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山东潍坊昌乐县是著名的“西瓜之乡”,西瓜久负盛名,源渊深远,早在明末清初就引进西瓜栽种技术。昌乐的西瓜,以尧沟镇西瓜最为出名,已有二百多年栽培历史,素以皮薄汁多,甘甜爽口而远近闻名。上世纪九十年代,尧沟镇大力实施西瓜富民,商贸兴镇战略,广泛推广应用反季节无公害西瓜栽培农业新技术,建起了万亩白茫茫的一望无际的西瓜大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尧沟镇被誉为“江北最大的西瓜批发市场”,“潍坊市科技兴农先进乡镇”,“中国西瓜第一镇”。</font></h3> 同一块土地不能今年种西瓜明年也种,因为在种西瓜的地里西瓜会留下各种病菌,导致第二年的西瓜大量生病,减产甚至是绝收,所以都是隔几年才在同一块地里种,这样规模就受到限制。一九八八年,尧沟镇瓜农刘玉坤经过多年不懈探索,进行了上百次试验,率先用葫芦嫁接西瓜获得成功,攻克了西瓜连作就得枯萎病的“重茬”难题,为西瓜规模化长期种植扫清了障碍。<div> 为推动昌乐西瓜健康发展,全县成立了西瓜生产销售协会,除每年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到昌乐讲学,向瓜农们介绍推荐新优品种,传授科学的种植方法及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还每年组织数百名西瓜技术员,到国内外十多个省市传经送宝,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西瓜生产技术,为推动全国西瓜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div> 发明西瓜嫁接技术的尧沟镇瓜农刘玉坤种西瓜很厉害,西瓜好看而且很大,产量非常高,客户都争着要他的西瓜,西瓜给他带来了很大的财富。九十年代末,刘老师作为种瓜高手和技术员,,来到了临朐县杨善镇,发展杨善一带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建起了西瓜大棚,定点定期传授西瓜种植技术和经验,瓜农们极积踊跃地去听课学习。刘老师的到来,使杨善农民有了很好的经济来源,为杨善成为有名的西瓜种植基地作出了很大的成就。<div> </div> 杨善大棚西瓜,时至今日,也有十几年的种植历史了,具有汁多味甜,质细爽口等特点。一年可栽种三茬西瓜,早春有籽,无籽,秋瓜(有籽无籽都可以)。早春瓜是立春前后栽种,阳历五一左右成熟上市,二茬无籽西瓜是早春瓜卖完倒出地来,接着拾掇好栽的,七月底完成,秋瓜与无籽间隔时间长,二三十天左右,一般十月中旬就结束了。<div> 大棚栽种西瓜,首先要培育西瓜苗。瓜农们都有自己的育苗棚,自己嫁接。刚开始是葫芦插接,由于这种接法成活率低,且葫芦根系弱,天热了容易萎焉,,现在已经改成南瓜劈接,南瓜根系旺,耐旱,亲和力极强。</div><div> 各个村庄都开着几个农资门市,出售各种西瓜种子,瓜农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西瓜品种和南瓜品种,过去自己泡种,,在电褥子上催芽,既操心又出不齐。如今由农资老板负责泡种,用温箱催芽,市场竞争厉害,他们愿意为瓜农提供方便,以使自己的生意更兴隆。瓜农们在苗棚里预先装好薄膜罐,先在半边按上催出芽的西瓜种,等西瓜种拱土,露头,再去拿来催好芽的南瓜种按在中间。西瓜的始叶长到拇指盖大,南瓜的俩瓣也很开片了,就可以嫁接了。</div> 嫁接西瓜最好是一天完成,便于管理。每家都要嫁接几千棵西瓜苗,人少了接不起来,所以就几家联合着一块干,每家多数是夫妻二人。种西瓜这活儿,好多工序都是需要联合的,有个固定的联合体。<div> 接谁家的苗子,谁家就准备好剔须刀片,塑料小夹子,地膜等用品,大家吃了早饭,捎着高凳子,马扎,来到苗棚,每两个人在凳子两头对面坐下,熟练的接起苗来。先将南瓜苗的一个瓣及芯叶斜着割劈下来,这叫做“割耳朵”,再把西瓜苗离瓣根一公分处也割成斜面,贴在南瓜斜面上,用小夹子夹在这个部位,在地面上一个个挨着摆的一行一行的,拿不用的旧茶壶浇上少许水,最后覆盖上地膜密封,不能透气。五天后,苗儿基本上就成活了,夜间揭开地膜晾晾,太阳出来了,再把地膜盖上,这时严实不严实的不要紧了,如此两天,就可以把地膜撤掉,浇或者洒上一遍水,正常生长了。几天后,拿掉夹子,苗子倒挪一遍,选出小点的单独放一块,多洒几遍水,便于撵上大苗子。别旱着,温度适宜,杀菌灭虫打好药,只要管理的好,就能培育出墩实茁壮的理想西瓜苗。