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宁镇三山指的是南京江宁区的牛首山和镇江句容的茅山和宝华山,这是宁镇丘陵地带中三座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名山,也是当地主要的旅游胜地。我们两对老夫妻于六月二十八日,开启了对三山的五日游。 我们首先去了茅山。茅山位于句容、金坛两市之间,原名句曲山,因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来此修道,遂名茅山。自东汉以来,茅山就是道教的中心。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茅山被称为"第一福地"、"第八㓊天"。茅山主峰海拔410米,周围约75公里,景点众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说,現是国家五A级旅游区。我们因时间和精力的关系,只游览了九霄万福宮和元符万宁宫两个最主要的景点。 九霄万福宮座落在茅山的主峰最高处,所以也称之为"顶宮"。整座万福宮气势磅礴,规模宏大,有灵官殿、宗师殿、坎离宮、藏经阁、二聖殿、大元宝殿等,建筑都用青砖砌成,高低错落,回廊曲槛,显得庄严清静,而举目远望,群山环绕,烟雾缭绕,真有点处身于仙境的感觉。宮内还有一处道膳坊,设有歺厅和茶室。我们上山是乘环保車直达山顶,并不累,但在宮内上下行走,且现届黄梅时节,天气闷热,也有点汗涔涔的,但当进入四面通透的道膳坊中,陣陣山风吹来,溽热全消,透体生涼,好想在这里沏上一杯香茗,品茗赏景,休闲半日,但时间不允许,只得遗憾地离开了。 茅山景区宽敞气派的游客中心。</h3> <h3>上山的环保車</h3> <h3>上山途中遥望远处</h3> <h3>九霄万福宫前的山門</h3> <h3>万福宮的宫殿建筑</h3> <h3>万福宮中的百福碑</h3> <h3>万福宮中的百寿碑</h3> <h3>从宮中向下俯瞰</h3> <h3>道膳坊入口</h3> <h3>从宮中回廊望山下</h3> <h3>宫内建筑</h3> <h3>远观道膳坊</h3> <h3>离开万福宮,我们又乘环保車下山来到元符万宁宮。万宁宮地处茅山积金峰南腰,也称印宮。初建于宋徽宗崇宁五年,其时建筑壮观,规模宏大,后经太平天国运动、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建筑大多毁坏。现存建筑大都是改革开放后重新修复建造的。万宁宮分为上下四个广场,第一个广场叫睹星门广场,广场前有座石牌坊,上有"睹星"两字,意谓这里是观星望气,观察天象之处。广場内有两块石壁,分别刻有"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字样。为了沾沾福气,很多游客在这里拍照,我们自也不能免俗,也在这里摄影留念。再往上是三天门广場、太极广场和老君广场。我们没有登上最高处,只是在三天门广场上眺望台阶顶端的太上老君神像,并默默地向他行了鞠躬礼。据介绍这尊拔地而起的老子神像,高达33米,重106吨,用226块紫銅板焊接而成。神像为坐姿,神态慈祥、端庄、自然、亲切,手持太极扇,似是在为人们讲经传道。这尊老子神像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同类神像中最高的,已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万宁宮山门,上面的"众妙之门"四字为康有为所書。</h3> <h3>睹星门牌坊</h3> <h3>万宁宫宫门</h3> <h3>仰望太上老君神像</h3> <h3>神像和周围的建筑</h3> <h3>第八洞天石碑</h3> <h3>沾沾仙山福气</h3> <h3>告别了茅山,我们驱车去牛首山。牛首山位于南京江宁区,两者相距近百公里,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因午餐未吃,在景点区歺飲点匆匆吃了碗面,便上山了。牛首山因双峰对峙,状如牛头,故名。早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代,这里就佛教兴盛,至唐太宗贞观六年,牛首山成了佛家"牛头宗"的发祥地。此后至明代的千余年间,牛首山一直是僧人咸集,群贤毕至之地。每届春日,牛首山姹紫妍红,百花盛开,景色艳丽,所以南京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是当地的名胜之一。但抗战期间,南京淪陷后,侵华日寇将全山砍伐一空,历代建筑付之一炬。解放后,又在这里开釆铁矿,削平山头,文物古迹频临湮灭,直到一九八六年重新规划,加强了保护和管理。二O一一年起当地政府又启动牛首胜境创意策划工作,着手把牛首山打造成一个禅文化休闲度假区。现牛首山景区总面积近十平方公里,有佛顶寺、佛顶塔、佛顶宫、禅境大观、隐龙湖、禅林路景观区、牛头禅文化园、宏觉寺、郑和文化园、岳飞抗金故壘等诸多景区。但我们到时已晚,而景区下午五点就要关门,所以只能游览佛顶宮景区。佛顶宮建于牛首山西峰之颠,要先乘环保車,然后乘二处自动扶梯,再攀登几段石阶才能到达。