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这四个普普通通的数字组成的年份对我而言却是不普通的,因为,这一年我要退休了。 </h3><div> 我并不惆怅,更不落寞,一切随遇而安,倒还觉得退休真好,从此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div><div> 以往常常听到或看到许多人不愿意退休的言谈和举止,似乎退休后就意味着无所事事,生活从此寡淡无味了。我却觉得到龄退休这很是自然,有什么可烦恼的呢?所以我一直以为,退休只不过是另一段生活的开始,而且由于之前所积累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你对今后生活的选择和取舍将毫无疑问的更为理性,加上你又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自主性也必然更强,这种生活状态该有多顺心、多惬意啊!</div><div> 说起“自由时间”这个概念可不简单,为何?因为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经对它有过经典的论述。记得我工作时写过并发表了一篇文章《关于自由时间的断想》,就阐述了马克思有关自由时间的观点。简言之,在马克思看来,包括人类劳动在内的各种活动都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因此,时间对人而言具有生存论的意义。在马克思的时间理论中,劳动时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时间,但他却非常看重自由时间在人的存在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它是实现人的自由活动和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包含着对未来社会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深刻理解。</div><div> 退休后的自由时间可以做些什么呢?就我个人来说,能想到的是:</div><div> 第一,有了更多的自主阅读时间。由于工作原因,阅读是我的常态,但是仔细一想,工作中大量的阅读时间都被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占用,选择的读物往往并非都是出自个人的兴趣,因为必须服从工作的需要。退休后则完全可以依兴趣而定,阅读内容可以自主,政治法律、文学历史、天文地理全凭自已,看懂看不懂都无关紧要;阅读时间可以自主,白天夜间、睡前饭后、行走小憩任由个人,想读不想读都没有限定。英国文豪塞缪尔·约翰逊说过,“一个人只应该读自己想读的书,如果把读书当作一个任务那就收效甚微。” 如今网上购书很方便,选好图书第二天就送到家,我同时还购买了一个亚马逊电子书,可阅读的对象更多更便捷,也减少了购书开支。最近还发现了一个“微信读书”app,感觉也不错。自由自在的在书籍的海洋里游弋,这是多么有益、舒心的事情。</div><div> 近日读到我们这代人熟悉的作家梁晓声的一本新书,叫《中国人的日常》。他在自序里有一段话我觉得把读书的意义说的很好,很实在,也很有启发。他说:“任何一个国家的95%以上的人口,注定了是普通人。这个世界对此点还没有破局之良方。那么,读书对于95%以上的人类,益处甚大。会使我们成为社会地位虽普通,但在其他方面却较优秀的普通人。会使我们于浮躁之境淡定;于群情盲动之际保持理性;于享乐风大行其道时俭以修身;于清贫中不至于连精神也一并‘贫穷’了。会使我们成为善良、文雅、举止得体、谈吐不俗;因而起码在95%以上的人中成为受尊敬的普通好人。当然,我指的是值得一读的书。”</div><div> 这也是我一直愿意读书的原由所在。</div><h3><br></h3> <h3> 第二,有了更多的旅游出行时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最初读到这句话时,还以为是哪位名人大师所言。其实,它只是一个26岁的女孩子所写的一本书的书名。我被她的这句话打动了。读书和旅行,你选择什么?哈哈!我都要,因为我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有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此还辞了职,为什么?想拥有更多的时间哪!很多人抱怨每逢节假日就会有那么多人出游,平时都干什么去了?这还真不能怪“那么多人”,因为全是时间的问题。而退休后这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你尽管说走就走,多美妙的事情,想想就乐。</h3><div> 我有一个爱好,每次旅游都会用图文形式记录下来,或长或短,或简或繁,旅行的收获和意义真实显现。这种爱好过去是没有的,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很少甚至没有旅游。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老百姓对“旅游”这个概念是完全陌生的,逢年过节都安心的待在家里。偶尔听说谁和谁去“旅游结婚”了,引起很多人羡慕,说明旅游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旅游真正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应该是90年代末出现“黄金周”开始的。这之前大多都是利用外出开会、学习培训等机会顺道旅游,所以那时与旅游近似的一个词汇是“出差”,是很多人都想得到的“美差”。说到底,那时制约人们旅游的主要原因一是收入,二是时间,三是观念。而在当下,富起来的人们或个人或家庭的旅游已是司空见惯,但是旅游需要的时间仍然是许多人所缺少的。与之相反,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旅游出行时间,这是多少工作缠身的人所羡慕不已的,如此,你还能说生活无趣吗?</div> <h3> 第三,有了更多的休闲活动时间。人的一天是由三个部分的时间所组成:生理时间、工作时间、闲暇时间。闲暇时间从事的活动即是休闲活动。显然,退休前的工作时间占用了很大的部分,退休以后则发生了不言而喻的改变。</h3><div> 可别以为休闲就是逛街串门、喝茶聊天,它高尚着呢!我们的古人对休闲内容就很讲究,并赋予很浓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休闲文化。如收藏字画,篆刻临帖,弈棋鼓琴,栽花养鱼等,均列为一种休闲生活的方式,称之为闲情逸致。而现代理论说的更有意义,认为休闲是指在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蓄和释放,它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它是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产生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生命状态。所以,当退休后拥有了更多的休闲活动时间,你的生活将呈现出多么斑斓的色彩!</div> <h3> 我选择的日常休闲活动是养花种菜。前院主要养花,后院主要种菜,这两项活动占据了我很多时间。拥有一个自己的小院,这是当下很多人期望的。郁达夫曾在《故都的秋》里写到,“早晨起来,泡一杯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对院子的钟爱,于他而言,院子不仅是一座栖身之所,更承载其广阔心境与精神世界。