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关于做陶艺,我认为,它可以更有效的减压你的小心灵。</h3><h3>泥巴,儿时我并不陌生。因为自己家里有厂,从小在厂里成长,摔泥巴,是我唯一的娱乐项目。泥塑,都是随心所欲。捏个人,往往烧出来缺个胳膊,少个腿也属正常。一个人也被我搞的七零八碎。依然很开心。乐此不彼,去大釉缸里,把捏的玩意丢进去。立马变成啦泥浆。釉溅起来喷我一身。这种事我是干啦不少的。</h3> <h3>长大之后离家越来越远。自从做啦这个多肉,和花卉之后。爸爸给我做啦很多盆子。才让我我觉得,是应该把这些玩意好好的认真的去捯饬捯饬啦。不能总是劳烦父上大人。所以就出啦这一窑的小可爱们。我自己买啦一个电窑,暂且叫成包子锅吧。因为这个确实只比锅大一点点。小时候我们家那窑,是那种下面有地道,并且用砖砌的那种。光面积是占啦几亩田。反正对于面积,我也没啥概念。就是比较好玩些,和电视里扛日的那些地道差不多。冬天不烧窑的时候我可以藏在地道里。暖和的狠,也睡的香。睡上一天急的我爹直跺脚。炕红薯也比较好用。偷偷拿进去好多,炕好的分给我那些小伙伴们,甚是骄傲。</h3> <h3>这是没烧之前颜色比较淡。初期也是摸索阶段。做啦这一行之后,只能夏天画点啥东西。不过都没啥营养。</h3> <h3>然而长大一些啦,离窑炉越来越远啦。玩泥巴的心也是日渐强烈啦。我觉得花卉这个行业的琐事是真的太多。大家认为这个行业是养性,怡情的。而我并不这样认为,我得手是布满黄茧的,但那些纸是柔软的,颜料是绚丽的。可我生活就像是泥土,只能用特么糙的手去塑造。在黑灯瞎火的夜里,拖着疲惫的身躯,充满激情的内心,拿起笔,画上几下。总是那么几下。没有啥营养,却能让我感觉像喝啦可乐一样的腹胀感。多想细嚼慢咽,吃哈米饭。画上一副。而不是汽水入肚。打啦嗝之后。气从脑中过。</h3> <h3>泥更接近生活。小时候,总是听大人们说小孩子,说是泥人。泥做的。后来我才明白这句话的意义,是出生于自然,融入与社会。你必须要像泥一样质朴而纯真。保留着泥土的气息。</h3> <h3>还好,用玩泥巴的的时间去洗刷那些气体。</h3><h3>所以不亲自去体会一把玩泥巴的乐趣,永远都不知道它和橡皮泥有多大的差别。它可以经历高温度的考验,种上美美的小肉肉,满足你视觉的需求。喷上水然后去试下,超级透气迅速干爽。那种感觉,橡皮泥里体会不到。并且这些泥都是矿物质材料的。和那些化学物品也是不能同等比较的。</h3> <h3>妹妹,盯着每天被叮咬满身肿包做的小盆子。有蚊子的血,有她的汗。反正都是充满故事。</h3> <h3>这些都是妹妹做的。我只负责涂色。个人觉得我妹妹比我更有艺术细菌。更值得去发酵,去酝酿,而不是像我一样在稻壳中放弃啦去发酵的路程。</h3> <h3>这些都是刚出锅炉的新鲜包子。不够完美,但火候够,馅好!</h3><h3>你想来玩吗?你塑造什么样的泥巴?你想装进去什么样的故事?</h3><h3>约上你的好基友,拉上你的小哥哥,挽上你的小姐姐,带上你的小可爱。来上一次亲近自然的陶艺课堂。做一个心爱的作品。</h3><h3>只想让你记得,生活不是只有糙,还有那些柔软的纸,绚丽的颜料!你想怎样就怎样的生活!</h3><h3>好吧任性约起来!</h3><h3>记得选择漫乡居哦!</h3><h3><br></h3> <h3>最后让小亲亲们欣赏一下舅舅的钧窑大作。后期还是会发的。</h3><h3>瓷的妙,温度的控制,釉的变化。都是很好玩的。</h3><h3>所以恁还忧虑什么</h3><h3>来体验一把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