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知青"这个特殊的名词,对当今年轻人来说,或许仅仅是懵懂的一段历史,但对于亲身经历者来说,它代表的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六月中旬镇原知青群 群主在群里发起,重走当年路,重温青春梦,回镇原第二故乡。插友们积极报名参加这次活动。</h3> <h3> 沿途记忆的大门瞬时打开 …… 一个个乡土气息的地名从眼前掠过; 一茬子四十四年前记忆犹新!那青葱的岁月,青涩的年龄,青春的挥洒 …… ……</h3> <h3> 好难忘啊,刚到农村时,乡村没有电,夜晚漫长,无聊且精力旺盛的男同学,将社员看家护院的大黄狗杀了解馋,我们在黑灯瞎火的夜晚每个人端着自己的饭盆低头猛吃,那美味,那吃相,全浮现在眼前。再看看如今身边的绅士淑女简直无法和现在的他们联系在一起哦。过去的一切原来是那么纯真、那么美好,那么亲切,那么天真烂漫,那么值得念想。</h3> <h3> 现在高速公路真快捷啊,几小时就到六盘山下了,十多分钟穿过六盘山。当年可是一条艰难的、曲折的、险要的路 ,险景奇峰、峰回路转,云雾缭绕,回一趟家可不容易了。所以,后来回家选择去宝鸡坐火车。记得那年月知青的标佩身挎军绿色书包,手提军绿色帆布旅行包。有一次我和刘振永,刘为民,孟猛四人为了逃票,从宝鸡火车站侧边走铁轨进站台时被车站工作人员发现,车站工作人员一路追赶要求我们买票,当时17岁的我胆小身体又不好,紧张加之身背手提重物,𨄮倒在铁轨上,知青点男生刘振勇情急之下一把拉起我,刘为民提起我的军绿色帆布旅行包,我们一路狂奔,跑了很远,停下脚步发现工作人员早就不追我们了。这时我才感觉腿很疼,一看血迹已渗透裤子好大一片。那时回家的路真是行行重行行,道路阻且长啊!</h3> <h3> 第二天 中午回到县城,留在镇原的知青李建玲早早就按排好农家乐,大家欢聚一堂,举杯欢庆,以下是我们知青群主、也是这次活动发起人魏林的发言:</h3><h3> "一个特别的时代,给了咱们这代人一段特别的经历, 回想曾经的我们,第一次抽烟,第一次挑水,第一次偷鸡,第一次喝酒。酒后也曾抱头痛哭,酒醒后依然是阳光少年,嘴里还在轻轻的唱着《南京之歌》这一切仿佛如斑驳的树影,摇曳在我们的梦里,萦绕在我们的耳边。</h3><h3> 感谢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我们有了共同的名字"知青",我们才有了抹不去的记忆,说不完的话题……"</h3><h3> 主持人让我们毎位知青说一句最想说的话,我想说:多年后,为什么要回到这里,因为我们和这片贫瘠的土地有一种说不清的感情。踏入社会第一站,是这里的农民接纳了我们,慷慨给予一份本不够自用的衣食,不能忘记这片土地曾经养育了我们,我们的汗水曾经挥洒这里,我们青春最美好的时光、芳华留在了这里,少年时燃起的炊烟袅袅未熄…….。</h3><h3> 虽说后来通过招工,招工后又当兵,调动工作等不同渠道,大部分人最终都离开了这里,但这段特殊的经历却在每个人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h3> <h3> 如今我们年已花甲,同学们还能在镇原相聚,一起回首往事畅谈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光,同学们,请举起酒杯,为了迎接下一次插友会,为了体验再次相聚的期盼,为了我们一如既往地健康地活着,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过的更好,干杯!</h3> <h3> 当年我们可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少女呦!</h3> <h3> 曾经的青梅竹马</h3><h3> 如今是什么模样呢?</h3> <h3> 他们仨可是从小一个大院长大的发小呦,一起上幼儿园、一起捕蜻蜓,一起捉迷藏、一起招猫逗狗的玩伴儿… </h3><h3><br /></h3> <h3> 王嫚华、曹建兰是一个知青点的同学,后来结为恩爱夫妻。一份好的感情,是两心相依的温暖,是相濡以沫的陪伴。最真的拥有,是我在;最美的感情是我懂。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h3> <h3> 老同学,今天看到你们勾肩搭背,拍着胸膛的模样,好似又回到了少年不知愁滋味时的阳光大帅哥。</h3> <h3> 我们重走当年路,就是要找寻流逝的岁月,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弥足珍贵!…… ……</h3> <h3> 这段经历藏着艰辛,藏着苦难,但是,只要仔细回味,何偿不是人生路上一笔宝贵财富!在镇原的无数个日子里,那份蕴含着对贫瘠土地从不放弃丰收的渴望,那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节和精神,憾动着苍天和鬼神。它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h3> <h3> 瑞龙吟,回村的路。</h3><h3><br /></h3><h3> 回村路,还见郁郁青山,田边绿树。</h3><h3> 炊烟几缕人家,门前细柳,水边浣妇。</h3><h3> 伫思绪。</h3><h3> 初识隔村邻女,暗开心户。</h3><h3> 樵薪相伴欢娱,池边月下,柔肠细语。</h3><h3> 曾恨云横山断,去鸿千里,离情谁诉。</h3><h3> 又恐落花空流,萍水难驻。</h3><h3> 清风过竹,犹送叮咛句。</h3><h3> 今相伴、重温旧梦,田林漫步。</h3><h3> 总是怡情处。</h3><h3> 黯然往事,随风柳絮。</h3><h3> 魏林</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br /></h3><h3><br /></h3><h3> </h3> <h3> 黄土高原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又何妨?我等重归来。</h3> <h3> 我和杜亚芬回到丰台知青点,可惜已经没有原来的样子。只好在原址上拍照留念。</h3> <h3> 昔日做饭的灶台,仍然炊烟不断,如今灶台旁增添了自来水管。</h3> <h3> 特意为知青做的丰盛早餐。</h3> <h3> 《满江红·知青感怀》四十年前,惊回首、浮光影掠。曾记否、告金城别,镇原初夜。壮语豪言天地广,与人奋斗无穷乐。有作为插队炼红心,灯明灭。住窑洞,知冷热;批孔圣,荒学业。历星移物换,感而填阕。一晃少年犹变老,几回梦里情怀切。笑悠悠万事境茫然,风吹雪。</h3><h3> 北徐点知青冯一多</h3> <h3> 乡亲们欢迎知青回家,载歌载舞。</h3> <h3> 废弃的知青点窑洞,一片荒凉。</h3> <h3> 往事如烟,温馨如昨,相聚使我们重温起那一段共同走过的艰难岁月,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芳华岁月。要问人世间什么最珍贵?我道是知青间纯真的友情最珍贵。美好的青春时光恰似流光溢彩的画卷,永远地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亲爱的插友们,让我们向往美好,保重身体,再过二十年重相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