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h3><h3> ———李清照</h3> <h3>盘古乡双溪村由油溪村与白马村2005年合并而来,因境域有油溪及桑溪两支溪流而冠名。</h3> <h3> 双溪村民国时隶属建平乡王通保。1949年9月18日沅陵解放,随后全县设区并建立农会,该村隶属第四区十五农会,会所设桐木冲宋良成老宅院。宋为民国时沅水流域红帮头目,路经双溪沅水货运船商,均会上岸来宋府拜码头。沅水红帮常以桅杆上挂草鞋或其它暗语,上至浦市,下至桃源,迤逦一路,土匪不敢袭扰。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7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隶属上游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体制,隶属丑溪口人民公社,分别为油溪口及白马大队。1984年政社分离,隶属丑溪口乡,分别为油溪口及白马行政村。2004年丑溪口乡更名为盘古乡。2005年油溪口与白马合并,更名为双溪村,隶属盘古乡管辖。</h3> <h3> 原油溪口村下辖长田、桐木冲、金岩坡、上油、下油、桥边、包上、烟家冲、粟家坪等村民小组。原白马下辖田家坡、背坡、庙湾、白马坪、向家坪、双溪口等村民小组。双溪李姓为第一大姓,其次有宋、龚、向、田、刘、戴等姓氏。双溪自古除种田耙地,即以扒船放排为生,临溪近河,良田沃土,水旱无忧,鱼米之乡,堪称富足。</h3> <h3> 油溪口村老宅基地,而今杨树林立,荒草丛生。</h3> <h3> 双溪原为沅水流域一大主产粮区,有“辰州小桃源”之称,1956年--1957年高级社时,仅油溪一村产粮达40多万斤,在国运艰难的岁月里,双溪人民每年为国家贡献粮食近4万公斤。1994年五强溪电站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双溪淹没良田3000多亩。</h3> <h3>2005年前,油溪村有人口1300多人,白马有人口1300多人,2015年双溪村人口不足1500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五强溪库区移民一部分投亲靠友,一部分迁入中方、靖县。背井离乡,故土难离,熟悉的双溪山水,令自小生于斯长于斯外迁者又返故里,但田地淹没,无所事事,终不是出路,又只得重新背起行囊,踏上异乡之旅。</h3> <h3> 一家兄弟,办完老人丧事,正收拾行囊,准备出发。他乡容不下灵魂,故乡安不下肉身!</h3> <h3> 2006年教育布局调整前的油溪口小学旧址。</h3> <h3> 双溪村盛产瞳仁李,颗小味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株。</h3> <h3> 桃李不言,下难成蹊!而今双溪村除了留守老人,难觅儿童踪影。双溪的新生代,或随父母迁居他乡,或进入县城,双溪的山水会不会在他们的脑海里渐变模糊?</h3> <h3> 原双溪村上任支部书记。</h3> <h3> 油溪村老兵李自全老人,生于1931年,少年时曾在沅陵县城老字号治平盐号当伙计,盐号老板赖盛成,祖籍江西人。1950年参军,加入四十七军独立三十一团,在凤凰剿匪两年时间,后返回沅陵军分区。随后参加土改,进入地方工作。</h3><h3> 油溪李氏字辈为: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祖德培延远,佑啟永先明。</h3> <h3> 铁炉风箱。1958年大跃进时期,这宝贝曾大发神威,双溪漫山遍野的高大树木随同生铁水顿时化为乌有。</h3> <h3> 油溪村老支书,神定气闲,岁月不经意在烟圈中吞吐。</h3> <h3> </h3> <h3> 双溪鱼虾,定然是双溪人灵魂里永远自豪的家常一碟。</h3> <h3> 自在山花开烂漫!</h3> <h3> 朴实的双溪村现任支部书记。</h3> <h3> 残缺的门头,依然昭示着宋氏先祖过往的荣光。</h3> <h3> 1992年对于双溪村民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津津乐道的年头。是年,先是来自汉寿的手工淘洗钻石,每天近百人。随之,本土及外地淘金船蜂拥而至,高峰期大小船只达2000多只,上下河道延伸近2公里。最旺时月,一只小船,一天能淘近40颗小钻石,市价3000多元。是年底,浅层钻石淘洗无几,成本逐渐加码,方才作罢。</h3> <h3> 往事如烟!愿双溪在新的时代,沃土春风十里,生机盎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