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如今小学生学习用具所想到的……

<h3>  昨天与一个姐姐坐到小公园里闲聊,说起如今孩子们的生活,评论每个城里孩子还没上学,图书就有上百册,玩具随时淘汰随时进,进的总比扔的多,如果家里面积大,用一个房间装孩子用品,房间少,那就沙发上,床底下,窗台上……反正犄角旮旯到处都是。学习用品花样百出,数量超多,她说她外孙的橡皮收拾下,差不多有一小筐吧,其他诸如各式各样画笔,画板,画纸……都是重复购入,泛滥成灾。也不知道有这样的学习条件,孩子们真能因此更聪明,更多才多艺吗?</h3><h3> 我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每到开学季,妈妈就会买回来厚厚一沓白纸,每张五分钱,妈妈算好了,有几个学生每人需要几个作业本,按人头分配。白纸到家,姐妹几个齐上阵,开始裁纸钉本子。我记得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会做这些事,白纸对折用缝衣线,一个人在那头按住纸和线,另外一个人在这头按住纸,绷住线去拉纸,反反复复,一会就会把一大张纸变成32寸,32张,一个本子的量,然后用缝衣针把纸一头缝上,一般缝双行,相当结实。本子分到我的手里后,我会根据需要用铅笔格尺打上格,比如拼音本,拼音加汉字本,算数横格本,算数竖式格本等等。本子第一张就算本皮了,规规整整的写上本子的名字,自己的姓名,便于从书包里查找,交作业。用的时候除了本皮外,还要留出一张空白纸,以防万一皮坏了,这第二张可以做本皮。其实家庭条件好的,是不需要做本子的,学校开学后,只要交上几元钱,一学期的本子就都有了。那时的本子虽然纸张偏黑,比较粗糙,但格子都是印好的,还是好看许多。我家姐妹小学用的都是自制的本子,学习大多都很好,哥哥破格保送上中学,二姐成为大队委,她(他)们都是影响我人生的楷模。</h3><h3> 除了本子,学习用品还需要铅笔,小刀,橡皮,格尺,文具盒,蜡笔色等等,家里学生太多,妈妈开学季会买回来成捆的铅笔,当然是最便宜的那种,一分钱一根,分给我们。象皮三分钱一块可以用很长时间,格尺五分钱一根,实木的涂着各色漆,蜡笔色八分钱一盒十二种颜色,文具盒大部分是铁的,表面喷的都是小故事,比如司马光砸缸,小猫钓鱼,猴子捞月亮等,让幼小的孩子浮想联翩。我用的是一个木头拉盖的文具盒,那是我哥哥在运动会上跑出好成绩得的奖品。真是用了好多年。小刀可能您想都想不到,那是我三姐用废旧的锯条一头剪去一个三角给我磨出来的,因为不是很锋利,所以一根铅笔不是用完了,而是削断了,浪费掉了。</h3><h3> 小学六年的生活,因为学习用具不好有过自卑!因为家里条件差买不起服装不能参加班级唯一一次的小歌剧,不能参加腰鼓队,不能参加运动会,不能和同学们集体去看电影,有过刻骨铭心的伤痛!当然也曾为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每学期学生手册中老师给予的好评感到自豪!如今想起来这些!感觉都是财富,自己动手生活能力比较强,和小时候的磨练是分不开的。</h3><h3> 过去的一切都成了回忆,如今的孩子根本就不了解,可能也不需要了解。但让孩子有节约意识,不乱花钱,不能见什么要什么,不能总是喜新厌旧,丢弃食物,懂得浪费不对,知道家长挣钱不容易等等,这些都特别必要。为了孩子的将来,孩子的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培养一个有出息,有志气,有能力的孩子,家长们任重道远啊!</h3> <h3>当时的橡皮三分一块,比这块小两倍,一点不好使,写错了擦不干净,本子黑乎乎一大片,用力擦就把本子擦破了,那时多希望有一块香橡皮,又好闻,又好使。</h3> <h3>四姐妹1962年春节合影,右一是我,很老实的样子吧?到次年三月我就上小学了。小学六年我没有照过像,所以没有照片展示。</h3> <h3>到小学五六年级学习初级几何内容,需要三角板,半圆尺圆规等,图中白色的就是那时的样子,当然这些不是那时我用的。我那时用的大多是哥哥姐姐用过的。</h3> <h3>这是十几年前的钢笔水,我想说的是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有钢楷课了,那时我用的钢笔水,可不是成瓶的,而是花几分钱买一个钢笔水片,有点像蓝色的大药片,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里,化开就可以用了。成瓶的要二角多一瓶,差价是十倍。(当时用的酱油也有固体的需要化开再用的,题外话)</h3> <h3>这根铅笔也有三十多年了,我展示的目的是我小学时用的大多是这样的。</h3> <h3><font color="#010101">小学时,家里条件好的同学用中华铅笔,或者是铅笔尾部有橡皮的。那时我好羡慕有这样笔的同学,我多想拥有一根中华铅笔,红蓝铅笔,哪怕是带橡皮的普通铅笔。如果我能拥有,笔芯结实,木质好,不易断我就不至于总用火柴头那么长的铅笔写字了,字是不是也能写的好看些?自己找理由,可笑吧😄</font></h3> <h3>这个木盒和我小学用的铅笔盒特别像,只不过我用的那个盒比这个光滑好看,有盖子。</h3> <h3><font color="#010101">那时的格尺是找不到了,看这只,虽然好看可不一定好使,也不环保,我还是很怀念那时的格尺。</font></h3> <h3>这只钢笔也不是好钢笔,但比我当年用的要好很多,那时主要用沾水钢笔,一个笔杆,一包笔尖可以用很长时间。但稍不注意就把墨水洒到本子上,浸湿大片,别想得到好成绩。后来妈妈给了我一元钱,我买了平生第一支笔,真是爱不释手,黑色的泛着黑光,但笔尖总是劈开,写字又黑又粗,就这样我也用了好几年,还修过一次呢😊</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裁纸刀片,和我当年自制的削铅笔刀样子很像。那时我多渴望有一个真正的铅笔刀,外形像个鸟,刀片可以入库,其实那时一个刀也就一毛钱,家长算账是一毛钱可以买一斤大碴子。</font></h3> <h3>也许老了的缘故,过去的事情怎么记得这么多?许多细节历历在目,这里我只回忆了小学时的一些事情,和我有同感的人有吗?对现在年轻人无节制给孩子买东西持反对意见的有吗?对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认为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伸大拇指赞同的人一定还有很多吧?我们这一代受的传统正面教育根植于心,已经融入血液中,但我们也能适应新的时代进步,好坏对错自有分辨的能力,我希望我们的美德能潜移默化的对我们的下一代,第三代带去正能量,让他们成为对家庭,对祖国有责任感的人。</h3>

本子

铅笔

小学

那时

格尺

橡皮

孩子

我用

钢笔水

文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