佛顶宮旁就是佛顶塔,髙大雄伟,耸立在山峰上,远远便能望见,走近一看,更是巍峩壮覌,直插云端,令人肃然起敬。 佛顶宮建于历史遗留的矿坑之上,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上下八层。佛顶宮外观为大小两个穹顶,造型独特美观。外圈是宽阔的园型走廊,里面每层则有不同的主题,内部装修极其奢华,舖地的大理石,色彩斑斓,光滑如鏡,壁间还嵌着许多金光灿灿的佛像,身处其间,仿佛来到了神仙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宮内还珍藏着稀世珍宝佛祖顶骨舍利,每年有二十一天可供瞻仰,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当然也无缘一瞻了。 </h3><h3>佛顶聖境照壁</h3> <h3>佛顶塔远眺</h3> <h3>佛顶塔下广场一景</h3> <h3>敲响佛鐘会给人带来福祉</h3> <h3>登佛顶宮的自动扶梯</h3> <h3>佛顶宮外观</h3> <h3>佛顶宮园形走廊</h3> <h3>佛顶宮旁雕塑的佛像</h3> <h3>佛顶宫旁小景</h3> <h3>佛顶宮内景</h3> <h3>佛顶宮内壁上的佛像</h3> <h3>佛顶宮的臥佛</h3> <h3>佛顶宮内精美的佛教雕塑</h3> <h3>佛顶塔近摄</h3> <h3>回沪前一天,我们去了宝华山。宝华山现在的知名度不高,来之前我也不知其名。其实宝华山在历史上身世显赫,声名远播。宝华山在句容市西北与南京接壤,主峰海拔437.2米,宛如花蕊,高踞群山之中,因盛夏时黄花满山而得名,古时"花"、"华"通用,亦称华山。南朝梁代高僧宝志和尚在此设坛讲经传教,改称为宝华山。宝华山为宁镇山脉的最高峰,素以"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著称。山上的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始建于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原名宝华寺,明神宗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的名称,改称隆昌寺,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曾多次駕幸宝华山隆昌寺,尤其是乾隆六次下江南,每次都到宝华山隆昌寺,足見其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h3><h3>要登宝华山隆昌寺,先要到山下的千华古村。说是古村,其实除了少数从別处移建而来的旧房子外,大部分是新建的仿古建筑,而且格局独特,既有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临河店舖;又有北方山村的磴道石阶,民居屋宇;也有西南地区特色的吊脚楼,还有大小几个戏台。可谓融各处建筑于一体,有些奇怪,但视觉效果还是不错。走进村内先見到的是反映古代生活的鏢局、銭荘、博彩坊 、西洋镜、木偶戏、手工织布机等,还有耍猴艺人、杂技表演、以及黄梅戏演出。再往里走,则是一排排歺飲店舖和小商品店。沿河有一条"醉巷",开着十余家小酒吧,可以枕河品茗喝酒。虽是星期天,但游客不多,大部分商家都是门庭冷落,没有生意。</h3><h3>进入宝华山景区的牌坊</h3> <h3>千华古村村前牌坊</h3> <h3>村内街景</h3> <h3>"秦淮之源"闸楼,据说南京秦淮河水就是从这里起源。</h3> <h3>村内街景</h3> <h3>杂技艺人在台上表演</h3> <h3>大舞台上在演出黄梅戏</h3> <h3>耍猴</h3> <h3>杂技表演</h3> <h3>街上反映昔时生活的偶像</h3> <h3>临水的酒吧</h3> <h3>走到古村尽头,可乘坐电瓶上宝华山隆昌寺。</h3><h3>隆昌寺前的观音像</h3> <h3>隆昌寺前的两株参天古银杏和"律宗第一山"照壁</h3> <h3>隆昌寺殿堂</h3> <h3>隆昌寺山门,其形制与众不同,门窄且高。隆昌寺内部建筑的布局也与一般庙宇大相迳庭,不是一进一进,而是呈四合院状,建筑四面围合。</h3> <h3>山門内有趙朴初"众山点头"题字</h3> <h3>也是趙朴初题写的"律宗第一名山"匾额</h3> <h3>隆昌寺大雄宝殿</h3> <h3>大雄宝殿左右及对面都是其它殿宇,形成四合院。</h3> <h3>通往隆昌寺最高处的台阶</h3> <h3>从隆昌寺最高处眺望四周</h3> <h3>从隆昌寺下来回到千华古村,在一家小店吃了午餐,便往回走了,但在午歺时还阳光明媚,沒走多远,就突然下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风狂雨骤,还好我们正走到一处回廊中,可以避免雨淋,躲了近一个小时,雨渐渐小了,再下去上車回酒店,没有受到雨淋之苦。</h3><h3>这次出游正值黄梅季节,行前看天气预报,几乎天天都是大雨、中雨,所以很担心五天只能在酒店里欣赏雨景了。然而到此之后,只有这么遭遇一次短暂的陣雨,其余时间天气都不错,使我们如愿实现了三山之游,这还真的要感谢老天爷对我们的眷顾!</h3>