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内部交流】—高中阶段如何准备自主招生

雷Sir雷

<h3>  2018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已经结束,热度大增。能够走自招这条“捷径” ,进入名校,也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希望。那什么是自主招生,谁适合,怎么考? 希望广大老师、学生和家长参考,为2019及今后的自主招生做好准备!</h3><h3> 自主招生其实就是在考验家长!孩子是否有特长?有创新?是否从小培养了孩子的某种能力?收集信息、筛选、网上报名、电话联系、找到适合孩子的学校等,都需要家长去做,因为孩子们进入高三后没有时间花费在这些事情上,家长们的助力将会为孩子的自主招生起到关键作用。</h3> <h3>1.什么是自主招生?</h3><h3>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即指高校不再单一参考高考成绩,而是通过自主测试(采用笔试、面试等方式),并结合考生高考成绩和平时表现,最终录取考生的一种招生方式,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h3><h3> 自招试点高校(2018年全国共有90所)在高考后独立组织考试,给与在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降分录取等优惠。最多能降至一本线录取(即分数达到当地高考一本线即可进入该大学)。</h3> <h3>2.自主招生有什么用?</h3><h3> 自主招生是学生高考的“保险”:当学生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统招的分数线时,可以使用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计划外招生”进入大学。</h3><h3> 例如:2017年北大的分数线在695左右。</h3><h3> 某学生高考失利考了670分,但他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表现优秀,获得30分加分(降分录取),加分后为700分,高于北大的统招分数线,即可顺利进入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h3> <h3>3.没有任何竞赛奖项能参加自主招生吗?</h3><h3> 没有任何奖项也可以参加自主招生。纵观2018年高校自主招生条件虽然都需要各种奖项,但是也有少部分高校招收单科成绩或者是综合优秀类的考生。</h3> <h3>4.怎样参加自主招生?</h3><h3> 自主招生为高校公开发布信息,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全程公开的招生形式。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如下:</h3> <h3>5. 可以拿到多个学校的自招加分吗?</h3><h3> 可以。在投递材料、获得初审资格、参加考试等环节中,一个学生都可以同时获得多个大学的自招机会。</h3><h3> 即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向多所大学提出申请、同时获得多个大学的初审通过资格、参加多个大学的考试,因而一个学生可能获得多个大学的自招加分。</h3><h3> 但是部分高校也会明确表示不能同时填报多所高校,考试时只能确认一所学校。具体依照高校招生要求。</h3><h3> 但在最后填报志愿时,只能使用其中一所大学的加分。</h3> <h3>6.怎样获得自主招生资格?</h3><h3> 根据往年自主招生经验高校自主招生条件分为5大类:</h3><h3>1、竞赛类获奖(分文理科)</h3><h3>2、科技创新类奖项</h3><h3>3、具有专利发明</h3><h3>4、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或者是出版过文学作品专著等</h3><h3>5、单科成绩或者是综合成绩十分优秀</h3> <h3>7.文科生怎样获得自主招生的资格?</h3><h3> 文科生可以通过参加英语、作文等类比赛获得自招资格,大部分高校认可的作文比赛有:“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创新英语大赛等等。</h3><h3> 除此之外,部分高校还会认可辩论赛的奖项,或者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的文章或论文。</h3> <h3>8.如何写推荐信?</h3><h3> 推荐信是高校初审的参考选项,推荐信有三种方式可以获取,第一种是考生所在中学或原毕业中学,第二种是社会团体,第三种是专家个人。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实验室老师、大学教授、居委会、学生社团、公益组织、某些行业的专家等都可以写推荐信。</h3> <h3></h3><h3>9.自主招生各年级如何提前准备?</h3> 高三<h3> 需要重点复习高考知识,如需参加相关竞赛,重点复习竞赛类知识,可以关注高校夏令营、金秋营、冬令营等,符合条件可以报名参加。</h3><h3> 高三以后,需要注意每次大考,例如,月考、期中、期末、每次模拟考试在年级的名次等。</h3><h3> 高校自主招生不仅仅会查看考生的相关奖项,对于考生的平时成绩也会参考。特别是高三阶段的成绩尤为重要。希望2019届考生不要放松警惕。</h3><h3></h3><h3>高二</h3><h3> 可以提前参加各类竞赛,获取奖项。高二学生尤其可以参加信息和生物竞赛,尤其是生物竞赛,更容易获得奖项。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竞赛类的考生可供选择的专业较少,一般情况只能选择生物相关专业。也可以参加其他一些作文类及英语类大赛。</h3><h3></h3><h3>高一</h3><h3> 提前学习高中知识的同时,选择1-2科竞赛进行系统学习。特别提醒:建议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应在提高学习成绩之余,参加一些学科特长竞赛、发表一两篇论文、或者申请一个专利,为自己多争取一个机会,拿一张“入场券”。</h3><h3><br></h3><h3> 中国名校自主招生网建议同学们在自己的能力和精力范围内多去参加各类赛事,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强化个人特色特长,为自己跨入自主招生门槛添砖加瓦,即使没有自主招生,也该多方面锻炼自己。</h3> <h3>  附2018年各大学自主招生认可的项目,由于不同的网站总结的不同,所以列出部分有影响力网站给出的自主招生细则,供所有家长和同学参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