而我之养花种菜本不为生计所累,自然少了许多劳作之苦,多了许多诗情画意。春夏秋冬,四季轮替,皆在院落里呈现,耕耘松土、撒种育苗,赏花品绿、试新尝鲜,颇有一番情趣。养花种菜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感想,便在我的《美篇》app里用文字抒发出来,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并不过于讲究,信手拈来而已,再发到朋友圈内与亲朋好友共享,乐在其中。最近还选了几篇印成一本小书,就以此文作书名的,把它放在客厅沙发旁的书刊架上,每遇来客取阅时即成为一个很好的交谈话题。</h3> <h3> 老舍先生曾在1956年写过一篇《养花》的散文,完全表达了我的心态和感受,所以全文照录如下。</h3><div>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研究和试验。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div><div> 花虽然多,但没有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div><div>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是个乐趣,摸住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啊!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啊!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div><div>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了,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div><div>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欢喜。</div><div>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几天都没有笑容。</div><div>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div> <h3> 第四,有了更多的独处遐想时间。我常常会想,人为什么喜欢选择山清水秀,环境幽静的地方度假呢?人不是群居动物吗,又为什么喜欢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而不愿被别人打扰呢?</h3><div> 工作时,难免与各种人和事打交道,有喜有悲,有怒有乐,即是必需又不胜其烦,置身其中,无法脱逃。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忘却尘世的烦扰,回归心灵的宁静,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我想一个人静静待几天”,往往显得倒很奢侈。</div><div> 退休后自然就有了更多的独处遐想时间,这是我喜欢的。但很多人不这样,他们闲不住,哪里有人就到哪里去,哪里人多就到哪里去。于是,老年大学的教室里,街头公园的广场上,湖光山色的旅途中到处可见成群结队的大妈大叔们,很多人几乎是天天相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就是人多热闹,似乎这样就有乐趣。实际上,很多人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只是盲目跟风。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的退休生活是这样的话,那与退休前又有多少区别呢?而许多人恰恰就是不愿意面对和以前的区别刻意保留着以往的生活状态。但是,我不愿意这样,我愿意有更多的时间是自己独处。</div><div> 如果谁认为独处就是孤独和孤僻,那真是贻笑大方了。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是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独处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独处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具备的。很多人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并不充实。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所以我认为现在很多人陷入了一个误区,本应以恬静悠闲为主调的退休生活,反而整日与喧嚣鼓噪为伍,实在不解。</div><div> 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毫无乐趣可言。喜欢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乐交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因为,独处是人生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有些寂寞,但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在独处时,你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和别人一起谈古论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浩瀚的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朱自清在他的名篇《荷塘月色》里表达了同样的心境:“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 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div><h3> 说了上面这么多话,无疑都是个人所思和所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不可能千篇一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退休后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安排自己想干就干的事情,这不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活动和全面发展提前实现了吗?</h3><h3> 瑞士的心理学家荣格说过:“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从四十岁开始。”实际上当下的人在四十岁的年龄正是事业、家庭最忙碌的时候,还很难“活给自己”。所以,当退休了,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就换一种心情和方式,享受你的自主生活,让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活出精彩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