</div><div> 早春育苗,在阳历的十二月初,天气很冷,棚里安着两三个用废弃的液化气罐改做的烧碳炉子,接苗时如果白天太阳好,棚内有温度,就不用生火,夜里要生的,头三天不能断火,温度达到三十多度,成活以后每天早晨也都要生上火,太阳出来后就不用了,延上阴天下雪,白天全天不断火。整个育苗期间,夜间都放下草苫。</div><div> 无籽和秋瓜育苗,天气都比较暖和了,刚接上苗时,如果棚内温度太高,要在棚顶拉上遮阳网降低温度。</div> <h3> 早春瓜的大棚栽种准备工作,从头年阳历十月底开始捋序着干。棚长短不一,百十米左右,一个棚种两沟,先雇“大棚王”机器把沟子劈深劈宽,自己用农用三轮车往里倒鸭粪,铺上厚厚的底肥,再雇“大棚王”刨打出来,灌溉上大水发酵着。</h3><h3> 立冬前棚顶上扣大膜,最好一年一次换新的,新膜保温性和透气性好,有利于西瓜缓苗,而且还能使西瓜提早上市。小雪时节,地里水干肥发,雇“手扶”机器刨打出来,(“手扶”刨的沟子窄,早春瓜不宜太宽),在棚里上面上好一层或者二层薄膜,人工用镢刨好窝后,插拱条扣拱膜。棚里上面如果上一层薄膜,地上就扣四层拱膜,如果上二层薄膜,地上就扣三层拱膜。上大膜联合体噶伙着干,人多上的又好又快。大寒前后,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等着栽瓜了。</h3><h3> 二月四五号立春前后,栽瓜的日期到了,这个就不联合着干了,差不多时候都栽,各人找自家的亲朋好友,集中力量,有选苗子往周转筐里放的,有用小铁车往大棚里推的,有撒垛子的,有栽的,热火朝天,栽好一个棚就马上浇水,都等着使井。</h3><h3> 全部栽上,就晌午了,帮忙的都回家了,自己边浇地边盖着拱,把地上的几层膜一层一层的拎上来盖严实。棚里是密封的,阳光明媚,照到棚里温度极高,三四十度,加上几个棚不住的盖膜,热得咆躁,要窒息了,中暑的感觉。好不容易完成,回家吃了饭,晚上要招待大家,,帮忙干活挺热挺累的,大家在一起聚聚,聊天,表示感谢。</h3> <h3> 栽上西瓜,心里就安稳了,刚在棚里干就是了。每天吃了早饭,棚里达到一定的温度,就一层一层的把拱膜用竹竿倒下去,让瓜苗好好接受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和作用,长出好秧好叶片,过了晌午不久,趁着温度还高,再把拱膜一层一层的盖上,利于瓜苗扎根。刚开始一段时间,瓜苗很短,顺不着秧,就只是在沟子里铺上地膜,揭盖拱膜,十几天后,瓜苗渐渐的长了,要顺秧拿叉,沟子里边顺过去一根秧,外边顺过来两根秧,每根秧的叶子下都有一个叉,这些叉和瓜苗根部的乱叉都要拿了去。随着秧苗的增长和温度的增高,拱膜一层一层的减盖,上面的膜都得扒开通风,不通风烂叶子,棚内湿度特别大。下午盖拱膜以前把上面的膜全部关严。</h3><h3> 虽说是春天,天气还是比较冷的,太早了揭不开,盖晚了就没有温度,所以人在棚里刚干个热时候。种西瓜最喜欢好天气,外面再冷,只要有好太阳,棚里的温度就非常高,棚外北风嗖嗖的,,一进棚,“咕嘟”下子,就像进了蒸笼,焖热潮湿,女人穿着夏天的衣服,男人穿着短裤,不大一会就湿透了,再换一身。脸上连晒带蒸,由白变红,由红变黑,亮光光的,在棚里热透了,出来也不觉得冷,男人光着膀子在外边凉快,过路的人歪着头看大远远,以为是神经病呢!</h3><h3><br></h3> <h3> 几个棚来回轮流着干,不能停歇,不能耽误工夫,活很多,一落下就不好撵,秧苗不停的长,天天那些活。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可以早揭晚盖,延长干活时间,但也不能超出范围,不能太早或太晚,要保持适宜的温度。</h3><div> 前面的两根秧爬上沟沿,需插上四五十公分的小棒,,每两棵西瓜隔一隔,以便授粉的时候好分辩。秧苗会陆续长出小瓜妞,上沿后的瓜妞已经是三妞和四妞了,一般都是授四妞,长得大且瓜形好,秧上有妞有花,花开时生出浓浓的花粉,(无籽西瓜秧上的花不中用,要从有籽西瓜秧上摘取),摘下花粉轻轻的在瓜妞上蘸蘸,蘸均匀,几天后,长成鲜嫩翠绿的像小鸡蛋大小的小西瓜,说明已经授住了,就放心了。</div><div> 授粉是最累最关键的环节。几千棵西瓜,每棵西瓜两根秧,每根秧上都要授上一个瓜妞,授一个怕授不住。授粉最好在一周内完成,越齐整越好。当天开的瓜妞必须当天中午授完,晚了就凋谢了。看着哪个开了就蘸哪个,蹲下起来,起来蹲下,汗流浃背,浑身湿漉漉的,衣裳呱嗒呱嗒地,也顾不上换,授完一个棚出来,风一吹,贴在身上渣凉渣凉地,赶集跑进另一个棚里去。全部授完,才算松了一口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忙忙活活一个多月,为的就是授上这个瓜。