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活得恰到好处(原创)

晴岚

<h3>  人需要活得恰到好处,多一分无意,少一分遗憾;加一分负累,减一分残缺。恰到好处,或许只是,有一个你爱的,同时也爱你的人,相濡以沫,静候岁月,一生不渝。恰到好处,或许只是,有一座屋宇,不必高楼,不必大厦,却安宁温馨。一株桃杏,几枝樱,几棵梨和李,屋前院后,和浓浓淡淡的丁香、白菊、蒲公英、扫帚梅,一起写意四季,抒怀红笺小令。受伤时有人呵护,成功时有人庆祝,快乐时有人分享,无助时有人拥抱,冷时有人加衣,热时有人递扇。家里有爱,心中有暖。儿女不必成群,也不必丁克人生,拥有一儿半女就好,拢在羽下,绕臂成欢。不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许海阔天空,任其翔游!幸福所在,夫妇何求?</h3> <h3>  恰到好处地把握时机有时还能成就一番大事。在鲁国与宋国交战时,鲁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便要求当齐军擂响三通战鼓后才能进军,最后齐军大败。事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这样做,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勇气正旺时攻打过去,因此齐军大败。</h3> <div>  曹刿恰到好处地把握了时机,才使鲁国避免了一场败仗。可见,恰到好处地把握时机有利于成就大事。做到恰到好处,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无法把握其中的“度”,“过”或“不及”只能是于事无补,浪费时间和精力。人生如沧海之一粟,有许多事要做,而恰如其分地把握其中的“度”会助你的事业早日登顶。朋友,我们的生命如此短暂,犹如一片茶叶偶然落入壶中,只有恰如其分的用水冲泡,才能得到那恰如其分的香味。因此,做事应当恰到好处。<br></div> <h3>  作战需要恰到好处,生活也如此。人生知己不必太多,三五个或一两个便足矣。晴天朗日,清风细雨,花谢花飞,秋月凉露,冬日炉红,品茶煮酒,长谈短论,或听雨,或赏花,或观雪,或读书,或发呆,或调调不甚精通的素琴,岂不正好。风和景明,偶尔,择一佳期,携几位好友,远足。山不需太高,也无需太峻拔,林木掩映,山花烂漫,慢慢攀登,风景独好,岂不悠哉?水不需太深,也无需有名鱼龙贵,水湄有蓝,水底有石,石间有小鱼翕忽远近,日光下澈,身心俱暖,闭目听淙淙水声,岂不自在?</h3> <h3>  “花未全开月未圆”是禅宗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花带雨露,含苞待放,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流传已久的化蝶传说;月犹半弯,摇曳星海,宛如月窟仙人在空中荡着秋千牵千里姻缘。这应该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所独有的恰到好处的想象吧。贾平凹说:“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苦乐得失都是有限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唯有恰到好处的对待人生的苦乐得失,方可将人生雕琢到极品。</h3> <h3>  “回崖叠嶂凌苍苍”的庐山脚下,栗里小村,几栋茅屋,烟云舒展,竹篱密密,杨柳依依,陶渊明在这山清水秀的大自然中塑造着他的风骨。经历了几次仕而归,归而仕之后,陶先生高呼着“归去来兮”,将一顶小小的乌纱换做了一件宽大的布衣。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着阳光,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陶靖节眼中不过是一阵风,一串雨罢了。陶先生以菊为知己,揽一怀幽月与闲云畅谈,隐于山野竹林处,于平沙落雁偃仰啸歌,于渔阳箫鼓处渔樵互答。陶先生淡泊高洁的心性让他将隐士做透了。</h3> <h3>  《菜根谭》中有言:“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之一生唯有看得透彻,认得真切,存得素心,才能彻悟心间清潭中的月辉,恰到好处的雕琢人生。人品做到极处,无有它异,只是本能。《幽梦影》中亦有言。清幽的菊花,醉人 的湘西,翩然的蝴蝶,袅娜于青史红尘之上,在本能中将人品恰到好处的做到极处。愿你也能找到心间的那抹月辉,在透彻与真切中恰到好处的雕琢出极品人生。</h3> <h3>  沈从文曾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那年月,山林终日沉默,阳光长作散淡,潭水枯寂凄迷。沈从文带着他的微笑以及不愿随波逐流刚直的个性,默默地征服着那片土地,那个年代。《边城》一曲将凤凰谱写成一首翠微的圣歌。鼓棹呐喊的是他的乌篷船,焰焰欲燃的是他的杜鹃花,随风远播的是他热辣而沙哑的情歌,欢转迎迓的是他一咏三叹的竹雀。沈从文迷醉于秀美的湘西山水。微笑生活的凤凰之子尽其一生完成“从文让人”的传奇。他的修行,岂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h3> <h3>  从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到睡梦中那亦真亦幻艳丽的蝴蝶,从天地间无言耳口鼻的混沌之神到蜗牛耳间争战不休的微小之国,“逍遥”是庄子一生的写照。“天地生于有,有生于无”,庄子陶醉在自己营造的精神世界中,恪守着天地间永恒不变的“道”。楚大王遣大夫请他为相,他平静的回答“吾将曳尾于涂中”;妻子亡故,永远离他而去,他鼓盆而歌。简单明了又包罗万象的“道”令他一生御风逍遥游。</h3> <h3>  人,爱好无需多,一个便好。或写文,或书法,或临摹山水,或收藏美石,或吹箫弄筝,或聆听京剧昆曲……工作之余,劳碌之后,闲暇之季,把玩、沉入,给庸凡的生活增添一缕情调,让烟火人生多一处安放心灵的闲静之所。人生问鼎,自诩功成名就之时,高堂尚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待”,尽可以“寸草心”,去报得“三春晖”,人间天伦,该是何等的心安与知足?做人不是很慵懒,也不是特努力。不急功近利,也不心无目标。志向不是太低,也不是太高。不破釜沉舟,也不懈怠停滞。无需悬梁刺股,但也执着奋进。人生苦短,且一边阅尽人间春色,一边耕耘泼墨。做人或许学富做不到五车,却也不是胸无点墨。唐诗宋词可吟几句,志摩海子也知晓三分。对月看花,也可附庸几阙人间风雅,既不媚俗也不彰显,只是随意表达一下灵魂里的小清雅不是很惬意吗?一张一弛,收放自如,成功来了,自是欢喜,成功姗姗不来,也不大失所望,这便是你恰到好处的大智慧。</h3> <h3>  凡尘俗世,避开纷纷扰扰。你让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不争不抢,不辩不贪。不口若悬河,不一声不吭。不妄自菲薄,不自视清高。恰到好处地活着。其实,你会懂得,岁月里总是喜忧参半,悲喜交错。喜,不必大喜;忧,何必大忧。是我的,我得;不是我的,我给。善,但不懦弱;恶,但不伤人。你赠我玫瑰,我予你月光。失去的,无悔;得到的,珍惜。告别的,珍重;即来的,向往。恰到好处地活着吧。不需要有多么长寿,耄耋昏聩,忘了自己和他人是谁。倒也不必青葱夭折,人生该有的都走了一遭,都爱了一遍。在风光尽处,微笑着倒下来,不缠绵病榻多时,不赘累亲人很久,溘然一梦,骤然风逝,寂静告别。这样的活着到老,岂不恰好?</h3> <h3>  作者:杨玉珍(上图),生于1960年3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汉语言本科,参军时在28军84师宣传队,后到84师医院工作,从部队回地方后从事教育工作直到退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