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懵懂到花季的同桌再相聚,弹指一挥间已然40年后

严红毅

<h3>2018年6月30日周六,群主选的好日子啊,已经是上半年的最后一天了,我们40年前的初中同学在天山路上的缤谷广场的&quot;宝燕一号&quot;欢聚。初中班级人数52人,群里人数38人,实际聚会人数30人。</h3> <h3>看着这些老照片,我的思绪已经回到1969年的秋天了,在这个美丽的秋天,有一群住在"北新泾"老街的8,9岁的孩子,有的是一个西大街,东大街,北大街……的街坊,有的是邻居,背起书包上小学啦!还不识多少字,毛主席的老三篇已经背的滚瓜烂熟,有的课考试,就抽背一段老三篇就过关了。记得,读了一学期的拼音字母,下学期开学了,隔壁又多了两个班级,一年级又读了两个学期,从此,变成过了新年以后升学了。读完小学五年级,升入初中了,也就是这些老照片里的班级。</h3> <h3>我们虽然属于那时的"上海县",但是,我们的中学校牌却是响当当的"上海市新光中学"。初中班主任"周锡山"老师和"方笑芬"老师。这张照片里,还有高我们几届的姐姐做我们的辅导员,还有来我们学校实习的当时的&quot;华师大工农兵大学生准老师&quot;。无忧无虑的时光里,我们会在节日前班级组织学生排练节目,节日庆祝演出。</h3> <h3>我们也为了班级的集体积累,大家积极参加拣拾废钢铁卖了筹资买&quot;毛选&quot;,可惜,资金最后被学校没收,据说,班级不能有小金库。哈哈哈😄那时已经有&quot;小金库&quot;一词啦。</h3> <h3>从初一到初二,我们是在&quot;读书无用论&quot;的环境中轻松地过着每一天,也从懵懂到一点一点长大,升入初三,开始有高考了,又变回秋季升学了,为此,我们初三又读了三学期。</h3> <h3>感谢&quot;姚庆梅&quot;同学和&quot;张文忠&quot;同学提供的老照片,还保存得这么好。让我思绪万千,大家肯定也和我一样,有聊不完的回忆!还是像&quot;金月梅&quot;同学讲的那样,美篇配的音乐,那些歌词就是我们的故事,让人感慨。</h3> <h3>部分女同学相约下午早点聚聚,几十年了,猛然看到,有些人如果平时擦肩而过,真不知道啊!好在今天知道是老同学见面,朦胧中基本能认出你我她。</h3> <h3>老同学见面分外亲切,直呼乳名。漂亮的爷爷奶奶级或即将成为爷爷奶奶的同学们,互相用手机留影或聊不完的话题,满满都是回忆。</h3> <h3>在酒店里,看到有男同学来了,大家激动地打着招呼,我不时地用镜头捕捉着这欢乐时刻。</h3> <h3>l</h3> <h3>以前男女同学互相连话都不说的,现在碰面会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来握手打招呼啦!就像&quot;张美霞&quot;同学说的,到这个年龄,什么都可以说,以前不敢说的话,都可以说了。哈哈哈😄</h3> <h3>男同学见面应该不会像女同学一样聊过去多,而是现在的工作和生活。</h3> <h3>班长现在是心宽体胖啊。</h3> <h3>酒店的菜品丰富多样。群主&quot;金月梅&quot;和&quot;张雅玲&quot;同学,为我们这次聚会已经提前来点好菜了。</h3> <h3>儿时的男孩子,现在都已经长得高高地。</h3> <h3>大家举杯欢庆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的欢聚时刻。</h3> <h3>三个人同月同日生,其中一个是小了整整一年的,这就是我们一届毕业生超多的缘由啊!</h3> <h3>美篇里有同学们提供的各自手机拍摄的照片。</h3> <h3>集体照还缺了那么多同学,期待下次见面时有更多的老同学参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