</div><div> 种西瓜的确很辛苦,难免有人一听说是种西瓜的,马上露出鄙夷的神情,有的人说“打死也不种西瓜,要饭吃也不种西瓜”,可是瓜农们用自己的双手,辛勤的劳动创造财富,没有什么可轻视的,是光彩的,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也有的人就特别佩服种西瓜大棚的,毕竟这个环境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div><div> 由于气候,管理,瓜苗大小等因素,秧苗往往不大齐整,有长有短,有的瓜妞长在最佳位置,有的靠里,有的靠外,刚开始授的时候,只要开了就蘸粉,到后期秧子长到中间柱子,看前面已经授住的就不用再蘸了,一个也没有的还得蘸,超过授粉时段,实在没有的就不授了,既使授上了也晚了,不熟,不能等,因为卖完瓜后一块拔秧子,倒地。</div> 授齐了粉,预示着任务快要完成了。把继续生长的秧子打掉头部,也不再长叉了,这个活儿就不用干了。接下来就是择瓜,一棵西瓜只能留一个瓜,授住两个的,选择不好的那个摘了去,留一个长的好而大,只有一个的,甭管在哪里,有个就刚好了,这时候,大拱膜已盖不起秧子来了,可也得呼搭上,夜间温度还很低,西瓜容易裂开,裂开就白搭了,直到清明节前后,气温升高,就不用盖了,西瓜渐渐的大了,适应几天,再来寒流也不怕了。<div> 把拱条全部拔出,绑在柱子上,把西瓜秧根部又长出的大叉拿了去,活儿算是干完了,间隔着浇水充肥,打打药,就很轻松了。西瓜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从瓤变红一直到卖,最重要的是看风口,风口的大小决定棚内的温度,温度高了就扒得宽一些,阴天或多云温度低就扒得窄一点,四月份底刮西南火风,气温腾腾的升,还得把两道边风口也扒开,撤掉第三层膜,才能通风透彻,西瓜质量好。春天时常刮风,而且经常刮大风,一旦疏忽大意,把风口刮严了,哪里刮严哪里四五十度高温,西瓜就焖坏了,前功尽弃,白忙活啊!所以虽然没有活儿干了,大家聚在棚头上聊天,歇息,还要不时地到棚里走一趟,看看风口,看看挂着的几支温度表,保持三十七八度就正适宜啊!</div><div> 种无籽和秋瓜就轻快了,棚里所有的膜都不用了,只有棚顶上的大膜,敞着风口,一早一晚的刚凉快时候干,相比早春瓜来说享受多了。</div><div> </div><div> </div> <h3> 卖瓜,是瓜农们最喜悦的时候,俗话说“钱到手饭到口”。西瓜经纪人拉着客户到地头上,进棚看看西瓜长的怎么样,相中了就定价,安排货车来拉。联合体的男人们直接把“金蛙”农用三轮车开进棚里,大家齐心协力摘瓜装瓜,很快就卖完一个棚。尽管又热又累的,能得到个很好的收入,也觉着很值得。</h3><h3> 瓜农们一年的经济收入,通常情况下,是看早春瓜的行情。这茬瓜投资最大,忙碌时间最长,也最辛苦,所以价格比较高,卖了多少钱,就说明今年挣了多少,后两茬投资小,时间短,价格偏低,能承担起头茬的投资来。</h3><div> 刚开始种西瓜那几年,价格平常,但比种粮食还强,有个不错的收入。二零零六七年时早春瓜大幅度涨价,收入颇丰,瓜农们喜在心里,纷纷加大规模,成包他人土地,建造多个西瓜大棚。连续好几年,西瓜价格都很高,瓜农们有了不少的存款,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和提高,西瓜行业进入了最兴旺的时期。</div> <h3>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近几年来,西瓜发展遍及全国,露天的,大棚的,到处都是,数量极大,而且集中上市,市场上供过于求,造成西瓜泛滥滞销,价格跌落。尤其是二零一八年,早春瓜跌入了前所未有的低价,有的挣的很少,有的巧够本钱,还有的赔本,瓜农们半年多的辛勤付出付之东流。西瓜大棚前景如何?令人彷徨。拔掉大棚,于心不忍,建造一个大棚实在不易,况且如果西瓜行情再有好转,后悔莫及,再者,土生土长的老农又还能有什么出路呢?庄户地里什么行业都不景气。继续种,又怕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西瓜棚,何去何从?西瓜棚,让人欢喜让人愁!“有利无利常在行”,走一步看一步,面对如此不堪的境地,大家还是以乐观,极积向上的心态面对。</h3><div> 农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支队伍,无力改变什么,纯朴善良,吃苦耐劳,用自己的双手营造平淡的生活,坦然的笑对人生!</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