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微信里,静静的看着身在银川的安同学和身在上海的赵同学对话,一个在儿子身边,一个在女儿那里,两位母亲站在微信“桥”的两头,热烈以及幸福洋溢的对话掩盖不住她们的骄傲和快乐。</h3> <h3> 门庭若市的阅海一号,客源的拥挤似乎在无声的告诉创业者的成功,同时也安抚了背后那颗苍桑担忧的心,阿拉上海打拼的自信盖过了夏日的燥热,床单做的机翼真的可以如令狐冲般笑傲江湖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长大了,遨游是必然的,天南地北,游黄河,泳长江,任健硕的身板自由自在,异地他乡,能嗨歌高亢就是成绩,就是父母那久久的希翼,天荒地老,笑语欢歌,远远望着,祈福连连,只要他(她)们过的比我们好……</h3> <h3> 父亲节了,恭贺声声慢,内弟做了满满一桌菜,邀了我去,高杯对饮,畅所欲言,应了那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笑小笑落玉盘的场景。 内弟厚道,平日少言,慢热型,只有家人圆坐,推杯换盏的时候,才会费舌劳唇,娓娓而谈。席间,他拿出补办的身份证,指着自己近期的大头照和五年前的照片对比,结结实实伸出五个手指,极尽声涩的说,才五年,人就老了这么多?那种唏嘘,那种感怀,不得不让我重问‘’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h3> <h3> 岁月如梭,韶光易逝,一瞬间又老了一岁,多少次,寻着记忆的气息误入梦的缝隙,看见了昔日的痕迹,懵懂为人子,恍惚已为父,均已扮演,时光的摩天轮看似慢悠悠,却永不驻脚,脸颊的皱纹就是它转动的惯量,日子就像从手指尖流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已悄然滑落,“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请涤去悲伤和痛苦,弥住快乐和欢笑!</h3><div> 《九儿》这首歌苍凉而又悲壮,我的这篇短文也是就着《九儿》写就的,一遍又一遍,不知道听了多少遍,却总是听不烦,我不懂音乐,也没看过《红高粱》这部电视剧,只好查阅词典,它是这样解释的,“音乐,有着无穷的魅力,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人有时候会随音乐一起快乐,一起悲伤,好像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每每听着音乐,就会忘记所有的烦恼和不快,任你的思绪遐想,多听一些有益的音乐,会提升你的幸福感,让人平静,让人放松,让人靠近,让人团结,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div><div> 知了原由,明了道理,就不奇怪我那样的痴迷,拨动了心中的那根弦,余音焉能不回旋……</div><div><br></div><div> 2015年6月22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