不变的是对学生的关怀,这种关怀不仅在于学习,更在于身心的调整、人格的养成与终生的发展。难忘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的窦老师三年里一次次的谈心解惑;难忘政治涛哥极具感染力的班会演说与心灵鸡汤,让我们在身心俱疲时重获力量;难忘老师们时不时的小零食:咖啡、饼干、水果、巧克力和棒棒糖,总是让人心中一暖、眼前一亮;难忘数学刚哥的品德教育,告诉我们纯粹与坚守、正直与善良……言薄辞微,老师们的种种事迹只能略举一二,但其个人魅力与高尚风格也可见一斑。三尺讲台,九中的每位老师都倾力而为,无愧于心,无悔于行。</div><div> 九中丰富多彩的活动也给予每位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社团活动、文艺汇演、书虫市场、研学展示、运动会、篮球赛、辩论赛、合唱节……在这些活动中,我找到了更多兴趣爱好,也被同学们的才华深深折服。</div><div> 别有意趣的校园之景与个性鲜明的九中人赋予了九中独特而浓烈的风格。其中之一,便是自由与包容。高一新生总难免因学校的不走套路而震惊:领导批评高三年级,高二年级猛烈鼓掌,领导的麦克风出了问题,也会迎来全体学生的热烈掌声;上操前的站队时间,广播站放的音乐从小众民谣到前卫摇滚,从经典老歌到欧美新曲;楼内广播总是自带呆萌属性,公告栏的寻物启事和活动海报争奇斗艳、层层叠叠;校长会在教学楼里逛来逛去,问问同学学习情况,或是跟早读睡着的同学来张自拍……允许一定的随性与自由、包容学生的个性与自我,这或许是九中的一大魅力。</div><div> 浓厚温暖的人文关怀是九中的另一传统。学校尊重学生的差异与选择,也不断给予学生精神的关怀与支持。犹记高考誓师大会,以为会像传说中那样充斥着集体狂热与不顾一切的口号条幅,最后却是我们一起坐在体育馆的地板上,静静地看着屏幕上播放着每个班级的一点一滴,听着老师与家长讲述他们的坚守与期许、讲述对我们的关怀与陪伴。真情动人,几度落泪。他们让我们明白:你们必须去战斗,但是别怕,我们永远在你身边!</div><div> 踏入九中之前,我只是渺茫地知道高考是重要的。在九中度过的三年让我明白,为高考而努力的过程也是重要的,甚至比结果更重要。那心无旁骛的付出、对未来的坚守、对自我的反省与接纳、重压下的相互支持、迎接挑战时的坦然从容,是高考的真正意义,关乎成长、关乎未来,受用一生。至于结果,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div><div> 我有幸赶上了九中六十周年校庆。归来的校友从年老到年轻,几代人的记忆被九中串起,未来,还会有更多学子带着九中的印记走出去。校门口,几位头发花白的老阿姨揪住她们的班长:“来,再给我们几个女生照张相。”镜头下,她们昂首挺胸叉腰,仿佛昨天才从这里毕业。九中,代表了一段永不逝去的青春。</div><div> 三年已逝。回首一眼,却发现九中的一花一草、一虫一木都是那么可爱,生气蓬勃、风格各异的九中人都是那样可亲。原来,九中早已成为我心中永不褪色的独特风景。千言万语汇于心中,能够表达的却唯有感谢。如果我有幸拥有了严谨认真的求知态度、对社会与个人的关注与思考、柔软而坚韧的内心、成熟自信的人生态度、面对重压时的优雅从容,要感谢九中,感谢可爱的九中人。</div><div>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九中,我可能会回答:“因为这里有风景。”</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